刘利民
摘要: 婚俗是民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世俗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本文从缅甸掸族的恋爱、提亲、婚礼表现形式来分析其文化意识,展现出掸族对和睦宁静生活的价值追求,在婚姻上的宽容和理解。
关键词: 缅甸掸族婚恋习俗文化意识
掸族主要居住在缅甸东部的掸邦,是缅甸的第三大民族。掸族自称“泰”,与我国的傣族,泰国的泰族,老挝的老族,印度的阿洪族是同源民族。千百年来以农耕为主,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95%以上的人信仰佛教。据2002年的人口普查,人数为500多万,占掸邦总人口的47%,是掸邦的主体民族。
婚俗文化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缺少它,人类会难以生存和发展。每一个民族的婚俗文化都与该民族的社会形态、经济结构、宗教信仰、婚姻制度息息相关,是地方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本文从缅甸掸族的婚恋习俗的表现形式出发,来分析其文化意识。
一、婚恋形式
(一)恋爱的形式。
掸族的择偶方式主要是“串姑娘”。掸族信仰佛教,佛教节日多,在各种布施活动中,青年人是热心者,男女青年有机会在一起相处,增进了解,萌发爱意。一旦小伙子对某个姑娘有意,一般在夜晚就去姑娘家去聊天,或三五成群带上吹奏的乐器,如笛子,到姑娘家楼下或不远处,或上到楼上,坐到火塘边,边吹笛子边诉说衷情、表达爱意。表达爱意的情歌不是提前准备好的,而是即兴创作的,伴奏的乐器一般是三弦琴和笛子。这时姑娘会端出槟榔、烟、茶招待,小伙子也会拿出带来的槟榔等回敬姑娘,如果姑娘吃了小伙子的东西,说明对他有意,那么其他小伙子会知趣地离开,以后也不再到这位姑娘家来了。青年男女恋爱自由,父母不仅不加干涉,反而有意无意鼓励女儿多交男友,他们认为追求的人越多越有面子。姑娘小伙也不避嫌,追求爱情的行为大胆而热烈,农村有的十五六岁就开始谈恋爱。
(二)提亲的形式。
姑娘小伙一旦相互有意,小伙便请求父母到姑娘家提亲。男方在提亲前要给年轻人对八字,看看他们是否八字相克。如果一切顺利,男方家长就会邀几个亲戚到女方家提亲,女方家人要像见了远方亲友那样热情问候,让座上茶,问明来意。提亲时除了小伙子父母外,还常常带上一个口才好、说话风趣的熟人,姑娘父母会召集亲戚商量,了解小伙子的情况,并询问姑娘的意思,姑娘同意后才通知男方家。在婚姻问题上,父母会尊重女儿的选择。但在一般情况下,女方家长不会马上答应这门婚事,认为会有损女儿的身份,因此在说媒的过程中,会找一些无关要紧的话来搪塞,要让对方觉得女方家是在考察男方,媒人一般要上门去两三次,女方家长才会同意这门亲事,整个过程富有戏剧色彩。彩礼一般为金银首饰和衣物。提亲所带的礼物掸邦南部和北部有些不同。南部乡村地区一般带湿茶、盐、槟榔、板糖等,北部一般带茶叶,装满槟榔的槟榔盒及装满烟的烟盒各一个,双方父母同意后,会选择一个良辰吉日举行婚礼。如果反悔,就要赔偿两倍的彩礼。
(三)婚礼形式。
缅甸是个佛教国,掸族信仰佛教,因此他们的婚礼充满了佛教色彩。缅历4月15日—7月15日三个月是缅甸僧侣的安居期,在此期间,僧侣不能外出活动,掸族也不许结婚,因此婚礼一般选择在缅历4月15日之前或7月15日之后举行,缅历10月是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月份,大多数青年喜欢在这个月结婚。农村青年一般在15—16岁就会结婚,城里青年一般要到20岁左右。
婚礼都是在女方家举行,所花费用由男方家承担。当日,女方家亲戚汇集一堂,在院外、房门口各拉上一根线,要男方家给了红包才放行,进了家门,男方父母要向女方父母问好,说明来意,拿出带来的两包茶、两盒槟榔、两串香蕉、两只鸡蛋及礼金。
伴郎、伴娘和主婚人必须是父母健在、家庭夫妻和睦的人。婚礼开始首先要拜“五敬”(佛、法、僧、父母、师长),请灌顶师念偈陀,为新人祈福。主婚人让新人喝放有金子、银子的水,新娘要喂新郎喝,预示着婚后夫妻恩爱,富裕幸福。主婚人给新人套上用七根线编成的护身符,并祝福他们一生平安。婚礼7天内不出远门,在女方家住满一年后,才能分家而立。
二、婚恋形式中蕴含的文化意识
(一)自由恋爱意识。
掸族人实行一夫一妻制。掸族青年向来追求婚恋自由,自由恋爱观念深入人心。大部分青年是自由恋爱而结婚,也有经父母双方撮合成家的。父母通常鼓励女儿多与小伙子接触,尊重儿女的选择,若有父母不同意的,往往会出现男女相约“私奔”的情况,密友们还会相助促成好事,待木已成舟,双方家长也只得同意。在掸邦,人们对这种“私奔”并没有什么坏印象,表现出掸族人民追求婚姻自由的强烈思想意识和情感,在婚姻上的宽容和理解。
(二)轻财礼、重情意的提亲聘礼意识。
淳朴的自由婚恋习俗使掸族女子在择偶时注重考察男方的人品,不讲求家境的贫富,聘礼中充分体现了轻财礼、重情意的观念。南部乡村地区一般带湿茶、盐、槟榔、板糖等,北部一般带茶叶,装满槟榔的槟榔盒及装满烟的烟盒各一个,这些寻常的礼物是日常生活所使用的。人们普遍认为茶树具备用种子繁育的至性不移的特性,符合人们对稳定婚姻、忠于爱情、繁衍后代的心理渴求,加上掸邦是缅甸茶叶主产区,当地居民都有饮茶的习惯,茶自然成为掸族嫁娶订婚時必不可少的重要聘礼。糖象征着双方甜甜蜜蜜,盐表示日子长久,槟榔表示幸福美满。这些寻常聘礼,实际上是礼轻情重,反映了男子对爱情的忠贞专一,而女子欣然接受这些寻常聘礼,实质是注重男子是否具有优良品德和聪明才智为择偶标准。
(三)女权维护意识。
婚姻和家庭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是社会的基础。千百年来,缅甸社会经历了母系制、母父共制、父系制三个发展阶段。婚姻由原始的群婚发展到一夫一妻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分工,男子开始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是家庭内部父亲或母亲均可作为户主负责全家的生计、安排家务。掸族家庭长幼有序,每个家庭成员都有其固定的坐序。掸族妇女勤劳能干,在家庭中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小乘佛教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做好事就应得到好的回报,这种思想也表现在夫妻关系方面,丈夫对妻子好就会有好报应,妻子对丈夫好也会有好报应。由于佛教主张男女平等和互相宽容忍让精神,因此掸族自古以来不那么重男轻女,甚至有的家庭生了女孩比生男孩还高兴,这无疑提高了妇女的地位,使得掸族女子在婚姻中能够享有自由的权利。掸族有着男就女居或女就男居的习俗,也有另建房屋独居的习俗,在这方面比较宽松,没有严格的限制,只是都必须在女方家住满一年。这些习俗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意识和行为,表现了女性在家庭中不可忽视的地位。
(四)对离婚的处理意识。
掸族的婚姻一般较为稳定,传统村寨中很少有离婚的。夫妻如果发生矛盾,大多通过长辈讲情说理,采取调解的方式使双方和解。如果一方背叛,经长辈调解可以离婚。提出离婚的一方不能带走家里的任何东西。如果一方要离,一方不同意,那么要离的一方必须出赔偿金,小孩允许选择跟父亲或母亲,跟母亲的居多,也有男孩跟父亲、女孩跟母亲的习惯,离婚后可以重新组建家庭。离婚一般由村里的头人裁决,离婚后可以再婚。村里对离婚者不歧视,有何困难都会出力帮忙,家庭经济困难的还会给予免去村寨的税费等款项。
由此可见,离婚内含惩罚背叛者、补偿弱者的思想意识,表现出掸族人民明辨是非、同情弱者、帮助弱者的思想意识。
三、结语
民族习俗是各民族群体成员在共同社会生活中所形成,并世代流传下来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心理传统。它既表现在精神生活之中,又表现在物质生活之中,以历史沉积、陈陈相因的传统力量,给人们的言行以极大的影响,从而构成了各民族和地区人民文化生活、精神状态、心理素质上的一些共同特征。缅甸掸族的婚俗中,无论是恋爱,还是提亲,或是女性意识和对离婚的处理,无不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表现为一种对和睦宁静生活的价值追求,反映到社会生活中表现为: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婚姻是男女自由恋爱的结合,离婚自由,再婚自愿,在婚姻上宽容和理解。
参考文献:
[1][缅]缅甸少数民族的习俗(掸族)[M].缅甸中央委员会,1969.
[2][缅]昂登.缅甸乡村传统文化习俗[M].文学宫出版社,1990.
[3]钟智翔.缅甸文化导论[M].军事谊文出版社,2005.
[4]钟敬文.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M].中华书局,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