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开放获取资源的应用现状与图书馆应对之策❋——以农业资源为例

2012-02-16 04:43吴天吉熊家国
图书馆 2012年2期
关键词:知识库期刊机构

吴天吉 熊家国 唐 菁 肖 奎

(1.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 湖北武汉 430070;2.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软件技术系 湖北武汉 430205)

1 简介

图书馆是文献情报中心,是科技论文传播与应用的集散地。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颠覆传统的科技论文的传播与应用方式。开放获取(Open Access,简称OA)是国际科技界、学术界、出版界、信息传播界为推动科研成果利用网络自由传播而发起的运动。开放获取在促进科学信息的广泛传播,提升科学研究的共用程度,保障科学信息的长期保存,对国家资源建设与信息共享乃至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农业大学为个案,探讨了我国农业资源在开放获取环境下的发展问题。推而广之,通过调查各高校的学科优势,在自己的图书馆建立完整的“机构专属的OA仓储”,从而将开放获取工作纳入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核心内容。

国外关于农业信息资源开放获取研究起步较早,最典型的是瑞典隆德大学图书馆、学术出版与学术资源联盟合作建设的DOAJ(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其宗旨是增加开放获取学术期刊的透明性、可用性、易用性,提高期刊的使用率,DOAJ的收录范围覆盖农业、食物科学、生物和生命科学17类学科,目前已收录文献20余万篇。其次是联合国粮农组织网络资源〔1〕。它是农业信息的一个综合信息源,拥有大约50万个网页,100多个数据库以及数以千计的文件。主要提供粮农组织积累的知识和专业信息,包括农业、林业、渔业、持续农村发展、经济和食物营养等信息,其宗旨是促进用户对FAO信息的获取,加强技术和能力培养,支持信息管理标准和规范的执行,开展技术和专家咨询,解决有关农业信息管理和获取问题。第三是国际农业研究咨询组织(the Consultative Group on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Research CGIAR)开放获取资源,它拥有15个国际农业研究中心的联盟组织,始建于2006年,联合的目的是加强各中心的能力,通过联合行动减少贫穷、保护环境,促进各中心及其伙伴更多、更好地共享和传递资源,增强对发展中国家农业科学的影响。CGIAR的虚拟数字图书馆(the CGIAR VLibrary)是所属15个农业研究中心图书馆的联合信息资源门户。从一个搜索引擎,就可以进入各权威农业信息数据库,检索CGIAR各网络图书馆的信息资源。

和国外相比,国内农业信息开放获取资源很少,大多数资源包括相关农业数据库、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农业专家系统、农业技术网站等,都属商业性质,如果要获取相关的信息资源只能付费购买。这对我国的农业建设和服务来说是个很大的瓶颈。在国内不多的农业开放获取信息资源中,主要有期刊资源、论文资源等几类。其中期刊资源相对多些,它们集中或分散地分布于相关的各类网站和服务系统上。而专门针对农业信息资源开放获取的服务平台或系统未开始建设〔2〕。

2 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OA应用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2.1 OA期刊已经在世界范围得到广泛重视,并蓬勃发展

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是当今信息资源传播与应用的必然趋势。图书馆是最大的信息汇集,是文献情报中心,也是知识管理的中心。Open-Access正在成为图书馆信息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西安交通大学的一项研究〔3〕统计,全球已有OA期刊1.2万多种。据法国巴黎银行金融分析家SamiKassab的估计,若采用OA模式出版期刊,全球的科学界可节省40%的经费,而图书馆作为教学和科研的信息中心,OA对图书馆经费预算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OA期刊文章的引用优势正日益显现。研究表明〔4〕,与非OA的文章相比,存储的农业方面的文章具有明显的引文优势。从非OA的农业期刊中随机抽取的400篇文章的样本中,大约14%为OA的,引文量中值为4,而非OA文章的引文量中值为2。研究还发现,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联机免费获取的出版物同一年往往比非OA出版物具有较高的引文量,前者的平均引文量为1.74,而非OA出版物的平均引文量为0.28。

OA期刊的出版得到广泛的支持和重视。首先是来自各国政府的支持〔5〕,在2007年末,美国国会和总统敦促美国健康协会(NIH)为NIH资助的研究采用OA强制性规定。这个新政发布于2008年1月,是美国主要的公共赞助机构发布的第一个OA强制性规定。与此同时,欧洲研究委员会(ERC)成为第一个采用OA强制性规定覆盖欧洲范围的赞助机构。从很多方面上看,它的政策比NIH更有优势。其次是大学的广泛认可,哈佛大学是一个世界闻名的大学,2008年底几乎所有的哈佛学院都考虑采用OA强制性规定。2008年全美国有13个大学采用OA强制性规定,数量超过了以往年份的总和。受此影响,美国很多大学都在计划采用OA强制性规定。欧洲大学协会向自己的791个成员机构推荐OA强制性规定,并且还倡议成员机构支持国家层面的OA强制性规定。三是商业出版机构开始承认OA,如《自然》出版集团不仅采用NIH的政策,还愿意将出版时滞缩小到六个月。它成为第一个声明愿意接受大学强制性规定和最终直接保存到机构库的出版商。Springer的一本期刊Gcnomic Medicine不仅接受NIH政策,而且决定保存它所有在PMC上的文章,即使作者不再被NIH所资助。

2.2 OA期刊研究的趋势

国际科技界对OA期刊传播可见的重要性已经从观念认识转为实践分析。出版和欧洲地球科学联盟(EGU,www.egu.eu)出版的此类期刊充分证明了OA期刊的益处和意义,解决了快速的科学交流与完备的质量保障之间的两难关系。OA不仅不是一种威胁,还是改善科学质量保障水平的难得的机遇〔6〕。ISI从2004年就证明了OA文章的优势和潜在的优势。有研究对FAO出版的OA期刊和非OA期刊的论文进行引用对比分析,证明OA期刊的论文质量并不差〔7〕。罗爱静、胡德华、刘双阳〔8〕开始了医学OA期刊论文的专题分析等,相信会有更多的实证分析研究来证明OA期刊的优势。

为了促进OA期刊的发展,人们开始研究OA期刊出版各方的利用关系调整及版权保护问题。北京大学刘兹恒、李武在研究中阐述了学者、传统出版者、图书馆和资助机构四方面的利益关系,特别强调了图书馆在收集、整理存档和提供服务方面的作用。赵蕴华、姚长青、郑佳在分析了主要国家的OA政策后,提出了我国要借鉴的保障制度、政策形式和经费支持建议。OA倡导者研究明确指出,OA期刊的知识产权保护是在现行著作权法的法律框架中实施的〔9〕。

由于OA资源逐渐丰富,对不同OA资源的比较研究及质量控制研究逐渐展开。赵莉莉开展了国内两大开放获取系统奇迹文库和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的对比研究〔10〕。李武研究指出OA期刊继承了传统期刊严格的同行评审制度,在研究人员中的可信度优于OA仓储。

OA资源的元数据整合,OA期刊共享集成的方案和技术在开放获取中也显得尤为重要。全世界已有OA期刊1.2万多种,还在继续增加,随着资源的丰富必须研究如何分类分学科集成检索使用。邵晶等的研究,实现了不同OA期刊源的共享集成,并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验证,解决了今后OA期刊的收割和发布问题及跟踪维护问题,同时为OA期刊与现有期刊导航系统的整合奠定了基础,也为今后整合OA仓储资源积累了实践经验。

3 开放获取纳入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实际意义与理论意义

受某些导向影响,中国的优秀科技成果多数在国外商业性学术期刊发表,这往往使中国作者的知识产权,至少是网络传播权和长期保存权等,落到出版商手里,使得这些绝大多数情况下由国家公共投资所产生的科研成果,成为国外出版商向我国索取高额利润的独占资产。科技文献信息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我国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保障条件。保证科学知识的无障碍传播是每一个科学家的责任,对于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来说,更有必要保证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成为社会公共知识资产的一部分。因此,将开放获取纳入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实际意义在于:

(1)可以提高我国科技论文的无障碍传播和使用

保证我国的科技信息资源不外流,或者降低作为外国出版商的利润来源,减少我国科技人员使用信息的成本负担。

(2)增加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缓解图书馆的资金压力

由于学术出版领域的商业化运作份额的不断扩大,学术期刊的出版价格及其数据库的价格节节攀升。但信息资源的增加又刻不容缓。根据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的统计结果,从1986年到2000年的14年间,图书馆用在期刊等连续出版物上的花费增长了226%。图书馆界曾经尝试馆际互借、合作购买等方式来减少涨价带来的压力,但是结果都不甚理想,向数据库发行商的抗议也如泥牛入海。而开放获取的发展可以使图书馆尝试减少学术期刊和数据库的购买量,向发行者施加压力,迫使其降低价格上涨幅度,为图书馆经费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出路。

(3)可以探索我国各高校图书馆作为机构专属OA仓储库主力建设的途径

高校有大量的研究人员,承担了大量的研究课题,并有高水平的科技成果,他们是原始信息的生产者,又是信息的使用者。高校整体学科齐全,对信息的生产、传播、使用都较集中。开放仓储库的运行必须以长期稳定的服务器为根本依托,同时还需要花费相当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进行数字资源的维护和组织。图书馆可以利用自身的设备、信息资源和人员优势,为申请机构提供数字存档库,提供相应的维护、管理以及与其它仓储库的互操作,并收取相应的服务费用。同时,也丰富了图书馆的信息资源。

(4)积极宣传、建设我国的开放获取平台

我国的OA期刊还未进入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应该开展进入资源库之前的教育和宣传。可以尝试以高校的专业优势,学习美国的大学鼓励和动员本校的研究人员,把自己的研究成果首先投给国内开放获取平台;也可以建立国内开放获取平台对所载论文根据作者需要向印刷本期刊推荐的机制,或者出版国内开放获取平台按需印刷的印刷本,满足作者对印刷本的需要。

将开放获取纳入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理论意义在于:

(1)丰富我国的OA期刊出版研究,为抢占OA期刊出版的世界高点提供支持

OA资源无国界,但OA期刊有国籍。有资料显示,创办OA期刊的国家主要集中在美国(25.07%)、英国(13.15%)、日本(9.45%)、巴西(6.89%)、西班牙(4.8%)、德国(3.13%)、印度(3.01%)、加拿大(2.62%)、智利(2.42%)、澳大利亚(2.15%)等19个国家,OA期刊所占百分比之和为85-98%。中国科学院主持召开的“科学信息开放获取(OA)战略与政策国际研讨会”,分析了影响科学信息交流和科技成果传播的各种因素,指出中国科学家需要科学信息的开放获取,应积极融入国际开放获取的潮流中。

(2)推动我国对OA资源的使用与检索技术的研究

研究包括采用规范、正确的语法描述,不同系统之间的元数据交换,全球数字化信息的资源共享与跨仓储无缝查找等。

(3)从理论方面阐述OA类的数据库保存问题

如何做好开放获取资源的长期保存问题则关系到开放获取发展的成败。因此,必须开展对不同类型数据长期保存的研究,如科学数据的保存、电子出版物的保存、电子学位论文的保存等。研究制定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策略,制定相应的措施,以便开放获取能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地发展。

4 图书馆应对之策——建立机构知识库联盟

机构知识库(Institutional Repository,简称IR),也称机构知识仓储,专指机构或组织在特定范围内收集信息资源,并对其进行加工、整理和保存,通过开放获取最终达到促进传播和共享目的的知识库〔11〕。利用开放获取,科研人员在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时,可以将自存储的科研成果放到机构知识库中,或直接选择发表在开放获取期刊中,供大家免费开放获取。

目前从国内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已有的实践经验来看,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等因素的制约,并非所有的学术机构都愿意建立独立的机构知识库,经费偏少的农业高校更是如此。因而建立分布式的联盟机构知识库是机构知识库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本课题正是探讨如何建立农业高校之间的联盟知识库。建立此联盟着重要解决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农业高校联盟机构知识库的建设模式

正确选择联盟机构知识库建设模式可以起到节约成本、有效制定政策、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作用。目前国外的联盟机构知识库建设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集中式,即多个机构共同建立一个机构知识库;另一种是采集式,即虽然提供统一的检索界面,但各个联盟成员拥有各自独立的知识库〔12〕。以上这两种模式各有优缺点,采取何种模式建设联盟机构知识库必须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色来选择。

(2)农业高校联盟机构知识库的运行机制

无论采取何种建设模式,农业高校联盟机构知识库的建设都必须依靠制定完善的运行机制来保障其可持续发展。其内容包括知识库的内容收集政策、提交/存放资源程序、系统服务政策、质量控制与评价制度、知识产品版权管理制度、对知识提供者、系统维护者的激励制度等。

(3)农业高校联盟机构知识库的需求模型

包括功能需求和技术需求。功能需求包括内容类型支持的需求、内容提交和采集过程的需求、内容描述和加工过程中的流程和质量控制需求、内容组织和服务需求。技术需求包括软件标准、元数据标准、系统管理和系统开放接口的支持要求。

(4)农业高校联盟机构知识库的系统体系架构

内容包括功能模块结构,技术架构与平台框架等。

5 小结

开放获取对于图书馆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围绕开放获取活动开展的讨论和实践中,图书馆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开放获取运动中去,发挥其知识传播和知识管理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是针对现阶段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迫切要求,以及高等农业院校在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中的现实需求而提出——面对农业信息的开放获取,农业院校图书馆的应对之策。我国的开放获取建设应紧紧抓住图书馆这个文献情报中心,以进入其数据库资源建设为逻辑起点,通过调查全国各高校的学科优势,与各合作图书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分学科点联络组,从而各个专业突破,建立各学科OA资源共享集成。

1.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http://www.fao.org/index_zh.htm.2009-07-05

2.刘彦.开发利用互联网农林类开放存取文献资源.农业网络信息,2009(7):51-52

3.邵晶,周奇,李威.OA期刊共享集成方案及其关键技术研究.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1):52

4.初景利.2009年国内外开放获取的新发展.图书馆论坛,2009(12):83

5.赵蕴华,姚长青,郑佳.国际上主要国家开放存取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数字图书馆论坛,2009(11):28

6.POSCHL U Interactive open access publishing and public peer review:The effectiveness of transparency and self regulation in scientific quality assurance 2009

7.KOUSHA K;ABDOLI M Citation impact of open access IFL A Annual Conference papers:a methodological approach 2009

8.罗爱静,胡德华,刘双阳.OA期刊的分布规律研究.数字图书馆论坛,2009(6):2

9.李武,刘兹恒.一种全新的学术出版模式:开放存取出版模式探析.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6):66

10.赵莉莉.国内两大开放存取系统的对比研究——奇迹文库和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现代情报,2007(9):48

11.肖可以.高校图书馆机构知识库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情报资料工作,2010(6):90

12.邓君.机构知识库建设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吉林大学,2008

猜你喜欢
知识库期刊机构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期刊问答
基于TRIZ与知识库的创新模型构建及在注塑机设计中的应用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高速公路信息系统维护知识库的建立和应用
基于Drupal发布学者知识库关联数据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