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文本以点带面——浅谈理工科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

2012-01-29 20:32陈然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年24期
关键词:理工科语文课语文课程

陈然

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学院 福州 350002

在理工科大学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其重要性早已得到学界公认,然而在实践层面上,如何贴切地定位“大语”课程,如何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学组织方式,仍然有待进一步探索。本文的意图,旨在提出一种以经典文本为基础,通过“以点带面”的方法,依托于课任教师大量资料准备的课程改革方式,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兴趣与学习能力,增强他们语言应用的能力,并给予学生精神上与审美上正面的、深远的影响。

1 前提:重视经典文本的基础作用

经典文本,是指在中外文学史上具有相当地位的优秀作品,他们在各自所在的题材、体裁领域中具有代表性和经典性。之所以强调要牢牢把握住经典文本作为备课基础,有下面几点原因。

1)课时的限制。目前,理工科院校开设的大学语文课一般为32课时。汉语言文学的内容十分广博丰富,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充分运用有限的课时,最大程度地呈现更多的精品。

2)大学语文教师的背景与特点。随着高校师资力量不断增强,担任大学语文课的教师普遍具有中文系硕士、博士学历,经历过较为扎实的科研训练,完全具备对不同文本的解读能力。经典文本作为载体的有效性,具有较高的传播度,也拥有大量的研究资料作为背景。

3)为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占有更多相关资料提供了便利条件。

4)坚持以经典文本为基础,能够防止大学语文课程的庸俗化与喧嚣化,有效保持本课程的价值与效用。

坚持以经典文本为核心,既是对大学语文教师专业性最大程度的尊重,也在操作层面上对大语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综合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2 条件:激发教师主观能动性

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因素,在于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与综合能力。反观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课程改革的研究可以发现,课程改革研究涵盖了课程内涵、课程理念和课程制度的变迁,无论在哪个方面,课程改革最终都会落实到教师的教学这一问题上来[1]。那么,作为教学改革的实施者,如何盘活大学语文课程与课堂?

从外部环境的因素来考虑,理工科院校宜给予教研室充分的支持,允许并鼓励开创出富有院校特色的大语课程。由于不同的理工院校在优势专业、所在地域、学生群体特征等方面有所区别,所以应当鼓励包括大语课在内的人文课程大胆创新,以配合高校的整体建设战略。相应地,给予相关的院系(教研室)课程设计、评估考核等方面工作一定的自主度。

同时,加强所在院系(教研室)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是保障大语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许多经过专业学术训练的中文硕士、博士在面对大语课的实际挑战时,常常有一种职业上的无力感。其原因应归结为师资训练的不足。因此,不妨通过以下方法强化这个再培训的过程:

首先,宜在院系(教研室)积极构建具有开放性与实践性的教学研究活动,以保持教师队伍内部的持续活力。具体方式可以包括(但不仅限于)3种。

1)组织定期的参考资料分享。根据排定次序,由教师定期依次序在活动上提交与课程设计、教学活动有关的文献资料、视频资料等并加以分析讨论。

2)定期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并进行集体讨论与分析。

3)允许教师在课程内容、授课方式等方面保持一定的个性与自由度,同时在每个学期(学年)结束后依托学生的反馈意见与专家团队(由院系领导及相关人文学科带头人共同组成)的评议,对优秀教师进行奖励。

其次,推行对大学语文课任教师的职业“再培训”,尤其是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与引导。鼓励青年教师树立“品牌意识”。应在教师队伍内部引导对于个人职业定位、职业发展的正确意识,帮助教师更好地处理本专业研究工作与教学、原有知识背景的优势与不足这两对重要的关系。

最后,宜鼓励教师队伍拓展思维,突破原有知识结构与学术兴趣,在课程设置、阅读资料的选择、教学方式上更加适配于教学的实际需要。

3 方法:以点带面,超越教材,重组课程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于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爱因斯坦则认为:“学生,不是你要填充的一个容器,而是你要点燃的一把火炬。”(Student is not a container you have to fill but a torch you have to light up.)理工科院校学生原有的知识背景决定了他们需要更多的启发,才能够顺畅地建立起个体与课堂体验、与文本之间的精神联系,并在读写训练中受益。因此,提出“以点带面、超越教材、重组课程”的教改思路。

思路的基础在于激发兴趣、授人以渔。教师要通过合理的教学组织,提供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这就必须要立足经典文本,灵活地选取适当的辅助材料,在课堂上通过教师广博的知识基础,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1)深入与浅出。大学在校生所习惯的语文课堂仍停留在高中阶段。因此,教师必须摒弃繁复、过于专业技术化的文本分析、过多的理论建设,找准学生当下的知识储备、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水平,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在解读文本时,应首先找到适合的切入点,以易于把握的方式开展“引导性对话”。

2)工具性与精神性。必须明确大学语文课所执行的是多项任务,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于汉语言的使用能力。同时,应注重从“人”的角度分析文本、探讨作家的写作行为,强调“文学是人学”,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程感染力。

3)语言规范与文体创新。在文本分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和分析不同体裁固有的表达形式和多样性。同时,选取重点章节,展开课堂讨论,共同探讨不同表现形式带来的不同的表达效果、色彩和情感氛围。考虑 到理工科学生在这方面更需要补强,可以适当结合其他艺术表现形式的语言,来探讨不同艺术门类的长处。

4)欣赏与研究。在大学语文课中巧妙地将欣赏性与研究性结合,将有利于提升大学语文课的价值,有效地配合理工科院校的校风建设。基于文本,教师不妨大胆地将该文本、该题材和相关现象研究的历史与前沿成果简要地介绍给学生,布置相应的课外任务,要求学生自行查阅资料,去梳理其原因,以增进学生对于文本的形成、传播、解读及相应社会思潮的了解。

5)特定专业与阅读(写作)训练。阅读与写作,是大学语文课程中重要的教学内容。笔者呼吁给予大语教师更多的文本选择权,尤其是用于课程作业、推荐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文本,应该精准和有效。以开设汽车、自动化、工业设计等专业的理工科院校为例,教师应能够以“旅途”“现代工具”“工业美学”等关键词,迅速寻找到并熟悉相关的重要文学作品,以便应用在课堂讨论、专题教学、课后读写训练等方面。

在写作训练方面,应结合不同专业领域内的优秀文章,与学生共同探讨范文的成功之处。同时,教师应熟悉不同专业领域所对应的基本的应用文写作要点。

4 举例:文本“扩张”的多种可能性

本文所提出的大语教改思路高度重视任课教师“再组织”资料,并赋予其鲜活的生命力和可信的逻辑关联的能力。列举几种使文本得以“扩张”的方式:从单一文本到一种文学体裁的阶段性成果;从单一文本到某种风格的形成与传播;从单一文本到特定的创作题材(及其嬗变);从单一文本到某一作家的创作历程;从单一文本到一个历史阶段的社会文化生活;从单一文本到外国语言文学的语言文化表达(尤其适用于部分翻译作品,如引入叶芝诗歌不同译本的对比,以及中英文两种语言系统的表意特征)。

以上几种“扩张”文本的思路与方法的提出意在抛砖引玉,教师可以有选择地重叠应用,以便于在广泛的资源中选择最适合的辅助资料,来配合对经典文本的使用。随着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探索持续开展,课任教师明确职业定位、着眼于岗位所需的综合能力和开创意识,向内发掘,必将能够组织起拥有强大信息量、富有感染力而又具有成效的大学语文课程。

[1]杨明全.革新的课程实践者:教师参与课程变革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理工科语文课语文课程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理工科优等生WEY VV6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理工科大学生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浅析理工科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