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隆珣,玉香甩,毛加梅,李良静,汪云刚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科学研究所,云南 勐海 666201)
近年来,茶树与其它作物和林木等复合种植模式已成为茶园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对复合种植茶园的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功能的研究已成为茶园害虫综合防治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韩宝瑜等[1]调查了栗-茶间作、梨-茶间作、3行密植和单行条植茶园中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差异,提出间作茶园群落稳定性大于纯茶园的群落稳定性。王庆森等[2]、陈亦根等[3]对复合园茶园昆虫群落进行了研究,发现复合茶园昆虫类群的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高于单一茶园。徐金汉等[4-6]分别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茶园昆虫群落进行了研究,明确了不同种植类型茶园中昆虫群落多样性物特征及其在茶树主要害虫生态控制中的生态功能。然而有关樟-茶间作、芒果-茶间作茶园中节肢动物群落的研究未见报道。笔者运用群落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比较了云南勐海茶区不同茶园的昆虫群落结构的差异,为云南大叶种茶树害虫防治、天敌扶持提供理论依据。
樟-茶间作茶园:隶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所,茶树品种为国家无性系良种云抗10号,茶树和樟树于2001年种植,间作樟树20棵/667 m2。
芒果-茶间作茶园:为群众茶园,茶树品种为云南地方群体大叶种,茶树和芒果树于1993年种植,间作芒果树20棵/667m2。
纯茶园:隶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所;茶树品种为国家无性系良种云抗10号,茶树于1995年种植。
上述茶园地理位置较近,均采取统一管理。
2.1.1 茶 丛 在每种类型茶园中采用平行跳跃法随机选取10个点,每点调查1 m茶行,将该区段茶行一分为二,再把每侧分为上、中、下3层,在每层取10 cm茶枝1支,记录每枝上节肢动物的种类及数量。
2.1.2 茶蓬地表及浅土层 在茶园中地表采用平行跳跃随机选取10个样方,每样方为1 m2,记录地表的节肢动物的种类及数量;然后对所选地表从茶丛基部翻10 cm土层,记录出现得节肢动物的种类及数量。
2.1.3 网 捕 用白色的确良布制成网口直径30 cm、深50 cm的捕虫网,在完成茶丛、地表及浅土层调查后,在茶园中随机扫网10次,记录网捕的节肢动物的种类及数量,并补充调查寄生蜂的种类及数量。
在调查数据系统归类的基础上,运用Shannon Weaner的多样性、均匀性和Simpson的优势度指数对茶园昆虫群落动态进行测定[7-9]。多样性指数H=-Σpi×lnpi;均匀度指数 E=H/lnS。优势度指数 D=Σ(Pi)2。其中Pi为第i个物种个体总数的概率,S为总种数(即丰富度)。
经过2007~2009年的系统调查,共发现茶树节肢动物涵盖2纲17目61科121种,其中有害节肢动物12目41科71种,天敌类群9目20科50种。
3.1.1 有害节肢动物群落 (1)樟-茶间作茶园中有害节肢动物共有11目37科49种。其中,同翅目7科10种,缨翅目1科1种,鞘翅目4科6种,双翅目2科2种,鳞翅目11科16种,蜚蠊目1科1种,等翅目1科2种,直翅目5科5种,半翅目3科3种,蜱螨目1科1种,膜翅目1科2种。相对多度2007、2008和 2009年均以小绿叶蝉[Empoasca flavescens(Fab.)]最高,分别为 0.160 9、0.211 8 和0.308 6。(2)芒果-茶间作茶园中有害节肢动物共有12目37科46种。其中,同翅目7科9种,鞘翅目6科9种,双翅目2科2种,鳞翅目8科11种,半翅目2科2种,直翅目5科5种,蜱螨目2科2种,膜翅目1科2种,等翅目、蜚蠊目、竹节虫目、缨翅目均为1科1种。相对多度方面,2007年为茶梨蚧[Pinnaspis theae(Mask.)]最高,达 0.2768;2008 年为黑翅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Quaintance)]最高,达0.201 4;2009年以茶蚜最高,达0.361 0。(3)纯茶园中有害节肢动物共有10目34科39种。其中,同翅目7科9种,缨翅目1科1种,鞘翅目4科5种,双翅目3科3种,鳞翅目9科11种,直翅目4科4种,等翅目和蜚蠊目均为1科1种,半翅目和蜱螨目均为2科2种。2007年和2009年相对多度均以茶蚜最高,分别达0.339 0和0.354 0;2008年为蚊最高,达0.188 1。
3.1.2 天敌群落 (1)樟-茶间作茶园中天敌共有6目11科24种。其中,鞘翅目2科2种,双翅目、革翅目、膜翅目和长翅目均为1科1种,蜘蛛目5科18种。2007年和2009年相对多度均以草间小黑蛛[Erigoniidium graminicolum(Sundvall)]最高,分别为0.4932和0.2776。(2)芒果-茶间作茶园中天敌共有7目17科32种。其中,鞘翅目2科3种,双翅目2科3种,革翅目1科1种,蜻蜓目2科2种,膜翅目3科3种,半翅目1科1种,蜘蛛目6科19种。2007年和2009年相对多度均以草间小黑蛛[Erigoniidium graminicolum(Sundvall)]最高,分别为0.455 6和0.304 8。(3)纯茶园中天敌类群共有7目14科26种。其中,鞘翅目2科2种,双翅目2科2种,革翅目、蜻蜓目和螳螂目均为1科1种,膜翅目1科1种,蜘蛛目为6科18种。2007~2009年的相对多度均以草间小黑蛛 [Erigoniidium graminicolum(Sundvall)]最高,分别为 0.443 9、0.325 4 和 0.496 2。
3.2.1 不同类型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物种组成的季节性动态 由表1可知:不同类型茶园的节肢动物物种组成随季节变化而变化;而间作茶园和单一茶园中节肢动物群落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均均度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3.2.2 不同类型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特征指数比较由表2可知:纯茶园、樟-茶间作茶园和芒果-茶间作茶园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特征不同,樟-茶间作茶园与芒果-茶间作茶园中节肢动物群落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均高于纯茶园。这说明间作茶园有更高的丰富度、更丰富的多样性和更好的均匀性,因此复合种植能显著提高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其结构更趋合理。
表1 不同类型茶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特征值
表2 不同类型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特征指数比较
茶树害虫种类繁多,已知害虫全球达1 000种以上,我国有400种以上,其中重要的约有40种[10]。罗亨文等[11]报道云南省有茶树害虫296种,其中昆虫纲285种,刘晨等[12]报道云南省腾冲县蒲川乡茶园有14目39科60种昆虫。该研究调查发现云南勐海茶区茶园节肢动物17目61科121种,包括害虫12目41科71种,天敌9目20科50种。与省内其它地区茶园相比尚存一定差异,究其原因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同时,本研究发现不同类型茶园害虫种类组成不尽相同,该研究结果与他人的研究结果相似[13-14]。此外,据黄晓澜[15]报道,单一茶园和复合茶园节肢动物有两亚纲13目,其中单一茶园与复合种植茶园间昆虫种类组成不同,单一茶园中有弹尾目无蜚蠊目,复合茶园中有蜚蠊目却无弹尾目,而在本研究中尚未发现弹尾目,但在纯茶园和间作复合种植茶园中均发现有蜚蠊目,其原因可能与生态环境有关。
[1]韩宝瑜,崔 林,黄从富.宁波沿海地区栗、梨和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特征比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7,34(3):391-395.
[2]王庆森,吴光远,曾明森.生物多样性与茶园害虫控制[J].茶叶科学技术,2003,(3):1-4.
[3]陈亦根,熊锦君,黄明度,等.复合茶园昆虫类群多样性和稳定性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5(1):59-61.
[4]徐金汉,关瑞峰,李春光,等.不同茶园昆虫群落结构及动态[J].华东昆虫学报,2005,14(4):315-319.
[5]彭 萍,李品武,侯渝嘉,等.不同类型生态茶园昆虫群落多样性研究[J].植物保护,2006,32(4):67-70.
[6]彭 萍,蒋光藻,侯渝嘉,等.不同类型生态茶园昆虫群落多样性[J].西南农业学报,2004,17(2):197-199.
[7]王 勇,张汉鹄,邹运鼎.茶园蜘蛛、昆虫群落动态的研究[J].生态学报,1991,11(2):135-13.
[8]韩宝瑜,李增智.皖南冬季马尾松林昆虫、蜘蛛和虫生真菌群落结构和动态的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1996,(4):l338-343.
[9]张孝羲.昆虫生态及预测预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10]朱俊庆.茶树害虫[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11]罗亨文,张汉鹄.云南茶树昆虫区系特点及主要害虫发生与防治[J].茶叶,1997,23(3):33-35.
[12]刘 晨,陈国华,唐嘉义,等.不同茶园昆虫群落结构及稳定性分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25(6):786-790.
[13]冯明祥,姜瑞德,王继青,等.茶园种草对茶树主要害虫及其捕食性天敌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0,10:89-91.
[14]黎健龙,唐劲驰,吴利荣,等.间作与覆盖对茶园生物多样性及茶叶产量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10,37(1):29-32.
[15]黄晓澜.茶园生态系统昆虫类群的初步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1989,(4):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