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杰
(安徽科技学院 体育部,安徽 凤阳 233100)
村落是由一个边缘清楚、固定的农业人群长期生活、聚居所组成的空间单元和社会单元,是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最主要的自然聚落之一,也是人类社会形成最早的社区形式.而村落体育是在农村村落环境下,以村落为单位、以村落居民为活动主体、以健身、娱乐、休闲等为目的的各项身体活动的总称,它是农村文化事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村落体育的现状对于整个农村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有着重大作用,只有深入农村村落基层,走进村落居民的现实生活中去,进行实地调研才有可能使研究者比较全面和深入地了解研究对象的实际生活,并理解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从而揭示出农村体育所具有的自身的规律与特色.
以皖北17个县的部分农村村落为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抽样的办法,根据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发展好、中、差状况,从皖北所属的17个样本县,再根据样本县的人口的多少分别抽取部分村落进行调查;总共抽取1700名农村村落居民16岁以上的成员作为调查对象.此外,在调查对象的选择上充分考虑性别、年龄、职业等因素.问卷调查由笔者和我校在样本县的学生利用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时间入户进行,当面填写,现场回收.问卷回收后,运用SPSS软件包进行相应统计学处理,最后获取回收问卷1475份,回收率97.92%,有效问卷1251份,有效率89.45%;经统计,本次问卷调查的回收率和有效率均达到了社会调查统计的标准和要求.
调查显示有超过70%的村落居民对于体育锻炼有利于人体健康表示了认可,参与体育锻炼的村落居民对体育锻炼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体育的作用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并从体育锻炼的实效中获得了好处.而在对体育态度调查时发现,有53.4%的村落居民能够认识到通过体育活动能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从而使村落居民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同时有33.8%的农村村落居民主观上认为体育锻炼就等于是消耗体力,体育锻炼带给居民的只有身体的疲劳,使其在进行农业劳动时失去体力.甚至有40.4%的村落居民认为劳动就是锻炼,没必要花时间单独锻炼.由此可见,目前皖北农村村落居民对于体育内涵不是很清楚,参与体育的态度不够积极,这势必影响到他们对于体育活动的参与.
从参与的人群看,皖北农村村落体育活动参与者存在着明显特征.从参与者的性别特征上看,有34.4%的男性和34.7%的女性居民表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男女比例差距不大;从参与者的年龄特征上看,50~59岁的村落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比例较高,达到了53.5%,这部分人群由于身体状况的下降,他们认识到需要通过体育活动来提高身体机能,保持身体的健康.16~19岁的人群也较多,占这个阶段人群的41.0%.其原因在于这个年龄阶段的人群大部分是学生,他们受学校体育的影响,能经常有规律的参与体育活动.即使不是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无法工作,空闲在家,加之青春期好动的特征,使他们愿意参与体育活动.而60岁以上的村落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比例就偏少,只有22.4%,这部分人群年龄偏大,很多健康状况不是很好,加之对体育的认知不清楚,他们害怕在活动中受伤,因此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数较少.而在20~29岁和30~39岁这两部分的人群参与体育的比例也不高,分别是29.0%和3.0%.这两部分人群大都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加之家里其他主要劳动力外出打工的较多,使他们的劳动量增加,家庭压力较大,从而没有精力和时间去进行体育活动.
对这些开展集体性活动的村落进行调查时我们发现:皖北农村村落在选择体育活动内容时,普遍选择徒手练习或场地、器材和运动技能要求不高的项目.这说明普及型、传统型项目更容易进入村落居民生活.而在活动内容上,对传统体育活动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和倾向性;而在不同的季节,农村村落居民在进行体育活动时会根据季节的变化选择不同项目.同时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农村村落居民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逐步增强,特别是电视、广播等媒体的宣传,村落居民对于现代体育了解逐步增多,现代体育对于皖北农村村落传统体育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近几年来,随着“农村体育年”,“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等活动的开展,极大的促进了村落居民参与现代体育活动的激情.总体来说,目前皖北农村村落体育活动内容上存在以下几点特征:①活动内容的娱乐性、消遣性.②村落体育活动内容的季节性.③活动内容的民俗性.④现代体育项目简化性.
近几年来尽管随着皖北农村村落经济水平的提高,农村村落的体育活动场地无论是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对有开展体育活动村落的调查结果显示出皖北开展农村村落体育活动的场地状况,排名前三位的是学校的体育场地、河沟旁、村里空地上.整体上看这些场所是村落体育开展的主要场所.调查中还发现农村村落的体育场地、器材缺乏,村落居民参加体育活动既无人组织,又无处可去,导致体育文化等健康的生活方式没有完全深入到农民的生活中去.农村村落体育事业不够发达,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还远远不够,使得农村村落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农村居民获得的福利性体育服务远远落后于城市社区.同时许多村落虽然有专门的体育设施,但是由于缺乏指导,许多器材不会使用,极大地影响了村落居民利用村落体育设施进行锻炼的积极性.
总体上说皖北农村村落体育活动的场地存在以下特征:第一,受皖北经济条件制约,目前皖北农村村落体育设施建设相对单一,体育设施主要以篮球和乒乓球场地为主.且皖北农村村落体育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第二,由于学校所拥有的体育设施相对封闭,加之村落居民对享受体育设施进行活动的权利的意识相对淡薄,皖北农村村落居民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仍然是房前屋后、自家庭院、村落空地等非正规体育场所.第三,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和政府官员体育意识淡漠的影响,皖北农村村落体育设施建设的经费投入较少,体育设施的建设发展相对滞后.
目前村落居对体育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刻,对体育功能的认知程度较低,因此,村落居民参与体育的态度不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程度比较低.加之在闲暇的时间里皖北农村村落居民的生活方式多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将阻碍他们参与体育锻炼,并导致村落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而受皖北地区农村村落青壮年人群大多外出打工的影响,目前皖北农村村落参与体育活动的村民构成主要由留守的妇女、儿童和老人构成,且性别差异不大.皖北地区农村村落体育设施建设相对单一;学校所拥有的体育设施相对封闭,加之村落居民对享受体育设施进行活动的权利的意识相对淡薄,体育设施建设的经费投入较少,体育设施的建设发展相对滞后.皖北农村村落居民在选择体育活动内容上,显现出娱乐性、消遣性、民俗性、现代体育项目简化性的特征.
建议有关职能部门加大对农村村落进行体育知识的宣传,使农村村落居民能够理解体育健身的意义和作用,使村落居民树立正确合理的体育价值观念,从而培养农村村落居民的体育意识,使村落居民逐步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而在村民活动内容上,要开发传统体育,走创新之路,建设特色农村村落体育.要改造传统体育项目,把一些复杂难学的体育内容改编成简单易学的体育内容,从而使村落居民容易掌握.在发展农村村落体育事业时,要区域发展,以点带面,注意扶持体育发展较快的村落,通过体育强村的建设,带动周边村落的体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晋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精神文明建设[J].求是,2000(7):445-446.
[2]张万秋,邱红.我国“农村体育”研究现状与展望[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22(2):8-10.
[3]虞重干,郭修金.农村体育的根基:村落[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7):1-5.
[4]罗湘林.对一个村落体育的考察与分析[J].体育科学,2006,26(4):1-7.
[5]郭修金,虞重干.村落体育的主要特征与社会功能探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27(3):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