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素养教育——数字时代图书馆新职能

2012-02-15 09:25顾华芳
图书馆研究 2012年1期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资源

顾华芳

(闵行区图书馆,上海 201100)

人类社会已进入以信息知识生产力为主的数字时代,以数字信息为中心的文化交流系统正向传统的纸质文献系统提出挑战,并使之日益成为人们生存环境的更为重要的部分,人们对数字素养及数字素养教育的诉求日益强烈。作为重要的社会教育机构之一,图书馆应该承担数字素养教育的新职能。

1 数字素养的概念

关于素质素养的概念,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专家认为“数字素养是指获得工作场所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全部精致能力,个人需要领会全部技术潜力,学会运用能力,批判精神与判断能力”。以色列学者Yoram Eshet Alkalai根据多年研究和工作经验,在分析了相关文献并开展试点研究之后,提出了数字素养概念的五个框架:(1)图片—图像素养,指理解视觉图形信息的能力。数字时代,原来基于文本的句法环境演变为基于图形的语义环境,掌握“用视觉思考”的认知技能,才能本能、无误地解读和理解以视觉图形形式呈现的信息;(2)再创造素养,指创造性“复制”能力,即通过整合各种媒体(文本、图像和声音)现有的、相互独立的信息,并赋予它们新的意义,从而培养进行信息合成和多维思考的能力;(3)分支素养,指驾驭超媒体信息的技能,即运用非线性的信息搜索策略并通过同样的方式从貌似不相干的零碎信息中建构知识的能力;(4)信息素养,指辨别信息适用性的能力。人们不仅要会搜索信息,还要学会批判性思考,这是任何学习环境中都必须掌握的技能,在数字环境中更加重要;(5)社会—情感素养,人们不但要学会共享知识,而且要以数字化的交流形式进行情感交流。在数字环境下,不仅要有批判能力和分析能力,还要有成熟的心理素质。

笔者认为,所谓数字素养,就是指在数字环境下利用一定的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发现并获取信息、评价(对信息的质量、相关性、可用性、有效性、权威性、偏差和时效等思考并做出判断)信息、整合(提炼、总结、判断和比较来自不同数字化资源的信息,再创造为有用的知识信息)信息、交流(传输不同的信息给各种个体或群体,并实时有效地合乎信息道德规范的进行信息交流、共享与互动)信息的综合科学技能与文化素养。数字素养是现代社会人最重要的基本素质之一,需要一定的专业教育或指导,在数字环境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应用与经验积累才能逐步形成。

2 数字时代图书馆面临的新环境

2.1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模式,也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思维范式。在web2.0环境下,人们所熟悉的权威的、正式的知识体系正在受到民众创建内容的web2.0的冲击,包括标签系统、博客、个人网络空间、社交网络、维基等等,尤其当前比较热门的物联网、移动计算、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必将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产生更大、更深的影响。

技术进步改变了传统信息格式,导致印刷型方式到电子记录形式的转变,进而改变了人们创建、查找和处理信息的方式。人们只有具备、掌握信息搜集、整理、分析、传递以及利用信息进行创新等隐形知识和方法的能力,才能实现数字化生存。英国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 (JISC)通过对“Google一代”(网络时代出生或成长起来的人)信息需求与行为特点的研究,认为:他们具有超强的技术能力;对信息通讯技术具有很高的期望;更喜欢交互的系统,正在摒弃被动的信息消费;已经最终转向数字形式的交流。数字素养成为了人们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要求。

2.2 信息资源

在数字图书馆环境下,用户希望一站式获取全文资源,希望易于使用网络资源,希望所有的资源都以电子形式存在,有多种检索方式供选择。用户还希望能联机开展图书馆所有的业务 (如用户登记、要求文献传递和馆际互借、续借等),利用网站搜索引擎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图书馆作为社会重要信息枢纽之一,根据用户的需求不断调整自身的信息资源发展战略,将数字资源建设作为图书馆最重要的战略选择。图书馆的资源收藏范围不断从印本资源向数字资源转化,大幅度提高电子资源经费的投入比重;许多图书馆认识到隐性网络资源对丰富图书馆资源体系、扩展资源利用范围的重要意义,注重对其进行深度挖掘和利用;在Web2.0环境下,图书馆认识到综合知识资源的重要性,纷纷开设信息共享空间、博客、论坛、维基等,也非常重视此类知识资源的采集、管理和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调整,既满足了用户的需要,同时也对用户的数字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3 用户需求

大英图书馆在制订2008—2011年战略规划时对用户需求与期望的判断,比较清晰地分析了大英图书馆所服务的不同类型用户群体的需求特征:(1)科研人员越来越期望网上无所不有,最好是免费的;(2)作者越来越期望通过数字发行的作品获得收益;(3)大量的研究数据以数字形式存在;(4)人们对数字形式获取非文本信息(图片和声音)的需求越来越大;(5)企业家认为网络是支撑企业发展和成功的越来越重要的手段;(6)所有用户一致对信息服务与网络经历提出越来越高的需求(如通过维基、博客、播客、社交网络);(7)尽管“Google一代”对计算机操控自如,但他们缺乏基本的研究技能,还远不具备完整的数字素养。

3 图书馆开展数字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当前,用户数字技能与素质与社会信息环境变革及数字素养要求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图书馆开展数字素养教育十分必要。

3.1 缩小数字鸿沟

数字鸿沟存在的原因并不完全是信息技术手段上的差异,关键原因在于人们数字素养方面发展不平衡。普遍均等,保障全体人民公平地享有获得和利用知识与信息的权利,是现代图书馆核心价值之一;消灭知识差距,缩小数字鸿沟,是图书馆职业理想。要实现现代图书馆核心价值和职业理想,图书馆必须开展数字素养教育。

3.2 维护信息公平

公共图书馆自产生那天起,就承担起维护社会信息公平的职能。图书馆适应新的信息环境变革要求,将数字信息素养教育作为自己新的职能,这与维护信息公平、消除数字鸿沟的目标是一致的。2003年,欧洲委员会(Council of Europe)部长理事会发表声明:“公平获得信息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因素。我们同意,应该在图书馆、教育机构、公共行政机关或其他公共场所设立接入点,让公民可以廉价或免费进入因特网,并有足够能力向使用者提供协助。我们将使图书馆适合数字时代的需要”。可见,维护信息公平的职能要求图书馆开展数字素养教育。

3.3 担当社会教育职能

无论信息环境、用户信息行为、社会信息需求如何变化,图书馆始终是承担社会教育、公平获取信息之义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开展数字素养教育,可以保持并加强图书馆在知识社会中的作用。在新的信息环境中,图书馆的本质与核心功能并没有改变,那就是图书馆的服务性和信息支撑作用。开展数字素养教育,有助于促进社会公众对图书馆核心理念和核心价值的认同,有利于图书馆增强自己的核心能力,在数字社会中确立自己的生存空间和发展舞台。为适应互联网、知识数字化及在线社会网络工具的不断发展,实现其用户群体对文化和信息资源的无缝式平等开放获取、促进信息和知识社会发展,培养并不断提高用户数字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保障公民文化权益公平公正,是图书馆义不容辞的使命。

4 图书馆开展数字素养教育的举措

4.1 发挥专业优势,提升用户数字素养

图书馆应发挥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的专业优势,开展以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为重点的用户数字素养教育,使专业化的图书馆学知识与技术平民化,以提升用户的数字素养,满足用户对终身教育、知识传播和信息获取的需要。图书馆一方面要向用户重点培训有关主题编目、描述性编目、主题标注,以及知识组织系统(分类法、叙词表)等规范体系的运用方法等,指导用户使用图书馆知识服务系统以实现知识交流,让用户了解图书馆数字采访、数字长期保存、数字资源管理、数字资源提供、数字参考服务等方式、方法,便于他们熟悉图书馆知识服务系统的环境;另一方面,也要使用户共享图书馆技术与图书馆文化。

4.2 加强创新与合作,培育知识服务生长点

首先,图书馆应创新方式方法,帮助用户尽快适应、融入数字环境,具体措施如:为新用户发放“数字导航手册”,介绍新用户注册、数字远程访问、数字文献传递、无线应用、数字资源等使用导引;建立和完善“帮助系统”,突出数字应用技能的培训、指导意义;开展足够、有效的培训,帮助用户掌握数字环境下信息管理技能。

其次,图书馆可以利用网络工具,结合数字素养教育,培育知识服务新的生长点。比如:介绍Web2.0环境下用户如何参与标注、进行语义标注并使知识信息结构化等知识或方法;为用户群体创建自己的工具(如维基、博客、播客、社交网络),用于发现、传播和管理信息;利用搜索引擎和发现工具(如谷歌、雅虎、维基百科)以及社会网络环境(Flickr、iTunes U),揭示书目记录、档案查找助手、图像和其他恰当的数据,使服务进入到用户工作环境中,比如浏览器(搜索插件、Zotero)、课程管理系统和社会网络环境(Facebook、Twitter);从网站、目录到社会网络环境(RSS、APIs)全面开展信息分享;利用Myspace等社交站点建立图书俱乐部,提供版权和其他法律问题的帮助,培养用户良好的信息道德等;可使用游戏技术和技巧传授被认为是传统的素养技能,使学习变得更加“基于发现”。

最后,图书馆应走合作之路,不仅与其他教育职能部门合作开展数字素养教育,如开设数字素养课程、开展各类数字技能竞赛等,还可以与用户合作,以满足用户个人信息寻求行为,提供相关图书馆服务和内容。如开设信息共享空间等,共同进行数字内容创建。与政府合作,寻求积极的政策支持。

数字时代对人们的数字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展数字素养教育是图书馆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图书馆应发挥专业优势、加强创新与合作,更好地承担用户数字素养教育的新职能。

[1]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初景利,吴冬曼.图书馆发展趋势调研报告(一):环境分析与主要战略[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0(1):3-11.

[3]阿什德.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4]JISC Report.Information Behavior of the Researcher of the Future[EB/OL].[2011-08-lO].http://www.jisc.ac.uk/media/documents/programmes/reppres/ggworkpackagei.pdf.

[5]The British Library's Strategy 2008-2011[EB/OL].[2011-04-3O].http://www.b1.uk/aboutus/stratpolprog/strategy0811/strategy2008-2011.pdf.

[6]OCLC.Perceptions of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2005)[EB/OL].[2009-06-15].http://www.celc.org/reports/2005perceptions.htm.

[7]Yoram Eshet-Alkalai.Towards a Theory of Digital Literacy:Three Scenarios for the Next Steps[EB/OL].[2011-07-11]http://www.eurodl.org/materials/contrib/2006/Aharon_Aviram.htm.

[8]Council of Europe.宏观经济政策问题:科学和技术促进发展[EB/OL].[2011-08-02]http://www.coe.int/t/dgap/demo cracy/Activities/GGIS/Public_participation_internet_governancemess_pol_UN-Chinese_Chin.pdf.

猜你喜欢
数字图书馆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图书馆
答数字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数字看G20
去图书馆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