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
(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中国 北京 100080)
“先生”用法刍议
王庆
(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中国 北京 100080)
【主持人的话】
本栏目由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语言理论和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协办
■湖南科技大学谢奇勇教授等,认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发布10年来,关于“中小学普通话教学”的研究主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切入,突出了区域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特点,当前应该从未来教师层面加强师范生的普通话水平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王庆副教授,认为“先生”使用要规范:古代人不宜用“姓名+先生”的格式称呼,不宜提倡用来称呼女性,英语不能一律翻译成“Mister”。
■通化师范学院于金华副教授,认为“异形词”挑选规范词形,应该首先考虑“理据性原则”,例如要选择“餬口”放弃“糊口”。我们认为语言符号的价值第一,理据第二,因此,为了精简汉字,应该首先考虑字的通用性原则,理据性原则应该放在第二位。
(关彦庆,彭泽润)
语言的恰当使用,必须同时考虑语法、修辞等因素。“先生”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尤其需要考虑修辞、习惯等。谨提出三点以供讨论:1)在现代汉语中称谓古昔先贤时不宜用“姓名+先生”的格式,称呼他们另有习惯;2)在现代汉语中,可以将“先生”用为男士的专称,不宜提倡不加性别区分地用以称呼女性;3)在汉英翻译过程中,“先生”不宜一律译为英语中的“Mister”,两个词在两种语言中的意义并不对等。
“先生”;语法;修辞
有一次,指导一位学生写毕业论文,我发现她的文中有“严复先生”这样的表达方式,颇感异样,便建议这名同学在文中直称“严复”即可。后来,看到一位同事使用“马建忠先生”这样的表达法,又一次让我有了异样的感觉。再后来,见到黎劭西(锦熙)先生《新著国语文法》“二十四版附白(1959)”中说:“不过,马建忠先生是早已作古了,而本书的著者还活着,不怕是旧书重印,对读者还应该负责。”[1]这里竟然早就出现了“马建忠先生”的说法!之后,又读到启功先生《汉语现象论丛》“前言”中有“清末马建忠先生学会了拉丁语、英语等西方语言”[2]这样的句子。似乎“马建忠先生”这一表达方式已有先例,不值得诧异。
此外,2010年10月20日《中华读书报》载张红扬的文章《〈勺园祓禊图〉去国还乡记略》,其中有这样的说法:“清代政治家翁同龢先生”,“翁万戈先生的高祖翁同龢先生”。看来,像“翁同龢先生”之类的表达法似乎很流行,但我对这类的表达方式始终有异样的感觉,这涉及到了“先生”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现在,谨就此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
依笔者的语感,在现代汉语的语境中,“姓名+先生”这一称谓格式多用在现代人身上,较少用在离我们远去的古代人身上。例如,我们习惯称王力先生、启功先生、季羡林先生、任继愈先生等,但像“李鸿章先生”、“严复先生”、“马建忠先生”这一类表达法却很怪异,如其不然,请看一些更嫌怪异的说法:“朱熹先生”、“许慎先生”、“屈原先生”①。
称呼“严复先生”之类令人感觉怪异的原因,首先是因为搭配怪异。“先生”是一种尊敬的称呼,按照传统习惯,礼貌地、尊敬地称呼同时代的人或距离稍远的前辈或古人,多在“先生”之前用“表字”、“雅号”、“郡望”或“谥号”等。例如,清代名将彭玉麟,字雪琴,沈葆桢致彭玉麟的信中称 “雪琴先生大人阁下”;湘军悍将罗泽南,字仲岳,号罗山,曾国潢致罗氏的信中称“罗山先生阁下”;清代名臣阎敬铭,字丹初,李云麟致阎氏信中称“丹翁先生老年伯大人座下”[3]。再如,诸葛亮,字孔明,人称孔明先生;韩愈,因韩氏为昌黎郡望,故韩愈自称昌黎韩愈,后世称其为昌黎先生;孟郊逝后,友人私谥贞曜,故韩愈有《贞曜先生墓志铭》之作;顾炎武,号亭林,故后世称亭林先生。
然而,古人的字、号、郡望等并不总是为现代广大读者所知,而为了简洁、质直起见,称呼离我们稍远的前辈或古昔先贤可以直称其名,不必再在姓名后加称“先生”,因为“姓名+先生”的表达方式显得很不类,用语言学的术语来说,就是此时“姓名”和“先生”一般不共现(co-occur)。因此,《王国维遗书》又称《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4],前者直称其名,后者用尊称“表字+先生”的形式,两种称呼都合适。同样道理,“严复先生”这样的搭配让人感到怪异,如果改成“严又陵先生”是可以的;称呼“孙中山先生”是合适的,称呼“孙文先生”便怪异;称呼“太炎先生”是合适的,如鲁迅先生有杂文名为《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而称呼“章炳麟先生”便让人感觉怪异。2010年6月14日,CCTV-3中国青年歌手大赛评委余秋雨口称“顾炎武先生、黄宗羲先生、王夫之先生”,均欠妥,以称呼亭林先生、梨洲先生、船山先生为宜②。例如,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称“顾亭林先生”和“亭林先生”[5]。当然,如果古人只有姓名流传,有时也偶有“姓名+先生”的表示法,如《史记·刺客列传》有“燕之处士田光先生”的说法。
以上所说的是传统的习惯,适用于称呼离我们相对稍远的前辈和古人;但到了现代,人们大多没有了名、字、号等的分别,或者虽有字、号,为了简便、明确起见,人们便直称其名了,传统的礼貌原则在现代人身上已经不大适用,让位于简洁明晰的原则了。例如,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字了一,比较尊敬的称呼是“王了一先生”。1943年,王力先生的《中国现代语法》出版,朱自清先生的序言便称王力为“王了一先生”,还有其他如黎劭西先生(锦熙)、杨遇夫先生(树达)等,均称“字+先生”;可是序言中也提到陈承泽先生(字慎侯)、丁声树先生(字梧梓)和吕叔湘先生,则称“名+先生”[6]。可见,当时称呼的习惯已经有些改变,跟传统的习惯不同了。到了今天,我们称呼“王力先生”、“启功先生”等,大多是因为习惯,也是为了能达到更明晰的交际效果,因为姓名可能是最为大家所知道的,而有些人的字、号可能只有十分熟悉的人才知道。梁启超著《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多用字或号来称呼清人,如焦里堂(循)、卢抱经(文弨),多少给读者带来一些麻烦。
还需要指出的是,称谓上的习惯对语感的影响十分显著。例如,瞿秋白,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我们一般可以直称其名,或称瞿秋白同志,若称呼其为“瞿秋白先生”则让人感到异样,请看:“瞿秋白先生提倡翻译 ‘应用中国人口头上可以讲得出来的白话来写’。”[7]这就如同外国人可以称“邓小平先生”,但国人似乎不宜如此称呼③。
二
现在,尤其是在高校中,学生似乎有了一种以称呼老师为“先生”的风尚。依笔者的浅见,此风不宜提倡;如果一定要用,也就勉强用在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师身上。有一次,我的一名学生称我为“先生”,令我大窘。我告诉他,称我为“老师”即可,称呼为“先生”让我感觉不习惯,也觉得不妥(因为我相对年轻;而且自感有一种被陌生人称呼的感觉)。
另外,有些人也习惯称呼一些上了年纪而且学术成就卓著的女性老师为“先生”,就我个人的感觉来说似无不可,但我还是建议最好还是将“先生”用为男士的专称为好。这并非有男权主义的嫌疑,而是顺应语言发展的潮流。就汉语中的传统习惯而言,在指称的时候,人们似乎不大在乎指称对象的性别差异。例如,在古代汉语中,“他”兼指男女,兄、弟亦可兼指男女,必要时用“女兄”、“女弟”指称女性,同样,儿、孙亦可兼指男女,用女儿、女孙特指女性。用“先生”称呼女性应是古代汉语这种习惯的延续。可是,随着语言的发展,男女性别的区别逐渐细致起来。近现代以来,随着同欧洲一些语言的接触,现代汉语中另造“她”来专指女性,用“他”专指男性。更有甚者,在港台地区似乎还有“妳”,表示第二人称为女性,与“你”相对待,但“妳”在中国大陆地区似乎还不被接受。因此,从语言发展和明晰的角度着眼,笔者主张“先生”用作男性的称呼。
除以上所论,我们还要观察现在活生生的语言事实。在商场门口,服务员见到男士便可以称“先生”,见到女性便称“女士”。这样看来,“先生”一词在普通的社会语境中似乎已经成了男士的通称,同社会上普遍使用的男士通称“师傅”相比,“先生”一词的正式程度可能要高一些。“先生”的这一在社会语境中的用法与其在高校语境中作“老师”解的“先生”有所不同。
三
我们还应该注意一下“先生”一词的翻译问题。通常,英语中的“Mister”(略作Mr.)在汉语中大致可以译成“先生”,但汉语中的“先生”却不能一律译成英语的“Mister”。在英语中,“Mister”是对没有任何其他职衔称呼的人的一个通称。《朗文当代英语词典》(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对Mister(Mr.)的解释是:a title for a man who has noother title(对没有其他衔称的男士的称号);《牛津现代高阶英汉双解词典》(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 with Chinese Translation)对Mister的解释是:title prefixed to a man’s(first name+)surname when he has no other title(冠于没有特殊衔称的男人姓名或姓之前的称呼)。可见,英语中的“Mister”同汉语中现在通称男士为“先生”大致相似。而在汉语的语境中,除了表示对男士的通称之外,“先生”有时具有尊敬的味道,如章太炎先生,若译作“Mr.Zhang Taiyan”,从翻译的等值角度看,很不妥。“Mister”与汉语中的“先生”的词义不完全对等。当然,这是翻译学上比较深层次的事,但具体实践中不可不察。
另外,笔者偶然看到一篇文章有“本文得到了某某先生的悉心指导,诚致谢忱”一句话,英译为Special thanks to Mr.So-and-so for his meticulous guidance。估计,英译并非作者所为,而只是“翻译”的结果。因为笔者清楚,此处的某某先生是一位著名的女性语言学家。这里的英语译文存在性别差异错误;其实这种语境中的 “先生”比较适合译成“professor”。这或许也可以作为笔者主张用“先生”专指男士的一个补充理由。
除了汉语“先生”一词翻译中出现的问题之外,还有一个如何在汉语语境中称谓外国学者的问题。一位同学在论文中有这样的话:“奈达(Nida)先生认为,翻译就是接受语言复制出源语言信息最接近的自然等值体。”笔者觉得,称“奈达先生”也不是十分恰当。通行的作法是:按照欧美学界的习惯,文章引用直称著者姓名,不加任何称谓词。例如,不宜称“索绪尔先生”、“安徒生先生”、“康德先生”、“马克思先生”④之类。即使对于一些中国学术界熟知的学者,如伯希和、李约瑟、韩礼德、费正清等,在学术研究文章中也不宜使用“先生”的称谓。当然,这只是一种建议,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注释:
①笔者还看到“屈原先生”这样的说法,写下来供大家参看。“紫薇把粽子投进河中,祈祷说:‘给鱼虾们吃,也给龙和屈原先生吃。祝你们过得好,并保佑大家都好。’巴豆吸着鼻涕说:‘屈原先生,这个粽子是我做的!看起来有点丑,不过你可以尝尝。’”(王早早.粽米飘香艾蒲长——端午节[M].第27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②文章初成后,又看到叶圣陶老于1980年6月18日在北京语言学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建立具有中国特点的语言学》,其中有这样的句子:“例如顾炎武先生,有《音学五书》;段玉裁先生,有《六书音韵表》;朱骏声先生,有《说文通训定声》。”叶老可能为了简明起见,然不足为训。
③读《李泽厚集·杂著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其中《从辛亥革命谈起——1992年春在丹佛市讲演》一文(307页)有这样的句子:“中山先生不也有其‘训政时期’,而介石先生不把它‘训’了几十年么?”蒋介石,台湾一般称为“蒋中正先生”,似无“介石先生”一类的称法。在此将李泽厚先生的称呼法列出,以广其例。又,2012年3月28日《中华读书报》载朱玲的文章《墓园春秋》,四次提到“蒋中正先生”,两次直称“蒋介石”,这是合适的。
④“对于马克思先生喜欢的格言:‘怀疑一切。’不能随意全盘搬用。”(钟少华,《学问之途》第71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M].商务印书馆,2001:28.
[2]启 功.汉语现象论丛[M].中华书局,1997:1.
[3]清代名人书札[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190、105、186.
[4]参见葛剑雄主编.王国维考古学文辑[M].(凤凰出版社2008)对王国维的介绍;王国维遗书[M].(上海书店,1983);陈寅恪学术文化随笔[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王静安先生遗书》序”.
[5]钱 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商务印书馆,1996:252.
[6]王 力.中国现代语法[M].(上册).中华书局,1956:2-4.
[7]单 宇.现当代翻译对我国文化的影响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4):148.
(责任编辑:章永林)
Usage of“Xiansheng”in Modern Chinese
WANG Qing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China)
The appropriate use of language should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of grammar,rhetoric and social conventions as well.The use of“Xiansheng”(the usual English equivalent is"Mister",but not precise)in Modern Chinese can give a good example of it.When addressing the person in the long past history,it is not appropriate to use the form of“First name+Second name+Xiansheng”, because there are other more appropriate conventional forms of addressing.We propose that“Xiansheng”should be used as a title of gentlemen,not appropriate for ladies any more in Modern Chinese.In the translation,it is also not right to render the“Xiansheng”in any case to“Mister”in English,for these two words are not precisely equivalent in the two languages.
“Xiansheng”;grammar;rhetoric
H05
A
1008—7974(2012)07—0008—03
2012—06—02
王 庆(1971-),山东高青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语言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