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 飞
江苏省徐州市矿务集团第一医院,江苏徐州 221131
肝癌是指发生于肝脏的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2种[1]。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普及应用,其在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现该院利用彩超检查对肝癌进行分析,研究其在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的鉴别诊断的应用。现报道如下。
该院选择从2006年2月—2011年3月收治220例肝癌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资料,男176例,女44例,平均年龄50岁。其中原发性肝癌165例,肿块179个,并有9例合并门静脉癌栓。继发性肝癌55例,肿块79个。均无门静脉癌栓,其原发癌包括肺癌5例,结肠癌23例,食管癌3例,乳腺癌8例,小肠平滑肌肉瘤3例, 胃癌12例,卵巢癌1例。上述患者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确诊[2]。
该院对上述肝癌患者均做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首先用二维超声检测上述患者的肝脏的肿癌灶情况,如肿块的数目,大小,位置,形态及及与周围组织关系等[3]。再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癌周和癌内血供情况。按癌灶内血供丰富程度分为四级:0级、Ⅰ级、Ⅱ级、Ⅲ级。用脉冲多普勒判断肿块血供性质,测定肿块血管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max),阻力指数(RI)[4]。原发性肝癌根据其大小和分布分为4型:块状型、结节、弥漫型、小肝癌。为探讨原发性肝癌与继发性肝癌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不同,我们将继发性肝癌也分为上述3种类型。两组各参数的测量值进行对比分析。
数据用SPSS 10.0统计学处理,所得血流分布与血流参数数据采用χ2检验,经χ2检验,两组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原发性肝癌165例,肿块179个,弥漫型肝癌由于分布于整个肝脏,不易判断瘤周或瘤内血供,无法进行比较。最小肿块直径0.7 cm,最大14.5 cm。继发性肝癌55例,肿块79个。最小肿块直径0.9 cm,最大14.8 cm。
肿块血流分布:所检测肿块的血流检出情况见表1。
由图表得:两组肿块血供随着肿块体积的缩小而变小。两组肝癌瘤内及瘤周均以少量血流,可见1~2个斑点状血流;而原发性肝癌血流检出率高于继发性肝癌(P< 0.05)。块状型肿块血流以Ⅱ级,Ⅲ级血供为主,血液丰富。通过脉冲多普勒测得:原发性肝癌是以瘤内为主的搏动性和持续性血流,而继发性肝癌是以瘤周为主的搏动性和持续性血流;在原发性肝癌组肿块瘤内见大血管,大条状血流;而继发性肝癌肿块瘤内血供较少,血管主要分布于瘤周,行走于肿块间,肝静脉或门静脉间。
表1 各型肿块血流检出情况
PM测定肿块血管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max),阻力指数(RI)(均已平均值计算);实验得出:原发性肝癌随肿块增大,其最大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也增加,呈高速高阻型;继发性肝癌随肿块增大,阻力指数增加,而最大血流速度增加不明显,呈低速高阻型。原发性肝癌患者早期常常患有乙肝或肝硬化,而继发性肝癌患者一般无此类病史。
综上所述,原发性肝癌与继发性肝癌有不同的血供方式,其最大血流速度及阻力的变化与肿块增大之间的关系遵循不同规律。因此,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参数在鉴别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有较大价值。
[1] 王秀云,李风华,郝晶.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癌的彩色超声鉴别诊断[J].实用肿瘤学杂志,2000,14(1):45-46.
[2] 朱世亮.肝脏肿瘤的超声诊断[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0,16(3)∶217-219.
[3] 张天泽,徐光炜.肿瘤学下册[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927-930.
[4] 朱世亮.肝脏肿瘤的超声诊断[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0,16(3)∶217-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