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财经类院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困境与出路

2012-02-15 16:13吴松飞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财经类专业课程

吴松飞,刘 宝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近年来,高职院校大力推进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注重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的创新,强调学生的能力养成,深化教学内容的改革,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在这一背景下,专业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但西方经济学因其学科特点的特殊性、学生层次的差异化和教育者观念等原因,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举步维艰.本文主要就当前财经类高职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困境进行分析,梳理出相应的解决思路.

1 西方经济学课程特点分析

(1)理论体系完整,但流派众多.西方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正如萨缪尔森所说的“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 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体为研究对象,从效用理论、生产理论和成本理论等方面分析和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效用最大化和生产者行为的利润最大化;宏观经济学则以整个经济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经济增长、失业与就业、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等问题.可见,西方经济学具有一套非常完整的理论体系.[1]但是,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学者们不难发现,解释市场经济的商业周期时,倾向于凯恩斯主义学说,分析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时,倾向于新古典模型等等,西方经济学也正是由众多经济学派的理论和观点构成的,既有传统经济学流派,如剑桥学派、制度学派、凯恩斯学派,又有现代经济学流派,如新剑桥学派、新制度经济学派、新凯思斯学派、非均衡学派、公共选择学派等.[2]同时,西方经济学随着西方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新的理论体系和内容,如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福利经济学等编入西方经济学教材中.这对高职学生来说,学习起来非常吃力.

(2)数学模型与图形充斥整本教材.相对于财经类其他专业课程而言,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西方经济学的众多理论都是假定种种影响因素不变,保留几个相关经济变量,为了说明各经济变量之间的作用机理,运用数学模型和图形来展开分析.如供求函数与供求曲线、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总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曲线、消费者均衡与生产者均衡等等,都需要学生具有较扎实高等数学知识.高职学生大多是数学知识水平不高,财经类院校的学生数学基础更差,数学公式、逻辑推导和图表给学生学习带来很大困难.

(3)西方经济学课程具有“非道德性”特征.西方经济学的某些内容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如“经济人”的理性假设,在西方经济学研究消费者行为时假定消费者是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在研究生产者行为时假定生产者是追求“利益最大化”.“人是自私的”、“企业以营利为目的”容易对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冲击,大量以经济利益为主要内容的理论和知识的摄取和灌输,在强化心理机制作用下,客观上突出了学生意识中的物质利益成分,加上理论知识和思维能力的不足,更可能造成学生价值观念上的混乱.[3]

2 高职财经类院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困境

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严密、内容庞杂,不像财经类专业课程各章之间相互串联,可以采取项目引导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学习能具备基本的专业综合能力.西方经济学培养的是学生的经济思维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在教学中无法将内容“项目化”,“项目化”课程改革范式根本不适合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又由于学生层次的差异化和教师教学观念因素的影响,使得财经类高职院校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改革面临重重困境.

(1)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性较大.高职学生的整体文化知识素质不高,生源质量层次差异较大,特别是财经类院校的学生大多为文科生,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薄弱.在保证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体系完整性的基础上,在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学组织中无法做到“因材施教”.由于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大多将西方经济学开设在大学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学生刚刚进入大学学习,多数学生缺乏对社会经济问题的了解,缺乏对企业经营过程、宏观经济趋势的了解,学生对教学过程中设置的经济问题分析非常陌生,这使得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难以准确把握教学对象吸收、消化知识的能力,一些新颖的教学组织模式无法践行.

(2)课程在观念上有被边缘化的趋势.目前,高职院校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强化专业建设,注重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西方经济学在众多高职院校被定位为专业基础课程或专业核心课程,但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既没有如思想政治理论课那样提到人生观、价值观养成和“职业素养”层面,又没有如专业课程那样提到“专业能力培养”层面,更多情况下被看作是边缘化的“公共课”.高职院校高层管理人员在人才培养理念上轻理论、重技能,加速了西方经济学课程的边缘化,甚至某些财经类院校高层管理人员认为西方经济学的某些知识点,如成本收益、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在财经类专业课程中有所体现,应适当减少课时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地位的弱化,使得教师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积极性不高.

(3)师资队伍结构和质量有所欠缺.多数高职院校人才引进的重点倾向于专业课教师,仅有的几个从事西方经济学教学的教师都是近两年新进的硕士生或博士生.由于这些教师大多不是师范院校毕业的,没有受过系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的训练,尽管其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单一,采取“填鸭式”直接灌输,或照搬本科生的教学模式,偏重数学论证,对高职学生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学方法选择不当、对教学内容把握不准确等问题,更谈不上课程的深入教学改革.此外,教师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无法结合中国国情和国民经济发展现状,使得某些案例教学缺乏针对性,教学改革名存实无,没有针对性.

3 高职财经类院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出路

对于财经类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财经类专业课程的教学,尝试“经济情境”的设置,推行模块化的教学模式,将多元化的案例教学法应用于西方经济学的课程教学中.

(1)结合财经类专业课程,构建模块化教学内容体系.课程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应是开发一本适合学生学习的教材,目前各高职院校选用的教材均存在理论陈旧、反映经济学新进展的内容不多,多个作者共同编写、前后风格不统一,缺乏相应的案例分析等问题.[4]财经类院校应成立课程开发团队,研究西方经济学与企业管理、金融、会计类课程内容的契合点,如财政学相关知识、货币金融学相关知识等都有与西方经济学相通的知识点.通过西方经济学教师和财经类专业教师共同开发校本教材,案例开发契合实际,既有利于学生的专业学习,又提高了西方经济学教学的针对性.

(2)构建西方经济学“经济情境”教学体系.应借鉴财经类专业课程“工作情境化”教学模式,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经济问题的兴趣和对经济现象认识的敏感性.通过“角色模拟”使学生在学习中将自身置身于虚拟的消费者、生产者和政府管理者等角色中,[5]“角色模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应与专业课程的学习相结合,辅之以课外实践环节的训练,引导学生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思维方式来指导实践.“经济情境”式教学,强调学生的小组学习,学生分组讨论经济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照理论中的相关因素和行为主体,在小组中给学生分配角色,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在理论的学习中进入到“经济情境”中来.[5]如在讲授寡头垄断市场时,可以让学生扮演两个寡头模拟市场进入的过程,来体验“经济情境”,让学生在模拟决策中体验寡头厂商在市场中可能会出现的勾结和勾结瓦解的经济行为,在相互的对弈中,既激发了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6]

(3)构建多元化的案例教学体系.案例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该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西方经济学理论,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7]引进案例教学,既能打破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又能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8]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既可以按照某一章开发案例,也可以按照某一节或某个经济问题开发案例;既可以是经济热点问题,也可以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面临的各项决策;既可以在课前进行案例导入,也可以在课后展开综合案例分析;既可以随堂案例讨论,也可以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做到案例教学的多元化,使学生通过案例教学,达到“能力培养”的目标.如在讲授宏观经济政策时,可以开发2011年央行三次加息,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整,CPI变化趋势图等案例,让学生分析经济现象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和预测事态的发展趋势,以此激发学生运用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成就感.

(4)改革传统评价方式,建立新型评价体系.对高职学生的教学评价,不能采用传统的一张试卷、一张成绩单闭卷考核方式,应注重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相结合.过程性考核侧重于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出勤率、课堂讨论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分组学习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结果性考核可以打破“闭卷式”考核评价,采用“开卷式”案例分析,按组别以论文、报告的形式提交,教师根据学生的论文、报告可以评价出学生对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能够评价出学生通过西方经济学课程学习,是否培养了经济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难点主要在综合性案例的开发上,一个综合性案例可以囊括西方经济学的多个章节,将西方经济学的知识体系展现在案例分析的每个环节.同时,高职财经类院校若进行深层次的课程教学改革,师资结构需不断优化,师资质量需进一步提升,对西方经济学定位的观念需深层次转变.

参考文献:

[1]蔡秀玲,邓春宁.关于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43~46.

[2]李红霞. 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解决对策[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5(1):74~75.

[3]孙辛勤,施建军,张台秋. 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价值观引导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7(3):82~86.

[4]李博.简论我国当前西方经济学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5):42~45.

[5]邵文武,张国良,杨丽萍. 西方经济学教学基础——经济情景[J].生产力研究,2010(7):11~12,35.

[6]向月波.高职院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11):136~137.

[7]张宏军.案例教学在西方经济学中的运用[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6):116~118.

[8]宋宝莉.案例教学: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之方向[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1(2):52~54.

猜你喜欢
西方经济学财经类专业课程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一)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三)
“双平台嵌入式”的“粮味”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试论讲好导论这一课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康复专业课程多媒体教学新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