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国
(中国人民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872)
现代汉语状态形容词研究的一部新作
——评朱翠萍著《现代汉语状态形容词语义研究》
张卫国
(中国人民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872)
朱翠萍的著作《现代汉语状态形容词语义研究》以语义为重点,对状态形容词的范围、构成、语义及相关问题,进行了层层深入的分析。这本书,无论是对状态形容词的分析还是对释义语言的研究,无论是在汉语本体研究上还是在辞书编纂、汉语教学等具体应用上,都是具有积极的意义。
现代汉语;状态形容词;语义;元语言
从形容词中分离出状态形容词,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发展和进步,因为从语法形式到语法意义再到功能,状态形容词与性质形容词截然不同。
朱翠萍的著作《现代汉语状态形容词语义研究》以语义为重点,在大量语言材料的支持下,对状态形容词的范围、构成、语义及相关问题,进行了层层深入的分析。
首先,通过形式、语义的分析、比较,界定了状态形容词的范围,指出状态形容词包括AA、AABB、ABB、BA、ABCD五种结构形式,分析了它们各自的语义特点。其中,对ABB式状态形容词的分析,从形式特点到表意特点,分析得极为详尽;而对BA式状态形容词中B与A的关系的分析,切中肯綮,可用来有效判定一个BA组合是否为状态形容词,阻止把“黑瘦”、“直白”这样的词归入状态形容词的错误倾向。
接着,在对状态形容词语义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对《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及《汉语八百词》中的状态形容词的释义从色彩标注、释义指示语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归纳出了它们使用的释义固定格式。这部分最有价值的,无疑是在肯定了它们的同时,指出这三部文献在状态形容词释义上的不足。例如,作者所统计的250个状态形容词里就有76个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存在“释义欠完备”、“释义欠具体”、“释义生疏”等让人“感觉不满意”的情况。
状态形容词是质与量结合、既有属性又有程度的描写性词语,这是状态形容词与性质形容词相区别而能独立成为一个词类的根本原因。词典里如何表现状态形容词的属性加程度的特点,且又容易为读者——包括越来越多学习汉语的外国人——所把握,是值得认真考虑的。
然后,在对状态形容词语义的分析和释义研究的基础上,文章进行了一种新的探索——释义元语言的研究。用有限的词语来解释词典里数量众多的词项,是词典编纂者的理想和原则。理查兹(I. A. Richards)和奥格登(C. K. Ogden)首开先河,1930年制订了只有850个词的基础英语(Basic English),在The General Basic English Dictionary中用这850个词解释了全部20 000个词的40 000个义项。基础英语对于该词典来说,事实上就是释义元语言。这样的元语言的最大特点就是核心性和简明性。核心性是指它包含的词语都是该语言的最常用、最核心的部分,简明性是指它使用的语法都是最简单而明确的。
朱翠萍对548个状态形容词的释义处理后进行了统计,得到了1 233个词。对这些词的分析发现,在用来解释548个状态形容词的1 233个词中,有36.1%(445个)是非常用词。考虑到548个状态形容词的数量不到中型词典里6万上下词语的十分之一,这说明我们的词典在释义语言的把握上,离释义元语言的要求还距离很远,还有可“尽量提升”的空间。
语义特征分析方法,可以把复杂的语义简化为有限的语义特征的组合。为了更好地解决释义元语言,本书接着根据释义对548个状态形容词(701个义项)做了语义特征分析,得出701个语义特征组合式。然后,从这些组合式中提取出释义基元(基本的释义用词),“经过整理、合并、筛选,最后得到373个基元词”。373个仅仅是1 233个的30.25%,但是同样可以解释这548个状态形容词,岂不是距离释义元语言的目标近在咫尺!
朱翠萍的这本书,无论是对状态形容词的分析还是对
-50-释义语言的研究,无论是在汉语本体研究上,还是在辞书编纂、汉语教学等具体应用上,无疑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沿着她尝试的路子走下去,如果有一天能做到一部有6万左右词条的词典仅仅使用1千上下的词语便简单明确地解释了词典中所有的词条,那对于读者——包括学习汉语的外国人——真是善莫大焉!
作为青年学者,不足与疏漏是难免的。例如,说ABAB是BA式状态形容词的重叠式,“如:冰凉——冰凉冰凉;通红——通红通红”(见1.4节[1])。这里有两点疏漏:一是笔误,“ABAB”应该是“BABA”;二是观点上的失误,我们已经撰文论证了状态形容词,包括BA式状态形容词,本身包含着量的描写因而没有重叠形式。这也是状态形容词在语法形式上与性质形容词的区别之一。本书在方法上的不足是,不应该拿《汉语八百词》的释义与《现代汉语词典》及《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释义相提并论,因为前者只是一本用于虚词研究的工具书,而不是词典。
当然,瑕不掩瑜,成绩是主要的。现在,朱翠萍的著作《现代汉语状态形容词语义研究》有机会出版,我很高兴为她的书作些评论,并以此作为该书的序言。
[1] 朱翠萍.现代汉语状态形容词语义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2] 张卫国,朱翠萍.状态形容词可以重叠吗?——从“雪白雪白”与“雪白”的关系谈起[J].汉语学习,2011(4).
[3] 李葆嘉.汉语的词语搭配和义征提取辨析[J].兰州大学学报,2003(6).
[4] 李葆嘉.汉语言系统研究的理论建构及应用价值[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4).
(责任编辑、校对:宋春淑)
A New Research on State Adjectives in Modern Chinese——A Comment on ZHU Cui-ping’s Research of Modern Chinese State Adjectives Semantic in Modern Chinese
ZHANG Wei-guo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Renmin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2, China)
ZHU Cuiping’s Research of M odern Chi nese S tate Adjectives Se mantic in Modern Chi nese focuses on semantics and studies its scope, construction, semantic and related problems. This book is significance in the study of state adjectives, the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research, the compilation of dictionaries and Chinese teaching practice.
modern chinese; state adjective; semantic; meta-language
H03
A
1009-9115(2012)04-0049-02
2011-11-07
张卫国(1946-),男,北京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为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