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图书馆 湖南长沙 410082)
惊悉黄宗忠先生仙逝,甚是哀痛。先生自1955年9月进入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求学至2011年10月仙逝,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一直在珞珈山下图情领域辛勤耕耘。思及先生一生:一是教书育人。自助教、讲师而副教授、教授,先生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本科生教学,研究生指导,培养了一大批国内外图情领域优秀骨干和人才。二是行政管理。先生担任图书馆学系、图书情报学院领导长达30多年,既负责日常行政管理,又承担学院学科建设的组织与开拓工作,推动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由一个专业孵化演变为4个专业,由一个系变成4个系,进而为扩建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打下坚实的学科基础,为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引领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编辑出版学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三是学术研究。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先生笔耕不辍,内容涉及图书馆学科领域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图书馆基础理论、图书馆管理学、文献信息学、图书馆事业建设、图书馆学教育等方面成就突出。一生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达300万字,多篇被国外译成英文、日文、朝鲜文出版。出版专著教材20余部,其中《图书馆学导论》是图书馆学领域公认的经典著作。四是社会活动。为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先生在教学科研之余,积极投身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方面的社会活动,先后任中国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理事,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委员,湖北省图书馆学会会长,《图书情报知识》杂志主编,武汉大学校务委员,武汉信息咨询研究会会长,武汉信息决策研究中心理事,湖北省档案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武汉大学第一届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档案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学卷编委等。1982年以来,还应聘为美国图书馆协会国家教育资源委员会常务委员、美国传记协会(ABI)研究顾问委员会委员。通过这些活动既传播了图情知识,又推动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本人曾负笈武大枫园,师从黄先生弟子俞君立教授,忝为隔代弟子,有幸聆听先生教诲,并深受先生学术思想熏陶。同时,作为先生同乡之图书馆学事业后学晚辈,仅借此文对先生的主要学术成就和学术思想概要归纳。然先生一生在图情领域纵横捭阖,建树繁多。本文难免挂一漏万,无非借此文,以慰先生在天之灵,又促图书馆事业不断展进。
基础理论是任何一门成熟学科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决定着该学科的构建与未来发展趋势。黄先生长期坚守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阵地,是该领域具有实力、活跃的学者之一。在先生所有的论文中,有40多篇是专门关于基础理论研究的,包括图书馆学研究对象、图书馆学原理、图书馆哲学和图书馆学发展等。
20世纪60年代初期,黄先生因提出了图书馆学研究对象是“藏用矛盾说”而成为“矛盾说”〔1〕主要代表人物。先生指出:藏与用是图书馆的特有矛盾,它规定着图书馆特有的本质,是图书馆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根本点。图书馆学就是研究图书馆搜集、加工、整理、保藏、控制图书与一定社会读者利用藏书之矛盾产生与发展规律的科学。这一理论创新对中国图书馆学的研究产生了影响。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学科重建的原因,图书馆学研究对象旧事重提。当时国内外有关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观点有50多种,而且新的提法还不断出现。面对诸说的纷争,有学者担心这会扰乱人们的思想,使人们对图书馆学的认识陷入“越来越糊涂”的境地。黄先生则认为这种争论是正常的,因为真理会愈辩愈明。同时,他还撰文数篇,把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表述为“图书馆”。跨入21世纪,黄先生又从科学对象与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关系,确立了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意义与原则。他再次指出图书馆学研究对象是图书馆,并通过图书馆是认识的客体、是一种独立的事物、是矛盾的统一体、是一种运动形式、是一个历史的集合体和图书馆是图书馆学的逻辑起点等6方面进行深入阐述。〔2〕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20世纪80年代初,人们开始不满足传统的图书馆学理论中的经验描述,而是期待一场深刻的理论革命。此后不久,黄先生的《图书馆学导论》及时问世,此书内容翔实,继承并发扬了我国图书馆学理论,运用了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观点,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其中部分章节打破了传统的图书馆学格局,以全新的体系阐述了图书馆学的各个方面,在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当时图书馆基础理论教材的典型。
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的转型促进了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发展,那么进入90年代初期,这种转型已经不再激烈,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研究逐渐趋于平静,关于编目分类、计算机检索、标准化等应用层面的图书馆学研究成为了重点。从《论图书馆标准化》、《论文献类型的变革及其对文献资源建设的影响》、《论21世纪的图书馆》等诸多论文中可以找到黄先生当时图书馆学研究思想的影子。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呈现出从传统图书馆学向现代图书馆学转型与过渡的历史特性,这期间正是黄先生图书馆基础理论学术思想喷发的几年,1995-2000年,黄先生陆续发表了40多篇文章,无论是文献资源建设的研究,还是现代化图书馆的研究,都顺应了当时学科发展的需求。特别值得提及的是《20世纪100年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与进展及其评价》〔3〕一文,更是对整整一个世纪以来图书馆学学术思想和理论研究的发展作了全面的总结和历史性的回顾,成为当时综述总结性文章的典型代表。
21世纪之初,学界对20世纪图书馆学的丰富遗产进行梳理和总结,以“图书馆学发展”为主题的研究成为我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热点。黄先生的《中国图书馆学世纪评》〔4〕对近百年的我国图书馆学作了全面回顾和梳理,就百年间图书馆学研究的成就与不足、发展动力、发展历程与发展的特点,以及影响图书馆学发展的因素等问题作了深入阐述。文章从图书馆学的生长点出发研究探讨在新技术环境下图书馆的定位和发展问题,展望了21世纪中国图书馆学发展的态势,成为2001年理论研究的一个亮点。2006年黄先生又撰文《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再探讨》〔5〕,就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基本含义、研究现状、基础理论的作用与地位、研究对象、内容、体系、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与理论基础、图书馆哲学等问题进行探讨。耄耋之年将至,黄先生的《新中国图书馆学研究60年的回顾与展望》问世〔6〕,文章将新中国图书馆学研究60年分为两个阶段,就其学科基础、发展历程、主要分支学科研究的发展与成就、未来展望进行归纳,最后指出:在未来年代,图书馆学的研究与发展应抓住以下方面:1.在内容方面,更全面深化、平衡,产生更多的亮点、热点及创新点或新的生长点,时代气息更浓,体系结构更严谨、完善并不断扩展。2.在形式上多样化,充分发挥形式在图书馆学研究中的作用,促进图书馆学更健康有序发展。3.图书馆学研究更重视效益。
黄先生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不仅注意本学科基本问题的阐释,而且关注对本学科前沿性问题的研究,注重对基础理论做完整系统的阐述,为后来者的图书馆学研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研究内容和实践基础。
自1959年1月10日发表第一篇文章《略谈人民公社图书馆的建立与发展》(《新文化报》)开始,黄先生就长期致力于图书馆事业的研究,在中国图书馆事业建设的各个发展阶段,几乎都有他的论作见刊,足见黄先生在该领域有着丰富的思想总结和坚实的实践积累,这些总结和积累形成了他对中国图书馆事业研究的独特视角,也构成了他学术思想的主体。
图书馆事业这一概念的诞生与发展,是与图书馆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和其所起的社会作用紧密相连的。“文革”十年,中国图书馆事业遭到严重摧残。“文革”结束后,1976年中国图书馆事业才开始进入全面恢复时期,期间图书馆现代化研究与现代化建设提上议事日程。黄先生与彭斐章和谢灼华两位教授合作,及时提出图书馆现代化应包括图书馆组织的网络化、图书馆工作的标准化、图书馆技术的自动化和图书馆学研究的系统化等四方面内容的观点。〔7〕这一前瞻性的观点在当时引起了学界的高度重视,今天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亦很好地证明了这一观点。
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中国图书馆事业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图书馆事业研究中颇受关注的人物,黄先生的《新技术革命与图书馆》、《试论变革中的中国图书馆》系列文章、《试论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等面对现实,提出了解决图书馆发展中突出问题的系列举措,如把图书馆从封闭和半封闭系统变成开放系统,改变图书馆无竞争的观念,由长期稳定共处状态进入相互竞争阶段等。这一时期,黄先生的两篇文章较为重要:一篇是《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六十年——兼评文华图专和韦棣华在我国图书馆事业史上的作用》〔8〕,另一篇是《试论中国图书馆事业如何走出“低谷”》〔9〕。前一篇文章对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60年的历史分段进行了回顾,对其前身即我国最早建立的图书馆学校文华图专和我国图书馆学教育的主要创始人韦棣华的功过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客观的评价。文章发表后,被国外译成日文、英文、朝鲜文出版,日本学者在译文的前言后记中说,此文解决了他们多年未解决的问题。〔10〕后一篇文章概括了图书馆事业从1985年开始进入低谷,陷入困境的现状,提出了图书馆走出低谷的七点建议。这一系列建议的提出,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研究热潮。尽管今天免费服务已深入人心,他的观点未能获得一致的认同,但“低谷论”在当时的确体现出了深切的人文关怀,同时这种讨论对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1984年杭州图书馆学基础理论讨论会之后,图书馆学的研究更加注重与实践的接轨,而“图书馆事业发展战略”则被认为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较好选择。1986-1987年,黄先生发表了《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战略的若干思考》、《论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基础结构》、《谈谈发展战略研究中的“战略问题”》等,这些文章以“发展战略”的研究为主线,集中体现了黄先生对“图书馆事业发展战略”的中心观点。20世纪90年代中期,离休后的黄先生仍然关注着国内外图书馆学的前沿和发展动态,对中国图书馆事业未来道路应该怎么走、朝着什么方向发展深思熟虑。1996-1998年,黄先生先后发表《20世纪图书馆的回顾》、《20世纪100年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与进展及其评价》、《论21世纪图书馆》、《21世纪图书馆的发展趋势》、《论21世纪的图书馆员》、《21世纪的虚拟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图书馆的新模式——复合图书馆》,以发展的眼光,从事业发展、馆员(队伍)建设、管理体制、服务创新、现代化建设、资源共享等诸多层面回顾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国图书馆成就、发展过程、经验和问题、现状的研究,对21世纪图书馆进行了科学预测。黄先生指出:复合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它是在一个机构框架下,以传统图书馆为基础,实现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共存互补并有机结合于一体,是实体加虚拟,围绕信息存贮的物理场所和信息空间。〔11〕作为国内最早和系统研究21世纪图书馆的学者,黄先生的这些学术思想在国内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12〕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新世纪刚刚走完10年,黄先生被业界评为“新世纪十年图书馆学风云人物”。站在实践的角度,黄先生对我国图书馆现状(如数字图书馆、信息理论与信息服务等)以及新世纪10年来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特征、面临的问题和未来进行了梳理。〔13〕他通过运用大量统计数据和历史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出新世纪10年中国图书馆事业取得的主要成就:一是图书馆事业的整体内容和规模获得提升;二是各类型图书馆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关于中国图书馆事业的未来,他提出:一是解决图书馆事业面临的问题,推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二是进一步提高图书馆的现代化水平;三是提高图书馆的整体创新能力。
立足于我国图书馆管理实践,致力于图书馆管理学的理论研究与教学,这是黄先生学术生涯的又一个靓丽风景。他培养研究生33人,有半数是图书馆管理研究方向。从他发表的40多篇图书馆管理论文分析,涉及的主题包括图书馆管理战略、管理决策、管理方法、管理体制、图书馆法、行为管理、定量管理、网络管理、人员管理、管理成本和馆长艺术等;从研究内容分析,既重视对图书馆管理学基本理论的构建,又注重对国内图书馆管理实践的总结反思;既合理吸收国外图书馆管理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又充分突出国内图书馆管理的理论体系模式。黄先生的图书馆管理思想全面、系统、独特,在图书馆界具有广泛的影响,他也因此入选2011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管理学)名单。
20世纪60年代初期,黄先生撰文《关于图书馆工作的群众意见》、《办好高等学校图书馆的浅见》、《加强图书馆队伍的革命化,进一步提高和改进图书馆工作》等,阐述了对图书馆管理目的、作用、范围、规章制度的观点。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图书馆管理研究呈现从经验主导的研究到理性与经验研究相结合、从封闭式的研究到主动寻求与国际接轨的转变。这段时间他发文较多,图书馆法制建设、标准化、管理体制、图书馆统计等均有涉猎。这些文章着重于图书馆管理的对象、概念、范围、目的、过程、方法、功能、必要性、可能性、理论基础的探讨,同时注意将系统论方法引入图书馆管理学,结合图书馆的实际,建立起关于图书馆管理的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一是《试论现代图书馆管理》,首次提出了“现代图书馆管理”的概念,并指出图书馆管理的发展与社会管理、行政管理、企业管理、商业管理、科研管理的建立与发展是分不开的。〔14〕二是《建立和发展我国图书馆管理科学》,文章无论在理论来源的广阔性,体系结构的合理性以及内容的丰富性方面,都走在当时管理学研究的前端。〔15〕之后的《试论图书馆管理的激励方法》具有一定深度,它标志着我国图书馆管理学体系已初步形成并日臻完善。20世纪90年代初期,国内图书馆管理环境变化迅速,图书馆管理改革不断深化,黄先生的图书馆管理理论日趋成熟,1992年专著《图书馆管理学》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第一本由国家教委组织编写的图书馆管理学教材,它立足于我国的图书馆管理工作实践、有机地融中外管理学理论于图书馆管理、深入地论述了图书馆管理学的理论体系、基本概念、原则和规律、科学地分析了图书馆管理的过程,并提出了一系列管理方法和技术、向业界展示了丰富新颖的图书馆管理学内容,成为当时国内图书馆管理学的扛鼎之作,在国内引起了反响,各类报刊发表书评10多篇。台湾还出版了该书的繁体字版。
1994年黄先生离休,之后仍潜心学术研究,每年都有5-10篇文章发表。关于图书馆管理研究,他本着继承、改造、创新和求实的原则,陆续发表了《创新我国图书馆管理》、《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馆馆长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论图书馆经验管理》、《权变管理理论与图书馆管理》、《论权变管理理论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中国图书馆管理的回顾与展望》,这些论文从整体、发展和改革的观点出发,对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和技术、管理应用等展开颇多研究,既见证了国内图书馆管理研究的发展,也反映了其发展脉络。
图书馆管理是图书馆生存的依托,是图书馆不断发展的保障,是图书馆研究领域中一个永恒的话题。跨入新世纪,特别是自2002年以来,图书馆面临着从观念到政策、结构及运营方式的根本变革与创新,对图书馆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即有关图书馆管理理念和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研讨。《改善我图图书馆管理》对我国图书馆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改善图书馆管理的原则与要求、图书馆管理应着力改善的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最后强调图书馆管理改善的关键是图书馆主管部门和馆长。〔16〕《论图书馆创新》一文提出:现代图书馆创新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提高图书馆自身的功能与作用;为了解决图书馆面临的各种问题;为了不断提高图书馆管理水平;为了提高图书馆学的水平。文章同时从图书馆理念、文献资源的采集、典藏与利用、图书馆技术方法、图书馆学、图书馆建筑设备等方面论述了创新的具体内容,并提出了创新过程中应该注意的7个问题。〔17〕文章视野开阔,让人耳目一新。
黄先生一生,为研,著述等身;为教,桃李天下;为政,务实创新;为人,高风亮节。然诚如他所言:“我搞学术,既不为钱,也不为名,主要是兴趣,舍不得丢掉图书馆学专业,当然也想为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学做点事……”而正是这一“点事”,耗尽了他毕生精力;也正是这一“点事”,筑起了我国图书馆学理论与实务上一座丰碑;也正是这一“点事”,树起了图情学人倾心学习的榜样。
斯人驾鹤乘风去,未竟自有后来人。先生,走好!
1.黄宗忠等.关于图书馆学的对象和任务.图书馆学通讯,1960(5):28-36
2.黄宗忠.关于图书馆学研究对象、定义、功能的新思考(上).图书馆论坛,2003(6):4-12,25
3.黄宗忠.20世纪100年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与进展及其评介 .晋图学刊,1998(2):3-12;(3):2-8
4.黄宗忠.中国图书馆学世纪评.图书与情报,2001(1):2-8,14
5.黄宗忠.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再探讨.图书馆论坛,2006(6):3-10
6.黄宗忠.新中国图书馆学研究60年的回顾与展望 .图书馆论坛,2009(6):1-8
7.黄宗忠,彭斐章,谢灼华.开展图书馆现代化的研究是新时期图书馆学的重大课题.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1978(6):72-75
8.黄宗忠.《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六十年——兼评文华图专和韦棣华在我国图书馆事业史上的作用》.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1980(6):78-85
9.黄宗忠.试论我国图书馆事业如何走出“低谷”.图书情报知识,1989(2):2-8
10,12.吴仲强.论黄宗忠的图书馆事业发展思想.图书馆,2003(1):72-74
11.黄宗忠.论图书馆的新模式——复合图书馆 .图书情报知识,2002(3):10 -15,26
13.黄宗忠.新世纪10年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与展望.高校图书馆工作,2010(4):3-12
14.黄宗忠.试论现代图书馆管理.武汉大学学报(社科版),1981(6):51-57
15.黄宗忠.建立和发展我国图书馆管理科学.武汉大学学报(社科版),1983(5):120-126
16.黄宗忠.改善我图图书馆管理.深图通讯,2005(4):3-10
17.黄宗忠.论图书馆创新.图书馆论坛,2010(6):1 -4,81
(来稿时间:2012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