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庆兰,侯宏皎
(1.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陕西 渭南 714000;2.河南科技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网络信息传播已迅速渗透到各个国家的经济、文化、政治等领域,给社会带来深刻的影响。与此同时,网络信息分布的严重失衡造成了难以逾越的数字鸿沟。
对于网络信息传播的研究, 新闻传播学和信息科学的学者分别使用了“网络传播”和“网络信息传播”的术语。由于网络信息传播研究的是网络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本质及状态,因此,就使用术语而言,笔者认为“网络信息传播”比“网络传播”更确切。
研究者往往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研究网络信息传播,由于其自身工作、专业和知识背景等不同而对网络信息传播的本质认识有所不同。其实,网络信息传播是信息在非网络环境中传播的一种延伸和发展,只是传播的环境和手段不同而已,其传播的目的和功能都是一致的。
从概念上说, 网络信息传播是人类基于互联网进行的各种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活动。在网络信息传播中,电脑是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的输入、处理、储存、组合、复制输出的智能化操作平台,是网络信息传播的终端工具;互联网是网络信息的传输通道和交流平台,帮助人们实现自由、交互、即时、多元、虚拟的信息传播;网站则是网络信息传播的中继媒介, 它为网络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一种搜索、粘贴、下载、互动、超文本链接的中转站。 网络信息传播不但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交互性、动态性、虚拟性、全球性特征,而且还具有多媒体功能和超文本功能,信息传播的无序性、传播主体的隐匿性和个性化等特征[1]。
美国传播学者蒂奇诺提出“知识沟”理论,他认为: 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经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信息的日益增多, 这两者之间的知识沟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
数字鸿沟又被称作电子鸿沟、数码鸿沟、数字分裂等。 目前关于数字鸿沟的定义众说纷纭,如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认为数字鸿沟是信息技术领域中存在的差距现象; 美国商务部则认为在所有国家,有一些人拥有最先进的信息技术,而另外一部分人却没有,这两部分人之间的差距,就是所谓的数字鸿沟。
随着20 世纪90 年代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大量网络媒体不断涌现, 并且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网络信息传播导致信息的贫富差距更加扩大,加剧了知识沟现象的产生。 这种网络时代的知识沟现象,就是数字鸿沟。
因此,数字鸿沟指的是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导致的社会不平等和分化现象,及其造成的“信息贫富分化”和“知识沟”问题。
2011 年7 月,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的《第28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止2011 年6 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人,网民规模较2010 年底增长2 770 万人, 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6.2%,较2010 年底提高1.9 个百分点,我国网民规模依然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其中:家庭电脑宽带网民规模达到3.9 亿人,占家庭电脑上网网民总体的98.8%,较2010 年底增加840 万人;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3.18 亿,较2010 年底增加1 494 万人,手机网民在总体网民中的比例为65.5%。 截止2011 年6 月底,我国的域名总量达到786 万个,中国的网站数, 即域名注册者在中国境内的网站数(包括境内接入和境外接入)为183 万个。 中国国际出口带宽继续发展,达到1 182 261.45Mbps,半年增长率为7.6%[2]。
尽管我国网民规模仍然保持增长, 但是增长速度明显减缓。 2011 年上半年网民增长率为6.1%,是近年来最低水平。 新增网民为2 770 万,网民增长的绝对数量小于去年同期 (2010 年上半年)3 600 万的水平。
《报告》还显示,截止2011 年6 月30 日,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31 亿人, 占整体网民的27.0%,较2010 年底增长4.9%。 网民中乡村人口所占比重不断提升,互联网正在向农村地区渗透。随着农村互联网接入条件的不断改善, 农村网络硬件设备更加完善,农村地区网民规模持续增长。但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农村地区的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 使得农村网民规模增长相对不明显。 因此,从总体上看,我国城市和农村之间在互联网应用方面仍然存在着巨大的数字鸿沟。
从国际范围来看,中国的信息化水平很低。 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分别评估测算了28个国家和地区的信息能力,并且发布了《中国信息能力及各省市信息化水平的测算与比较》 的研究报告。 该报告表明,美国列入信息能力总水平排序第一位,其信息能力总水平得分为71.76 分,其次是日本,信息能力得分是69.97 分,第三名是澳大利亚,总分为65.59 分。 而中国的信息能力得分为6.17 分,仅是美国的8.6%。 在所有参加评估的28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排名第27 位,处于最低水平之列[3]。
网络信息传播是以网络为信息传播的渠道,但网络作为一种传播工具并不是被所有人所拥有和利用。 因此,信息通过网络传播势必造成网络信息分布的失衡现象。 这种网络信息分布的严重失衡造成了难以逾越的数字鸿沟。
数字鸿沟的存在不仅影响我国和其他国家未来的发展, 而且它所引起的贫富分化必将恶化社会关系,从而威胁社会的安全。 因此,消除数字鸿沟是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
扶贫是为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发展生产、摆脱贫困的一种社会工作, 旨在扶助贫困户或贫困地区发展生产,改变穷困面貌。 信息扶贫是指政府借助推广信息技术和开展信息活动的方式解决人们信息贫困的问题,具体方式有:为贫困者提供劳务、人才、技术、产品、资金等方面的信息与咨询服务;沟通贫困地区与外界的交流联系;推广适合贫困地区使用的农业使用信息技术。
从2006 年开始,为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要求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开展扶贫资金技术信息服务”的批示, 帮助广大农村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村络工程通过解决中国农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问题”,建立网络与便民服务中心、配套网络信息服务平台, 从解决导致农村贫困的根源——信息贫困入手,着力开展信息化扶贫。
在西部地区和农村,由于交通闭塞、信息传播手段落后,信息极其缺乏,影响经济的发展。 虽然我国的信息扶贫工作已经开始实行, 但必须从多方面和多途径加大力度做好信息扶贫工作。
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一种基本能力——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是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 年提出的。1989 年,美国图书馆学会把信息素养简单地定义为: 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获取信息,如何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
信息素养更确切的名称应该是信息文化。 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 美国教育技术CEO 论坛2001 年第4 季度报告提出21 世纪人们的能力素质,包括基本学习技能(指读、写、算)、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 信息素养是其中一个方面,它涉及信息的意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的应用。
信息素养是一个较宽泛的概念,包含人文的、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诸多因素,它与许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 信息技术强调对技术的理解、认识和使用技能, 而信息素养的重点是信息内容及其传播与分析,包括信息检索以及评价,是一种了解、搜集、评估和利用信息的知识结构。 信息素养以信息技术为支撑, 人们既需要具备熟练的信息技术能力,也需要通过调查、鉴别、推理以获取信息。 信息素养是一种信息能力,信息技术是它的一种工具。 由此可见,信息素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用户信息获取能力的大小,笔者认为,应该通过各种方式提高用户的信息素养, 如可发挥图书馆的作用, 通过举办信息素养教育讲座或利用网络开展在线教学等方式, 构建起信息素养教育服务平台,帮助用户提升信息素养,逐步缩小甚至消除数字鸿沟。
信息基础设施是指能以交互方式传送话音、数据、文本、图像、视像和多媒体信息的高速通信网及相关设施。 一般包括电信网、广电网、计算机网、大型数据库、支持环境等。
在我国, 城市用户早在十前就开始利用网络获取海量信息,而今天,我国边远地区的农村用户还没有接触过网络,无法利用网络获取资源。 可获取信息的不平等造成了信息贫富差距。
目前,我国信息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主要原因在于缺乏资金进行网络化建设。 因此,笔者认为必须借助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 鼓励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边远地区用户提供网络服务。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平衡,我国地区与地区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出现了数字鸿沟问题。 尽管我国早已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并且加大投入力度,建设西部地区和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但是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 城乡之间因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导致的数字鸿沟仍将存在。 着力发展经济,提高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加强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网络设备建设, 使这些地区的用户能获取网络信息, 可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并逐步消除地区间的数字鸿沟。
网络信息分布的严重失衡造成的难以逾越的数字鸿沟问题, 其实质是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机会的不均等。 数字鸿沟的形成涉及社会的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 因此,只有不断提升我国的信息化水平, 才能从根本上缩小并消除数字鸿沟。
[1] 金镇,毕强.作为一门学科的网络信息传播[J].情报资料工作,2006(3):5-7,14.
[2] CNNIC. 第二十八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1-11-10].http://www.cnnic.net.cn/.
[3] 郑京平,杨京英.中国信息能力及各省市信息化水平的测算与比较[EB/OL].[2011-11-13].http://www.cia.org.cn/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