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 红
(重庆市沙坪坝区图书馆,重庆 400030)
地方文献是一个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发展,以及风俗、民情、自然资源等的综合反映,具有区域性、史料性、广泛性和时代性等特点。由于地方文献的品种、载体类型、发行途径多样,单个图书馆难以收集全部地方文献。在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背景下,中小型公共图书馆加强地方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开展地方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工作,不仅是其履行图书馆社会职能的重要体现,更是其为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服务的重要举措。
地方文献记录了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教、历史等情况,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是人们认识某一地域的有力工具。地方文献包括地方志、地方人物资料及其著述、地方出版物、地方特色资料、地方性百科全书等。
当代科技日新月异,经济迅速发展,地方文献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1)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明代杨宗气在《山西通志·序》中指出“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领导决策离不开国情、地情,一个地区的决策部门只有对当地历史与现状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才能制定出科学的发展战略。地方文献为领导决策提供大量真实可靠的资料,如地方史志记载了一个地方的历史与现状,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可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参考;(2)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地方文献中有关经济方面的统计数据,翔实可靠,是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参考资料。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等历史沿革和地理环境,为地方特色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如在大力发展地方旅游经济的过程中,根据地方文献的记载,可开发新的旅游景点。在对名胜古迹宣传的过程中,离不开地方文献的支撑;(3)为科技文化建设服务。在推动学术研究方面,地方文献的作用尤其明显。在当今学术研究氛围浓厚的新形势下,地方文献的专题目录、索引是研究者治学的便捷门径;(4)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地方文献中反映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以及先进思想等,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最好教材。恩格斯说:“爱国主义教育是以爱家乡为基础的。”丰富的家乡史料,易于激发人们的爱乡、爱国之情。
重庆是一座有三千多年文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深厚的特色文化和丰富的地方文献资源。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间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和民俗,重庆优秀地方文艺,重庆民间故事,巴山、渝水历史文化,重庆抗战文化,重庆红色文化等是图书馆应收藏的重点重庆地方文献。重庆市沙坪坝区图书馆在新馆落成并正式向读者开放后,通过订购、赠送等方式加强了重庆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2006年以来,该馆已收藏200多种地方文献。重庆图书馆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的文献信息收集交流中心和服务中心,多年来积极开展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目前,该馆已收藏各类型的地方文献资料共计8 625册,内容涵盖重庆地方志、史料、统计资料、年鉴、文集、名录、资料汇编等。另外,重庆渝北区图书馆、北碚区图书馆、九龙坡区图书馆、渝中区图书馆等图书馆已收藏了一定数量的地方文献。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得到各馆的高度重视,这为实现地方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提供了基础。
重庆各区图书馆都已建成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并且大部分图书馆已建成了图书馆网络并建立自己的网页。通过图书馆主页,读者可直接进行查询和检索馆藏文献。如重庆图书馆在网页上设置了“地方文献”专栏,该专栏设立了“魅力重庆”、“红色足迹”、“巴渝览胜”、“巴渝名人”、“陪都记忆”、“三峡底蕴”等内容。读者点击各个内容,即可浏览图文并茂的网页内容。重庆市沙坪坝区图书馆建设的“地方文献数据库—多媒体”、“沙磁文化”、“地方文献数据库—全文”、“地方文献书目数据”等地方文献数据库内容包含重庆市政治、法律、经济、历史、地理、科技、文化、教育、体育等。这些地方文献数据库为重庆各公共图书馆实现地方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提供了网络保障。
地方文献载体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出版方式复杂,分布广泛而又非常分散,使得地方文献的采集具有涉及面广、获取难度高、工作量大的特点。因此,在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上,单靠一家图书馆难以全面系统地收集完整本区域内的地方文献资源。要实现区域内地方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必须加强馆际之间的合作,以达到资源共建、互利共赢的目的。
3.1.1 建立区域性图书馆地方文献协作收集网络
要实现重庆地区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可成立由重庆文化主管部门牵头,以重庆图书馆为中心,联合各县、区图书馆共同参与的区域图书馆地方文献协作收集网络,明确成员馆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制定各馆地方文献收藏重点及方向,通过馆际协调与合作,形成一个分工明确、重点突出、协调互补的地方文献保障体系。区域图书馆地方文献协作收集网络既保证了地方文献收集渠道的畅通,又避免了地方文献资源的重复建设。为了进一步加强重庆市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工作,逐步建立起征集、收藏、利用、加工一体化的重庆地方文献收藏保障体系,重庆图书馆、沙坪坝区图书馆、渝北区图书馆、北碚区图书馆、九龙坡区图书馆、渝中区图书馆、大渡口区图书馆、南岸区图书馆、江北区图书馆、巴南区图书馆等图书馆于2009年5月7日共同签订了重庆市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共建共享合作协议书,标志着重庆市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征集协作网正式成立。各馆将本着合作建设、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加大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力度,建立共享的地方文献联合书目数据库。重庆市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征集协作网的成立,使各馆开展地方文献征集工作所需经费和人员有了可靠的保障。
3.1.2 积极争取新闻出版部门和民间机构的捐赠
全社会支持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可丰富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因此,动员、鼓励社会组织、个人向图书馆捐赠地方文献,不仅是图书馆应尽的职责,更是政府应承担的责任。地方政府应尽快出台地方文献建设相关政策和文件,提高社会的主动呈缴意识,使新闻出版部门能及时将已出版的地方出版物呈缴给图书馆。同时,在地方政府的协调下,统筹协调当地地方文献的征集工作,使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应根据有关文件精神,要求各文献出版单位与个人向图书馆缴送出版资料;民政部门应利用民间社团组织审批管理制度,要求各社团向图书馆缴送本社团编辑的内部文献资料,图书馆则通过与相关职能部门联系收集地方文献。
3.1.3 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
将馆藏地方文献进行数字化,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共建的主要形式。目前,重庆各公共图书馆所建立的地方文献数据库,检索功能较差,收集的地方文献资源内容不全。有的图书馆仅建立了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要达到地方文献资源共享的目的,重庆各公共图书馆应采用统一的文献内容揭示格式,在不改变地方文献原有的单位属性和收藏地点的基础上,建立地方文献联合书目数据库、专题数据库等,通过设立题名、关键词、作者等检索途径,提高地方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3.1.4 共同开发网上地方文献资源
第一,从网站上开发地方文献。重庆各市县政府的网站是地方文献资源的集聚点,这些网站有反映各地的地方沿革、地方风土人情的资料;从当地各学校的网站收集各个学校的发展历程;从当地各大报纸的网站收集地方文献资料;地方论坛等一些特殊网站的出现,成为民间收藏者发布地方文献的窗口。因此,图书馆可利用这些网站,加大地方文献资源搜索力度,收集地方文献资源。第二,利用百度、谷歌等网络搜索引擎,输入地方文献关键词如当地知名人物、地名、历史事件等,尽可能把网上随时更新的资料变成馆藏永久性的文献。
3.2.1 以“一卡通”实现地方文献的馆际互借
馆际互借是图书馆界较早采用的资源共享方式,从目前重庆公共图书馆的现实出发,实行“一卡通”服务是可行的。如重庆图书馆已经开展了“一卡通”服务,读者只要办理一张数字读书卡,便可浏览重庆数字图书馆中的270万种中文图书、146种外文图书、3 000多种中文期刊等。在重庆市公共图书馆系统中实行“一卡通”服务,读者凭“一卡通”在任何一个成员馆可查询联合书目数据库,并到藏书所在馆借阅所需地方文献,还书则可在就近图书馆办理。读者凭“一卡通”可在任何一个成员馆浏览、检索地方文献数据库,通过电子邮件形式,向收藏单位提出申请,下载、接受所需地方文献资源。
3.2.2 建立地方文献共享平台,实现地方文献的共享
建立区域性地方文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为读者提供全免费的文献检索、原文传递服务。地方文献共享平台,是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各图书馆的地方文献资源,构建开放的地方文献资源协同保障体系和网络快速传递服务体系。区域内各公共图书馆可构建地方文献资源共享平台,利用有限的经费,购买地方文献资源数据库,开展文献检索和原文传递服务,实现地方文献资源的共享。如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共享工程)为网络平台,各图书馆在加快自动化、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以该平台为纽带,开展地方文献资源共享工作。2003年7月共享工程在重庆市实施以来,该市已建成市级分中心1个、市分中心少儿部1个、区县支中心41个、乡镇基层点321个、村级基层服务点6 995个,共享工程的足迹已遍布巴渝大地的农村、学校、军营、社区和企业。共享工程的实施,为重庆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资源共享带来了质的飞跃。
做好地方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是时代赋予图书馆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也是图书馆人服务于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一种体现。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要合理规划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与其他系统的图书馆开展合作,共同收集地方文献资源,建立地方文献资源共享体系,为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服务。当然,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开展地方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工作,形成地方文献资源馆藏体系。
[1]谢耀芳.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探讨——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共图书馆为例[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1(1):48-51.
[2]王小会.海南地方文献资源共享结构模式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15):109-112.
[3]余曰昆.地方文献数字资源建设与专题信息服务[J].农村网络信息,2006(11):75-76.
[4]姚宏伟.网上地方文献信息——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值得关注的领域[J].图书馆杂志,2004(10):29-31.
[5]重庆地方文献[EB/OL].[2011-12-22].http://etc.cqlib.cn/lo cal/index.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