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职业风险与防护对策

2012-02-14 15:41
天津护理 2012年3期
关键词:环氧乙烷灭菌器噪音

张 君

(兰州军区323医院,陕西 西安 710054)

消毒供应中心承担着全院医疗器械的回收、清洗、包装、灭菌、储存、发放的任务。供应室工作人员经常与患者使用过的被污染的用品接触,直接受到交叉感染的威胁;此外还受到各种有害因子的侵袭,使从事本专业的工作人员成为高危人群[1-3]。因此供应室护士应增强职业安全防护知识,树立防护理念,规范操作行为,加强自身防护,从而将职业危害发生率降到最低,确保供应室人员的职业安全。

1 供应室医务人员的职业风险

1.1 生物性因素 工作人员在回收和清洗过程中,接触到各种污染的分泌物,如体液、血液等。若自身防护不当,病原菌就可能造成护士眼睛、皮肤黏膜的感染,而且还可通过血液感染,引发最常见的传播疾病如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艾滋病等[4,5]。

1.2 物理性因素

1.2.1 仪器设备产生噪音的危害 包括超声清洗机,全自动喷淋清洗机,烘干机,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等,这些仪器设备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噪音。长期在噪音下工作会引起疲劳、烦躁、头疼、头晕,听力下降等不良反应。有研究报道如果一个人长期受到80 dB以上噪音的影响,听力会明显下降。

1.2.2 污染针具和锐利器械刺伤的危害 消毒供应室人员在工作中随时有可能被污染针具和锐利器械刺伤。有文献[6,7]表明,美国500万医护人员中,每年被针刺伤或利器伤达80万人次以上,占从业人员的16%。针刺伤时0.04 mL带有乙肝病毒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被丙肝病毒污染针头刺伤而感染的概率为1.8%;因被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污染针头刺伤而感染艾滋病的概率为0.3%。

1.2.3 高热潮湿及其他因素 洗涤是消毒供应室工作流程中的主要环节,清洗用的热水、煮沸消毒、烘干机及灭菌器在工作时均散发出来大量热量。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下操作,造成体力消耗较大,心情烦躁,易发生质量缺陷及差错事故。灭菌器在使用中若出现故障,有灭菌失败,爆炸的危险。灭菌后金属架的温度高,易烫伤皮肤造成感染。

1.3 化学性因素 化学消毒剂具有挥发性和刺激性。化学因素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是缓慢的,表露的自觉症状不明显,所以往往容易被忽略。

1.3.1 含氯消毒剂 长时间接触会有灼痛,过敏等反应,挥发氯可引起眼胀痛,结膜炎,损伤呼吸道黏膜,引起胸闷、气喘等不良反应。

1.3.2 环氧乙烷 环氧乙烷具有穿透性强,杀菌谱广,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对物品损伤少等优点,但它对温度、湿度、浓度及灭菌时间要求甚高,且易燃易爆。当空气中的浓度超过3%时可发生爆炸的危险。并且环氧乙烷气体可刺激眼睛,呼吸道,引起流泪、咳嗽、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头疼等反应;皮肤接触可引起皮炎和水泡,还有致癌、致突变、致胎儿畸形等作用,早期孕妇接触环氧乙烷流产率高达 16.7%[8-10]。

1.3.3 臭氧和紫外线消毒 臭氧对呼吸道、胃肠道黏膜的刺激,如咳嗽、胸闷、气急、恶心、头痛、疲倦、脉速;严重者或过敏者可发生呼吸困难,肺水肿而危及生命。紫外线可引起皮肤过敏,电光性眼炎,呼吸道黏膜的刺激,严重者可出现肺组织损伤等。

1.4 心理因素的危害 消毒供应中心在包装、洗涤过程中,长期站姿或坐姿单一,因被动体位过久,易引起颈椎病,腰部疼痛和下肢静脉曲张等疾病。专业性强,要求各项操作程序严格规范,量大,繁琐复杂,工作强度大,任务重,感染机会多,节奏感快,精神压力等造成心理压力,出现情绪不稳定,易激动等身心损害。

2 防护对策

2.1 生物因素的防护 督促各科人员对使用过的器械进行初步冲洗、消毒。回收物品均按传染性物品处理,定位放置[11]。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在处理回收后的医疗用品时要做好自我防护,如戴护目镜、口罩、帽子、手套,穿防水围裙及长筒防水鞋,防止操作时溅到皮肤、口腔、眼内。严格执行洗手制度,水龙头应设脚踏式或感应式。操作中刷子必须在水面以下,避免水滴飞溅造成交叉感染。冲刷各种带管腔的器械应戴面罩,冲洗时管腔朝向后下方,避免直接冲洗到池壁上,这样管腔内的血液、痰液及各种液体物质会飞溅到池壁上反弹到操作者面部特别是眼睛。

2.2 噪音的防护 机器定人管理,定期保养,及时维修。工作时不要大声喧哗。同时操作中要轻拿轻放。调节饮食,可多食含维生素的蔬菜及水果,以补充因噪音导致的体内维生素的损失,提高人体对噪音的耐受力。

2.3 高温、寒冷、潮湿的防护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安装空调,改善工作环境。在冬季,清洁器物时,用流动的温水清洗,避免长时间接触冷水。灭菌器、清洁机、干燥箱工作结束后,待温度降至50℃以下,再打开机门,取出物品时带棉质手套,穿长袖工作服防止烫伤。

2.4 污染针具和锐利器械的防护 工作人员在清点、回收、清洗的过程中,提高警惕养成不用手直接接触,使用镊子或持针器夹取的习惯,减少损伤的机会。一旦被锐器刺伤,必须立即处理,挤血并冲洗伤口,清创、消毒、包扎、报告和记录,血源性跟踪监测,尽量找到可能感染的病原种类证据,以便根据病原学的特点阻断感染[12]。

2.5 机械损伤的防护 严格遵守标准预防原则,认真执行操作规程,使用双层手套。安全处置穿刺针、刀、剪等尖锐物品,剪刀处理后用硅胶管保护锐利部位,以防刺伤或保护器械的完好性。

2.6 含氯消毒剂的防护 供应室护士应了解常用消毒剂的效能、毒性及进入人体的途径[12]。配置水温不宜超过30℃,浸泡容器必须加盖,防止挥发。

2.7 臭氧和紫外线的防护 在无人的条件下进行消毒,避免两眼直接暴露,检测时戴防护镜。将紫外线灯的开关装在外走廊上避免进入房间开关灯与紫外线接触。

2.8 环氧乙烷的防护 灭菌器安装在远离人群,通风良好,设有独立排风系统的专用灭菌室内。在操作过程中,若皮肤、眼睛不慎接触环氧乙烷气体,当即用水冲洗干净,以免烧伤。经常检查机器运转情况。环氧乙烷灭菌的一次性物品必须待残留气体充分发挥后方可入库,以避免残留的环氧乙烷对人体的损害[13]。

2.9 身心健康防护 工作时尽量改站立位为坐位操作,工作人员要经常进行调换,以免一种姿势工作过久对人体造成不适。丰富业余生活,参加健康向上的学习、娱乐和文化活动,以减少工作压力,促进对工作的承受能力。

随着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医院感染及职业防护越来越被重视,由于供应室工作的特殊性,而成为感染的高危人群。因此,供应室工作人员应不断学习加强自我防护教育和自我保护措施,提高防护意识,减少职业危害[14]。

〔1〕 胡宪兰.供应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6):829-830

〔2〕 徐碧华,肖智谦.消毒供应室的医院感染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3):309-310

〔3〕 叶秋萍,文必丰,朱巧红.加强医院中心供应室的职业安全防护[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2):186-187

〔4〕 温建芳.消毒供应室职业危害的防护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8):1139

〔5〕 张杰,李新华,张红.消毒供应室职业危害与防护[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8):920-922

〔6〕 Alamgir H, Cvitkovich Y, Astrakianakis G, et al.Needlestick and other potential blood and body fluid exposures among health care workers in British Columbia,Canada[J].AJIC,2008,36(1):12-21

〔7〕 Mehta A,Rodrigues C,Ghag S,et al.Needlestick injuries in a tertiary care centre in Mumbai,India[J].J Hosp Infect,2005,60(4):368-373

〔8〕 冯丽琪,王淑琴.环氧乙烷的危害及医院消毒工作中的安全防护[J].护理学杂志,2006,21(12):67-70

〔9〕 康红霞.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安全的自我保护[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2):12-13

〔10〕 段小兰.供应室环氧乙烷灭菌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J].当代护士,2007,(2):67-68

〔11〕 耿秀云.供应室护士工作中的有害因素及防护对策[J].实用医技杂志,2006,(11):1898-1900

〔12〕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2009年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护理学(中级)[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136

〔13〕 刘亚芹.谈环氧乙烷消毒灭菌器使用的注意事项[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9):1091

〔14〕 梁云连,刘水玉,李金方,等.供应室工作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1):68-70

(2011-12-05收稿)

猜你喜欢
环氧乙烷灭菌器噪音
二氧化碳制环氧乙烷研究获突破
自带电加热蒸汽发生器的灭菌器的检验要点
RBI在超期服役脉动真空灭菌器定检中的应用
压力蒸汽灭菌器安装与验证
噪音,总是有噪音!
无法逃避的噪音
美国把环氧乙烷列为有害物 巴斯夫、壳牌、沙索多家化工巨头受牵连
噪音的小把戏
白噪音的三种用法
HIRAYAMA HVE-50型医用高压灭菌器“ErL”报警故障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