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推进铁路科学发展,加强铁路环境保护工作,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铁道部《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制定本规划。
“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铁路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需求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预计2015年铁路客运量将达到40亿人次,旅客周转量将达到16 000亿人·km左右;铁路货运量将达到55亿t,货物周转量将达到41 800亿t·km左右。一方面铁路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具有节能环保的比较优势,铁路客货物运输能力大幅度提高是适应社会运输增长和缓解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运输能力紧张、减少能源消耗、提高国家环境质量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铁路运输工作量的增加必将带来一定数量的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的增加。铁路环境保护工作将比“十一五”更加艰巨。
“十二五”期间是实现铁路总体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时期,到2015年铁路运营里程将由目前的9.1万km增长到12万km,基本建成快速铁路网,大能力区际干线和煤运通道进一步优化完善。铁路建设项目施工期和竣工验收阶段的环境保护工作任务繁重,大量新线投入运营,特别是高铁和快速铁路的投入运营,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十一五”期间国家颁布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环保的法规性文件和技术标准,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铁路环保工作为满足人民群众和国家相关法规标准的要求任务艰巨,特别是“十二五”期间将建设开通一批快速铁路,五大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使既有线的货运列车数量大大增加,沿线环境质量更加引起社会关注。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铁路的环保比较优势,切实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铁路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及循环经济模式,加大管理力度,增加技术改造投入,夯实基础,整章建制,依靠科技进步,大力采用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提高铁路环境污染防治水平,降低污染物排放,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态保护与铁路建设有序推进,建设资源节约、环境优化的绿色铁路。
(1)为客观反映国家铁路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情况,控股合资公司将纳入“十二五”国家铁路污染物总量控制。到“十二五”期末,国家铁路(含控股合资公司)COD和SO2排放量分别控制在2 280 t、40 298 t,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增产不增污。
(2)严格落实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报批、审批程序。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率和“三同时”制度执行率达到100%。加强施工期环境保护工作监督检查力度,依法开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工作。
(3)铁路噪声、振动防治,新建铁路两侧距外轨中心线30 m处昼、夜间噪声级控制在国家规定标准内,振动控制在国家规定标准内。既有铁路干线城市区段列车运行噪声、振动对周围环境影响得到有效控制。
(4)重点围绕铁路建设和运营的环保重点难点问题组织技术攻关与科学研究,加快铁路环保科研成果转化。
(5)推广应用真空集便装置。加快对25K和25G型客车实施真空集便器加装改造,并同步完善车站吸污设施。
(6)继续扩大铁路沿线绿化范围,铁路沿线绿化里程达到5万km。加强生态建设,改善铁路区域环境质量和生态质量。
“十二五”期间,铁路站段既有的污水处理设备和锅炉消烟除尘设备凡超期服役的优先安排改造,加强对既有污染处理设备的维护管理,保证设备完好率,确保达标排放。
要因地制宜,积极推广太阳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用于采暖、制冷、热水、照明等,替代燃煤、燃油、燃气等传统采暖、制冷设备,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继续加大中水回用力度,减少污水外排。
根据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推进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要求,对铁路现行的环境保护规章制度及标准进行梳理,进一步完善政府对环保工作的监管职能,路局及建设单位作为责任主体的管理体系,进行整章建制,进一步完善环保技术标准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并针对高速铁路的建设运营,研究制定高速铁路环保标准体系。
铁路建设要依法合规、有序推进。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的环评、水保制度,强化建设期环保监管力度,重点落实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使“三同时”制度落到实处。对重点环境敏感区铁路建设项目推行环境监控、监理,全面推行质量、安全、工期、投资效益、环境保护、技术创新“六位一体”管理模式。
对铁路新建、改建项目严格按环评批复意见开展噪声、振动治理,重点解决城市区域的铁路噪声、振动污染问题。对沿线敏感建筑物相对集中、运行噪声超标的区段进行降噪治理;逐步实施城区范围内限制机车鸣笛的技术、措施,力争重点城市噪声、振动扰民问题基本得到控制。
积极推进旅客列车密闭式厕所改造,优先安排繁忙干线、环境敏感地区的空调客车直排污染的整治。对新造客车和客运机车全部采用密闭式厕所,并合理安排大型客站及客整所、机务段的地面卸污及污水处理项目。
加大重点城市铁路沿线和车站周边地区的环境治理。铁路部门要与地方有关单位协调配合,加大环境整治力度。铁路建设项目同步实施绿化。到“十二五”末,力争形成线点结合、层次多样、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铁路绿色长廊,使铁路绿色长廊与周边生态环境、城乡绿化美化融为一体。
铁路发展有利于国家绿色交通体系的形成,有利于实现国家“十二五”节能减排总体目标。加强铁路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强化综合运输的需求侧管理,合理引导运输消费,提高铁路在全社会运输中的份额,以充分发挥铁路在节能环保上的比较优势。
建立科学的环境保护考核评价制度,形成有效合理的激励机制,制定奖惩管理办法,加大铁路环保的投资力度,确保环保设施维护和更改资金需要;依靠重点工程,鼓励技术创新,在科研立项的基础上,依托工程建设设立技术创新专项费用,用于环保技术创新工作,杜绝技术落后和达不到性能指标的产品投入使用。
(1)严格指标考核,强化责任考核力度。“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控制目标将逐年分解,结合实际情况落实到各铁路局等运营单位。路局结合各单位实际,将指标分解落实到基层单位,纳入路局对各单位的生产经营业绩考核,并对约束性指标实行最严格的环保目标考核问责制。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监管,深入推行建设单位环境保护考核。
(2)加强规划指导,完善规章制度。各铁路局和有关单位要在《铁路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指导下,结合本单位实际修改完善本单位《环保规划》,明确环保目标,提出环保工作重点和措施,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同时要按照规划要求,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建立考核标准。
(3)加强环保队伍和能力建设。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环保队伍,强化培训,提高素质。健全环保监察、监测和应急体系,完善环保监测体系,实行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建立铁路运输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处理应急机制和重大环境突发事件预警体系。
(4)积极引进环保技术成果,促进自主科技创新,重视技术示范和成果推广,要重点支持一批提高铁路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降低运输成本的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项目,总结推广示范项目经验,加快先进成熟技术的应用,把中小站区复合型绿色生态系统生态污水处理技术等先进适用的环保技术大力推广应用到各站、段、车间,抓好示范项目落实。开展路内外环境保护技术交流与合作;扩大国际环境合作与交流,积极引进国外资金、先进环保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我国铁路环保的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
围绕铁路运输生产与铁路环保重点问题组织技术攻关与科学研究,引进国外先进的环保理念和污染治理技术,加快铁路环保科研成果转化。重点开展高速铁路噪声振动综合防治技术、铁路机车、车辆、大型养路机械等移动设备运行辐射噪声、振动限值、内燃机车废气排放限值、高耗能、高污染、高噪声排放的维修工艺的清洁生产工艺、施工期环境监测与评价、大临工程污染治理技术、铁路氨氮、氮氧化物监测、统计、考核、控制等相关研究工作。
全路广泛开展环保宣传。加强环境保护的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以环境补偿促进社会公平,以生态平衡推进社会和谐,以环境文化丰富精神文明。充分发挥有关专业机构的中介组织作用,加强对铁路职工的环保技术培训。开展环保监测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持证上岗考核;开展污水处理操作工的技术培训和持证上岗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