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中会计信息披露的优化探究

2012-02-03 01:35:36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张忞娴
中国商论 2012年17期
关键词:会计科目会计信息责任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 张忞娴

企业社会责任中会计信息披露的优化探究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 张忞娴

本文基于2011年中国社科院撰写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中显示的数据,在分析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其问题所在,并提出优化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措施。

社会责任 会计信息披露 社会责任报告 优化

企业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这对于企业自身良好形象的维护和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由此看来,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相关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规范披露及监管亟待解决的现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思考和国资委的关注。本文在对《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蓝皮书进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现状中反映的问题,并从政府、企业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三个角度提出优化建议。

1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在中国社科院撰写的2011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1]结果中显示,在包括国企、民企和外企的中国百强企业共300家企业中,68.33%的企业严重缺乏社会责任,处于旁观状态,其中有26家企业得分为零,甚至是负数。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整体水平不容乐观。

表1 2011年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状况

具体而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企业自愿披露意识淡薄

由表1数据可以看出,在300家我国重要企业中,符合自愿进行会计信息披露的只有95家,而在这95家企业中,能够称得上出色完成自愿性信息披露的,仅中国远洋集团一家而已。传统会计目标的局限使得企业在追求自身经济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忽视了其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1.2 披露内容不全面

从2011年我国企业进行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来看,大部分企业将精力放在了对已经履行的经济责任、社会责任或环境责任的陈述,而往往对未履行的责任情况避而不谈,属于典型的“报喜不报忧”。这一点在对人力资源和员工福利的社会责任履行信息的披露上体现得比较突出。包括国家电网和中国石油等2011年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状况里的“领先者”也多在这一方面有所欠缺。

1.3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项目依附于传统会计科目

其实许多企业都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中履行了应尽的社会责任,但是由于大部分企业将社会责任问题与传统财务会计问题揉在一起,并未单独设置社会责任会计科目,从而导致利益相关者在查看企业披露的信息时,基本无法辨认其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从而产生许多误解。

例如,企业可能因未治理其应该治理的污水而受到处罚,罚款记入“营业外支出”科目,同时,该企业对社会福利事业的捐赠也被记入“营业外支出”科目,这就给会计信息使用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1.4 非会计基础型披露形式处于主导地位

由《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统计显示,在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时,大部分企业采用大篇幅的文字叙述介绍,而鲜少有运用具体的会计方法加以量化披露的内容。在中国联通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通篇的文字叙述,即使偶尔看到部分数字,也是夹杂在大堆的文字之中,罔论表格或是图表,更不用说会计的报表。在西欧,法国被公认为是对社会责任会计最为重视的国家,早在1975年就建议各家公司每年公布“社会资产负债表”[2],但在我国,“如何将企业社会责任量化”、“社会责任内容的计量究竟采用何种方法”这些问题都缺乏明确规定,更不用谈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中定量信息是否充分了。

1.5 强制性信息披露和政府审计的缺失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按照是否经过管制被分为强制性信息披露和自愿性信息披露[3]。就目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发展来看,法律或政府监管机构要求的强制性信息披露还在襁褓之中,实务上已有的,是部分企业对其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进行的自愿性披露。尽管国家会针对这些企业自愿披露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进行整理编撰,形成“蓝皮书”,但是相较于西方,仍然缺少必要的强制执行力和监管审计。在这一情况下,不需要被审计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便使得企业有机会夸大事实、自我吹嘘,从而给利益相关者带来负面影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可信度和有用性由此大打折扣。

2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优化对策

2.1 政府

2.1.1 完善法律法规并加大执行力度

作为最具有强制力的手段,法律法规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现状。政府应从维护社会利益和保护社会运转的需要出发,根据企业经营环境的动态变化,及时完善涉及安全生产、员工福利保障、消费者权益保护等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等环境责任的法律法规,从根本上保证强制性信息披露和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并行。

近期国资委正在计划出台的《央企社会责任管理指引》可能会对央企起到一定激励作用,并以此逐渐带动其他企业。

2.1.2 规范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准则

会计准则的存在使得不同企业可以使用统一的处理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计量,并采用统一的报表对最终结果加以披露。在规范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准则时,应注意对企业揭示的社会责任的基本内容、计量方法和对外报送形式作出统一规定,另外,对于披露模式,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并尽可能采用定量方式进行披露。当然如果的确无法用定量方法反映的,则也可用文字叙述的方式披露。

2.1.3 实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审计制度

目前我国的企业审计主要是对财务收支方面的审计,被审计内容包括有企业的资产负债信息、成本费用信息、收益信息、绩效信息和会计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等,因此,在审计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时,要注意审计有关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上述信息,适用于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标准,使社会责任审计有据可依。当然,除了审计信息的规范之外,审计制度的实施过程中也要注意审计人员专业知识和行为素质的规范,由此审计得出的结果才更加真实可信。

2.2 企业

2.2.1 .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企业是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主体,企业是否具有社会责任意识及意识的强弱程度直接关系到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能否披露和披露程度的问题。在企业中,仅有企业高层领导者拥有这样的社会责任意识还是远远不够的,企业形象的塑造和社会责任的履行,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全体员工的言行举止。因此,企业可以强化内部人员的社会责任意识,以培训的形式、绩效的考评和奖惩的机制以达到预期效果。

2.2.2 降低自身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成本

为什么许多企业宁愿自身社会形象受到非议,也不愿意进行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呢?究其原因,并非企业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而是在于披露所需的成本过于昂贵。换而言之,不进行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而可能蒙受的损失这一成本要远小于信息披露本身的成本,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看,在这种条件下,信息披露显然是不符合经济上的理性的。而披露成本昂贵的原因源自于信息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因此,针对这一问题,解决措施是企业应建立适合其自身量化衡量的标准体系,尽量避免信息的重复披露与复杂化,同时可以与相关咨询专家建立更为广泛的联系,以降低复杂信息披露时的成本。

2.2.3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模式层次化

鉴于当前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体系中,并无规范而独立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报告和社会责任会计科目,且由此引发诸多不便,因此尽快建立并完善规范而独立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报告和社会责任会计科目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然在现阶段,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够承担得起同时进行独立的社会责任会计报告披露并采用独立的社会责任会计科目的,因此,对于披露的模式而言,可以针对企业规模的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披露模式,以实现披露模式的层次化。

针对上市公司,尤其是沪深主板上市公司,最佳的解决途径是创建独立的“社会责任资产负债表”、“社会责任现金流量表”和“社会责任利润表”。以货币计量为基础,建立起独立的社会责任会计报表体系,进行定量化的信息披露。对于部分实在无法使用报表进行量化披露的信息,可以文字披露的方式形成报表附注等。

针对创业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也许它们无法承受创建独立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报表体系,那么这些企业可以采用在现有的报表基础上创建独立的社会责任会计科目的方法,使社会责任会计科目不再依附于传统的会计科目。例如,对于企业用以实现公益项目和活动的银行存款,可以记为“社会责任银行存款”,下属于传统的“银行存款”会计科目。这样,既能以会计的方法量化社会责任信息,又能为这些企业节约一大笔成本。

而对于一些未上市公司而言,由于其承担的社会责任有限,从收益——成本的角度来看,并没有必要创建这些独立的报表和会计科目,因此,短期内它们仍然可以文字披露的形式进行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当然,一旦企业获得长足发展、规模壮大,其履行的社会和环境责任也相应有所增大,此时,这些企业也必须不再逃避应尽的义务。

2.2.4 不同行业的企业信息披露时应有不同偏重

对不同行业的企业而言,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和在社会上扮演角色的差异性,使得不同行业的企业应予以重点披露的信息有所偏重[4]。例如一些高耗能、高排污的重工业企业和新能源开发企业,如钢铁厂、化工工厂和风能开发利用企业等,由于其给环境带来的破坏程度是人们更为关心的方面,因此,其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侧重点应该是环境保护责任履行情况;相对的,对于一些低耗能、低排污的轻工业和电子信息产业的企业而言,人们更为关注的则是其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使用信息、对消费者履行的社会责任信息等,那么这些企业在披露时也应对此有所偏重。由此可见,不同行业类型的企业在进行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时,也可以有所侧重,如此既减轻了企业的工作负担和压力,也取得了较好的信息披露效果。

2.3 其他利益相关者

无论是股东、债权人、企业员工还是消费者,甚至是政府[5],企业信息披露质量都能直接或间接影响他们的筹资和投资等各类经济活动。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不仅关乎社会责任与环境责任,更是一种经济利益上的激励。因此,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加强企业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注重意识就成为一条极为有效的途径。消费者在购买企业产品时更关注该产品是否注重环保;投资者在股票选择与交易上更关注企业社会职责和环保职责的履行情况;员工在选择企业时更注重公司福利的发放情况;债权人在借贷时更关注公司的经营情况、发展前景和诚信状况等,这些都不失为很好的方法。

[1]陈佳贵,黄群慧,彭华岗.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201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叶陈毅,聂莎莉,李娜.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探讨[J].企业经济,2011(6).

[3]温海清.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及解决对策[J].绿色财会,2011(8).

[4]赵馨燕.论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监管的改进路径[J].财务与金融,2011(5).

[5]田翠香,李玲.利益相关者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综述[J].财会通讯,2011(11).

F275

A

1005-5800(2012)06(b)-235-02

猜你喜欢
会计科目会计信息责任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人大建设(2020年4期)2020-09-21 03:39:24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新民周刊(2020年5期)2020-02-20 14:29:44
用友U8软件预置会计科目的维护
电子测试(2018年22期)2018-12-19 05:12:56
探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基于会计科目演变的银行同业业务发展模式与风险分析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7:04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中国商论(2016年34期)2017-01-15 14:24:09
加强往来款清理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事业单位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人间(2015年19期)2016-01-04 12:47:04
浅谈会计科目扑克在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期望嘱托责任
中国火炬(2014年12期)2014-07-25 10:3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