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学院 杨珂 李燕
云南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中的地位探析
——兼与广西的对比
红河学院 杨珂 李燕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以及红河流域区域经济的发展,云南在面向东盟的经济战略地位愈加重要。而作为云南近邻的广西同样在地理位置和基础条件等方面保持着与东盟经贸往来的特有优势,两省在面向东盟开放的“桥头堡”的建设中即有合作又有竞争。本文在分析两省在与东盟的贸易条件,贸易现状及合作前景的基础上,提出云南省应吸取广西在与东盟经贸合作中的经验,并发挥自身的区位和政策优势,抓住“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建设的大好机遇,提升云南在中国-东盟自贸区中的地位,把云南建成中国沿边开放的经济区。
云南 东盟 桥头堡 建设 地位
(1)区位优势。云南是中国连接东盟国家最便捷的陆上通道,同时云南又地处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中心,2008年6月,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走廊论坛在昆明正式成立,经济走廊将以次区域“三纵两横”交通通道建设为基础,建设成产业、贸易和基础设施为一体的、经济较快发展的“三纵两横”经济带。云南不仅有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陆上条件,还连接着中国、东南亚、南亚三大市场,在对东盟经贸合作上有着明显的区位优势。
(2)资源优势。云南拥有丰富多样的气候类型和动植物资源,有一大批堪称世界级精品的旅游资源,有储量和开发潜力巨大、经济价值较高的矿产资源,有取之不尽且开发条件优越的水利资源,有风情荟萃的多民族文化资源。云南与毗邻国家的经济互补性较强,丰富的资源优势成为吸引周边国家来云南旅游以及投资的重要因素。
(3)长期人文合作与交流。云南与东盟国家地理相邻,民族相近,双方发展文化交流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云南有16个少数民族与东盟国家跨境而居,大部分的民族和文化具有兼容性,这种息息相通的同源文化和亲缘关系,自古以来就是维系和推动云南与东盟友好往来和开展经贸活动的坚实基础和有利条件。近年来,政府间的交往也在不断扩大,除高层领导人的频繁往来,还与越南、老挝等国的一些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建立了固定的联系或磋商机制。
2009年,中国对东盟贸易总额为2130亿美元,受金融危机影响,同比下降了7.8%。但云南与东盟贸易在2009年仍保持了快速增长,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31.5亿美元,同比增长13.8%,贸易顺差10.47亿美元(见表1)。云南与东盟的贸易额占到了全省贸易总额的39.3%,东盟成为云南省唯一实现同比正增长的外贸出口市场,且仍为云南省第一大贸易伙伴。
表1 2009年云南省与东盟贸易总值表 (单位:万美元)
但云南主要商品的出口主要集中在农产品、机电、生活用品上,其中,机电产品仍是云南省出口东盟的最大类商品,出口额达5.2亿美元;农产品出口51万吨,贸易额4.2亿美元,主要是蔬菜及鲜切花等特色产品出口量大增;另外纺织品与服装出口额也达到1.8亿美元,同比增长41.5%。从贸易方式来看,云南与东盟一般贸易额为17.4亿美元,同比增21.9%;与缅、越、老三国的边境小额贸易额为12.6亿美元;加工贸易总额为1.1亿美元,均实现小幅增长。
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启动,老东盟六国对我国的平均关税从12.8%降至0.6%,到2015年,新东盟四国对我国90%产品实施零关税。根据商务部的统计,2010年上半年,云南省外贸总额为61.2亿美元,其中对东盟贸易额20亿美元,同比增长54.2%,增速与全国对东盟贸易平均增速基本持平[1]。而2011年全年,云南对东盟实现贸易总额59亿美元,同比增长28.7%。虽然双边贸易额进一步扩大,但从全国范围来看,云南仅占全国对东盟贸易总额的1.5%左右,排名列第11位,无论从贸易结构上还是贸易量上来看,都和其具有的区位优势不相符。
(1)未能很好的突出区位优势。云南和广西作为中国与东盟相邻的两个省区,广西很好的利用了“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规划和机遇,打造了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借助“两廊一圈”中“南宁—河内—海防”经济走廊,使得广西海陆两方面的地缘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正逐步发展成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和商贸基地。而云南在利用优越的地理条件与东盟加强经贸往来方面,却远远落后于广西。云南没有广西海上通道的优势,却也没有很好地利用其在东南亚、南亚次结合部的区位优势建设便捷的交通网,与东盟国家的交通基础设施依然滞后,这大大地阻碍了云南与周边东盟国家的经贸往来与发展。
(2)缺乏高层次合作机制和平台。2004年以来,广西南宁开始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为中国和东盟各国的客商进行经贸沟通、投资推介和实现经济互补提供了直接的平台。中国-东盟博览会不仅使西宁成为一个面向东盟开放的国际性城市,也助推广西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的枢纽。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博览会作为中国与东盟开放合作的平台作用将进一步得到发挥。相对于广西而言,云南缺乏像南博会这样的高层次的经贸会议和合作机制。这不仅让云南在自由贸易区中的地位无法得到提升,还使得经贸合作少了一个能使双方互利的交流平台,而仅依靠传统贸易,云南将难以实现地位的提升和市场的开拓。
(3)贸易条件和贸易结构亟待改善。在贸易条件方面,由于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云南对东盟各国的交通条件和物流体系都跟不上战略发展的要求。相比于云南,广西有国内离东南亚距离最近的港口、分布着国家和地方级的口岸群,区府南宁更是借助“东盟”概念,建起了东盟国际商务区、开发区,南宁保税物流中心、广西钦州保税港区等,形成一个便捷的贸易网。着力建设和完善与东盟对接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出海、出省、出边高等级公路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和通道经济。这些都给广西在近年来带来了与东盟优越的贸易条件,使其与东盟贸易额在2008年全面超越云南(见表2 )。
表2 云南、广西对东盟进出口贸易总额表(单位:亿美元)
从贸易结构来看,云南对东盟贸易主要以边贸为主,特别是对越、老、缅三国的出口中更占有一半以上的份额,且云南主要出口商品集中在农产品、机电产品上,出口企业都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小企业的出口能力和条件都严重不足。广西较云南自身拥有成熟的产业结构和内外商贸往来,已经形成以制糖、有色等为主的一批优势产业,拥有一批大型本地企业,具备与国内外企业开展合作的良好基础。有许多外省企业去到广西口岸与东盟进行贸易,且很多世界500强公司会到落后的广西来投资,出口企业的结构呈现多元化。
(4)对优惠政策的争取和利用不够积极主动。要提高一个地区在自贸区建设中的地位,政策的影响是不能忽视的,因为政策是这个地区能否快速提高其贸易乃至国际地位的关键。云南虽然在对外贸易优惠政策方面享有少数民族自治区政策和西部地区政策,但云南政府在利用政策上不够积极主动,且一直未得到政策的过多倾斜。反观,广西既是沿海地区,又是西部大开发的自治区,同时还可享受少数民族自治区政策,成为外优惠政策叠加的省份。且广西积极有效的抓住政策机遇,利用“北部湾经济区” 开发的战略机遇,不仅大力改善了自身的投资和贸易条件,并加速推进了与东盟各国加强经贸合作的步伐。
(1)构建国际大通道。云南优越的地理位置,是离印度洋最近的内陆省份,可以在此基础上建设一条连通东盟陆上六国的贸易通道;还可从西南方向延伸形成一条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进而进入欧洲的国际通道,“这要比目前经东南沿海绕道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的行程短3000公里左右”[3]。这条国际大通道的形成,可以使云南背靠内陆,面向东盟,辐射印度洋以西,把云南建成我国与东南亚、南亚国家交流合作的平台。云南可以利用此通道构建面向东盟的出口商品基地,以及承接国际国内承接加工贸易和产业转移的基地。从而扩大和深化我国与东南亚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和合作,发展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把地处内陆的劣势转化成优势,用国际大通道把云南建设成为为中国连接东盟国家的陆地港口。
(2)稳步提升云南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首先,应发挥云南在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作用,大湄公河次区域是当今世界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重要的战略物资补给地,云南作为次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省份,应充分发挥资源、区位和特色产业的比较优势, 积极参与次区域合作并促进其互动;其次,加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一体化将为提升云南在该区域中的地位提供难得的机遇,加强区域一体化和密切经济合作,有助于提高各国的竞争力;根据区域分工加快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生产力布局,培育云南的优势产业;通过建立各种优惠的经贸安排,寻求更大的经济发展空间,对于次区域国实现优势互补、联合自强,增强在国际经贸事务中的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最后,争取国家各种政策的支持,同时利用各种已经拥有的合作机制与会晤机制和相关国家积极沟通,尽力协调和安排相关国际组织机构落户昆明或在昆明召开相关国际会议以及设立常年制的经贸会议和论坛,从实质上提高云南及昆明在自贸区中的地位。
(3)加快建立区域立体交通与现代物流体系。云南与东盟十国中七国可陆上到达,这种优势使得云南只要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加快建立陆上交通网,那么云南跟东盟国家的经贸联系及物流体系必将优于广西。昆曼公路的建成已使其变成了滇泰物流合作最便捷的通道,人流、物流聚集效应日趋明显。也带动了泰国与云南省双边贸易额的大幅增长,交通网络的完善大大加强了云南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往来。云南应积极实现另外三条国际公路即昆明至越南河内、昆明至缅甸仰光、昆明至印度雷多的高等级化。此外,还应加快泛亚铁路、澜沧江——湄公河航道的建设;积极推进中老泰三国汽车过境运输协定的签署,完善“大湄公河次区域便利跨境客货运输框架协定”合作机制;尽快建成以通信为先导,以公路、铁路、航空为骨干,以水运为补充,集多种运输方式和信息网络为一体的综合运输体系,及与之配套的现代物流系统,从东、中、西三路连接东盟。加快云南省口岸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昆明新机场综合物流保税区、现代物流服务和现代物流信息平台,推进磨憨、河口、瑞丽、猴桥四个口岸保税物流基地建设。此外,云南应积极吸引外向型大企业到云南投资,主动承接东、中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深加工产业、生产型服务业等产业转移,通过转变生产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做大做强全省对外贸易。
(4)抓住政策机遇,加快“桥头堡”建设。2010年7月,国家发改委启动制定《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我国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指导意见》工作,这意味着这一战略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云南应借这次“桥头堡”建设的历史性机遇,提升云南在中国西南对外开放中的前沿性、重要性和带动性,把其建设成为中国沿边开放的经济区。首先,建立一批优势特色产业,把滇中经济圈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特色出口加工基地的功能不断完善,面向东盟的产业辐射能力不断增强;其次,争取国家对于交通、产业、平台等方面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再次,进一步办好昆交会、中国—南亚商务论坛、东盟华商会和GMS活动周等系列活动,形成以云南为依托、以昆明为平台的面向西南开放的新格局;最后,争取国家在跨境合作区建设、通关便利化、人民币跨境结算等方面的先行,加快对东盟贸易开放的步伐,加快综合口岸基础设施建设。
总之,云南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借鉴其他省区的经验,充分利用自身拥有的资源和优势,加强与国内各省区市及与东盟各国开展全面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的大力合作,发挥云南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战略作用,尽快把它建成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中国沿边开放的经济区。
[1] 云南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07-29.
[2] 古小松.中国—东盟知识读本[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F740
A
1005-5800(2012)06(b)-18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