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守诚(中国社会科学院 哲学研究所,北京 100732)
《太上三元赐福赦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妙经》(简称《三元经》),是流行于明清社会各阶层的一部道经。该经内容仅数千字,未署撰者姓名及造作年代。经文主要宣讲供奉天、地、水三官(亦称“三元”) 以达到“赐福、赦罪、解厄”之目的。《三元经》在明代时被世人用以祈集功德、消灾去祸,清代全真道士将读诵此经列入每日功课之一,今世道士则多将其用于超度亡魂的斋醮法事中。
据笔者目力所及,中国国家图书馆现存有校勘价值的《三元经》版本共计13种,其中明版计有11种,清版计有2种。兹予介绍如下:明刻景泰四年(1453年) 印本(书号:19021)、明景泰五年(1454年) 刻本 (残本,书号:151854)、明天顺四年(1460年) 刻本 (书号:151853)、明刻天顺五年(1461年) 印本(书号:02256)、明天顺六年(1462年) 万氏刻本(书号:06449)、无纪年明刻本(约出天顺年间,书号:05326)、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 刻本(书号:05109)、明刻正德二年(1507年)焦琏印本(书号:06566)、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刻本(书号:XD10592)、明万历《续道藏》本(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 刻本,书号:02608)、明万历四十三年 (1615年) 泥金手抄大内本 (书号:02021)、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 刻本(书号:136160)、清光绪十四年 (1888年) 刻本 (书号:140049)。本文试图对上述版本予以梳理和考证,进而分析《三元经》文本的演变过程,并判定其造作时代。
《三元经》的经文形式,在从明初到晚明这段历史跨度中经历了一次大的转变。最初,《三元经》本子由“本文”与“道言”两部分组成(简称“繁本”),其“道言”灵验记中所宣讲的内容多为劝人信奉“三官”、读诵《三元经》,更似劝善书性质。其后,明正德年间出现了新的文本样式,即将“道言”部分删除、仅存“本文”(简称“净本”),此成为后世之统一范式。就内容来看,《三元经》是由几个独立的篇章部分构成,诸本之间多有不同。参校众本,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该经书文本不断增衍的痕迹。
第一、有“道言”灵验记的版本(简称“繁本”)。今存《三元经》13种本子中,有“道言”灵验记内容的版本计有8种:明刻景泰四年(1453年)印本、明景泰五年(1454年)刻本(残本)、明天顺四年(1460年) 刻本、明刻天顺五年(1461年) 印本、明天顺六年(1462年)万氏刻本、无纪年明刻本(约出天顺年间)、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 刻本、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刻本。
据此可知,“繁本”始见于明景泰四年(1453年),尔后五十年间“繁本”作为《三元经》唯一“范式”流传于世,直至正德年间“净本”出现后才逐渐被取代。
第二、无“道言”灵验记的版本(简称“净本”)。无“道言”灵验记内容的版本计有5种:明刻正德二年(1507年) 焦琏印本、明万历《续道藏》本、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泥金手抄大内本、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刻本、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刻本。
就目前所掌握的文献材料看,“净本”至迟出现于明正德二年(1507年)以前,并经《万历续道藏》收录而成为定本,此后世俗中流通的《三元经》本子均以“净本”面貌出现。“净本”逐步代替“繁本”的过程,当至少历时百年之久。在从“正德”至“万历”这一时间段中,当时社会上并行流传着“繁本”与“净本”两种本子,嘉靖四十年(1561年) “繁本”即为例证。此外,明代何瑭《栢斋集》卷八“重修三官庙记”中所载《三官经》亦属“繁本”。
综观这13种《三元经》版本,除“繁本”“净本”差别外,各本的章节构成也有所不同。大抵说来,《三元经》主要由如下几个部分组成:“持经诀要”(或称“三官诸咒宝诰”)“太上说三官经序”(“净本”均无此节内容)“太上三元赐福赦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妙经”“太上元始天尊说三官宝号”“玉皇心印妙经”“三元三官圣诰”“午灵官呪”“道符五通”。其实,这八个章节乃是从明景泰四年(1453年) 到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 这四百余年间不断增饰的结果。就目前状况来看,任何一种本子都仅体现了其中某几个章节而已。现将诸本的篇章构成情况陈述如下:
(一)明刻景泰四年印本、明景泰五年(1454年)刻本(残本)、明天顺六年(1462年)万氏刻本、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 刻本:“持经诀要”(或称“三官诸咒宝诰”)+“太上说三官经序”+“太上三元赐福赦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妙经”+“太上元始天尊说三官宝号”。
(二) 明刻天顺五年(1461年) 印本:“持经诀要”(或称“三官诸咒宝诰”) (这部分内容被拆分开,分别置于“元始天尊说三官宝号”前后)+“元始天尊说三官宝号”+“太上(说) 三官经序”+“太上三元赐福赦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妙经”。
(三)明天顺四年(1460年)刻本、无纪年明刻本(约天顺年间):“太上说三官经序”+“太上三元赐福赦罪解厄妙经”。
(四)明刻正德二年(1507年)焦琏印本、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泥金手抄大内本:“持经诀要”(或称“三官诸咒宝诰”)+“太上三元赐福赦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妙经”+“(太上)元始天尊说三官宝号”。
(五) 明嘉靖四十年(1615年) 刻本:“持经诀要”(或称“三官诸咒宝诰”)+“太上说三官经序”+“太上三元赐福赦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妙经”+“太上元始天尊说三官宝号”+“玉皇心印妙经”。
(六)明万历《续道藏》本:“持经诀要”(或称“三官诸咒宝诰”)+“太上三元赐福赦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妙经”。
(七)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 刻本:“持经诀要”(或称“三官诸咒宝诰”)+“太上三元赐福赦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妙经”+“太上元始天尊说三官宝号”+“三元三官圣诰”+道符五通:“天尊加封三官符”“天尊简命三官符”“天官赐福符”“地官赦罪符”“水官解厄符”。
(八) 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 刻本:“持经诀要”(或称“三官诸咒宝诰”)(有残缺) +“太上三元赐福赦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妙经”+“太上元始天尊说三官宝号”+“三元三官圣诰”+“午灵官呪”。
今存《三元经》诸本中有扉画者共计有10种,据这些扉画的图像风格及人物造型之差异,我们暂将其划分为几种类型:
A类:天尊座像
此类造型的版本有:无纪年明刻本、天顺四年刻本。
此二本扉画均为天尊坐像,主神留八字胡、颏下短须,束髻无冠,有圆形头光,双手分放膝上及胸前,身穿道袍,神态安详,趺坐殿上。这两幅扉画中人物造型、风格特征及扮演角色都很接近,画中6位人物的刻画较为粗糙、线条简单,神态也略显呆板。
B类:三官座像+某神祇审案图
此类造型的版本有:明景泰四年印本、明天顺五年印本。
此二本扉画中人物造型及场景布局完全相同,似系同出一种刻版。画面由两个场景布局而成,共计刻画人物达12人:第一幅场景为三官合座像(呈“品”字型分布),三官均戴“通天冠”、有圆形头光,盘腿坐于蒲团之上,双手均置衣袍内,有侍从二人,身后祥云缭绕、隐约可见山脉和云车。三官座前有一小兽,头朝东、作奔跑状;第二幅场景似在一个半高围栏之内,居中有一神祇、头戴长翅幞头官帽,手捻长须、端坐案几后,身后设有一屏风,面前桌案上摆放笔墨及展开的卷宗等。案几两侧分立三名侍从、均蓄有短须。案前左侧有一异相武士,手持兵器(貌似铁蒺藜),跣足、站立堂前;案前右侧跪有一对男女,男人长须、似为老者,手捧册籍、呈禀告状,女人头顶盘髻、揖手而跪。石栏之外有祥云缭绕,树木低垂。
C类:三官合座像+三神祇审案图
此种扉画造型最为常见,所见版本有:明天顺六年(1462年)万氏刻本、明正德二年(1507年)焦璉印本、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刻本。
此类扉画之布局均由两个画面场景构成:第一幅画面为三官合座像。三官均戴“通天冠”、有头光,旁立侍从四人,座前三人呈礼叩参拜状,身后祥云缭绕、可见云车、华盖、羽扇;第二幅画面为三神祇审案图。三位神祇各自端坐案几之后(呈“品”字型分布),居中神祇头戴“通天冠”,身后设有一屏风,旁立侍从二名;右侧神祇头戴长翅幞头官帽,左侧神祇头戴软脚幞头纱帽,另有护卫军士三人手持兵器、分立两侧。画面下端有戴枷者二人,由手持兵器的狱吏驱赶、前往“业秤”以待量刑,“业秤”上正悬吊一人。“业秤”右边有侍从手拿册籍作查阅状,其前跪有一人,拱手作聆听状。画面上端祥云缭绕、见有一宫殿,匾额或书“三元考較府”字样。
D类:三官合座像+三官审案图
此类造型的版本有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泥金手抄大内本。
此种扉画为泥金手绘,此版为大内本,其纸张、染料、装帧形制及画中人物造型等无不显示出大明皇家的雍容华贵气度。该本扉画亦由两个画面场景构成,共刻画人物计达24人。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内府写本泥金扉画虽从整体风格上看貌似C类,然在诸多细节上与后者存在重大差异。
E类:三官合座像(仅此一个画面场景)
此类造型的版本有:明嘉靖四十年刻本,清康熙二十五年刻本。此类扉画仅由一个画面(即三官合座像) 布局而成:三官均戴“通天冠”、有圆形头光,正襟端坐。三官身后站有侍从若干人,祥云缭绕中可见云车、华盖、羽扇之状。三官座前有一龙形小兽、作奔跑状。三官座前两侧有三人,或跪或站,呈参拜禀报状:左边跪一人,长须、无冠,手持笏板、作禀报状;右一是长须老者形象,微躬、戴帽,拱手胸前;右二为武将形象,披甲带盔,前身微躬,拱手胸前,脚边站一虎。
所谓“护法神”,就是肩负驱除邪鬼、保护信众之职责的神祇。道教中护法神多称为“护法元帅”或“护法灵官”,其有多种组合形式:如王、马、陈、朱四大灵官,关、岳、赵、殷、温五大元帅,马、赵、温、岳(或关) 四大元帅等。据笔者掌握的资料看,《三元经》中所附护法神像大抵可分为如下几种情况:
第一、一护法像。书末附有一个护法神像是《三元经》诸本中最为常见的情况,此计有5种本子,分别为:明景泰四年刻本、景泰五年残刻本、明天顺四年刻本、明天顺六年万氏刻本、明正德二年焦璉印本。这5种本子中护法神均为马元帅,所处位置均在书末牌记之后,人物造型亦大同小异。上述5种本子中马元帅所持兵器,除明天顺四年刻本为右手执金瓜外,其余4种本子均为左手持长枪。
第二、二护法像。在书末牌记后刻(绘)二个护法神像者,计有两种本子:明万历四十三年泥金大内本、光绪十四年刻本。
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大内本书末附有泥金手绘二护法神,其神态略显饱满、富态,然祥和有余而威武不足。这二位护法神均身着武装,头戴圆帽、下颌长须,其中一位双手握锏,另一位右手持长枪、左手扶腰,此二人当系温元帅和岳元帅。
清光绪十四年刻本书末刻有二护法神,其一是温元帅,其形象刚毅威猛,蓄连鬓须,右手持锏,左手执玉环,身披绶带上书“無拘霄汉”字样,意为玉帝钦定其可自由出入天庭;其二为岳元帅(即南宋抗金名将岳飞),身着武官袍,慈眉善目,一派长者风度,右手持长枪,左手微捻胡须,威风凛凛,颇有官相。
第三、四护法像。经书中绘有四名护法神的本子有: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 刻本、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刻本。这两个版本中四名护法神所处位置却有不同:明成化十六年刻本四个护法神均在书末牌记之后;清康熙二十五年刻本中则将四个护法神分为两组:经书开篇(即扉画前) 绘有二名护法,余下两名护法神则绘于书末牌记后,乃成前后呼应之势。
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 刻本书末所绘四位护法神像,分别是:右起第一位是华光马元帅,凤眼英目,右手持长枪,脚前有一火轮,面露三眼;第二位是赵元帅,头戴铁冠,身着战袍,环眼暴目、虬须浓眉,右手持刚鞭,左手持绳索;第三位是温元帅,蓄连鬓须,右手持锏,左手执玉环;第四位是关元帅,其形象威严,留五绺须,身着武装,手持青龙偃月刀。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 刻本中经首绘有二护法神,分别是:第一位是马元帅,面色白净,身着武装、披甲戴帽,右手持长枪,左手持金砖,面露三眼;第二位是赵元帅,面色黝黑,蓄连鬓须,环眼暴目,右手持刚鞭,左手扶腰,跨黑虎,形象威猛。书末所附二护法神,分别是:其一是温元帅,其形象刚毅威猛,蓄连鬓须,右手持锏,左手执玉环,身披绶带上书“無拘霄汉”字样;其二为岳元帅,身着武装,长须剑眉,右手持长枪,左手微捻胡须。
第四、无护法像。无护法神像的情况,除万历《续道藏》本外,尚有3种本子:天顺五年印本、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刻本、无纪年明刻本。前两种本子中书末有牌记但无护法神像,无纪年明刻本则无牌记亦无护法神像等。
前述13种版本中,附有牌记者计11种本子。这些牌记均成碑形,其底座分为莲花座和须弥座两种。刻有莲花底座牌记的版本有:景泰四年印本、景泰五年残刻本、天顺四年刻本、天顺五年印本、天顺六年万氏刻本、正德二年焦璉印本;刻有须弥底座牌记的版本有:成化十六年刻本、万历四十三年大内本(前后各有一牌记)。此外,还有三个本子中同时出现莲花座牌记和须弥座牌记,计有:嘉靖四十年刻本、康熙二十五年刻本(共有三个牌记:两个须弥座、一个莲花座)、光绪十四年刻本。若以牌记所处位置划分,这11种本子又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牌记在书末。牌记位于经书末尾的版本计有7种:明景泰四年印本、明景泰五年残刻本、明天顺四年刻本、明天顺五年印本、天顺六年万氏刻本、正德二年焦璉印本、清光绪十四年刻本。上述7种本子有一个共同特征:牌记均成莲花座,且这些莲花座牌记的内容均属于描述施经刻印有关的版本信息(如刻经时间、捐资人姓名、施经缘由等),也是区分不同版本的最具个性化之标志。
(2) 牌记在篇首。牌记位于经书开篇的情况,仅见于明成化十六年刻本中。该本内文扉画之后,有一须弥座碑形牌记,正中书四十二字,云:“乾坤清泰,日月昭明,四时顺序,百神效灵,宫阙亨吉,邦国永宁,祚胤繁昌,万载升平。成化十六年正月十五日。”
(3) 经书前后均有牌记。经书前后均有牌记者,凡有三见:明万历泥金大内本、明嘉靖四十年刻本、清康熙二十五年刻本。明万历四十三年抄本的经文前后各有一须弥座碑形牌记:前一牌记碑额刻有“御制”字样,正中刻诗词1首、计48字;后一牌记上书“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9字。明嘉靖四十年刻本经文前有一须弥座牌记,上书“皇帝万岁万万岁”,书末有一莲花座牌记,记录捐资人姓名、施经缘由、印经卷数、刻印时间等。清康熙二十五年刻本共有三个牌记:两个须弥座、一个莲花座。须弥座牌记位于卷首,上书“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字样,书末有二个牌记,前一须弥座牌记上书“康熙二十五年岁次丙寅仲秋月吉旦虔造”9字,其后莲花座牌记则刻有捐资印经者名讳、籍贯及撰者名字。
就众多牌记而言,值得注意的是那些记录捐资人姓名、刻印缘由及印经时间的莲花座牌记,它们无疑更多地透露出有关该版本的极具价值性的丰富信息。此类牌记计有九个,均见于经书末尾。下面,笔者对牌记的有关内容略作分析。
第一、《三元经》的流传地域。据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明清时《三元经》主要流传于中国北方,如当时的都城北京(明景泰四年印本、明嘉靖四十年刻本、清光绪十四年刻本),河北地区如大兴县(明天顺五年印本、明天顺六年万氏刻本、明景泰五年残刻本、清康熙二十五年刻本)及山西地区如潞州雄山乡(明正德二年焦琏印本)。而据田野调查资料显示,当前我国南方地区如云南、福建、台湾、浙江等地斋醮仪式中却大量使用《三元经》,此与历史的传衍有所不同。
第二、《三元经》的信奉者及其社会阶层。《三元经》有着广泛的信奉人群,其奉读者遍布明清时期社会各阶层。据现存版本的有关信息来看,捐资助刻者中既有帝王、官员、富人,也有下层贫苦民众。这一点不仅见载于《三元经》“道言”灵验记中,也从诸多牌记中得到佐证。如明万历皇帝就钦命道士泥金书写《三元经》九卷,并亲自作序。诸多官员也纷纷解囊捐资,刻印《三元经》流通、以求功德(如明天顺五年印本、明嘉靖四十年刻本)。就刻经数量而言,既有一次刻经万卷者(如明正德二年焦琏印本),也有仅印经百卷者(如明嘉靖四十年刻本)。就经书的刻印质量来看,既有装帧考究、印刷精美者(如明万历四十三年泥金本、明成化十六年刻本),亦不乏做工粗劣者(如明天顺四年刻本)。就捐资者的性别而言,女性施印者计达四位(如明景泰四年印本中“严永清”、天顺四年刻本中“王辅”、明天顺五年印本中“朱杰意妻尹氏”、明景泰五年残刻本中“邱妙清”),约占捐刻总人数的45%。
第三、捐资人施印《三元经》的缘由。捐资人出于何种目的而认捐施印《三元经》?据上述牌记内容分析,其缘由大抵可分为五类:⑴消灾解厄:明景泰四年印本中捐资人严永清施经一千卷,以求家居清吉、消灾解厄、保命延生;⑵祈集功德:明天顺四年刻本中捐资人王辅施经一千卷,祈集功德、上报四恩、下资三有;⑶求愈疾病:明景泰五年残刻本、明天顺六年万氏刻本、明正德二年焦琏印本中捐资人身患疾病、求医无果而转求神祇,施资刻经、以求庇护;⑷求子长寿:明嘉靖四十年刻本中京官张镗捐资印造《三官延生保命妙经》,以求神祇保佑其子长命百岁;⑸偿还心愿:明天顺五年印本朱杰意妻尹氏祈求丈夫平安返京,得遂所愿后捐资印施《三元经》一千卷。
明英宗正统十年(1445年)编成的《正统道藏》未见载录《太上三元赐福赦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妙经》,仅有《元始天尊说三官宝号经》(以下简称“三官宝号”)作为独立的经书而出现。至明神宗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编成的《续道藏》才始补收《三元经》,然“三官宝号”此前已收入《道藏》中,故《续道藏》本《三元经》省略了“三官宝号”一节内容。据此笔者推断,在《正统道藏》编撰时,《三元经》并未出世,或虽已出世但影响甚弱、尚未受到明代官方及道派的重视和认可。由此可知,《三元经》的造作年代,上限当定于明正统十年前后(即《正统道藏》编纂之际),下限为明景泰四年。在这八年或至多前推二、三十年间,①“繁本”灵验记中出现“洪武十七年”字样,故《三元经》的出世当不早于此。此经得以出世,并将先前已有的“三官宝号”纳入到《三元经》体系中,使之成为后者的一个章节。《三元经》出世之后,其文本的定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约计一百五十年),最终由早期的“繁本”过渡到“净本”。此后,该文本的篇章结构仍以“净本”为基础不断地增衍新的内容:如明嘉靖四十年刻本中新增“玉皇心印妙经”一节内容;清康熙二十五年刻本多出“三元三官圣诰”一节,并附有道符五通;清光绪十四年刻本多出“三元三官圣诰”和“午灵官呪”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