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图书馆 广东广州 510275)
从简帛时期开始,文献就深受蠹鱼之苦,所以古人在文献载体的制作过程中,除了注意其本身的耐久性之外,还采用多种方法来避免其遭受蠹鱼的蛀蚀。用含有防虫效果的植物染料和化学涂料对纸张进行染制和涂布加工是中国古代纸张防蠹加工的重要方法。
魏晋之间用纸盛行之后,纸本书籍就面临虫蠹蛀蚀的问题,于是出现了染潢避蠹的技术。染潢古时亦称装潢,王重民《说装潢》云:“装潢为图书学上重要名词,古人保护书籍之善法,千数百年后,因其他防御之品利用,古法渐废,几无人能言之者。……装潢之用,古者专以防蠹,蓋杀青之遗意也。其事蓋在魏晋之间。”
东汉时已经有了染潢技术。染潢所用之材料为黃蘗,其目的是为了防蠹。北宋宋祁的《宋景文公笔记》“释俗”条云:“古人写书,尽用黄纸,故谓之‘黄卷’。……或曰:‘古人何须用黄纸?’,曰‘蘗染之,可用辟蟫’。”宋罗愿《尔雅翼》也说:“后世书敕用黄纸,味既苦而虫不生。”明方以智《物理小识》卷八《藏书辟蠹》也说:“古用黄卷,以渍蘗,杀虫也。”
在魏晋南北朝时大量宗教用纸,尤其抄写佛经、道经时常用黄纸,如斯坦因在敦煌所得北魏延昌四年(515年)写经《胜蔓经疏》即用黄纸。用黄纸写经后来在隋唐时尤其盛行。唐太宗贞观十三年弘文馆置“熟纸装潢匠九人”,秘书省“熟纸匠、装潢匠各十人”,还规定官府文书、宗教经典皆须用黄纸。《文房四谱》说:“贞观中始用黄纸写勅制。髙宗上元二年诏曰:诏勅施行既为永式,比用白纸,多有虫蠧。宜令今后尚书省颁下诸司诸州县并宜用黄纸。”
敦煌石窟中发现的佛经,大多是用黄纸书写。这也是从敦煌藏经洞出来的大量唐人写经完整无损的原因之一。“敦煌写经纸有不少是入潢的,……潢纸以隋、唐时居多,晋六朝次之,五代多本色纸。”宋代官府钞录复制图书典籍,有时也用黄纸。仁宗嘉佑年间,崇文院就曾用黄蘗染成的黄纸抄写复制三馆秘阁图籍。南宋王楙(1151~1213年)《野客丛书·卷八·禁用黄》曰:“《东斋杂记》:‘治平间(1064-1067年),以馆中多书蠹,更以黄纸写。’”
染纸用黃蘗为黃蘗属植物。据《中国植物志》,黃蘗属植物为落叶乔木,树高10-20米,大树高达30米,胸径1米。成年树的树皮较厚,纵裂,且有发达的木栓层,内皮黄色,味苦,木材淡黄色。木材坚硬,边材淡黄色,心材黄褐色,为优良木材。树皮和果实可作驱虫剂及染料。主产亚洲东部。
中国最常见的黄蘗有两种,关黄蘗和川黄蘗。中国产黄蘗大致是以陕西吕梁山及黄河为界,以南者为川黄蘗,以北者为关黄蘗。关黃蘗分布于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等地,川黄蘗主产于中国四川、贵州、云南、陕西、湖北等地。
从《本草纲目》所载的产地分布情况来看,中国历代古本草学中的黄蘗及历史上入药的乃是现在的川黄蘗。据此,中国古代用以染黄纸张的应主要是川黄蘗。川黄蘗与关黄蘗虽为同科同属植物,功效也基本相同,但在有效成分及含量上,还是有所差别。川黄蘗中小蘗碱含量较关黄蘗高,关黄蘗中掌叶防己碱含量较川黄蘗高。小蘗碱是一种真生物碱,所有真生物碱都是有毒且皆有广谱的生理活性。小蘗碱具抗细菌、抗真菌、抗微生物、抗原虫、抗寄生物及对昆虫具拒食剂作用。小蘗碱也是黄蘗染料的主要黄色染色剂,以特别含有小蘗碱及掌叶防己碱的黄蘗水提取物染黄纸张,将使纸张具有拒食剂作用,能预防蠹虫的蛀蚀。以黄蘗的水提取物染黄纸张可以使染过的纸张不仅具备防蛀性,还带有清香。
据余嘉锡先生研究,晋时染潢有两种方式,一是先写后潢,二是先潢后写。西晋陆云(262-303年)《陆士龙集》卷八《与兄平原(陆机)书》云:“前集兄文为二十卷,适讫十一,当黄之。”“‘黄’即入潢,就是先编书而后入潢。”晋中书令荀勖(?-289)《上穆天子书叙》中说“谨以二尺黄纸写上”,指的是先潢后写。从出土古纸实物来看,先潢后写者居绝大多数。宋姚宽(1105-1162年)《西溪丛语·卷下》也说:“凡潢纸灭白便是,染则年久色暗,盖染黄也。……则古用黄纸写书久矣,写讫入潢辟蠧也。今惟释藏经如此,先写后潢。”
那么,古人纸张染潢的做法到底是怎样的,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杂说第三十》有专门一节详细介绍:
“染潢及治书法:凡打纸欲生,生则坚厚,特宜入潢。凡潢纸灭白便是,不宜太深,深则年久色闇也。入浸蘗熟,即弃渣,直用纯汁,费而无益,蘗熟后,漉渣捣而煮之,布囊压讫,复捣煮之,三捣三煮,添和纯汁者,其省四倍,又弥明净。写书,经夏然后入潢,缝不绽解。其新写者须以熨斗缝缝熨而潢之;不尔,久则零落矣。豆黄特不宜裛,裛则全不入黄矣。”
明代在继承前人染潢技术的同时,又加进了橡斗汁和胭脂水,目的是调和纸的颜色。明代高濂《遵生八笺》卷十五载:
“黄蘗一斤捶碎,用水四斤浸一伏时,煎熬至二升止,听用。橡斗子一升,如上法煎水,听用。胭脂五钱,深者方妙,用汤四碗,浸榨出红。三味各成浓汁,用大盆盛汁。每用观音帘坚厚纸,先用黄柏汁拖过一次,后用橡斗汁拖一次,再以胭脂汁托一次。更看深浅加减,逐张晾干可用。”
1964年,潘吉星先生按照《齐民要术》所述,用川黄蘗煮液,做染黄麻纸实验,效果非常好。染后纸色的深浅和黄蘗煮液的浓度有关。贾思勰主张染色不要太深,只要将被染纸的白色除去便成,太深则日久纸色会变得不鲜明。依照此法将麻纸染成淡黄色,看起来更为美观,写出字后也不刺眼。
从唐代开始,人们对纸张进行染潢的同时还加以砑光打蜡制成硬黄纸。南宋赵希鹄《洞天清录集》(1240年)云:“硬黄纸,唐人用以书经,染以黄蘗,取其辟蠹。今世所有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真迹’,或用硬黄纸,皆唐人仿书,非真迹。”这说明东晋时没有硬黄纸。宋张世南(1195-1264年)《宦游纪闻》卷五写道:“硬黄(纸),谓置纸热熨斗上,以黄蜡涂匀,俨如枕角,毫厘必见。”
硬黄纸因经过打蜡砑光,质地硬密,光亮呈半透明,防蛀抗水,颜色美观,确是唐纸中之上品。著名的金粟山藏经纸中也有硬黄纸,制作方法是纸张两面加蜡磨光,纸质坚挺平滑,质料用树皮。据清张燕昌《金粟笺说》记载:“金粟山藏经纸有黄、白两色及厚薄两种。对于黄纸,味苦,盖以黄蘗染成耳。”
潘吉星先生在1965年又根据唐代硬黄纸实物按照古法做模拟硬黄纸的实验。在手工纸坊中以白麻纸为试样,用黄蘗汁染成淡黄色,再以黄蜡涂布,然后再用细石砑光。结果表明硬黄纸既可供书写,也可供摹拓。但因用蜡砑光,如果用清水研墨,写字时易于滑笔,墨迹不连贯,必须用皂荚水或肥皂水或碱水研墨,才能流利运笔。
染潢技术在中国古代纸质文献早期就开始使用,对保护纸张和书籍具有非常理想的功效。不过当今也有人对于染潢的最初目的是否就是为了防蛀持有不同的看法。日本学者富谷至认为“在后代,黄纸有时是指具有除虫目的、用黄蘗汁液染成的纸。但是,如果说作为书写材料的黄纸从开始出现时起就与防虫联系在一起,则是非常令人怀疑的。……应该认为黄色包含着特殊意义。”
但宋王楙则认为“治平间,以馆中书多蠧,更以黄纸写,又知易白以黄者,往往以避蠧之,故非专为君命而然。”《旧唐书》载唐高宗上元二年“敕制比用白纸,多为虫蠹,今后尚书省下诸司州县宜并用黄纸”。古人对染潢作用的描述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其最初的目的就是为了防蠹。而为崇黄而用黄纸则应是后来的事情了。
宋朝以后,印刷术普及,书籍的装帧形式改为册页装,硬纸不再适用,染色也很困难。再加上“今台家诰勅用黄,故私家避不敢用”,“后因诏诰用黄色纸,遂易以白纸”,所以,以后普通文献基本没有用经过染潢的纸张。后世凡神圣、庄重的物品仍然多采用黄色,官府文书、重要典籍、道释藏经等使用黄纸,多有黄色尊崇、庄重、肃穆之意。
碧纸又名瓷青纸、磁青纸、绀碧纸、绀青纸、青藤纸、碧楮纸、鸦青纸等,绀是红的意思,碧是蓝绿的意思,绀碧就是蓝紫色,被称为磁青纸则见于明代宣德以后,以其颜色与青花瓷的颜色相近。日本、韩国现在仍称为绀纸。
明清时期,因碧纸的颜色如宣德青花瓷釉色相似,故逐渐称之为磁青纸或瓷青纸。明项子京《蕉窗九录》也有“磁青纸,如段素,坚韧可宝。”、明刘侗《帝京景物略》卷四有:“磁青纸,坚韧如段素,可用书泥金”的记载。磁青纸颇为昂贵,据明朝沈榜《宛署杂记》,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一张磁青纸值一钱银子,而当时一钱银子可买2瓶烧酒,或白面10斤。明宣德年间出现了著名的皇家专用写经贡纸羊脑笺就是用磁青纸制成,为磁青纸中的极品。在瓷青纸上采用涂布的加工方法,把暗存了一段时间的羊脑和顶烟墨涂于瓷青纸上,然后砑光成笺。羊脑笺坚硬如板,表面漆黑中带蓝、光亮如镜,用泥金写字,一般用来写佛经,而且可以历久不坏,虫不蛀。
古代所用碧纸为多张皮纸通过浸染、浆捶复合、涂布、施蜡、砑磨上光而成,所用染料为天然植物染料。古代用碧纸一是因为多用来写经,而为了郑重其事写经又常用金银粉作为书写材料,用一般白纸则无法显示其字迹,所以将纸染成蓝色;二是靛蓝有杀虫作用,可以保护经卷不受害虫侵蚀。
《本草纲目》记载:“澱,石殿也,其滓澄殿在下也。亦作淀,俗作靛。南人掘地作坑,以蓝浸水一宿,入石灰搅至千下,澄去水,则青黑色。亦可干收,用染青碧。……其气味与蓝稍有不同,而其止血、拔毒、杀虫之功,似胜于蓝。”《中华医书集成·本草类》:“浸蓝水杀虫,下水蛭。”
碧纸应该在一千多年前的隋唐时期就已经开始制作。日本三井文库所藏敦煌遗书中用碧纸书写的《维摩诘经》卷下是和一批有隋唐纪年的经卷同时收藏的。敦煌藏经洞的佛教经卷中发现了若干用银丝栏金字抄写的碧纸佛经,以及山西应县、浙江瑞安、江苏苏州分别出土五代、辽、宋等代的碧纸佛经;上海图书馆藏敦煌五代《妙法莲华经》7卷,每卷1册,经折装为碧纸,宋开宝六年(973年)的《妙法莲华经》经折装也是碧纸。
宋代雕印的佛经取代写本后,碧纸常被用作卷轴的引首或包首以及册页装的封面。1978年苏州瑞光寺塔出土北宋雍熙年(984-987年)刻本《妙法莲华经》,每卷引首以横长14-16厘米的碧纸为包首。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发现的辽代一批佛经中也有1件碧纸包首,从这些出土的碧纸文献看,其保存状态良好,其防虫效果也是非常理想的。但是碧纸如何制作却无详细的史料记载。明宋应星《天工开物》里只记载了蓝靛的做法。2002年,台湾王国财先生等人进行了磁青蜡笺和羊脑笺的传统制作工艺的复原研制工作,其试制之磁青纸和羊脑笺具有稳定的色泽和良好的耐旋光性。
南宋时代出现了“以椒染纸”的染纸防蠹法,即将抄造出来的纸张,用椒汁染渍,制成所谓“椒纸”。叶德辉(1864-1927年)《书林清话》卷六载:
椒纸者,谓以椒染纸,取其可以杀虫,永无蠹蚀之患也。其纸若古金粟笺,但较笺更薄而有光,以手揭之,力颇坚固。吾曾藏有陆佃《埤雅》二十卷,旧为汲古阁、季沧苇、陈仲鱼诸家收藏,每卷有诸人印记,相传以为金源刻本,似即以此种椒纸印者也。又县人袁漱六芳瑛卧雪庐散出残书中,有史记表传数卷,亦是此纸印成。色有黄斑,无蠹伤虫蛀之处。
叶德辉认为“以椒染纸,可以杀虫,永无蠹蚀之患”。宋代刻印的书到叶德辉收藏的时候已经历了600多年,仍然“无一蠹伤虫蛀”,充分说明椒纸在防蠹方面的功效。
但是椒纸是如何制作的,史无记载。叶德辉也仅以“以椒染纸”解释,并未指出“椒”为何物、染纸如何操作。
钱存训先生认为,椒纸是用花椒种子的汁浸染而成。吴泰先生在《宋朝史话》中写道:“南宋时福建建阳书坊还有一种用山椒果实煮汁染成的椒纸,纸性坚韧耐久,有浓烈的芳香气味,经久不消失。这种纸印成的书可以防虫。”山椒是花椒的一种。戴南海先生也认为:“椒即花椒,又名川椒、蜀椒、巴椒,以四川产为佳,故名。川椒辛温有毒,力能驱蛔杀虫。用以染纸,也可以辟蠹。”而刘仁庆先生则认为“椒纸是用一种名为山椒或朝天椒的辣椒汁(捣碎、水煮),涂刷纸面阴干后备用的白色印刷纸。……纸性坚韧,具有浓烈的辛辣味,久不消散,故有驱虫的效果”。他认为“椒”是辣椒。也有人认为椒纸是将胡椒、花椒或辣椒浸汁渗纸内而成。这种说法当是因为无法确定“椒”为何物,所以将带椒字的植物都罗列在内。
其实辣椒原产于中、南美洲,本是印地安人最常用的一种调味品。大约在15世纪末期被西班牙人传到欧洲,明朝才传入中国。南宋时不可能用辣椒汁来浸染纸张。胡椒是一种原产于印度的藤本植物,唐时传入中国。花椒则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全国均有分布,但以西北、华北、西南地区较多。花椒用作中药,有温中行气、逐寒,止痛,杀虫等功效。治胃腹冷痛、呕吐、泄泻、血吸虫,蛔虫等症,又作表皮麻醉剂。花椒一名,最早有文字记载是在《诗经》里,说明中国人于二千多至三千年前已经种植和利用花椒了。花椒又是一种芳香防腐剂,发掘的汉墓中常有以花椒的果实填垫内棺的,很可能是利用它的高效防虫防腐作用,同时,也带有“繁衍盈升”,多子多孙的封建迷信思想。在《齐民要术》中,也有花椒栽培的记载。由此可见,花椒在中国的种植和食用历史悠久,地域广泛。采用花椒汁来染制椒纸是可能的。虽然西方藏书家也有将胡椒放在藏书处所用以驱虫的做法,但相信中国宋时胡椒应未大面积种植和食用。
椒纸的良好避蠹性能,以椒水处理后的纸便具有抗蛀性,同时有一种特殊香气,其功在于浸染椒纸的花椒中的化学成分。花椒(亦称川椒、蜀椒、秦椒等),与黄檗、芸香一样,也属芸香科,为双子叶植物,其皮中含有柠檬烯、枯醇和香叶醇等挥发油,有杀虫之效。花椒果实中含行香茅醛,水芹萜,椒根中含有白鲜碱,茵芋碱、小檗碱等多种生物碱。椒中所含的这些化学成分以及椒中散发出来的强烈辛辣气味都对蠹虫有驱避作用,这就使得椒纸具有较好的防蛀避蠹效果。
由此可以看出,椒纸良好的避蠹性能应是由花椒的果实和果皮浸泡出来的汁液染制而得,而不仅仅是花椒的果实,更与胡椒及辣椒无关。
明末清初,为了解决南方潮湿,蠹鱼泛滥成灾的问题,广东地区流行一种用色彩鲜艳的桔红色纸、俗名万年红纸做副叶的装帧工艺。藏书家常据此为粤刊本或粤装本的标志。万年红纸也叫红丹纸、正丹纸、东丹纸、黄丹纸。这种纸可经年历久不变颜色,万年红即由此而得名。
万年红纸的主要产地在广东的佛山和潮州。万年红纸的功效,除了防虫外,还有人认为用万年红纸做副叶能防潮,且红白相衬,颇为鲜艳,具有装饰作用。也有人认为,万年红可以既防潮又防虫,保护正文书叶。
万年红纸起于何时、如何制作,尚未见文献记载。根据现存装有万年红纸的线装书实物来看,应不晚于17世纪,并且一直使用到20世纪30年代。
1977-1980年间,中国历史博物馆防蠹纸研究小组及周宝中先生等人对馆藏装有万年红纸的线装书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调查研究。调查发现很多明清时期广东刊印的在扉页和封底里各衬一张单面涂有桔红色涂料的万年红纸的线装书绝大多数都未被虫蛀,而同一时期的其他地区刊本则多被虫蛀。但同时发现也有带有万年红纸的线装书被虫蛀。他们对这些带有万年红纸的线装书进行研究发现,没有被虫蛀的那部分万年红纸所含涂料的成分相同,质量稳定,杂质极少,桔红颜色鲜艳。经分析桔红色涂料的主要成分为四氧化三铅(Pb3O4),次要成分有碱性硫酸铅(PbO·PbSO4)、一氧化铅(PbO)等。四氧化三铅具有较强的毒性,在空气中稳定。另一类为天然有机染料,不含铅,化学成分尚待确定,无防毒作用,所以书籍被虫蛀。由此可见古代民间生产万年红纸,配方并不一致,桔红色涂料虽然颜色相同,但成分不一致,防虫效果就不同。所以周宝中先生等认为应用于文献保护并以铅丹为涂层原料的万年红纸称为“铅丹防蠹纸”更为合适,以区别于不含铅的、不具防蠹效果的普通万年红纸。
铅丹防蠹纸的制作与古人很早就掌握制取铅丹的技术有关。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有有关铅丹(黄丹)的叙述,“黄丹及胡粉,是化铅所作”。而用铅丹为辟蠹杀虫剂,则可以追溯到公元10世纪的南唐。当时人们在煮浆糊时就加入黄丹(铅丹)以防蠹,“南唐煮糊用黄丹”。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制取铅丹的工艺。从存世带有铅丹防蠹纸的古籍文献来看,前后相距三百年,仍保持鲜艳的桔红色和较好的防虫效果,说明我国古代制作铅丹工艺的高超。
周宝中先生等在对现存“铅丹防蠹纸”实验分析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仿制研究。仿照清代万年红“铅丹防蠹纸”的主要成分和配比,又从“铅丹防蠹纸”的发明地广东佛山等地的造纸作坊吸收了民间传统工艺并进行适当改进,并经反复试验最终获得了成功。
上海档案馆也曾根据中国历史博物馆周宝中等人的配方和工艺自制万年红铅丹防蠹纸试用于永久档案保管。办法是根据古代线装书的装订方法,在档案的“卷内目录”前与“备考表”后各衬上一张防蠹纸。试验发现蠹鱼将防蠹纸的背面胚纸蛀食了,而涂红丹等药剂的一面却完好无损。吴利明先生认为万年红防蠹纸能起防蠹的作用,是由于铅丹具有一定毒性,所以蠹鱼才不蛀食。但却发现蠹鱼喜欢栖身在防蠹纸上,并没有畏惧的迹象,这说明防蠹纸不具有驱虫效能。为此,吴利明先生认为如参照古书的作法将防蠹纸应用在档案保管上,效果不一定理想,因为只是在案卷的封面后与封底前放上两张防蠹纸,蠹鱼仍可能从案卷的缝隙中侵入为害。这与周宝中等人的调查相符。
毛俊仪先生认为“万年红”纸作扉页,只能防止靠近扉页的几张书页不蛀,不能保全全书不蛀。蠹鱼会从书籍边缘食书,啮至中心,来个中心开花。“万年红”纸只能扉页防蠹,而不能像黄蘗染纸能做印书纸,做到整本书都防蠹,这是其短处。事实确实如此。
中国古代在文献制作阶段就已经考虑到文献的长久保存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不仅在纸张的原料选择、加工工艺等方面保证了纸张的长寿,为了防止纸张在保存过程中受到虫蚀鼠啮而进行的纸张的避蠹加工也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所有这些措施和手段保证了中国古代文献的长久保存,为世人留下了珍贵的文献遗产。反观当代纸质文献的生产,很少注意纸张质量的问题,大量选用不适宜长期保存的纸张,造成文献寿命的缩短,是值得我们警醒的。
1.(宋)苏易简,(清)唐秉钧撰;曾敏华,耿纪朋译注.文房四谱·文房肆考图说.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5
2.(明)高濂著,王大淳等整理.遵生八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1
3.(宋)沈括著;唐光荣译注.梦溪笔谈.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9
4.(明)李时珍编纂;刘衡如,刘山永校注.本草纲目:新校注本·卷十六.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10
5.(清)纪昀,(清)永瑢等编纂.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22册.影印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3
6.叶德辉.书林清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2
7.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四十三卷·第二分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8.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中华本草.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9
9.钱存训.中国书籍纸墨及印刷史论文集.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12
10.余嘉锡.余嘉锡论学杂著.北京:中华书局,1963
11.潘吉星.中国造纸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1
12.王菊华.中国古代造纸工程技术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2
13.徐雁,王燕均.中国历史藏书论著读本.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
14.戴南海.版本学概论.成都:巴蜀书社,1989
15.刘仁庆.中国古纸谱.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16.陈国庆.古籍版本浅说.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57:86
17.雷梦水,张宗序.古籍版本知识.北京:中国书店,1980
18.南京药学院.药材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0
19.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20.南京药学院.药材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0
21.王重民.说装潢.图书馆学季刊,1931(3):39-41
22.周宝中.古代保护纸质文物的药物防蠹技术.中原文物,1984(4):87-92
23.史向东.中国古代档案保护技术综述.档案,2000(3):25-26
24.王连科.古代纸的名称.黑龙江造纸,2004(1):47-48
25.黄郑爽,周宁.关于黄蘗种类的探讨.中草药,1999(8):621-623
26.繆启光.花椒代替樟脑、卫生球防虫.云南档案,1991(3):25-26
27.中国历史博物馆防蠹纸研究小组.对明清时期防蠹纸的研究.文物,1977(1):47-50
28.周宝中等.铅丹防蠹纸的研究.中国历史文物,1980(2):193,194-206
29.吴利明.万年红防蠹纸.档案学通讯,1981(6):55
30.毛俊仪.谈古籍防蠹.江苏图书馆学报,1980(3):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