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卫丰 许 霞
现代社会中,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应该考虑其经济利益,但同时企业也是一种社会存在,其生存发展离不开社会,企业的经营运转不能随心所欲,应该对社会发展有所考虑,日益严重的社会环境、产品安全、企业间的顾己失彼等问题造成了企业竞争力的差异,那些注重社会责任问题的企业受到关系者的青睐,竞争力强,而只顾眼前利润的企业经营惨淡,可以说企业社会责任日益重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企业应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将履行社会责任视为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品牌形象,更加有效地整合各种资源,创造优良的内外部环境,谋求长远、持续的战略利益,从而打造企业的社会责任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采购承担着为企业获取生产和管理所需的物料以及服务的职责,是企业的一项基本职能,而经济全球化和企业竞争环境的变化,使采购在现代企业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中充当了核心角色,成为了企业第三利润源泉,随着采购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增强,对采购的研究更多倾向于如何更有效地采购使企业的竞争力增强。采购是企业生产经营的第一步,如果企业刚开始就注重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那么企业的经营会更加稳定,更加注重企业的长期发展。本文研究的主要是社会责任采购对企业竞争力四个决定性因素——外界环境风险、企业资源、运用资源能力以及企业短期利润的影响。
Clarkson、Freeman提出用利益相关者框架分析企业社会责任,强调企业应该关注股东、员工、顾客、社区、环境等利益;欧盟将社会责任定义为“公司在自愿的基础上把对社会和环境的关切整合到它们的经营运作以及它们与其利益相关者的互动中”,同时认为公司必须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活动中;关于社会责任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国外学者Carroll认为经济责任和法律、伦理等责任是相互促进的;迈克尔·波特直接指出“企业社会责任并不简单意味着成本、约束或者是慈善活动的需要,而是企业实现创新和提高竞争优势的机会”;卡罗尔(Archie B.Carroll)一直坚定认为“只要企业能有意识地进行这种投资并持之以恒,那么迟早会获得企业在社会资本上的回报”[1];2006年欧盟公布的“关于在电子电器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要求投放到欧盟市场的电气电子产品不得含有铅、汞、聚溴联苯等六种有害物质,对我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17亿美元,占到中国出口欧盟机电产品总值的71%,这一问题使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被广泛关注。如何平衡短期利润和长期利益之间的关系?如何通过承担社会责任建立企业的长期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中国所有企业必须面对,必须应对的问题;LOW CARBON WORLD报道沃尔玛在选择供应商时会有严格的选择标准:沃尔玛现在则强调与沃尔玛有合同关系的6万余家直接和间接供应商、包装材料供应商或者其他方面合伙人都必须严格遵循环保法律法规[2]。综上所述,西方国家已经深刻认识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中社会环境责任的重要意义,对我国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00年之后我国越来越重视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国内学者易开刚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关注,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4];徐秋蓉提出企业应真正成为承担经济增长、生态保护和社会发展的有责任的企业公民;李灿提出我国企业产品安全问题、生产安全问题以及环保问题已不容忽视[5];殷格非首次阐述了“责任竞争力”的内涵,他认为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竞争力得到增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能提升企业的长期赢利能力,从而转化为企业的竞争力;2011年对公众以及部分采购管理人员做了调查,结果高居榜首的是社会责任,综上所述社会责任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王燕,沈晓静认为采购作为企业的一项基本职能,承担着为企业获取生产和管理所需的物料以及服务的职责[6];敬辉蓉,李传昭认为企业采购的历史紧密地伴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科技和管理水平相对较低,企业的采购管理是基于一方企业生产、经营成本节约的角度,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市场由生产导向型转变为需求导向型,企业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竞争,此时的采购管理多从买卖双方两级供应链的渠道协调以及供应链系统来应对最终市场多变需求,随着科技进一步发展,物资产品不断丰富,市场转向买方,很多行业出现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其采购管理成为了企业树立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随着经济全球化,企业竞争环境的变化,采购已从一个可有可无的部门变成了企业的另一个利润源;近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方式的提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开始改变过去的经济增长模式,基于企业持续发展,本企业对自身采购更加重视社会责任。王先庆,武亮;吴丹提出在采购时除考察供应商产品价格、质量等因素之外,对供应商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情况也要考核,这样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或者与供应商合作过程要制定供应商选择标准,并将本企业的社会责任告知供应商,要求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尽可能与自身原则匹配,与供应商实现共赢,同时与供应商合作过程中做到诚实守信、注重公平[7][8]。
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教授(Michael Porter)认为“(企业)竞争优势归根结底来源于企业为客户创造的超过其成本的价值”;同时基于对产业竞争力以及在产业竞争力基础上形成的国际竞争力研究中,提出了著名的价值链(产业链)分析法[9];Wemerfelt,B.等人认为企业竞争力就是企业独有的特殊资源;Prahalad,C.K.和Gary Hamel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根本源于企业具有的核心能力(核心能力定义为“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怎样协调各种生产技能和整合各种技术的学识”);胡大立定义为:作为独立经济实体的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通过自身要素的优化及其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在有限的市场资源配置中占有相对优势,进而处于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状态的能力,可以看出企业竞争力是企业资源、对资源的运用能力及外部环境共同决定的。薄湘平,易银飞提到内部经营系统对内部资源数量、质量、分配状况及利用效果直接决定企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外部来源主要包括制度环境、政府政策、行业因素、地理位置、市场结构、技术、文化、教育体系等,这些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外部因素,内部经营系统与外部环境系统互动能力主要表现为与上下游企业以及其他社会主体进行合作、沟通的方式和层次[10]。
以前的采购是由企业生产需要决定,考虑更多的是低成本采购,社会责任采购主要考虑企业材料资源的性能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从而影响企业声誉,进而影响企业竞争力;任英指出当今采购管理在提高采购效率、加强质量控制以及保障生产要求的同时,更要保障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关于企业竞争力,《财富》杂志又进行了最受赞赏公司评价,其评价指标为:创新能力、服务质量、管理质量、长远投资评估、社区与环境的责任感、吸引并留住人才的能力、资产应用整合能力和国际经营运作能力;袁家新,程龙生研究表明生存力指标包括市场控制力、生产力、赢利能力、财务状况,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有技术创新能力、人员素质、管理水平和与外界环境的关联能力;张颖,曹志荣认为显性指标含有规模、赢利能力、市场控制力、经营及经营安全能力、服务能力、社会贡献,潜力指标包含人力资源、组织管理能力、企业文化、创新能力、信息技术能力、环境协调能力;陈文俊,唐若兰提出业务竞争力、产品竞争力、技术竞争力、保障竞争力。总而言之,企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来源于企业资源、对资源的运用能力以及外界环境,在现阶段社会责任采购会对企业资源、对资源的运用能力、外界环境和短期利润产生一定的作用。
行业环境通过市场转化为市场环境对企业产生影响力。企业的许多行为都需要经过市场,如原材料的采购和商品的出售,Antonio,K.W.Lau提出当今社会媒体、组织、外部利益相关者投资者持续的监控社会和环境,遵循商业伦理规范的企业赢利能力更强,公司要求在采购时严格遵守社会责任采购,使自己的经营风险减少,同时在环境不确定背景下,政府、投资者、当地社区和客户都会信任一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投资公司经理投资公司时,更多会关注那些是否承担了社会责任减少这些风险的公司,由此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创造与维持[12],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行业环境对于企业的赢利能力越来越重要,同样的环境要想取胜于现有的竞争者、潜在的竞争者和替代产品的威胁,就要进一步降低自己所面临的环境风险,而面对供应商和顾客的风险,高维和,刘勇,陈信康,江晓东研究表明社会责任和公平声誉对于企业间心理契约具有正效应,企业间心理契约对于关系的协同和响应具有显著影响[13];高维和,陈信康,江晓东;潘文安,张红提出企业与供应商跨组织人际关系(包括情感性关系和工具性关系)对于企业与其渠道伙伴共同解决问题则有积极作用,社会责任采购在正式契约和心理契约上都促使企业与供应商产生信任感,从而彼此继续合作,达到双赢状态,而促使企业减少更换供应商的成本以及提高合作效率[14][15];对于消费者,现阶段国内产品质量问题越来越严重,如近几年的奶粉事件,毒胶囊事件,红心鸭蛋事件,地沟油事件等,消费者越来越重视产品的性能,所以企业采购对产品的性能要更加重视。
胡大立,卢福财,汪华林认为企业资源是由企业拥有或控制,并使得企业能够在市场中运营的资产(Dodgson&Bessant)。资产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即物质的、人力的、组织的。除了有形资源外,企业资源还包括无形资源(Amit&Schoemaker;Miller&Shmise)。外部环境是企业获取竞争力的外在条件,企业资源是竞争力的内因,企业资源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和建立竞争力的前提,一个企业的资源状况直接决定着企业竞争力的大小,资源能直接促使企业创造出多于竞争对手的价值,如大规模生产能力和建立的质量的声誉[16];李灿认为社会责任的承担可以强化企业价值观和内部凝聚力,从而形成和谐的劳动关系,获得更高的管理效率,同时可以提升品牌形象和企业声誉,而获得更大市场份额,金杨华,吕福新;李焰,秦义虎,张肖飞指出企业家的非伦理决策和行为会造成组织成员在企业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困惑,导致内心冲突;而组织成员心目中的伦理型领导往往被看做更有能力,也更可信赖[17][18]。现阶段社会责任采购往往是伦理型领导更愿意执行的,公司会提供更好的生活水平和合同协议,这样会使本企业员工在心理上产生对本公司的信任,同时会促成更多人才愿意加入该公司,这样虽然每一位员工的成本增加,但公司员工离职率会降低;费显政,李陈微,周舒华;缪荣,茅宁认为对于企业来说,企业社会责任有溢出效应(溢出效应指一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跨越企业边界,对另一企业的社会责任声誉产生影响)[19][20],一个好的声誉是很难建立的,但是却能轻易地被毁掉,如最近的毒胶囊事件牵出的修正药业。在社会方面好的声誉可以使利益相关者建立对公司信任。公司工厂审计监控供应商,严格遵守社会责任采购标准,建立起利益相关者对本企业的信任,不仅向利益相关者显示了企业对不端行为的抵制,同时建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和企业声誉;当今的市场是买方市场(李海芹,张子刚;Mohr、Webb和Harris),消费者观念的转变会极大地影响企业的行为,企业是否认真承担社会责任成为部分消费群体进行“是否购买”决策时的决定因素,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有要求,但同时也想知道现在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否符合环境和社会的标准,他们会购买那些拥有好的名誉的公司产品,而且会抵制那些没有承担社会责任公司的产品,顾客对产品的信任会使顾客愿意承担公司在承担社会责任采购时多出来的成本[21][22]。
一个企业的成功不仅因为其拥有丰富的资源,还因为其隐藏在企业资源背后的配置、开发、使用和保护资源的能力,这是产生企业竞争力的深层次因素。能力是企业在组织过程中配置和优化资源以达到目标的才能和技能(Amit&Schoemaker)。企业能力包括存量与增量两个层次,前者是指企业重复过去活动的能力,后者是指企业建立新能力的能力,主要是指企业的学习能力。“高超的能力可以成为竞争力的源泉。它们可以使企业使用与竞争对手相同的要素投入而更有效地进行生产,或者生产出更高质量的产品”(Collis),社会责任是企业发展的约束条件,企业要通过自己本身的能力或通过学习而得到的能力将承担社会责任成为转变为自己利润的源泉,李灿提出社会责任的承担可以强化企业创新能力,促进产品或服务质量的提升,可以降低长期运营成本,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Antonio,K.W.Lau表明社会责任采购企业通过供应链管理,制定采购产品性能标准,供应商通过持续不断地提升环境管理系统,改善了操作效率和减少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且在某些企业中开始进一步减少有害材料的运用,销售可循环利用的产品,同时增加了销售量和顾客忠诚度,公司会因为采用社会责任采购而开辟环保产品新的生产线和新市场,提升销售量。
4.社会责任采购对企业短期利润的负作用
波斯纳(Richard A.Posner)、莱维特(Levitt Theodore)、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耶克(Hayek)等人的看法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将使其经营成本增加,企业将失去竞争力;张维迎提出“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并不能真正让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张旭、贺艳珍等也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短期内会导致成本增加,财务业绩下降,发展速度放慢,并且过分强调企业社会责任将使企业迷失发展方向,当前社会责任的承担会使股东利益最大化转变成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这势必会降低企业的利润分配,社会责任采购会增加企业财务负担,从而使企业无所获的利润下降,企业会把社会责任采购费用和成本通过价格转移到消费者的身上,对企业的竞争力和消费者权益有负面影响。
我国企业现在采购时主要考虑的是供应商的质量、成本、及时性以及服务,袁鹏,陈圻,胡荣认为采购时对于社会责任的承担,虽然企业家们认为企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但在社会责任具体内容上以及承担的程度上有不同的态度[23]。对于很多制造型企业来说,采购还是个令人头疼的成本中心,社会责任采购成本会更进一步增加,如何谈及利用采购实现产品增值?提升企业赢利能力?虽然在经典的管理学理论中,改进物流管理是企业价值链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往往被市场的剧烈变化和竞争环境的恶化所淹没:(1)产品定价低迫使采购部门更加注重价格而忽略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因素;(2)不同的要求和采购管理的混乱影响到对采购人员人品的怀疑,从而影响社会责任采购进行;(3)有些企业的CEO不能意识到采购战略的重要性,容易在成本和短期利润中迷失自己的方向,陷入降价、裁员、再降价、再裁员的恶性循环,而根本不会从企业长期发展方面考虑社会责任采购;(4)采购经理的不同背景对采购的注重面不同,现阶段采购经理对社会责任还没有足够的重视。
未来我国企业发展的启示:采购是企业间联系的主要因素,在环境责任凸显、国家政策日益倾向保护环境、企业实现共赢、顾客越来越重视产品安全问题的今天,企业在采购时不能不对供应商考核评价体制中加入对社会责任的要求,同时作为企业自身从公司长远利益的角度考虑,公司采购在社会责任这方面的重视会使企业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1]Charlotte Leire& Oksana Mont.The Implementation of Socially Responsible Purchasing[EB/OL].Wiley Interscience,2009─07─23.
[2]贾健莹.全球四大低碳先锋[J].低碳世界,2011,(5).
[3]易开刚.和谐社会背景下当代企业的社会责任观[J].管理世界,2008,(12).
[4]赵惠子.基于战略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思考[J].北方经济,2011,(12).
[5]李灿.企业社会责任与竞争力研究综述[J].统计与决策,2009,(19).
[6]王燕,沈小静.采购研究综述及未来展望[J].物流技术,2011,(12).
[7]王先庆,武亮.低碳商业背景下的采购低碳化趋势与供应商选择——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一般线性模型[J].财贸经济,2011,(2).
[8]吴丹.凸显企业社会责任的饭店供应商管理研究[J].商业经济,2010,(12).
[9]迈克尔·E.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10]任英.探析国有企业原材料采购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J].现代经济信,2011,(12).
[11]薄湘平,易银飞.国内外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J].商业研究,2007,(12).
[12]Antonio,K.W.Lau.TheImplementation of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Purchasing in Hong Kong/Pearl River Delta:A CaseStudy[J].StrategicOutsourcing: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11,4(1):13─46.
[13]高维和,等.协同沟通与企业绩效:承诺的中介作用与治理机制的调节作用[J].管理世界,2010,(11).
[14]高维,陈信康,江晓东.声誉、心理契约与企业间关系[J].管理世界,2009,(9).
[15]潘文安,张红.供应链伙伴间的信任、承诺对合作绩效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6,(29).
[16]胡大立,卢福财,汪华林.企业竞争力决定维度及形成过程[J].管理世界,2007,(10).
[17]金杨华,吕福新.关系取向与企业家伦理决策[J].管理世界,2008,(8).
[18]李焰,秦义虎,张肖飞.企业产权、管理者背景特征与投资效率[J].管理世界,2011,(1).
[19]费显政,李陈微,周舒华.一损俱损还是因祸得福?[J].管理世界,2010,(4).
[20]缪荣,茅宁.中国公司声誉测量指标构建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7,(10).
[21]李海芹,张子刚.CSR对企业声誉及顾客忠诚影响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0,(1).
[22]George A.Zsidisin,Lisa M.Ellram.Activities Related to Purchasing and Supply Management Involvement in Supplier Alliance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Logistics Management,2001,31(9):629─646.
[23]袁鹏,陈圻,胡荣.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争论的焦点问题[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