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钢
(天津市新华职工大学,天津市 300040)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和谐校园
徐 钢
(天津市新华职工大学,天津市 300040)
和谐校园建设是教育改革发展中具有拉动全局工作的一项战略任务。和谐校园建设策略,要努力实现最高的层次与境界、默契的氛围与状态等三个追求。有效途径需要把握四个环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科学发展观;和谐校园;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所制定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全面部署。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之上下求索。
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建设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谐校园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新阶段给教育系统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和谐校园应是以校园为载体,以人的和谐、发展为核心,以校园内和外顺、稳定有序发展为特征,各种教育要素整合优化、协调发展的一种组织形态。其创建标准应该体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制度健全、管理规范、安定有序、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环境优美、文明祥和这些基本内涵。
和谐校园建设是教育改革发展中具有拉动全局工作的一项战略任务,直接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将为我们正确处理好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复杂矛盾和问题提出新的要求,并进行新的实践、探索与思考,从而进一步推动教育系统和谐校园建设工作。
教育如何科学发展、实现什么样的科学发展,这是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教育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工作,就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
1.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先发展教育,一是必须坚持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人力资源强国战略,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和社会教育普及水平;二是必须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特点。
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同的阶段性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制订教育政策和重大决策时,必须处理好全局与局部、全面与重点的关系,立足国情,结合不同地区发展的阶段性特点,针对不同学段教育的特色,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分阶段推进,以确保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2.树立全面的教育发展观,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是提高人的全面素质,提高人的素质要靠教育和学习。树立全面的教育发展观,一是必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本,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以育人为根本,为人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服务;二是必须大力推进教育与经济社会结合,推进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3.树立公平的教育发展观,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树立公平的教育发展观,对于我国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发展,遏制当前教育非均衡发展的趋势,对于维护社会的稳定,都有着现实的意义。教育均衡首先是政府的责任。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一是政府应通过深化改革,推动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要;二是政府应制订政策,通过政府行为,建立教育经费转移支付制度和资助扶持政策,支持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发展教育,保证弱势群体接受教育的权利;三是调整教育政策,加快制度创新,开展多元化模式办学,扶持和发展民办教育,建立各类教育均衡发展的量化标准和教育评估机制,逐步形成教育均衡发展的导向机制和保障机制。
4.树立协调的教育发展观,统筹兼顾,推动教育协调发展。协调发展就是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各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有机统一的发展。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也是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统筹兼顾和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最终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用这一思想指导教育工作,就要求我们正确统筹处理好教育的近期发展与长远发展、区域发展与整体发展、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内部发展与外部发展有对外合作的关系,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教育发展的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规模与结构、公平与效益的关系,推动各级各类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5.树立可持续的教育发展观,大力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人和自然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学校办学规律,处理好需要与可能的关系,防止发展大起大落;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可持续发展观要求人、自然和社会的和谐统一,关注社会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有机统一。教育在促进经济、社会、人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其自身也要实行可持续发展。一是合理利用和配置教育资源,保护教育生态的良性循环发展。合理利用物力资源、人力资源,充分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规模效益;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资源的最大效率。二是尊重教育规律,实事求是,求真务实,防止不切实际的发展,防止教育资源的浪费,维护教育发展的生态环境。
6.树立适度超前的教育发展观,大力推进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教育适度超前发展,就是保证教育在各行各业的发展中处于优先地位,教育适度超前于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率先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教育适度超前发展观的确立,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教育是由经济决定的,但教育又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先决条件。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经济的内涵和教育的功能在不断变化,因而教育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而且构成了经济发展的新的生长点。教育适度超前发展,必须优化教育结构,在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巩固普及率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重视学前教育。教育要适度超前发展,必须以信息化推动现代化,尽快形成多规格、多层次、多功能的现代远程教育体系,这样才能不断推进教育自身的跨越发展。
在全系统的校园内,要唱响建设和谐校园的主旋律,努力追求高层次、高境界;追求一种默契的氛围与状态;追求一种自律的觉悟与品格,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内在要求,是促进学校成员团结合作的基本保证。
1.以团结合作为前提,追求一种最高的层次与境界。建设和谐校园,团结是第一位的,团结出凝聚力、出向心力、出战斗力。上升到构建和谐的层面,仅强调团结是不够的,还必须追求一种更高层次的协调与默契,和谐就是以团结合作为前提的一种更高的层次和境界。这种层次与境界,体现在工作目标的统一上。共同的事业与目标,共同的理想和追求,是增进团结、构建和谐的纽带。在学校中要动员大家集思广益,畅所欲言,研究确立学校发展的战略目标,有效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不断开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新局面。这种层次与境界,还体现在情感的相通共融上。在提倡以人为本的今天,建设和谐校园也要体现人性化、亲情化。应该注重培育“宽松、宽容、宽厚,和衷、和睦、和谐”的校园文化,提倡教师之间要体现人文关怀。通过倡导和树立这样的理念,使学校成为互相关爱的家庭,不断增进团结、促进和谐;这种层次与境界,来源于对和谐共识的认同上。和谐决不是否认矛盾差别的绝对一致,而是力求整体中的平衡,差异中的协调,是在承认矛盾差别基础上的统一。每个学校成员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不是一团和气、人云亦云、随声附和。
2.以和谐共事为标志,追求一种默契的氛围与状态。谈到和谐,人们最直观的反应就是协调一致。然而,协调一致的背后起主导作用的是默契。这种默契,是相互间的了解,是长时间的磨合,是彼此间的信任。首先,默契源于积极主动地沟通。学校成员间经常性的沟通,有利于实现相互间的信息资源共享,有利于统一大家的思想行动,有利于各项工作的协调运转。除了坚持日常的沟通协调外,还应着力健全相应的工作机制。如定期召开教代会等,对需要集体研究决定的事项,及时在会议上互相通气、共同研究。这样通过及时有效的沟通,不仅能促进各方面工作的统筹运作,而且还能增进学校成员的团结,在相互理解、求同存异的基础上,营造了和谐共进的良好氛围,通过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有力地维护学校发展的大局。其次,默契源于责任压力的共担。一个和谐的学校,大家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对工作齐抓共管,有困难一起解决,有压力一起承担。
3.以组织制度为保证,追求一种自律的觉悟与品格。创建和谐的校园,既要靠组织上的制度规范,更要靠个人的自我约束。因为最好的约束是自我约束,最有力的监督是自我监督。
自律是对制度的带头执行。每个人都应自觉维护制度的权威性、严肃性,特别是要带头坚持和执行民主集中制这一根本的组织原则,做执行制度的模范。自律是对自我的不断改造。一个人,自我改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修炼的过程,是一个从激情走向理性、从肤浅走向深邃、从稚嫩走向成熟的过程。
1.和谐领导班子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和谐校园的生存与发展,教师是根本,班子是关键。学校领导班子是学校各项工作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带头人,只有学校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全校师生员工才能团结一致,形成最大合力。因此,各校要根据实际,建立健全管理机制,以和谐的理念和方法管理学校。
和谐管理其实就是人文管理。人文管理注重的是柔性管理,主张平等、民主、中和,具有一定的人性化。为了保持领导与教师的和谐关系,领导要学会用人,知人善任,扬长避短,用其所长,用其所智,用其所谏,用其所趣,有效地激发教师的潜能。古人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个好的领导,要有容人之量,宽人之心,做到宽严有度,宽严统一,实际就是要用人文关怀去关注师生的精神世界和生命状态,让管理闪耀着人情的光辉。一个好的领导,还要关于充分开发和利用信息源、财源、师源、生源,依靠社会、家长。确立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使学校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强阵地,使领导班子成为创建和谐校园的典范。
2.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础。教职员工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者,是建设和谐校园的主体力量。学校要以教师发展为本,制定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提高的中长期目标。要全面、发展、辩证地看待教师,公平调控教师的客观差异,为教师提供乐业的空间,发展的空间,创新的空间。充分发掘教师的潜能,激发教师的内部动力,让教职工在宽容、公平与公正的和谐氛围中工作,形成协调有序竞相发展的局面。引导教师之间要宽厚待人,诚信待人,慈惠待人,大力培养群体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从而获取整体效益的提升。
学校管理是以全体师生员工的和谐发展为核心,为此,应处理好刚性制度约束与人性化管理的关系。为不使教职工出现高原反应,学校领导应该把各项任务、要求和教师的态度、情感、利益、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以公平的信念创造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激励和分配机制,合力营造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民主平等、团结尊重的校园环境。
3.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和谐教育的前提,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以民主、平等、和谐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体现,是教育教学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构建这种和谐的关系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要形成良好的教风和学风。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一个互动的过程,师生之间的和谐合作,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好的教风,要求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师德水准。学风则与现代社会青少年的思维方式、思想方式密切相关,二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良好的教风对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二是教师要更多地关爱学生。如果我们在教学与管理中都能把学生当作朋友一样对待,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与人格尊严,多给学生一分关爱,多给学生一分温暖,那么,师生关系肯定就会多一分融洽、多一分和谐,学生也会多一些发展。当然,除此之外,学校还要注重完善教育设施,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开发教育资源,为学生搭建展现风采的舞台,使学校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乐园,让学生在和谐的校园环境中学习、生活,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4.“三位一体”教育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有力保障。学校教育不是孤立的,它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建设和谐校园必须协调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学校要加强育人网络建设,优化整合三方面的教育资源,构建起“三位一体”教育的立交桥。现代学校教育的开放性,要求学校要主动全面地接收社会动态信息,注重利用社会教育教学资源,让学生走出教室,置身社会,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给学生发展提供成长的肥田沃土,提升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将直接起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应充分发挥家庭教育所独具的优势,通过家长学校、家访、电子网络等形式,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建健康、积极向上、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努力创设学校环境与家庭环境和谐发展的教育环境。无论是营造领导、教师和学生的融洽,还是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的和谐,目的都是为了在校园里创造一个和谐、愉快、宽松的环境,给孩子们拓展一个立德成才的空间,给教师们搭建一个事业成功的舞台,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学校事业可持续发展。
作为工作在教育领域的党组织,肩负着以科学的教育发展为指导、促进教育科学发展的使命,承担着带领广大干部和教职工构建和谐校园的重任,我们应该承担起这一历史使命,完成好这一政治责任。
Harmonious Campus Construc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XU Gang
(Tianjin Xinhua Staff University,Tianjin,300040 China)
Harmonious campus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strategy of overall meaning during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reform,which requires three aspects involving highest level and extent reaching,and tacit atmosphere and state pursuing.And the effective approach includes four sectors.In all,our endeavor for harmonious campus construction should be taken under the guidance of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harmonious campus;people foremost;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40-058
A
1673-582X(2012)01-0003-04
2011-10-10
徐钢(1955-),男,江西南昌人,天津市和平区新华职工大学校长,党委书记,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