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古以来的异摄趋同现象

2012-02-15 14:17谢建娘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合流开口方言

谢建娘

(福建师范大学 文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论中古以来的异摄趋同现象

谢建娘

(福建师范大学 文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观察宋元时期的几种韵图,从中能清楚地看到宋元时期语言系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异摄趋同现象是这时期最重要的变化之一,这时期比较系统、比较重要的异摄趋同有三对,即:江、宕二摄合流;梗、曾二摄合流;果、假二摄合流。通过对宋元时期的三种韵图——《四声等子》、《经史正音切韵指南》、《切韵指掌图》的分析以及其他文献材料来探讨异摄趋同现象,以此观测他们的演变轨迹。

中古;韵图;异摄趋同

语言是不断变化的,以规律或不规律的变化方式适应言语交际的需要,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韵图作为古代记录语音的一种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语言情况,展现了语言在某一时期、某一地域的声、韵、调系统,虽说韵图在反映语音实际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但在古代作为一种记录语音的手段,无疑是有效的、合理的,能较直观地体现语言的现状。我们观察宋元时期的几种韵图,从中能清楚地看到宋元时期语言系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异摄趋同想象是这时期最重要的变化之一。这时期比较系统、比较重要的异摄趋同有三对,即:江、宕二摄合流;梗、曾二摄合流;果、假二摄合流。本文将通过对宋元时期的三种韵图——《四声等子》、《经史正音切韵指南》、《切韵指掌图》的分析以及其他文献材料来探讨异摄趋同现象,以此观测他们的演变轨迹。

一、三韵图江宕二摄、梗曾二摄、果假二摄异摄同图

《四声等子》的撰人不详,撰作时代一般认为是在北宋末期,该韵图把《广韵》206韵归为十六摄,共二十图,韵图虽明确标明“摄”,有“摄”之名,但实际上摄与摄之间的界限已相混,某些摄的字附于其他摄的图中,形成异摄同图的情形,具体来说是江摄与宕摄二摄共二图、梗摄与曾摄二摄共二图、果摄与假摄二摄共二图,这些异摄趋同的现象表明它们的读音在当时已十分接近或相同,有合流的趋势。

《切韵指掌图》出于南宋,全书分二十图与《四声等子》一样,此书虽无“摄”的名称,但有“摄”的概念,董同龢先生《切韵指掌图中几个问题》(1948)以各图见母下第一字为《切韵指掌图》摄名,依次分称为:高、公、孤、钩、甘、金、干、根、歌、刚、搄、该、基等十三摄,其中“刚”摄是江宕合摄,“歌”摄是果假合摄,“搄”摄是梗曾合摄,异摄同图现象明显。

《经史正音切韵指南》(1336)为元人刘鉴所撰,有明确的“摄”的名称,但摄与摄之间已混用,全书共二十四图,比《四声等子》及《切韵指掌图》多了四图,即江摄一图、咸摄一图、曾摄一图、梗摄一图,江宕二摄、曾梗二摄未合图,但仍将假摄附于果摄。从《经史正音切韵指南》分摄分图的情况可以看出,《经史正音切韵指南》有较强的保守性,在反映语音变化事实上固守传统旧韵,缺乏革命性。

1. 江宕二摄

江、宕二摄在《韵镜》、《七音略》中是以独立的摄存在的,随着语音的演变,江、宕二摄在实际语言中发生了变化,二摄中的韵字有混用的情况,出现了异摄趋同现象。《四声等子》第三、四图为江、宕二摄合图,二摄共二图。第三图包括唐韵开口一等、江韵开口二等(江韵见组、帮组以及喉音字)以及部分阳韵照组二等字、阳韵开口三等、阳韵开口精组四等及喻母四等字。第四图包括唐韵合口一等、江韵合口二等(江韵知组、照组二等以及来母字)、阳韵合口三等。

《切韵指掌图》江、宕二摄的情况与《四声等子》有所不同,虽说二摄亦共享二图,但在具体分韵列图上是不同的。《切韵指掌图》第十三图为宕摄开口,江摄不与其混图,包括唐韵开口一等与阳韵开口三等,江摄开口韵字全部归入合口图中。《四声等子》江摄分开合两图,《四声等子》撰于北宋末期,江摄见组、帮组以及喉音字还未并入合口,到了南宋《切韵指掌图》江摄见组、帮组以及喉音字已全部并入合口,江摄与宕摄合口共一图。《切韵指掌图》第十四图为宕、江合口,包括唐韵合口一等、江韵合口二等、阳韵合口三等。

《经史正音切韵指南》虽撰于元朝,但其革命性较《四声等子》、《切韵指掌图》则弱了很多,保守性较强,在表现语言发展变化上固守传统旧韵,其江、宕二摄是分开的,第二图为江摄,其中图中标明见组、帮组、晓喻属开口,知照来日属合口,这与《四声等子》是相同的。宕摄按开合的不同分两图:第十五图为宕摄开口,包括唐韵开口一等、阳韵开口三等;第十六图为宕摄合口,包括唐韵合口一等、阳韵合口三等。

从以上三种韵图江、宕二摄的列图情况我们可以看出,江、宕二摄在宋元时期已经发生了变化,二摄的异摄同图表明二摄在实际语言中有趋同的情形。《经史正音切韵指南》虽未将江、宕二摄合图,但仍在江摄图中标明江韵已出现开合的不同,只是囿于传统旧韵的束缚未能彻底地将其与宕摄合口列于同一图。

在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里,入住老年人不仅需要日常生活照顾、疾病诊治、身体康复训练,还需要健康咨询、心理安慰、营养指导、临终关怀等,因此需要有大量的专业人才来提供专业服务。但是目前广西此类人才相当缺乏,具有养老护理职业资格证书的服务人员更少。目前广西养老机构服务人员多数为40岁以上妇女,她们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没有受过正规的专业护理培训,提供的服务基本属于简单的日常照料和护理。

2. 梗曾二摄

《四声等子》第十七、十八图为梗、曾二摄合图,第十七图包括开口一等登韵、开口二等庚韵及耕韵、开口三等庚韵、清韵及蒸韵、开口四等清韵、青韵及蒸韵(主要指蒸韵精组四等韵字)。第十八图包括登韵合口一等、庚韵合口二等(包括原庚韵开口二等帮组字)及耕韵合口二等、清韵合口三等及庚韵合口三等(原庚韵开口三等帮组字)、青韵合口四等及清韵合口四等(包括原清韵开口四等帮组字)。

《切韵指掌图》第十五、十六图为梗、曾二摄合图,第十五图为梗、曾二摄合口,包括登韵合口一等、庚韵合口二等及耕韵合口二等、清韵合口三等、清韵合口四等及青韵合口四等。第十六图为梗、曾二摄开口,包括开口一等登韵、开口二等庚韵及耕韵、开口三等庚韵、清韵及蒸韵、开口四等清韵、青韵及蒸韵(主要指蒸韵精组四等韵字)。

《经史正音切韵指南》梗、曾二摄也未合图,而是谨遵旧韵体制二摄异图,第十七、十八图为梗摄,十九、二十图为曾摄。

3. 果假二摄

《四声等子》第十五、十六两图为果、假二摄合图,二摄共二图,十五图为开口,十六图为合口。具体来说:十五图包括阴声韵开口一等歌韵、麻韵开口二等、麻韵开口三等以及麻韵开口精组四、喻母四等;十六图包括阴声韵戈韵合口一等、麻韵合口二等、戈韵合口三等。果摄与假摄两个不同的摄,相互交织在相同的韵图中,表明二摄的读音在当时已十分接近。

果假二摄异摄同图的现象同样出现在《切韵指掌图》中,《切韵指掌图》虽没有“摄”的名称,但有“摄”的概念,其第十一图、十二图为果、假二摄合图,十一图为果、假两摄的开口韵:歌韵开口一等、麻韵开口二等、麻韵开口三等以及麻韵开口精组四等、喻母四等,十二图为果、假两摄合口韵:戈韵合口一等、麻韵合口二等、戈韵合口三等。

我们比较三韵图果、假二摄的收字情况,发现三韵图在收字上基本上一致,三种韵图一致地反映了宋元时期果假二摄是合流的,但三韵图仍有些不同:

(1)三韵图开口二等:《切韵指掌图》较《四声等子》和《经史正音切韵指南》少了麻韵开口二等帮组字,其开口二等归入合口二等中。

(2)三韵图开口三等:《切韵指掌图》较《四声等子》和《经史正音切韵指南》少了麻韵开口三等照组韵字和来母字。

(3)三韵图开口四等:《切韵指掌图》较《四声等子》和《经史正音切韵指南》少了麻韵开口三等端母爹、哆等韵字。

(4)三韵图合口三等:《经史正音切韵指南》麻韵合口三等除收有《四声等子》和《切韵指掌图》麻韵合口三等的韵字外,还有缚、婆、缚、婆、缚、缚、挼等韵字,而这些原属于戈韵合口一等韵字,戈、麻有明显的混用情况。

(5)三韵图合口四等:《经史正音切韵指南》与《切韵指掌图》合口四等无字,按照韵图的排列,合口四等应为麻韵子,而《四声等子》多了“侳脞”等韵字,这些韵字原属戈韵合口一等。

从以上三韵图的不同也可以看出,在宋元时期,果假二摄是合流的。我们从宋元时期的三种韵图的比较可以看到果假二摄异摄同图的现象是非常明显的。果假二摄异摄同图,有力地证明了当时果假二摄合流的事实。

二、异摄趋同在其他材料中的反映

中古江宕二摄、梗曾二摄、果假二摄的异摄趋同是语言发展变化的结果,体现了宋元时期江宕二摄、梗曾二摄、果假二摄的变化趋势——合流。

宋元三种韵图以较直观的方式表现了宋元时期的异摄趋同现象,这种异摄趋同现象在其他材料中有很好的印证。

宁忌浮先生研究《古今韵会举要》,认为当时江摄字已并入宕摄,江韵开口二等庄组字已经变为合口。在《古今韵会举要》之后的《中原音韵》、《洪武正韵》、《韵略易通》等江宕二摄都有明显的异摄趋同,二摄已经合流了。

刘晓南在《宋代四川诗人用韵及宋代通语音变若干问题》一文中,系统考察了宋代四川诗人的韵部系统,认为江韵应与阳唐合为一部,江宕二摄是合流的,指出“江韵在91次入韵中就有28次与阳唐韵押,占江韵入韵总数的31.8%,应与阳唐合为一部。”[1,p253]

同时刘晓南在文中也认为梗曾二摄应合为一部,理由有二:一是在宋代四川诗人2万多次用韵中,“曾摄的两个韵系仅押用212次,平均每韵系只押用106次,比江韵系的91次略多。但这212次用韵中就有43次与梗摄通押,占曾摄入韵总数的20.3%,可以说它与梗摄通押的比例是相当大的。这是两摄之间语音相近可以通押的内证。”[1,p256];二是“宋代通语韵系梗曾两摄舒声已经合并,也就是说,在宋代其他地区的诗文用韵中,梗曾两摄也是通押无碍的。”[1,p256]刘晓南的这段话亦表明梗曾二摄不仅在四川,在其他地区也是合流的,是普遍存在的。

果假二摄互叶在唐宋元实词中有很多体现,韩愈诗歌中歌戈麻入韵共见18次,分别通押4次,达22%还多,而且通押韵字也较多[2]。白居易的诗歌中果假二摄通押的例子也较多,如《虾蟆》叶“家芽蟆沙(麻)沱(歌)加(麻)多凡歌)哗(麻)波(戈)歌娥伺〔歌)”;《续古诗十一首其七》叶“华聋家奢(味)坷名(歌)裹瑕(麻)陀(歌/沙眯河‘歌)波、戈)何(歌)”;《蛮子朝》叶“何戈歌)伽(戈)咙(麻)”;《寄同病者》叶“病他蛇何(歌)磋沙花(麻、多(歌)和(戈、歌(歌)”;《小庭亦有月》叶“花家琶(麻)歌(歌)垮(麻)多(歌、斜(麻)配(歌)加(麻)峨娥丈歌)过(戈少哦何(歌)”;《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其八》叶“赊(麻)何(歌)俊(佳)过(戈)多(歌)花斜华(麻)歌(歌)”;《劝洒寄元九》叶“花(麻)涯(佳)伽(戈)砂(麻)多(歌)嗟加(麻)和(戈)歌他(歌)波(戈)罗何(歌)”;《答故人》叶“涯(佳)蛇何歌(歌)沙花(麻)科(戈)多(歌)家耶咙(麻)”;《种桃歌》叶“芽花华加(厅灼多何(歌夕葩(麻)歌仁次夕”[3]等。果假二摄的异摄趋同现象在宋词中亦有表现,周祖谟研究宋代汴洛语音时,发现宋代汴洛诗人邵雍的《击壤集》中果假二摄通押的例子颇多,鲁国尧先生通过对宋代辛弃疾、苏轼等宋代词人的词的分析,发现宋词中果、假二摄通押现象非常普遍。

三、异摄趋同的现代反映

江宕二摄、梗曾二摄的异摄趋同现象在现代方言中有普遍的反映,两对异摄趋同在现代方言中表现出合流的状态,这里不再赘述,我们要注意的是果假二摄在现代方言中的体现。

果假二摄的异摄趋同只在少数几个方言中有体现,如安徽的绩溪方言(赵元任、杨时逢《绩溪岭北方言》,《史语所集刊》,1965年)、浙江绍兴东头埭方言(王福堂《绍兴话记音》,《语言学论丛》第三辑,1959年)、湖南泸溪方言(杨时逢《湖南方言调查报告》,台湾史语所,1974年)等少数几个地方,在绝大多数方言中,果假二摄是截然分开的,这与江宕二摄、梗曾二摄的历史演变不同。按照语音发展的一般规律来说,果假二摄演变的过程有两种情况:一是“合——分”的过程,中古果假二摄是合流的,但随着语音的变化发展,在现代果假二摄分开了,彼此截然不同;一是“合——合”的过程,中古果假二摄异摄趋同的现象一直延续着,普遍存在于现代各方言中。然而,现代方言的事实表明,果假二摄自中古异摄趋同表现出明显的合流后,在另一些方言中保持着合流的状态,但在大多数方言中却分开了。

四、异摄趋同现象性质探源

从上文我们所讨论的来看,江宕二摄、梗曾二摄、果假二摄不论是在古代韵图、诗歌押韵,还是在现代方言中都表现出明显的异摄趋同,有合流的趋势,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江宕二摄的合流以及梗曾二摄的合流,是一种自中古以来就具有的普遍性的历史音变,这与语音发展的规律是一致的,也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同

但果假二摄的合流与江宕二摄、梗曾二摄的合流有所不同,果假二摄的合流在宋元韵图以及诗歌押韵等材料中都有明显的体现,但在现在汉语方言中却很少反映,就我们现在所知道的研究成果中,只有少数几个地方的方言中果假二摄是合流的,如上文所提安徽的绩溪方言等。果假二摄的异摄趋同明显与江宕二摄、梗曾二摄不同,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张琨先生认为:“这些零星散布的相似的语音现象究竟有多大的意义,一时很难说。除非这三个方言在历史上的人口移动上有些牵连,这点相似的地方暂时只好说是偶合。”[4]张先生用偶合来解释果假二摄的合流在现代方言中只在少数几个地点有体现,这似乎有点轻率,把语音的变化归于偶合,显然是有悖于语言变化发展的历史性。冯蒸先生认为:“无论是古代的果假合流还是现代的果假合流,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历史承继关系,并不是互相绝缘的孤立现象。”冯先生以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待果假二摄演变,指出:“果假二摄的合流原只见于中古及其后的部分汉语方言,并非象梗曾、江宕合流那样有相当大的普遍性。所以我们认为现存的汉语方言和域外译音所反映的果假合流乃是古代某些方言同类音变的遗存。”[5]冯蒸先生把语音变化发展的规律性与音系中的不规则联系在一起,以此来解释果假二摄异摄趋同的特殊性,有其合理性,是比较正确的。

[1] 刘晓南.宋代四川诗人用韵及宋代通语音变若干问题[A].汉语历史方言研究[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 荀春荣.韩愈的诗歌用韵[A].语言学论丛第九辑[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 鲍明炜.白居易元稹诗的韵[A].语文集刊第一辑[C].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2.

[4] 张琨.切韵前a和后a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演变[A].史语所集刊[C].北京:中华书局,1986:56.

[5] 冯蒸.中古果假二摄合流性质考略.古汉语研究[J].1989 (4):61-65.

(责任编辑、校对:郭万青)

The Spirit of Different-Perturbation-Convergences since Medieval Times

XIE Jian-niang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007, China)

By observing the rhyme tables of Song and Yuan Dynasty, people find the language system has undergone great changes, among which the different-perturbation-convergence is one of the greatest changes in this period. The most important different-two-perturbation-convergences of that time were Jiang-Dang, Geng-Zeng and Guo-Jia. The analysis was made to observe their evolution of the three different-two-perturbation-convergences by studying three rhyme tables:Si Sheng Deng Zi, Jin shi Zheng Yin Qin Yun Zhi Nan, Qie Yun Zhi Nan.

medieval times; rhyme tables; different perturbation convergence

I206.2

A

1009-9115(2012)04-0029-04

2012-03-27

谢建娘(1984-),女,福建三明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音韵学。

猜你喜欢
合流开口方言
方严的方言
方言
高速公路合流区信号灯限流策略优化与仿真——以虎门大桥为例
昭君戏中王昭君与刘文龙故事合流现象研究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三门核电检修工单开口项管理
欧美经济“合流”的动力与阻力
Zipp全新454 NSW碳纤开口轮组
不易滑落的毛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