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关系模式研究

2012-01-30 05:30高响鸣杨鹍飞
关键词:族群意愿民族

高响鸣,杨鹍飞

(天津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天津 南开 300071)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前殖民地纷纷独立并建立了自己的民族国家,形成当今世界基本的政治版图。目前,全世界有2000多个民族,联合国成员有190多个国家。自从20世纪90年代,卢旺达的种族屠杀和前南斯拉夫地区的民族冲突,使得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关系再次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

学术界有关民族关系的研究,重点关注的是民族之间所发生的冲突,及其产生的原因、影响与应对之道,以及对民族关系相对和谐国家的研究。有研究者曾依据“民族国家形成的时间阶段上的不同和民族统治阶级的阶级属性的不同”[1]的标准对世界民族类型进行划分。也有研究者根据“迁移而引发的各地的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根据在交流中族际通婚的规模与特点,根据各国人口迁移历史、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特点”[2],而把当代各国民族关系的类型划分为七大类。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将冲突作为族群关系的一个基本特征,唐纳德·杨于七十多年前的观察,似乎今天依旧具有参考价值:“如果两个相互交往的群体有着明显的——无论是先天的还是文化的——不同特征,并且是现实的或潜在的竞争对手,那么群体间的敌对似乎不可避免”。[3]美国研究者马丁·N.麦格认为,在一个多族群的社会里,族群关系的模型有两种:同化与多元化。族群关系模型与社会学的两大理论范式——秩序与冲突有关。[4]族群关系的模型假定民族关系的发展方向就是同化和多元化,同化和多元化是一个过程,不能完全概括民族关系的现状的所有情形。例如,相互影响并发生同化的两个民族最终形成会导致一个民族的消亡或者两个民族的同时消亡,从而形成一个新的民族。这两个民族之间的关系就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同化。实际上,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并观察一些国家的民族关系状况后提出如下假定:在多民族国家里,不同民族之间的关系主要依赖于两个变量的变化,这两个影响民族关系类型的变量是“民族意愿”和“认同倾向”。本研究试图构建基于民族国家的认同倾向和民族意愿之间机理关系的民族关系的层理论模型,进而从基于民族意愿和认同倾向两个变量的交互,来构建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关系模式并对四个不同的民族关系类型进行案例研究。

一、理论前提与基本概念

(一)理论前提

1.结构的界定:统一多民族国家、主体民族和少数民族共存。

本文把研究对象界定于一个统一的主权国家范围内,不涉及不同国家之间的民族关系,也不探讨同一民族而在不同国家的跨国界民族的情况,可以将其归入国家关系理论研究的范畴之内。统一多民族国家是指在一个中央政府领导之下,在该国疆域内有两个以上民族生活的统一的国家。在该国人口数量中占多数的可以称为主体民族,相反,人口占少数的就是少数民族。在多民族国家里,民族关系的发展态势主要取决于该国内主体民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发展。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特征与趋势能够反映该国民族关系的现状与发展态势。基于以上考虑,本文主要研究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

2.对象的界定:民族意愿的理性原则。

诸多研究民族关系或族群关系的研究者对民族关系进行归纳的过程中,都隐含着这样一个假设:民族的自主性,即民族是指具备自由意志的人们共同体。民族是理性的,能够在与其他社会群体相处的过程中,对成本收益做精确的分析,选择合适的方式以最大化本群体的利益。民族意愿形成过程是民族文化对大多数民族成员的文化塑造过程,是一个民族多数成员的意愿,体现着该民族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该民族一部分成员的意愿不能代表全体民族的意愿。从微观的角度看,民族关系的形成离不开本民族成员与其他民族成员的交往,不同民族成员大规模的相互交往是民族交往的微观表现。“一个人的族群属性确定后,则该族群对他的社会化就使其不折不扣地表达该族群的品味。”[5]个人只是嵌入在民族社会网络中的一个个的“节点”,社会整体中的一些个体在社会网络中的相互交往与互动,不断塑造与凝聚着整个群体的民族文化与民族意愿。反过来讲,群体也规范并指导着个体的行为模式,每个人会受到本民族文化的深刻影响并形成为民族的个体。

(二)基本概念

1.民族意愿。

“民族国家是政治实体的最高形式,是民族精神的政治外壳,是民族意志和命运的物质体现。”[6]民族意愿就是由民族历史和民族文化凝聚所形成的自我保护心愿和自我进取心愿。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都采取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许多社会主义国家也主张或正在进行市场化的改革。在市场竞争中,个人竞争主要依靠个体的经济实力,而国家的竞争要依靠国家的综合实力,同样,民族之间的竞争是民族综合实力的竞争。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参与竞争者通过不同的策略以保证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放弃意味着失败、被淘汰,为了生存,要么竞争,要么合作。本文界定民族意愿策略选择就是竞争与合作。

2.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

认同是“一种情感、态度乃至认识的移入过程”,[7]因而人们在行为方式、价值标准等方面相互参照或者模仿,而使本人与他人或群体趋于一致的心理。认同的倾向有许多选择,这些选择有些是相悖的,有些则是互容的,但有时候,认同是单一而且互斥的,那么就必须有所取舍。“民族认同主要指一个民族的人们对其自然及文化倾向性的认可与共识。”[8]费孝通认为,民族认同意识是“同一民族的人感觉到大家是同属一个人们共同体的自己人的这种心理”。[9]王希恩也赞同这一观点,即“民族认同即是社会成员对自己民族归属的认知和感情依附”。[10]

国家认同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道德价值观、理想信念、国家主权等的认同,即国民认同”,[8]因此,有研究者强调指出:“除非一个民族能够得到其居民的效忠,否则它将难以生存,更不要说与其他民族竞争了”。[11]

民族认同具有两面性。王绍光认为它“是一种强烈的情感,它既能把一个民族的成员团结起来,同时又能把这个民族的成员与其他民族区隔开来”。[11]因此,在民族-国家同构的国家,民族认同激发的是建设热情,而在多民族国家,民族认同既可以成为“民族分裂主义”的温床,也可以是保持本民族独特性的载体。在现代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之中,大多数国家根本不可能做到“一国一族”。[12]

二、民族关系模式

全球化时代也是民族主义复兴的时代。到处存在着以民族性为基础的民族认同对民族国家的挑战。这也构成一个极其值得重视的现象,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处于不断的变化中,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此消彼长,民族国家内部的民族关系发生着不同的变化:有的国家民族关系从紧张走向缓和直至和谐,而有的国家则出现相反的倾向甚至分崩离析,如南斯拉夫的解体。

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是多民族国家中,某一民族所具有的两种认同倾向。基于上面的分析,尤其是根据统一多民族国家、主体民族和少数民族共存的结构设定,可以依据民族意愿的策略选择和认同倾向的两个维度,把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关系分为四种模式:争论型、和谐型、争夺型与互惠型(如表1所示)。分别论述这四种模式在多民族国家的表现形式和发展趋势,就能够使人们通过民族关系模式的转换来分析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深刻变迁。

表1 民族关系模式矩阵

(一)争论型

此种民族关系模式,是多民族国家中常见的模式。争论型是指不同民族之间都是更倾向于认同一个国家,但是民族意愿维度倾向于竞争,在资源占有和分配上存在着竞争关系,在平等的机制中通过正当的方式使本民族获取相对较多的资源。此类型可以以加拿大魁北克问题为例做进一步的探讨。魁北克地区属于法语区,法兰西民族占绝大多数,该地区存在着分离主义的倾向,相当一部分法裔民众希望获得独立。在最近一次决定是否独立的全民公投中,结果是没有获得半数同意。然而,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是有49%的居民赞成独立,这就使加拿大英语系居民和法语系居民形成一种争论型的民族关系。民族认同都是以长期共同的历史为前提,但现今的历史阶段,强化民族认同的因素有许多种。特别是发展成熟的语言,才是自我认同的根本要素[13]。因此,语言使用者的数量变化能够成为民族认同的重要指标。从魁北克使用语言的变化当中可以发现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参见表2、表3):

表2 1971-1981年魁北克的语言形势

表3 2001年魁北克母语情况

从表2中可以看出,1971~1981年魁北克语言使用的情况出现有利于法语的趋势,法语使用从80.7%上升到82.4%。此变化反映了魁北克法裔民族反语言同化①在加拿大,语言同化一般只是指非英语居民向英语的同化。语言同化的简单计算方法是将母语为某种语言的人数减去使用语言为该语言的人数,得数如为正数则表明该语言有被同化的现象。的加强。因为法裔在加拿大属于少数民族,在魁北克则占人口的多数。该时期语言使用情况的变化与该时期法兰西民族主义的发展趋势相吻合。1980年和1995年,魁北克省分别举行过一次全民公决,决定是否脱离加拿大而自己独立。2001年操法语的人数占全部人口的比例为80.86%,虽然比1981年的比例有所降低,但比1971年80.7%的比例高出0.16%。以上法语使用情况的变化,魁北克省两次独立公投被否决,可以看出加拿大魁北克法语裔民族更倾向于国家认同。表3中英法双语占0.7%,法语 +其他语言为0.38%,英语+其他语言为0.21%的比例可以显示,从语言同化的角度看,不同民族之间进行相互交流,学习对方的语言。在加拿大,法语民族倾向于采用竞争的策略。可以预见,在比较长的时期内,加拿大的民族关系仍为争论型。

(二)和谐型

和谐型民族关系是指不同民族都倾向于认同一个国家,且不同民族之间是平等、团结、互助的合作关系。例如,瑞士四大民族之间,就是属于和谐型的民族关系。瑞士是多民族国家,分别是德语瑞士人、法语瑞士人、意大利语瑞士人和雷托罗曼人。德裔瑞士人占70%,法裔占19%,意裔占10%,雷托罗曼人占1%。瑞士是一个民族人口构成相差极其悬殊的多民族国家,长期以来,瑞士的民族关系极为融洽、和谐,这在世界上并不多见。瑞士各民族间的和谐不是通过民族一体化或“民族熔炉”政策实现的,而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化和宗教信仰的民族政策实现的。在政治上,保证各民族拥有平等的权利。瑞士是两院制(联邦院和国民院),联邦院设46席,每州2个席位,这两个议员由各州选举决定。国民院有200名议员,按人口的比例产生。瑞士的中央政府也较独特,由两院的联席会议选举七名委员组成联邦委员会;在文化上,各民族的语言均为国家承认的官方语言;从形式和内容上讲,瑞士各民族权利都是平等的。瑞士形成和谐型的民族关系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争夺型

争夺型民族关系是指不同民族之间各自认同自己的民族,不倾向认同是一个国家,不太认同他们之间的平等的民族关系,一个民族歧视压迫另一个民族。在民族意愿方面,压迫民族选择竞争策略以维护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他们之间形成了争夺型的民族关系。这种争夺型关系表现为两种方式:(少对多)抢夺和(多对少)压迫。此种类型在许多国家的历史进程中都比较常见。

(四)互惠型

互惠型民族关系是指不同民族倾向于民族认同,但基于民族利益最大化的互利目的,相互之间必须发生一定程度的交往,形成的互惠型民族关系。如南非废除种族隔离制度后的白人和黑人关系。南非是一个多种族多民族国家,在全国4999万人口中,黑人约占80%,白人占10%,其他人种占10%。1994年5月,纳尔逊·曼德拉当选为新南非的第一任总统。南非新宪法确认国家目标之一就是弥合裂痕并建立一个以民主价值观念、社会公正和人权为基础的社会。尽管白人对黑人实行多年的暴力压迫政策,但曼德拉在就职演说中却十分明确地强调:“我们还要共同保证,我们将建设的社会是让全体南非人,无论是黑人还是白人,都能昂首阔步,心无恐惧,确信自己对于人的尊严享有不可剥夺的权利”。[14]如果不采取和解政策,黑人不仅不能获得现在的和平与安宁,而是相反,南非这个国家将会成为一个战乱不断的国家。曼德拉及其领导的非国民大积极推行民族和解政策,努力抚平南非人心中的怨恨,使南非避免了种族、民族仇杀。现在,虽然南非已经摆脱了“种族主义”的梦魇,但是,白人和黑人之间还只是互惠型的民族关系,实现和谐的民族关系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结论和讨论

通过对上述案例的比较研究,大致勾勒出了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关系模式。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文章探索了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与一个民族的认同的变迁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二,提出了影响多民族国家中民族关系变迁的两个属性:“民族意愿”和“认同倾向”;第三,提出了多民族国家中民族关系的四种模式,同时认为,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关系的发展变化一般是在这四种模式之间的转换,直至民族国家的消亡。

民族认同的过度强化可能会使群体成员单纯关注自身所属群体利益的得失,置他人利益于不顾,从而使得民族关系恶化,导致社会动荡。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来说,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既有冲突,也有一致性,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这种冲突和一致性。[15]、[16]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整合是维护和发展和谐民族关系的有效途径。

图1 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关系

进行民族认同倾向和民族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多年来学术界也对此予以重点研究,学术界的研究观点认为,影响民族关系的主要因素包括语言使用、宗教与生活习俗、人口迁移、居住格局、社会同化、族群分层、族际通婚、族群意识七大因素,这七大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一个民族的民族意愿和认同倾向的发展变化。可以认为,这七种变量与民族意志和认同的关系模式如下(如图1所示):

在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的城市化程度不一,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远远高于不发达国家。与此同时,发达的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关系相对于不发达国家来说,民族关系和缓了许多,发生民族冲突事件也较少,民族矛盾不那么尖锐。这似乎表明:城市化与民族关系之间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可以有理由认为,正是因为城市化和其进程的快慢改变着整个国家的民族生态,影响着一个民族的语言使用、宗教与生活习俗、人口迁移、居住格局、社会同化、族群分层、族际通婚、族群意识等诸多方面,进而影响着民族意愿和认同倾向的发展变化,从而改变着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关系,甚至决定着民族关系的走向。

如果民族关系理论一直停留在大型理论阶段,则实证工作较难予以衔接,需要由大型理论发展到中层理论,再发展到可验证的、逻辑指向清楚的因果模型。现阶段,城市化与民族关系相互间的中层理论学界有所研究,但尚未出现说服力的因果模型和合理的民族关系评价指标体系,这是在未来研究中需要挖掘的重点。

[1]宁骚.民族与国家——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国际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马戎.世界各国民族关系类型特征浅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8,(1).

[3]Young,Donald.1932.American Minority Peoples.New York:Harper﹠Row.

[4][美]马丁·N.麦格.族群社会学:美国及全球视角下的种族和族群关系[M].祖力亚提·司马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5]罗家德.社会网分析讲义(第二版)[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6]George H.Sabine,A History of Political Theory,New York:Holt,Rinehart and Winston,1961.

[7]费穗宇.社会心理学词典[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

[8]贺金瑞,燕继荣.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9]费孝通.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8.

[10]王希恩.民族过程与国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

[11]王绍光.民族主义与民主[J].公共管理评论(第1卷),2004,(1).

[12]马戎.现代中国民族关系的类型划分 [J].社会,2008,(1).

[13][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4]张象.彩虹之邦 -新南非 [M].当代世界出版社,1998.

[15]张宝成.民族认同研究综述 [J].前沿,2010,(11).

[16]高永久,朱军.论多民族国家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J].民族研究,2010,(2).

猜你喜欢
族群意愿民族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从彭阳姚河塬卜骨刻辞看西周早期西北边域族群关系
论《白牙》中流散族群内部的文化冲突
汪涛:购房意愿走弱是否会拖累房地产销售大跌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归来吧!精灵(大结局)
MINORITY REPORT
浅析不同层次的认同是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基础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