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觉仁
郭子仪是中唐名将、平定安史之乱的头号功臣,一生历仕玄、肃、代、德四朝,不仅功盖天下,位极人臣,门庭显赫,富贵绝顶,而且活到85岁高龄,妻妾成群,子孙满堂,其八子七婿“皆为朝廷显官”,众多部下也都是高官名臣。毫不夸张地说,终有唐一代,乃至历朝历代,能够像郭子仪这样占尽世间所有好处的人,实属凤毛麟角。所以后人给了他“福禄寿考,千古一人”的八字评价,诚非过誉之辞。
官场向来就是尔虞我诈、你死我活的角斗场,更是一座极端险恶、步步惊心的丛林,那么,郭子仪身为官场中人,凭什么能够占尽天下所有好处,却不被政敌算计、不被老板猜疑呢?古往今来,因功高震主而兔死狗烹的官场中人数不胜数,因权力倾轧而身败名裂的政客更是多如牛毛,可郭子仪凭什么能够长盛不衰、屹立不倒呢?
一
郭子仪,官二代出身,“长六尺余,体貌秀杰”,年轻时入京参加武举考试,力拔头筹,以优异成绩登第,被任命为左卫长史。进入军界后,郭子仪多年供职于边塞诸镇,虽然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但升迁很慢,直到安史之乱爆发的前一年,他的官职还只是区区的朔方节度右兵马使。
此时,郭子仪已经58岁、年近花甲了,可他在帝国军界仍然是个排不上号的人物。
假如没有安史之乱,郭子仪或许都没有资格在史书中单独列传,更不用说以一代名将的身份载入史册了。用一句很俗的话说,这就叫时势造英雄。当然,前提是你必须有英雄的潜质。
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禄山率15万范阳精锐大举南下,兵锋直指东都洛阳,郭子仪被火线提拔为朔方节度使,负责在河东一线阻击燕军。由于当时承平日久,“百姓累世不识兵革,猝闻范阳兵起,远近震骇”。燕军势如破竹,短短一个月便连破两道防线,攻占洛阳。高仙芝和封常清退保潼关,却因宦官谗言被玄宗下诏诛杀。抗击安史燕军、拯救李唐社稷的历史使命,就此落到了郭子仪身上。
就在中原唐军一败涂地之际,郭子仪在河东却屡破燕军,粉碎了安禄山进占河东、包抄关中的战略意图。此后,郭子仪率朔方军进入河北,屡屡击败燕军骁将史思明。郭子仪在河北连战连捷,极大地提振了唐军士气,也对燕军形成了有效牵制。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玄宗却再次犯下致命错误,强令驻守潼关的哥舒翰出战,导致哥舒翰战败被俘,潼关旋即陷落。潼关一失,战局为之逆转,关中门户洞开,长安岌岌可危。
天寶十五载六月,玄宗仓皇逃往巴蜀,长安沦陷。太子李亨在马嵬驿与玄宗分兵,于七月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是为唐肃宗。郭子仪率部回防灵武,被肃宗任命为兵部尚书。至德二载(757年)九月下旬,郭子仪与广平王李俶(李亨长子)率领15万大军,在回纥4000铁骑的帮助下终于大败燕军,一举光复长安。十月,郭子仪乘胜东进,再次击溃燕军,光复洛阳。
两京收复后,肃宗感慨万千地对郭子仪说:“虽吾之家国,实由卿再造。”
二
乾元元年(758年)九月,肃宗命郭子仪等九大节度使,共集结大军60万,决定向龟缩在相州(今河北临漳县西)的安庆绪发起总攻。然而,为了防止将领尾大不掉,肃宗把军队指挥权交给了宦官鱼朝恩。
让一个毫无军事经验的宦官去统率身经百战的九大节度使,这场战役的结果可想而知。从乾元元年十月到次年二月,耗时将近半年,数十万大军把安庆绪团团围困在小小的邺城(相州治所),却始终拿不下这块弹丸之地。安庆绪一边死守,一边向史思明发出了十万火急的求救信。史思明随即率军南下,但却只想坐山观虎斗,等双方两败俱伤之后再出手。
乾元二年三月,史思明发现唐军的兵力虽然庞大,却号令不一、进退无据,遂亲率五万精锐与唐军决战。两军刚一交战,突然间天昏地暗,飞沙走石。数十万唐军本来就番号错杂、军令不一,此刻更是陷入了大混乱状态。很快,大混乱就演变成了大溃逃。“邺城会战”就这样以唐军的惨败告终。
战后,史思明杀了安庆绪,自立为大燕皇帝。
邺城惨败令肃宗李亨大为恼怒。朝廷追究战败之责,宦官鱼朝恩赶紧把黑锅扣在了郭子仪头上。郭子仪没有辩驳,愿意承担责任。不久,肃宗解除了郭子仪的兵权,让李光弼接任。
宝应元年(762年),肃宗驾崩,太子李豫即位,是为唐代宗。次年正月,原郭子仪麾下大将仆固怀恩平定史思明之子,终结了安史之乱。
自从安史之乱爆发,李唐朝廷便将西北各镇的精兵悉数调往中原战场平叛,导致河西、陇右等边境守备空虚,吐蕃和党项乘虚而入,西北数十州相继沦陷。数年之间,河西、陇右尽落敌手,自凤翔以西皆非唐有。
广德元年(763年)十月,吐蕃再次集结重兵向唐朝发起进攻,边境守将频频告急,可当时正恃宠擅权的宦官却置若罔闻,只将其视为一般性袭扰,既不上奏天子,也不发兵御敌。吐蕃军队遂长驱直入,兵锋直指关中。
直到吐蕃人到了眼皮底下,代宗才惊闻吐蕃入寇的消息,急命长子为关内元帅,并紧急起用郭子仪为副元帅,命其火速进驻咸阳组织防御。
郭子仪自从邺城战败当了替罪羊后,便被朝廷晾在了一边,此时虽然顶了个副元帅的头衔,手下却没有一兵一卒,仓促之间也募集不到士兵,根本无法阻挡吐蕃大军。
十月初七,吐蕃大军兵临长安城下,代宗仓皇逃奔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京师大乱,百官各自逃命,禁军顷刻溃散。吐蕃人兵不血刃地占领了长安。
十月末,郭子仪集结了从长安溃逃的散兵游勇,同时征调了武关(今陕西开凤县东南)的卫戍部队,回师反攻长安。吐蕃人得知郭子仪被重新起用,自知不是他的对手,遂带上战利品全部撤离。郭子仪再一次收复长安。
广德元年春,居功自恃的仆固怀恩因与代宗相互猜忌,愤而拉起反旗。并于次年十月,纠集回纥、吐蕃、党项等30万大军,大举入侵。郭子仪紧急上奏代宗,同时严阵以待。
就在多国联军杀向长安的中途,仆固怀恩忽得暴病身亡,于是多国联军顿时失去联结的纽带,开始各自行动,并相互戒备。郭子仪意识到这是一个将对手分化瓦解的绝佳机会,随即单人独骑直闯回纥大营,对回纥首领药葛罗说:“你们回纥有大功于唐,唐朝待你们亦不薄,为何背弃盟约大举来侵?我只身而来,你们要杀便杀,但是我的部下必与你们死战!”
药葛罗素惧郭子仪威名,自忖与他开战并无胜算,而且仆固怀恩已死,挑起战争的借口也没了,遂一脸尴尬地说:“怀恩欺骗我们,说天可汗已经驾崩,说您也已去世,中国无主,我们才敢前来。而今既知天可汗在上都,令公又在此统领大军,怀恩又为天所杀,我等岂能与令公开战?”
最后,唐和回纥双方握手言和、把盏盟誓,一场迫在眉睫的大战就这样烟消云散。吐蕃人得到唐回结盟的消息,连夜撤兵回国。唐回联军合力追击,大破吐蕃军队,斩杀五万余人,并救回被掳掠的男女4000余人。郭子仪“单骑盟回纥”的一幕,从此成为中国战争史上“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经典战例。
三
在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中,郭子仪及其左右手李光弼、仆固怀恩无疑是功劳最大的。然而,仆固怀恩却因居功自傲而晚节不保,李光弼也受朝廷猜疑,抑郁而死,仅有郭子仪非但没有因功高震主而被兔死狗烹,反而荣宠不衰,屡屡加官晋爵,始终稳居大唐帝国的权力高层。究其原因,关键还在于郭子仪做人的谨慎和低调。
可是,郭子仪小心翼翼做人,却不能保证家里人也跟他一样凡事忍让,他儿子郭暧就差点惹来一场大祸。
郭暧之妻是代宗的女儿升平公主。一日小两口拌嘴,郭暧冷不防冒出一句:“你仗着你老子是皇帝,是吧?实话告诉你,我老子根本瞧不上皇帝,你让他当他还不当呢!”
此言一出,气氛骤变,升平公主死死地盯着郭暧,然后一声冷笑,头也不回地进了皇宫。
乍一听宝贝女儿的告状,代宗心里也老大不是滋味。因为郭暧实属大逆不道,几乎够得上满门抄斩了。但是,代宗转念一想,郭暧之言虽然忤逆,却也道出了实情。如今的郭子仪功高望重、故旧满朝,真的要造反当皇帝,也不是太难的事情。
思虑及此,代宗只能勉强一笑,对女儿说:“这事你就不知道了。其实你郎君说得没错,他父亲要想做天子,这天下岂是咱们李家的?!”说完,就命宦官和宫女把宝贝女儿送回了郭家。
升平公主刚被送出宫,郭子仪就满脸惊惶地入宫来了。一见皇帝,郭子仪纳头便拜,口口声声请求天子治罪—不但要治郭暧的大逆不道之罪,还要治他郭子仪的管教不严之罪!
代宗亲手扶起了郭子仪,笑着说:“俗话说得好:‘不痴不聋,不作阿家阿翁。儿女们闺房里的气话,怎么可以当真!”
郭子仪闻言,心里的千钧石头才算落了地。当然,关在家里的儿子还是要管教的。回府之后,郭子仪就毫不留情地打了郭暧几十大板。
这场风波之所以能夠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首先固然是因为代宗有雅量,但最重要的,还是在于代宗对郭子仪的了解和信任。换言之,倘若不是郭子仪几十年如一日地低调做人,代宗也不会对他如此信任。
大历二年(767年)十二月,郭子仪又碰上了一件倒霉事—也不知道是谁吃了豹子胆,居然把他父亲的坟给盗挖了。
很快,这个耸人听闻的盗墓事件就在长安坊间传得沸沸扬扬。代宗立刻责令有关部门追查,可查来查去,始终没有找到任何线索。老百姓对此议论纷纷,都说这伙盗墓贼居然敢挖元勋名将郭子仪父亲的坟,显然不光是图财,更是为了泄愤。
谁和郭子仪有这样的深仇大恨?
人们猜测,此事的幕后主使很可能就是执掌神策军的得势宦官鱼朝恩。对于坊间的议论,代宗当然也有所耳闻。尽管他不太相信这件事是鱼朝恩所为,可关键的问题是—与鱼朝恩旧怨甚深的郭子仪会怎么做?倘若他利用坊间传言,举兵讨伐鱼朝恩,京师岂不是要爆发一场大战?
当时,郭子仪驻守奉天,手中握有重兵。代宗对此忧心忡忡,却又无计可施。数日后,郭子仪以入朝述职为由,匆匆入宫觐见。代宗知道他是为盗墓之事而来,便小心翼翼地试探他的反应。郭子仪沉默片刻,忽然泣下,说:“臣长期领兵,未能有效约束部分士卒的暴行,以至盗挖坟墓的事情屡有发生。臣今日遇到这种事,只能说是天谴,与任何人无关。”代宗闻言,顿时如释重负。
什么叫识大体、顾大局?三朝老臣郭子仪在这件事上的表现,就是最好的注脚。
四
大历四年正月,时值新春佳节,郭子仪照例回朝述职。初七这一天,他忽然收到了一封请柬。请柬是鱼朝恩让人送来的,盛情邀请他一起去章敬寺进香礼佛。章敬寺虽然挂着为章敬太后祈福的名义,实际上就是鱼朝恩的私人寺院。现在,鱼朝恩居然请郭子仪到这里进香,破天荒地向郭子仪示好,究竟是何用意?他是在向郭子仪伸出橄榄枝,还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郭子仪对此颇感迷惑。不久,与鱼朝恩素来不睦的宰相元载又暗中向郭子仪提供了一个重要情报—“朝恩谋不利于公”。说白了,鱼朝恩是打算在章敬寺埋设伏兵,一举除掉郭子仪。得到消息后,郭子仪笑了笑,然后就作出了决定。
他决定接受邀请,就算是龙潭虎穴,也要去闯它一闯。左右将领大惧,都劝郭子仪在外衣里套上一件铠甲,同时带上300名武装侍卫,以防万一。可郭子仪却不以为然地说:“我是国之大臣,鱼朝恩若无天子之命,岂敢加害于我?假如他真奉了天子之命,我这样做又有什么意义呢?”
随后,郭子仪欣然赴约,身边只有两三个家僮跟随。鱼朝恩亲自站在章敬寺门口迎接,一见郭子仪随从那么少,大感意外,惊问何故。郭子仪就把那个“章敬寺设有伏兵”的消息告诉了鱼朝恩,然后笑着说:“我之所以不带多人,就是怕您动手时麻烦。”
鱼朝恩一听,赶紧捶胸顿足,赌咒发誓,说绝没什么“伏兵”之事,这都是小人陷害,企图离间二人关系。最后,鱼朝恩紧紧握住郭子仪的手,眼里挤出几滴浑浊的老泪,动情地说:“如果郭公不是一位忠厚长者,岂能对我不起疑心啊!”
当天,章敬寺太平无事,跟往常一样肃穆宁静。宾主双方携手礼佛,气氛轻松融洽,然后共享了一顿丰盛精美的素宴,最后尽欢而散。
史书没有记载鱼朝恩是否真的在章敬寺埋设伏兵,但无论他有没有阴谋,郭子仪的表现都是无懈可击的。因为,假如鱼朝恩确有阴谋,郭子仪对他说的那句话,也足以让他以为郭子仪已有防备,所以不敢下手;假如鱼朝恩没有阴谋,郭子仪不信小道消息,慨然赴约,既显示了自信和从容,也给足了鱼朝恩面子。总而言之,郭子仪在这件事上的应对手法堪称完美,实在令人叹服。换句话说,郭子仪之所以能在危机四伏的官场上屡屡化险为夷,靠的显然不是运气,而是智慧。
五
大历十四年五月,代宗驾崩,太子李适即位,是为唐德宗。此时,作为四朝元老的郭子仪,其权势已达至人臣顶点。
可想而知,对于这样一个功高权重、身兼数职的帝国元勋,年轻的德宗必然会心存忌惮。如何“摆平”郭子仪,成了德宗不得不面对的一道政治难题。因为虽然郭子仪本人比较厚道,但他麾下那帮将领却没有一个是吃素的,万一事情做得不漂亮,把那帮将领惹毛了,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要解决这道难题,必须有一个巧妙的办法。
经过一番审慎而周密的考虑,李适终于找到了一个既简单又安全的办法。
一个字:分。
也就是说,必须把郭子仪手中的权力“分解”开来,再“分配”到他麾下几个主要将领头上。如此一来,朝廷便能收一石三鸟之效:既削弱了郭子仪的权力,又安抚了那些骄兵悍将,还能让几个主要将领从此对德宗感恩戴德。
同年五月,德宗下诏,尊郭子仪为“尚父”,加授太尉,保留中书令,免除其原来担任的主要军职。
建中二年(781年)六月十四日,郭子仪病逝于长安家中。总结郭子仪的处世之道,不外乎四个关键词:谨慎,低调,宽容,坚忍。他之所以能够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这几条看似简单其实并不简单的处世原则。老子说:“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郭子仪的一生,未尝不可作如是观。
司马光也给予了郭子仪很高的评价:“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疾,穷奢极欲而人不非之,年八十五而终。其将佐至大官、为名臣者甚众。”
郭子仪死后,德宗为之辍朝五日,命有关部门为他修建一品陵墓,并诏令在一丈八的高度上再加一丈,所有丧葬费用都由朝廷支付,文武百官全部赴郭宅吊唁。出殡那天,德宗李适率百官亲临安福门,为之哭泣送葬,随后谥号“忠武”,让其配享代宗庙庭。
生前功高权重、富贵绝顶,死后极尽哀荣、子孙昌盛。遍阅中国历史,做人做到郭子仪这份上的,实属罕见。
编 辑/惜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