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县级图书馆建设与服务原则思考

2012-02-15 10:00
图书馆研究 2012年2期
关键词:总分数字图书馆

邢 军

(辽宁省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015)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以实现公民文化权利为逻辑起点,满足社会的公共文化需求,向公众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行为及其相关制度与系统的总称,是国家公共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1]。 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蔡武指出,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的, 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这个目的决定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该由政府主导、财政投入、社会各方面参与来实现公益性、免费的服务。县级公共图书馆在我国公共图书馆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枢纽地位, 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角度, 根据我国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现状, 探讨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与服务原则,对于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县级图书馆发展现状

据统计,2009 年,在全国2 850 所公共图书馆中,县级公共图书馆有2 491 所,占公共图书馆总数的87.4%[2]。 我国除少数经济发达地区外,县级公共图书馆总体发展状况可以归纳为三个特点:(1)覆盖率低。 2010 年,全国公共图书馆有2 860所,平均46.89 万人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 县级公共图书馆的覆盖率为86.10%;(2)办馆条件差。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不具备基本服务条件的县级公共图书馆约占全国县级公共图书馆的25%, 有769 个县级公共图书馆无购书经费,占总数的30%,全国县级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量仅为0.16 册。 2010年,全国2 512 所县级公共图书馆中,无运行经费的有251 所,占总数的10%。 无购书经费的有727所,占总数的28.9%;(3)发展不平衡。 从服务半径看,国际图联20 世纪70 年代颁布的《公共图书馆标准》规定,一座图书馆服务辐射半径通常标准为4 ㎞。 2009 年,我国平均每46.89 万人、每3 368 km2面积(服务辐射半径大致为32.8 ㎞)才拥有一座公共图书馆。 我国东部地区如上海市区图书馆服务半径最小的静安区为0.55 ㎞,服务半径最大的奉贤区为5.23 ㎞,而在西部地区,平均每30 ㎞-100 ㎞才有一所图书馆。 从文献购置费和藏书指标看,以辽宁省为例。 2009 年,辽宁省各县(区)级公共图书馆中藏书量最多的是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图书馆,其总藏量为434 563 册(件),最少的是本溪平山区图书馆,仅有1 000 册(件)。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图书馆年文献购置经费为230 万元,而阜新市彰武县图书馆仅为两千元。

2 县级图书馆建设原则

2.1 坚持以中央、省、市三级公共财政投入为支撑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 《决定》)指出, 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加强县级图书馆等文化设施建设是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的重要措施。长期以来, 公共图书馆布局是按政府行政层级分级设置的, 县级图书馆的建设主要依靠县级财政投入,而目前我国各级政府财政中,除部分发达地区外,县级财政状况不容乐观。 《决定》要求中央、省、市三级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保证一定数量的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乡镇和村文化建设, 这使基层文化设施投入突破了旧有的财政体制的制约,中央、省、市三级公共财政共同承担基层文化设施建设, 为县级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从资金投入上提供了政策依据和保障。 因此,县级图书馆的发展必须坚持政府主导, 以公益性、 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为目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为群众提供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2.2 坚持以提供普遍均等服务为建设目标

国际上将公共图书馆的覆盖面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国际图联要求“平均两万人左右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在许多发达国家, 图书馆的密度要远远高于这个标准。比如,平均每所图书馆服务的人口数量上,美国13 000 人,英国10 000 人,加拿大10 000 人,德国6 600 人,奥地利4 000 人,瑞士3 000 人[3]。 因此,应坚持以提供普遍均等服务为建设目标,加强县级图书馆建设,以拉近图书馆与公众的距离,方便读者获取公共文化服务。

近年来,全国各省、市陆续规划和建成一批建筑面积在10 万㎡左右的特大型图书馆,已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 这些大型图书馆投资一般都在10 亿元左右, 政府投入这样巨额的公共财政资金用于公益文化事业值得肯定, 然而从图书馆的服务半径和服务人口这两个国际通行的衡量指标来看,耗资10 亿元建成的大型图书馆或许仅仅成了一个标志性建筑,其服务覆盖面还有限,对图书馆事业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不大, 偏离了图书馆的普遍均等服务原则。 如果将10 亿元投资在县级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上,不但图书馆的密度增加了,而且图书馆的服务惠及更多的人群。 以北方某省为例,2009 年末, 该省县以上公共图书馆128 所,其中县(区)级图书馆103 所,馆舍面积平均为1 883㎡,该省平均33.74 万人拥有一所图书馆。 如果投资10 亿元建设50 所平均面积为2 000㎡的县级图书馆,则县以上公共图书馆总数增加到178 所,平均24.26 万人拥有一所图书馆, 服务半径由19 km 变为16 km。 图书馆的人均拥有量提高了39.2%。从2000 年到2010 年的10 年间,全国公共图书馆数量只增加了91 所,平均到每个省只增加3 所,该省如果按照这样速度发展,要增加50 所县级图书馆,至少要一百多年。

因此, 我国县级公共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要增加数量,提高密度,坚持以提供普遍均等服务为建设目标。

3 县级图书馆服务原则

3.1 政府主导推进总分馆制,实现通借通还

总分馆制是多年来国外公共图书馆普遍采用的办馆模式。 大中型城市通过总分馆制的办馆模式可以合理规划图书馆的密度,通过人员、经费、文献、服务的统一协调,总馆与分馆之间,分馆与分馆之间互相联网, 在专门的物流支持下完成图书的配送,实现通借通还和资源共享。 总分馆制使读者不仅能够就近享受到图书馆的服务, 并且也便于图书馆预约借阅服务的开展。 读者可以在任何一个分馆或者通过通讯工具、 互联网或广播电视终端进行预约借阅, 在预约的时间和地点借到自己所需的文献。

近年来,我国各地相继出现了各具特色的“总分馆服务模式”,如深圳的“图书馆之城”模式、佛山的“联合图书馆”模式、杭州的“一证通”模式、上海的“中心图书馆网络”模式、苏州的“社区分馆”模式、嘉兴的“总分馆”模式、长春的“协作图书馆”模式等。 随着各种办馆模式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成熟,这些办馆方式逐渐被各大中型城市所认可,并向全国推广。

从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现状来看, 以政府主导为主,以城市大中型图书馆为中心馆,大量公共财政投入推进总分馆制是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而采取总分馆制给县级图书馆带来的最大的好处就是实现与大中型城市公共图书馆的通借通还, 可以提供服务的文献资源得到极大丰富, 以最短的时间从根本上解决了县级图书馆传统阵地服务中无书可借的尴尬处境。 同时,作为中心馆的城市大中型图书馆文献利用率也随之提高,馆舍紧张状况得到缓解,也避免了许多文献还未充分发挥作用就被下架打捆,束之高阁。

3.2 利用省或市级数字图书馆平台开展数字资源服务

网络技术的发展, 使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方式更加多样。 第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我国网民阅读倾向中,34.4%的网民倾向于数字化阅读,其中21.4%倾向“网络在线阅读”,10.2%倾向“在手机上阅读”,还有2.8%倾向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4]。由此可见,网络在线阅读和手机阅读已经成为读者最主要的数字化阅读方式。

在数字化阅读兴起的背景下,许多省、市公共图书馆购买数字资源产品在本地区范围内的使用权,通过市、县级图书馆将数字资源服务范围扩大到基层。 县级图书馆应充分利用省、市级数字图书馆平台的资源,为本地区读者提供数字资源服务。如辽宁省图书馆目前通过全省集中采购方式,购买电子资源在全省范围内的使用权, 辽宁省行政区域内的读者通过用户名和密码方式远程登录数字图书馆网站就可以访问这些资源, 免费获取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源。 这些电子资源的共享使辽宁省各县级图书馆免费获得了价值上百万元的数字资源,成为县级图书馆的虚拟馆藏。 目前,该网站可提供25 种数据库资源在线阅读和远程下载,内容包括中文图书200 多万种、中文学术期刊8 200 多种、报纸500 多种、连环画6 000 种和国际会议论文7 万多篇、380 家单位的博士学位论文和530 多家单位的硕士论文,以及专利、政策法规、科技成果、中外标准、科技文献等。

3.3 借力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及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深化服务

2010 年,文化部分别启动了“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和“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试点工作”。 县级图书馆要充分抓住这一机遇, 争取财政资金投入, 积极参与这两项工程, 建设集互联网信息查询、数字图书馆服务、现代信息技术培训、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公共电子阅览室。 通过馆内公共电子阅览室和网络,为未成年人提供健康、便捷的网络文化服务。 同时,为本地区广大读者提供实时、高效的网上文献远程传递服务、 互联网信息浏览与查询、电子文献阅览、信息资源导航与检索、数字参考咨询、影视欣赏以及与计算机、网络应用有关的各类学习、培训服务。

4 结束语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将发展文化事业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明确提出中央及省、市各级政府财政部门要提供保障, 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图书馆事业将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在增加县级图书馆数量的同时, 可借助大中型图书馆的优势, 加快推进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的区域共享, 使所有读者都能够享受普遍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

[1] 陈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M].深圳: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06.

[2] “十五” 以来全国公共图书馆发展情况分析[EB/OL].[2011-12-03] .http://www.ccnt.gov.cn/sjzz/jhcws/cwswhtj/201101/t20110105_86172.html.

[3] 王妍.我国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09.

[4] 第八次国民阅读调查: 去年国民综合阅读率达77.1%[EB/OL].[2011-12-23].http://www.gov.cn/jrzg/2011-04/21/content_1849849.htm.

猜你喜欢
总分数字图书馆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图书馆
答数字
数字看G20
去图书馆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