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对“小人”的伦理评判*1

2012-02-14 11:17杨小燕
关键词:危害性中庸小人

杨小燕

(太原理工大学 政法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在儒家思想中,有非常系统的君子论,是儒家对人的认识的重要阐释,并一直以来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而与君子相对的“小人”,似乎就没有“君子”那样备受关注。本文拟就“小人”的历史沿革、多种含义,儒家对“小人”的伦理评判,以及“小人”的种种危害性等进行一些探讨。

一、“小人”的多种含义

“小人”一词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它是奴隶社会的产物,原本是指没有社会地位的奴隶,到后来演变为“无德者”的代称。从孔子开始,贬小人,褒君子成为普遍的伦理观念和社会现象。直到如今,社会上还流传着“锁君子不锁小人”、“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等俗语。这说明,当今社会中人们还习惯沿用“小人”一词,用来对一些人的卑劣行为进行评判。

1.“矮人”,即身材短小的人。中外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中有所谓“小人国”,他们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相比是“微型人”。这些小人构成了一个微型社会,是现实社会的缩影。

2.形象小的人形。例如“小人书”,因其画面小,人的形象也小而得之。但这里的小人与前一概念不同,其中的小人很多是大人。

3.奴隶社会中从事田间劳动的奴隶,孟子称为“野人”,即在野外劳动的人。《尚书·无逸》:“相小人,厥父母勤劳稼穑,厥子乃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而谚行……”[1]《论语·子路》:“樊迟请学稼,……子曰:‘小人哉,樊须也。’”[2]

4.泛指一切地位低下、出身卑微的平民百姓,包括农民、士卒、御者、门客、奴婢等,常与“君子”或“大人”相对称。《尚书·无逸》:“其在祖甲,不义惟王,旧为小人。”[1]说祖甲认为自己代兄为王不合适,就逃到民间做了很久的老百姓。《诗经·小雅·大东》:“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3]说贵族大人走在大道上,而平民百姓在路边观望。对于地位低下的人来说,在有地位的人面前,常常自称为“小人”。《左传·鲁隐公元年》:“颖考叔……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1]颖考叔是边疆小吏,但在国君面前,自称是“小人”。在等级森严的社会制度中,下层劳动者、下层官吏永远是“小人”,即使是白发苍苍的老者,也还是“小人”,而当官的年龄再小,也是“大人”。

5.见识浅薄的人。《管子·牧民》:“信小人者失士。”[4]《荀子·劝学》:“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4]是说见识浅薄的人说的话没有根据,信口开河。

6.泛指一切行为不正派、品行卑劣的人。这一概念常与“君子”相对称,被当做道德行为判断中进行褒贬的一切范畴。《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2]是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帮助别人干坏事,小人则与此相反。

二、儒家对“小人”的伦理评判

儒家关于“小人”的伦理评判,集中在被后人尊为经典的“四书” 中,特别是《大学》、《中庸》和《论语》。《论语》中有19处提到“小人”,除个别地方是指农民外,大部分是指“无德者”。不过在《孟子》中却很少提到“小人”,仅有两处提到的“小人”但都不含有伦理评判的意义。后世人们对“小人”的评价主要是根据孔子的言论。概括起来,儒家对“小人”的伦理评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思谋私利,贪图安逸,不追求美好品德,不遵守国家法令。《论语·里仁》:“(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2]孔子认为,小人思念安乐之地,只懂得谋求私利。

第二,善偷盗,干坏事。《论语·卫灵公》:“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2]《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2]“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2]孔子认为,君子能够安守窘困,小人耐不住窘困就会乱起来,甚至去做强盗。

第三,喜欢表露自己,但没有实际能力。《中庸》:“故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2]是说君子的道,暗地里修养,不被别人知道,而小人的道,却喜欢表露自己,但没有实际能力,不久便消亡了。

第四,喜欢与人勾结,而不搞正常团结,与人难以相处。《论语·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2]《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2]孔子认为,君子讲团结,不搞勾结,小人搞勾结,不讲团结。

第五,胸怀狭隘,患得患失。《论语·述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2]孔子认为,君子胸怀宽广,小人经常为私利而忧愁。

第六,帮助别人干坏事。《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2]

第七,道德品行不固定,随风倒。《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2]孔子认为,小人的道德没准则,就像草一样随风倒。

第八,态度傲慢而不安分守己。《论语·子路》:“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2]孔子认为,君子安分而不傲慢,小人傲慢而不安分。

第九,不讲仁爱,不守中庸之道。《论语·宪向》:“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2]孔子认为,君子有时不讲仁爱是有的,但没有一个小人能讲仁爱。《中庸》:“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2]说小人不守中庸之道,任性妄为,肆无忌惮。

第十,不尊敬上级,侮慢圣贤言论。《论语·季氏》:“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2]

第十一,善于掩饰过错来显示自己的美德。《论语·子张》:“(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2]子夏说:“小人有了过错,一定加以掩饰。”《大学》:“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1]说品质低下的人,在独居时做起不善的事情来,真是无所顾忌,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但在有道德的君子跟前,他们却乔装打扮,掩饰自己的恶行而设法显示自己的美德。

纵观以上概括,可以看出,孔丘学派对“小人”是完全持贬斥态度的。在他们看来,“小人”的根本要害是“重利轻义”,不尚道德,正因为如此,“小人”就会干一系列坏事。

三、“小人”的危害性

既然“小人”是“无德者”,那么他们肯定对社会具有危害性,而这些危害性被后代的文人和政治家更加严重化了。“小人”们不仅危害社会生活,而且一旦得志,干预朝政,便会使整个国家受到影响。

首先,由于“小人”重利轻义,因为生活窘困,不能安分守己,又不讲仁爱,这样就会做偷鸡摸狗的勾当。偷盗、抢劫行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造成别人乃至国家财产的损失。“小人”为了获得财物,使出各种手段,甚至置人于死地。对于国家来说,如果当权者重用了“小人”,就会招来灾难祸害。《大学》:“长国家而务才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1]意思是说,治理国家时汲汲于搜刮聚敛财富,这必定是重用奸佞小人的缘故。统治者个人即使心存善良,但如果任用奸佞小人处理国家事务,那么灾难祸患就一定会接踵而来。那时候虽然有善良贤能的人出来收拾残局,也必定是力不从心,无可奈何。

其次,由于“小人” “同而不和”,搞不正当关系,结党成奸,这样就会陷害好人,破坏内部团结。他们又善于掩饰过错,制造假象,混淆视听,因此对那些正直善良的人来说,具有极大的欺骗性、迷惑性。

再次,由于“小人”缺乏固定的道德准则,就可能随心所欲、背信弃义、忘恩负义,为了升官发财,有可能出卖朋友,陷害忠良。

第四,由于“小人”厚颜无耻,善于巴结上司,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就会蒙蔽当权者,而这些人一旦得势,就会排斥异己,胡作非为,到头来投降变节、卖主求荣。这样,就会导致政治黑暗,国家衰败。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5]亲近“小人”会使国家衰败,可见其危害性多么严重。

总之,“小人”的危害行为多种多样,其危害性也是多方面的。

“小人”这一概念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自有其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随着时代的进步,“小人”作为地位低下的劳动人民的代称早已消失了。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大家在政治上、法律上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再不存在“大人”与“小人”的高低贵贱差别。

作为“无德者”的代称在称呼上也趋于消失,而代之以“小偷”、“坏人”、“罪犯”和别的名词。但在现实生活中,民间还常常用“小人”来指那些“无德者”,不过从程度上来说,比原先的“小人”概念要轻得多了。

参考文献:

[1] 四书五经[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664,665,887.

[2] 黄朴民.白话四书[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145,141,74,75,167,187,191,48,59,151,105,141,152,155,18,180,199,7.

[3] 蒋立甫.诗经选注[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235.

[4] 辞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478.

[5] 阴法鲁.古文观止译注[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504.

猜你喜欢
危害性中庸小人
特朗普时期以来美国一个中国政策的变化及其危害性
人的伟大
中庸自明
猪大肠杆菌病的临床表现及危害性
河南丹江口库区滑坡危害性评价及防治对策
平儿是“全人”还是“尤奸”“小人”
指印小人来了
酒的危害性
木勺小人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