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异体字异形词规范的理据性选择

2012-02-15 22:33于金华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7期
关键词:大字典辞源词形

于金华

(通化师范学院 文学院,吉林 通化 134002)

论异体字异形词规范的理据性选择

于金华

(通化师范学院 文学院,吉林 通化 134002)

针对《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中的几组异形词进行理据分析,将不同的词形进行比较,从词的本义上对异形词进行考察,旨在为异形词整理和规范的更加合理做一些基础工作。

异形词;理据;规范原则

本文针对《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中的几组异形词进行理据分析,将不同的词形进行比较,从词的本义上对异形词进行考察,旨在为异形词整理和规范的更加合理做一些基础工作。

本文所说的理据是指词语的可释性,是指语素义与语素义之间、语素义与词义之间能够联系到一起的可释性,也就是某语素表示某意义内容的原因或根据。

汉语词汇主要是由合成词和单纯词两大类构成。合成词是由多个语素构成的词,因此它的理据首先体现在语素对语素的选择上。本文以《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中部分词语为例,利用《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并参考《辞源》《中华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等权威辞书,同时依据《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注》《辞通》等专著,说明词语的理据问题。

一、理据性反映在语素义对语素义的选择

规范的原则应该是选取语素和语素可以搭配的形式,舍弃语素和语素不搭配的形式。

例1.札记——劄记

《现代汉语词典》:“读书时摘记的要点和心得。”形成这组异形词的原因是由于“札”和“劄”二字在“笔记”义上是异体字关系。

《汉语大字典》:“札,①古时书写用的小木片。《说文解字·木部》:‘札,牒也。 ’”

《汉语大字典》:“劄,②同‘札’。 ③笔记。 ‘札记’也作‘劄记’。”

《说文解字》:“札,牒也。”段注:“长大者曰槧,薄小者曰牒。《司马相如传》:‘上令尚书给笔札。’师古曰:‘札,木简之薄小者也。’”

《中华大字典》:“劄,㈠刺著也。见《集韵》。㈡奏事之文也。”

由此可见,“札记”一词,以“小木片记录”,“札”语素与“记”语素更能准确地反映词义,所以“札”的理据性要强一些,即“札记”更符合理据。

例2.抵触——牴触

《现代汉语词典》:“跟另一方有矛盾。”形成这组异形词的原因是由于“抵”和“牴”二字在“碰触”义上是异体字关系。

《汉语大字典》:“牴,①用角碰撞。也作‘抵’。”《说文解字·牛部》:“牴,触也。 ”段注:“亦作抵、觝。 ”桂馥义证:“《汉书·扬雄传》:‘犀兕之抵触。’”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角部》曰:“触,牴也。亦作抵触。”由此可见“牴”和“触”为同义复词。桂注:“《广雅》:‘抵, 推也。 ’《汉书·田延年传》:‘抵日无有是事。’注云:‘抵,拒讳也。’馥案:推而不承也。”

《汉语大字典》:“抵,⒁触碰。 唐·柳宗元《辩〈父子〉》:‘其意绪文辞,叉牙相抵而不合。’”

由此看来,“牴”的理据性更强,“牴触”更符合理据。本人认为选取“牴触”为规范词形更能准确地揭示词义。

例3.氛围——雰围

《现代汉语词典》:“周围的气氛和情调。”形成这组异形词的原因是由于“氛”和“雰”是异体字的关系。

《辞源》:“氛,㈠气,云气。《左传·昭公二十年》:‘梓慎望氛。’注:‘时鲁侯不行登台之礼,使梓慎望气。’㈡霜露,雾气。《礼·月令·仲冬之月》:‘氛雾冥冥。’注:‘霜露之气散相乱也。’《释名·释天》:‘氛,粉也。润气著草木,因寒冻凝,色白若粉之形也。’”

《辞源》:“雰,㈠雾气,同‘氛’。《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水郁之发,阳气乃避,阴气暴举,大寒乃至,川泽严凝,寒雰结为霜雪。’”

《说文解字》:“氛,祥气也。从气,分声。雰、氛或从雨。”段注:“谓吉凶先见之气……统言则祥、氛二字皆兼吉凶。析言则祥吉氛凶耳。许意是统言。《左传》又曰:‘楚氛甚恶。’杜注:‘氛,气也。’可见不容分别。”段玉裁又认为,“雰”为《小雅》“雨雪雰雰”之字,“与祥气之氛各物,似不当混而一之。”

二字在“云气、雾气”意义上为异体字关系,都具有理据性,可以任选一个,根据从简的原则,故选择笔画少的“氛围”为规范词形。

例4.书简——书柬

《现代汉语词典》:“书信。也作书柬。”

形成这组异形词的原因是“简”与“柬”在“书信”这个意义上是异体字的关系。

《说文解字》:“简,牒也。”《现代汉语词典》:“简2①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册。②信件:书~。”

《说文解字》:“柬,分别简之也。从束,从八。八,分别也。”《说文解字系传》:“开其束而柬之也。会意。”《说文释例》:“柬字从八,而八不在外者,于束中柬择之,不可于束外柬择之也。”

由此可见,在“书简”这个意义上,“简”的理据性更强,故根据理据性原则,选取“书简”作为规范字形。

例5.衣襟——衣衿

《现代汉英词典》:“上衣、袍子前面的部分。”《现代汉语词典》没有收录“衣衿”词条。

形成这组异形词的原因是“襟”与“衿”是异体字的关系。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襟”为:“①上衣、袍子前面的部分。②指连襟。③指襟怀。”

解释“衿”为:“①同‘襟’。②<书>系衣裳的带子。”

由此可见,“襟”与“衿”两个字都符合理据,根据通用性原则,选取“衣襟”作为规范词形。

二、理据性反映在词义对语素义的选择

选取语素义能够准确解释词义的语素,能够揭示典型特征的形式,舍弃语素义不能准确揭示词义或揭示的不是事物典型特征的形式。

例6.双簧——双鐄

《现代汉语词典》:“①曲艺的一种,一人表演动作,一人藏在后面或说或唱互相配合。②比喻一方出面、一方背后操纵的活动。︳也作双鐄。”形成这组异形词的原因是“簧”与“鐄”是异体字的关系。

《说文解字》:“簧,笙中簧也。 ”

《汉语大字典》:“鐄,④锁簧。也作‘簧’。 ”

可见,“簧”比“鐄”更能揭示准确词义,更有理据。根据理据性原则,确定“双簧”为规范词形。

例7.餬口——糊口

《现代汉语词典》:“勉强维持生活。”形成这组异形词的原因是由于“餬”和“糊”二字在“粥”义上形成异体字关系。

《辞源》:“餬,㈠糜粥。《尔雅·释言》:‘餬,饘也。’注:‘糜也。 ’疏:‘餬,饘,鬻,糜,相类之物。 ’今作‘糊’。㈡以薄粥供口食。《左传·隐公·十一年》:‘寡人有弟,不能和谐,而使餬其口于四方。’”

《辞源》:“糊,㈠稠粥。 又作‘餬’。 《尔雅·释言》:‘餬,饘也’。疏:‘饘,厚粥也。……’糊即餬之或体。”

《说文解字》:“餬,寄食也。 ”段注:“《左传》:‘餬其口于四方。’《方言》曰:‘餬,寄也。’寄食曰餬,引申之义。《尔雅·释言》曰:‘餬,饘也。’《商君书·农战》:‘商贾之可以富家也,技艺之足以糊口也。’”

由此可见,“餬”在 “以薄粥供口食”意义上比“糊”更具理据性,“餬口”更符合理据。本人认为选取“餬口”为规范词形更能准确揭示词义。

例8.飞扬——飞飏

《现代汉语词典》:“①向上飘起;②形容精神兴奋得意。”形成这组异形词的原因是由于“扬”与“飏”是异体字。

《辞源》:“飏,㈠飞扬。《楚辞》宋玉《九辩》:‘何曾华之无实兮,從风雨而飞飏。’《汉书·一百叙传上》:‘游说之徒,风飏电激,并起而救之。’”

《辞源》:“扬,㈠飞起,升高。 《诗·小雅·沔水》:‘鴥彼飞隼,载飞载扬。’

《礼记·曲礼上》:‘将上堂,声毕扬。 ’”

二字在“飞扬、飞起”义上为异体字关系,都具有理据性。但《说文解字》:“扬,飞举也。”“飏,风所飞扬也。”由此可见,“飏”强调的是由于风的作用而飞扬,故从“风”;“扬”则可以指任何情况下的飞扬,也可以指精神状态。从理据性看来,“扬”比“飏”的理据性强,“飞扬”更符合理据。

例9.淡泊——澹泊

《现代汉语词典》:“不追求名利。”形成这组异形词的原因是“淡”和“澹”是二字在“淡薄”义上为异体字关系。

《辞源》:“淡,㈡淡薄。 《世说新语·赏誉下》:‘简文道王怀祖(述)才既不长,於荣利又不淡,直以真率少许便足对人多多许。’”

《辞源》:“澹,㈡淡薄。 《庄子·刻意》:‘无不忘也,无不有也,澹然无极,而众美之。’”

“淡泊”和“澹泊”二者都是同义复词,作“恬静寡欲”解,本字为“憺怕(bó)”。

《说文解字·心部》:“憺,安也。 ”“怕,无伪(为)也。”段注:“《子虚赋》曰:‘怕乎无为。 ’‘憺怕’,俗用‘澹泊’为之,假借也。 ‘澹’作‘淡’,尤俗。 ”

《广雅·释诂》:“澹,安也。”“憺、怕,静也。 ”王念孙疏证:“‘憺’字或作‘澹’,又作‘淡’。 ”

《说文解字》:“淡,薄味也。”

由此看来,在“淡薄”这个意义上,“澹”和“淡”都有理据性。根据通用性原则,确定“淡泊”为推荐词形。

例10.铲除——刬除

《现代汉语词典》:“连根除去;消灭干净。”

形成这组异形词的原因是“铲”和“刬”二字在“铲除”义上为异体字关系。

《辞源》:“铲,㈡削平,铲除。 《文选》(晋·木玄虚华)《海赋》:‘於是乎禹也,乃铲临崖之阜陆,决陂潢而相浚。’”

《辞源》:“刬,㈡铲除,消灭。 ”《战国策·齐一》:“刬而类,破吾家。”

《说文解字》:“铲,鏶也。一曰平铁。”段注:“谓以钢铁削平柔铁也。《广韵》曰:‘铲,平木器也。’凡铲削多用此字。 俗多用‘刬’字。 ”《广韵·释诂》:“刬,削也。”王念孙疏证:“刬,铲声义并同。”

由此看来,“铲”和“刬”都具有理据性。根据通用性原则,确定“铲除”为推荐词形。

例11.负隅顽抗——负嵎顽抗

《汉语大词典》:“负隅顽抗:凭恃险阻,顽固抵抗。 ”《现代汉语词典》:“负隅,(敌人或盗贼)倚靠险要的地势(抵抗)。”

《中华大字典》:“隅,㈠陬也。见《说文》。段注:‘隅与陬为转注。’《广雅》曰:‘陬,角也。’《考工记·宫隅》‘隅,谓角弗思也。 ’”《辞源》:“隅,①角落。《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中华大字典》:“嵎,㈡陬也。 《孟子·尽心下》:‘虎负嵎。 ’”

二字在“角落”义上为异体字关系。

《说文解字》:“隅,陬也。 ”段注:“《小雅》笺曰:‘立隅,立角也。’……《大雅》:‘惟德之隅。’传曰:‘隅,廉也。’今人谓边为廉,角为隅,古不别其字。亦作嵎、作湡。”

《辞源》:“嵎,㈡山曲。 ”

“负隅顽抗”出自《孟子·尽心下》:“虎负嵎,莫之敢攖。”

由此看来,“隅”和 “嵎”在古代就不加区分,都具有理据性。根据通用性原则,确定“负隅顽抗”为推荐词形。

例12.辉映——晖映

《现代汉语词典》:“照耀;映射。也作晖映。”

《说文解字》:“晖,光也。 ”

《汉语大字典》:“晖,①同‘辉’。”

《广韵·微韵》:“‘晖’同‘辉’。 ”

陆德明《经典释文》:“晖,又作辉。”

可见,“辉”与“晖”是一组异体字,由此形成这组异形词,都有理据。根据通用性原则,确定“辉映”为规范词形。

对于异体字异形词的分析,我们知道从理论上两个词形都具有理据性,我们从上述异体字异形词的理据分析中也可以证明这一点。但是,针对具体的词还要具体分析,确定一个更加准确反映词义的字形为规范字形。对于这类异形词的整理,我们要遵循这样几个原则:

第一,分析两个不同的形体,看字义是否有变化。如果有变化,从汉字形体及其表义角度去分析理据,从而确定一个最合理据的词形为规范词形。比如,飞扬。

第二,如果两个不同的形体词义没有变化,那么看哪个字为常用字,哪个字为非常用字或者是被淘汰字,选择常用字为规范词形。比如,糊口。

第三,如果两个不同的形体词义没有变化,并且两个字都是常用字,那么根据通用性原则,确定一个词形为规范词形。比如,淡泊。

总之,我们只要坚持理据性原则的两种情况,将字的形体进行比较,并结合字的本义,以及该词的词义,是可以进行理据分析并能得出正确结论的。汉字是表意文字,因此我们首先要分析它的理据意义,考虑它的理据性,理据性原则是首要的。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Z].商务印书馆出版,2006.

[2]辞源(修订本)合订本[Z].商务印书馆,1989.

[3]中华大字典[Z].中华书局,1981.

[4]汉语大字典[Z].电子版.

[5]中华字海[Z].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4.

[6](东汉)许慎.说文解字[Z].中华书局影印,1963.12(第1版)1985年6月第8次印刷.

[7](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0(第1版)1984年11月第3次印刷.

[8](清)王筠.说文释例[M].武汉市古籍书店影印,1983.

[9](南唐)徐锴.说文解字系传[M].中华书局,1982.

[10]杨春.现代汉语中的异形词[M].华夏出版社,2004.

[11]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Z].语文出版社,2002.1(第1版).

H124.3

A

1008—7974(2012)07—0011—03

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果。项目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09)第396号

2012—05—09

于金华(1965-),女,吉林省梅河口市人,通化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硕士。

章永林)

猜你喜欢
大字典辞源词形
The New Result of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Medieval Calligraphy: A Review of The Manual of Calligraphy by Sun Guoting of the Tang: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Manuscript and Its Author
《汉语大字典》“人名用字”考误举隅
韩国学校语法中副词形语尾的变迁
利用《字汇》校正《汉语大字典》例释
英语词形变异及其语义信息
带前置功能的词形《 в сопоставлениис 》的结构与搭配
《辞源》第三版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辞源》和《辞海》的性质
《汉语大字典》
《辞海》和《辞源》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