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斌 ,周冀衡 ,杨 未 ,王 科
(1.湖南农业大学烟草研究院烟草科学与健康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128;2.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打顶是烟草行业最为基本的改善烟叶品质的农艺措施之一,利用去除顶端优势从而可增加上部叶叶面积、单位面积重量、烟碱含量,同时降低填充值,对提高烟叶产质量起到不可忽视作用[1-5]。烤烟产量的很大比例来自于上部烟叶,从整个烟株来看,上部烟叶占整株烟叶的1/3,但是目前国产上部烟叶质量和可用性与国际水平有很大差距[6]。如何在保证烟叶产量的同时,又能保证烟叶品质和提高上部烟叶可用性,对提高烟叶总体质量和经济效益有重要意义。尽管我国已经采取许多提高烟叶产量及保证烟叶品质的农艺措施,如打顶留叶数不同[7]、高打脚叶[8]、打顶时期不同[9]及不同采收方式等[10],但是目前国产上部烟叶仍然主要表现为外观质量较差、烟碱含量高、生理强度大、刺激性强、成熟度稍差、青气杂味重、可用性差等特点,导致其在卷烟配方中不便使用,甚至无法利用,高档次的上部烟叶严重不足,这也是目前我国烟叶生产中面临的最为突出的问题[11]。但是国内关于二次打顶对烤烟影响的研究还不多,陈宜军等[12]对不同时间二次打顶对烤烟生物量和钾含量进行研究,证明不同时间二次打顶对上部叶的产量和开片度有一定的减少作用,但是对上部叶钾含量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试验对烤烟采取不同时间二次打顶的措施,调整二次打顶时间,从而改善上部叶的一些不足,达到既能保证烟农的经济利益又能提高烤烟上部烟叶可用性,旨在从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上部烟叶理化品质较差的问题。
供试烟叶品种:K326。
试验地点:湖南农业大学烟草试验基地,试验地土壤质地为沙壤土,前作为水稻。
试验管理与大田管理一致,株行距1.1 m×0.5 m,施肥量纯氮 150 kg/hm2,N∶P2O5∶K2O 为 1∶1.2∶2.5,条沟施肥,首次打顶时间在初花开放时统一进行。试验设1个对照组(CK)3个处理组(A、B、C),第一次打顶对照组烟株留叶20片,其余均留叶22片。处理组A:第一次打顶后5 d进行第二次打顶,去除顶端2片叶;处理组B:第一次打顶后10 d进行第二次打顶,去除顶端2片叶;处理组C:第一次打顶后15 d进行第二次打顶,去除顶端2片叶。所有处理组统一保留20片有效叶,其中上部叶6片,中部叶8片,下部叶6片。不同部位严格按照成熟度标准,均一次性完成采收。成熟度的标准:叶面黄泡透白,主支脉变白发亮,茸毛大部分脱落[13]。
采收完成的上部烟叶,进入烤房统一进行烘烤,烘烤结束后统一置于阴暗处回潮10 d,进行实验室检测。
检测项目及方法:物理性状包括叶长、叶宽、叶厚、单叶重、梗重、含梗率平衡含水率。烟叶的长、宽利用直尺测量,叶厚用游标卡尺测量,单叶重和梗重利用电子天平称量。总氮采用凯式定氮法[14],钾含量采用火焰光度计测量[15],烟碱、总糖和还原糖利用流动分析仪测量[16]。
测得数据用Excel、DPSv7.05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烟叶的物理性状(叶长、叶宽、叶厚)是直观划分烟叶等级的标准,因此调节烟叶物理指标是提高烟叶等级重要措施之一。由表1可见:经不同时间二次打顶后,各处理组的物理指标与CK组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叶长、叶宽方面处理C与CK差异性极为显著,且处理C>CK;叶厚、单叶重以及梗重方面,CK与各处理均产生显著差异,且大于各个处理;含梗率CK只与处理C差异性极为显著,并且处理C>CK;而平衡含水率CK也只与处理C存在显著差异,且大于处理C。
表1 不同时间二次打顶处理对烟叶物理指标的影响
由表2可知:经不同时间二次打顶后,化学指标均产生差异性,具体表现为:总氮含量处理C>CK且具有极显著差异;总钾含量处理A、处理C与CK差异极显著,且处理A>处理C>CK;烟碱含量CK与各处理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CK>处理A>处理B>处理C;从还原糖的含量看来,各处理均大于CK还原糖的含量,且差异性极显著;总糖含量方面,处理B、处理C与CK差异性极显著,而处理A与CK差异不显著,且含量大小为:处理C>处理B>处理A>CK。
表2 不同时间二次打顶对烤烟化学品质的影响
第一次打顶后15 d进行二次打顶,物理指标叶长、叶宽最大,叶厚、平衡含水率最小,但含梗率最大。化学指标表现为总氮、总钾、还原糖和总糖含量最高,烟碱含量最低。而其他2个处理与对照相比理化性质也具有差异性,但与处理C相比,在优化上部叶品质上作用小于处理C。因此试验可以初步证明,不同时间二次打顶对烤烟上部烟叶理化性质具有优化作用,同时以第一次打顶后15 d进行第二次的打顶为最优选择。
殷国生等[17]认为,叶长是烟叶分级的主要控制因素,与烟叶的产量和等级更为密切,叶宽则对提高上中等烟比例和提高上部叶可用性影响很大。王玉军等[18]研究得出,叶片厚度与总糖、还原糖含量及糖碱比呈负相关,与蛋白质、总氮和烟碱呈正相关,可见烟叶物理指标对烤烟烟叶品质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关系。试验较为全面的探讨了不同二次打顶时间对烤烟理化指标的影响,研究得出:不同时间二次打顶对烤烟叶长叶宽、叶厚、平衡含水率都有积极的改善作用,对烤烟总氮、钾、烟碱、还原糖和总糖含量有较好的协调作用,结论与前人研究基本一致。
但是考虑到不同时间二次打顶对作为烟碱合成主要的器官烤烟根系是否存在影响,对中部叶及下部叶理化性质变化是否存在直接关系以及对上部烟叶淀粉、香气物质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林桂华,周冀衡,范启福,等.打顶技术对烤烟产质量和生物碱组成的影响[J].中国烟草科学,2002,(4):8-12.
[2]张永安,周冀衡,黄义德,等.不同打顶时期对上部烟叶物理特性及化学成分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1):5567-5569.
[3]黄一兰,王瑞强,王雪仁,等.打顶时间与留叶数对烤烟产质量及内在化学成分的影响[J].中国烟草科学,2004(4):18-22.
[4]江 豪,陈朝阳,王建明,等.种植密度、打顶时期对云烟85烟叶产量及质量的影响[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1(4):437-441.
[5]高家合,杨宇虹.施肥与打顶对不同生态点烤烟化学成分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4):171-174.
[6]彭 娟.朱尊权院士谈提高上部烟叶可用性的两大关键点[J].中国烟草,2009,(18):47-49.
[7]朱启法,张国英,季学军.烤烟不同留叶数与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的相关关系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8):96-98.
[8]张振平,刘孟军.烤烟高打脚叶与二次打顶技术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2002,11(2):118-120.
[9]张永安,周冀衡,黄义德,等.不同打顶时期对上部烟叶物理性状及化学成分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1):5567-5569.
[10]刘 勇,周冀衡,周国生,等.不同采收方式对上部烟叶生物性状及物理特性的影响[J].作物研究,2010,24(3):55-59.
[11]纪成灿,王胜雷,许锡祥.提高上部叶可用性和降低上部叶比例的农业措施[J].中国烟草科学,2001,(4):19-22.
[12]陈宜军,齐绍武,夏 凯,等.不同时间二次打顶对烤烟上部叶生物量和钾含量的影响[J].作物研究,2007,21(5):746-747.
[13]王小东,汪孝国,许自成,等.对烟叶成熟度的再认识[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9):2644-2645.
[14]刘桂琼.复混肥料中总氮含量的测定方法探讨[J].凯里学院学报,2010,28(6):89-90.
[15]申国明,石 屹,窦玉清,等.冷水浸提—火焰光度法测定烟叶钾研究初报[J].中国烟草科学,1998,(1):40-41.
[16]赵立红,方敦煌.连续流动分析法测定烟草中水溶性糖、烟碱、氯离子的比较研究[J].光谱实验室,2007,(2):186-192.
[17]殷凤生,林国平,唐经祥,等.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烤烟重要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及其对经济指标的影响[J].烟草科技,2001,(1):38-40.
[18]王玉军,谢胜利,邢淑华,等.烤烟叶片厚度与主要化学成分组成相关性研究[J].中国烟草科学,1997,(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