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创立的独特理论

2012-02-15 22:33胡凌艳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7期
关键词:中国化进程马克思主义

胡凌艳

(黎明职业大学 思政教学部,福建 泉州 362000)

论我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创立的独特理论

胡凌艳

(黎明职业大学 思政教学部,福建 泉州 362000)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创立了一系列不仅被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证明为正确、而且在国际共运史上影响很大的独特理论。这些独特理论既坚持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珍品。

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独特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以“解决中国问题”并“创造些新的东西”[1]408这样一个实践与理论的互动。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创立了若干具有独特性的理论,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的珍品。本文拟就“独特理论”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如何看待之作一点分析,以就教于方家。

一、我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创立的独特理论的主要内容

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是实现其历史使命的首要环节,但无产阶级如何夺取政权,世界各国却没有千篇一律的模式。大革命失败后,我党在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过程中,一度机械照搬十月革命的 “城市中心论”,结果遭致革命力量的严重损失。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在哪里?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的实际出发,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暴动转向在农村实行 “工农武装割据”,并逐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为中国革命的复兴找到了一条“在历史上无论中外都找不到”[2]178的道路。然而,当时不论是共产国际还是中国党内那些将苏联经验神圣化的人,都强烈反对这样一条道路,只是在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事实面前,这条道路才逐步被全党所接受,并依靠它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本身

马克思、恩格斯一再强调对他们所创立的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3]248,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抽象的规定性走向思维的具体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后,同它在世界其他国家的传播一样,必然面临着一个如何“中国化”的问题。在与党内“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作斗争的过程中,毛泽东于1938年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命题,他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4]658-659。但是,斯大林从狭隘的苏联中心主义出发,指责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提法带有“民族主义”倾向,因而出于策略上的考虑,我党直至建国后很长的时间里,更多地采用“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提法来取代“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但这二者的内涵却是基本一致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在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中,重新恢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地位,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党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焕发出更大的生机活力。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

苏联在斯大林时期形成了一套以权力高度集中为典型特征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战后包括中国在内的一批社会主义国家,基本上以这种模式为样板搞社会主义建设,而忽视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中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毛泽东曾试图以苏为戒,走出一条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但后来由于“左”的干扰而未能持之以恒。“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就敏锐指出苏联模式是一种落后的东西,有许多体制性的问题非改不可,后来,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旗帜鲜明地强调要“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5]3。此后,我党虽然面对来自苏联方面的所谓搞“社会主义多元化”的责难,但始终坚持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下,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道路、制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而搞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成了今天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一种基本共识和努力方向。

4.“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判断

20世纪社会主义的一个特点,就是超越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首先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在这种情况下,率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无法像经典作家预测的那样去立即废除商品、货币和市场。十月革命后,列宁在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碰壁后转向利用市场机制的新经济政策,但这一“比较好”的思路在斯大林时期却很快被终止,随后苏联在经济生活中建立了无所不包的指令性计划,并将其当作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固化下来。新中国成立后,我党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认识也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这一束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党在推行市场取向改革过程中逐步解放思想,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进一步强调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而“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5]373。紧接着,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社会资源的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联姻”开启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新局面。

5.“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长期共存并吸收对方文明”的主张

十月革命后,共产党人在“激情燃烧的岁月”,对资本主义的生命力估计不足,无不希望尽早通过发动世界革命以“埋葬帝国主义”。结果,社会主义国家在很长时间内关起门来搞建设,甚至因“输出革命”而损害社会主义的声誉。改革开放后,我党将“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结合起来考察资本主义,以理性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且意识到社会主义不仅是资本主义的对立物和取代物,也是资本主义的继承物和创新物。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5]373为此,我党在对内搞活的同时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我国以积极的姿态进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特别是加入WTO)参与竞争合作,努力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做出贡献。当然,我党在这一进程中始终坚持独立自主、恪守理想信念,努力增强抵御来自外部各种干扰的能力,力求达到利用资本主义来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的目的。

二、我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创立的独特理论的特征

1.明确的价值追求

马克思主义遵循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统一,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作为自己最崇高的价值追求。我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创立的独特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同样自觉而自信地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是这一价值追求在中国的表现形式。若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特质来讲,就是这样的理论体现着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体现着我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进步事业奋斗不息的坚定信念。

2.浓郁的中国风格

我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创立的独特理论,从内容上看,发出的是中国的“声音”,即立足于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从形式上看,深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影响,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易于为广大党员和民众所接受并付诸实践。在毛泽东看来:“‘化’者,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6]841可以说,上述“独特理论”不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看,都既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又完全是中国的。

3.集体智慧的结晶

我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创立的独特理论,创立主体首先是党的领袖尤其是其中的领导核心,他们身兼实践家和理论家的优秀品质使得他们有可能立足实践进行这样的理论创新。此外,党的一些领导干部和理论工作者也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像有些“独特理论”就是由他们首先提出而后被党的领袖所接受并进一步阐释的。至于人民群众,他们作为历史创造者所进行的活动,则为包括独创理论在内的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4.强烈的理论创新带动

例如:在农村开辟革命根据地,就必须回答在以农民为主体的条件下如何保证党和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毛泽东以他高超的建党建军学说解决了这一历史性难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讲清楚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并揭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我党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等对此予以了科学回答;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重新认识所有制结构、分配结构和社会结构,我党据此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作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策;在明确社会主义将与资本主义长期共存的情况下,我党适时对时代主题作出了新的判断,形成新的外交战略,强调尊重人类文明的多样性,走和平发展道路,构建和谐世界,等等。

5.不容忽视的国际影响

我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创立的独特理论,具有内生性的特点,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国际方面的影响。遵义会议前,不同于十月革命道路的“农村中心论”因共产国际的质疑和否定而步履艰难;1938年共产国际承认了毛泽东在中国党内的领导地位,这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和研究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以后又是苏共反对“民族主义”倾向使我党不得已采用其他提法来代替之。改革开放后,一方面是原来盛行于国际共运中的大国主义、大党主义已日薄西山,另一方面是我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因而我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市场取向改革、自觉进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参与竞争合作等问题上,虽然也面临来自国际社会的各种杂声,但却始终不为所动,认定了的事情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三、如何看待我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创立的独特理论

1.我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创立的独特理论,是将“老祖宗不能丟”与“讲出新话”结合起来的典范

“老祖宗不能丟”,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对于共产党人具有永恒的价值;“讲出新话”,强调共产党人必须以新的思想、观点、论断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我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创立的独特理论,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7]13,从而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在坚持中发展和在发展中坚持的辩证统一,体现了我党不断成熟的理论思维和高超的理论驾驭能力。

2.我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创立的独特理论,只能是那些被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理论

我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创立的独特理论,同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立足于西欧和列宁在20世纪立足于俄国作出的不少判断和预测相比,确实有很大的不同。那么,依靠什么来判断其是非呢?这个标准只能是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真理所具有的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本性以及实践所具有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使得实践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创立的独特理论,顺应了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要求,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使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在中国充满生机活力,增强了社会主义事业在国际上的影响,等等。与此同时,一些貌似“独特理论”实则为错误思想的东西,像建国后的“大跃进”、“以阶级斗争为纲”、“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近年来有人鼓吹的 “民主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统”等,都被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既不合规律,也不合目的,因而理所当然地被我党所摈弃。

3.我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创立的独特理论,其形成和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因而必须承认思想理论领域争论的价值

我国资深党史专家龚育之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不断探索、反复探索的过程,从不成熟到成熟、成熟了又不成熟、还要再探索的过程”[23]。既然是探索,那么就不可能一锤定音。不论是民主革命时期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争论,还是改革开放时期关于计划与市场的争论,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马克思说:“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从而对它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同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就是说,是从发展过程的完成的结果开始的。”[8]92我们肯定我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创立的独特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贡献,赞赏它们的创立者和捍卫者的勇气,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完全否定争论的意义。实际情况是,我党有不少同志,起初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规律了解不深、知之不多,因而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程度上犯了错误,但他们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在认识到了自身的错误之后,反过来成为“独特理论”的坚定支持者和实践者。有些人错误理解邓小平南方谈话中的“不搞争论”,以为谁要是进行理论上的争论就是在做不合时宜的事情。其实,邓小平的“不搞争论”是指在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不搞无谓的争论”,但在事关政治方向的问题上“还要继续争论的”[5]297。这本身也反映了党的理论建设、理论发展和理论创新的一个规律。

[1]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周恩来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8]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责任编辑:滢桥)

D641

A

1008—7974(2012)07—0089—04

泉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规划项目(2011Q05)

2012—04—02

胡凌艳(1979-),女,福建泉州人,黎明职业大学思政教学部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中国化进程马克思主义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与展望
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国际收支统计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社会进程中的新闻学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