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的文化学反思

2012-01-29 15:31□南
职教论坛 2012年15期
关键词:成人共同体文化

□南 海

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的文化学反思

□南 海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整体的发展呈明显趋缓并逐渐萎缩的趋势,这种状况与整个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强势主流形成明显的反差。从文化学视角来看,这种状况主要是由于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的文化自觉性渐趋弱化以至于几近丧失所致。当前的首要任务应是唤醒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主体的文化自觉意识与创新意识,并在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的实践中形成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的特色文化。为此,就必须组织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科学研究共同体,注重提升富有中国特色的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的研究范式,加强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与现代产业体系的联系,以形成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的创新文化。

成人高等继续教育;文化学反思;特色文化

在我国,作为高等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在由传统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主力军作用无疑是无可替代的。它向成千上万的已经走上各种生产或工作岗位的从业者提供着高层次的继续教育,不仅直接有效地提升了受教育者的文化素养、工作能力、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而且对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型公民,对发扬民主、健全法制、促进安定团结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的发展呈明显趋缓并逐渐萎缩的趋势。这种状况与整个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强势主流形成明显的反差。从文化学的视角来看,这种状况主要是由于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主体的文化自觉性渐趋弱化以至于几近丧失所致。笔者在此对该现象进行一些必要的文化学反思,希冀引起广大同仁的关注与讨论,坚信这样的讨论对问题的全面而准确的理解和解决是有所裨益的。

一、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亟需文化学反思

一般说来,文化学反思即从文化学视角的研究,而研究视角是指研究者研究研究对象时依据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研究者的研究目的的需要所持有的一种总的研究方法。关于文化学视角,一般认为是用文化学的范式、基本原理、范畴作为分析研究对象的工具。[1]笔者认为,文化概念的理解本身就蕴涵着一种根本的认识方法或研究方法,而文化学视角的研究即这种根本的认识方法或研究方法的高度概括,理应属于研究的方法论的范畴,其基本要求是将研究对象的文化属性、文化类属、文化增生、文化创生、文化碰撞与交融等方面的问题统统纳入研究视野并依据对文化的理解来认识或研究研究对象的一种总的方法。文化学反思要求研究者对研究对象所属范畴的文化属性或准文化属性进行说明。这样的说明并非可有可无的,因为任何一种研究方法都有其适用的一定的条件和范围。

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文化学反思已被广泛用作理解与解决人类社会领域内许多现象与问题的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或研究手段。在本来意义上,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属于典型的人类文化活动范畴,其主体的一切活动无不受其文化理念的影响,其教育内容也无不打上文化理念的烙印。从文化学视角对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进行透析有利于揭示其在发展过程中的深层文化蕴涵,并找出解决其相关问题的文化策略与文化手段。

二、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文化学反思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的文化自觉性渐趋弱化以至于几近丧失,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至今未能真正从成人学历补偿教育中走出来

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的性质对于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的科学定位与制定合适的培养目标、充分发挥其功能、保障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在正确方向上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意义。但是,遗憾的是,在当今中国生活着的多数人,甚至包括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的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中的多数人对此问题的理解并不到位甚至极其偏颇。迄今为止,将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看作学历教育的一种类型的认识仍然占居主流和主导地位,认为成人高等继续教育是由电大、夜大、函大、职大和自学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五大”)所实施的面向成人的高等学历教育。显然,无论从“应然”来看,还是从“实然”来看,这种观点都是片面的和不符合实际的。这种观点对于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来说都是十分有害的。

随着1998年教育部把原成人教育司与职业教育司合并为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绝大多数地方各级教育行政机构也相继仿效实施了这种合并。事实上,这种机构调整是有其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的,因为成人教育的实施机构主体与受教育主体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方面都与职业教育的实施机构主体与受教育主体有着诸多的同一或交叉关系,合并后的机构更有利于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成人教育的忽视。近年来,党和国家颁发的一系列重要的教育文件都将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并提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成人教育“要本着学用结合、按需施教和注重实效的原则,把大力开展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作为重点,重视从业人员的知识更新”。1998年12月,教育部颁发的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初中级人才。”2004年2月教育部颁发的 《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大力发展多样性的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其上一级标题即 “实施职业教育与培训创新工程”。2005年3月5日,温家宝同志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职业教育加快发展。高等教育注重提高质量。”在部署2005年工作时指出,“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大力发展各类职业教育。”事实证明,党和国家高层决策层已把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看作具有内在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应更多地把力量放在职成人的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上。因此,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应该尽早从成人学历补偿教育中走出来,全面实施多样化的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或培训,充分发挥成人高等教育主体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开拓更为广阔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二)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主动开拓生存与发展空间的自觉性严重缺乏

早在2002年,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15%,按照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理论,我国已基本实现了由“精英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转变。至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2l%,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达2,300万人,规模已居世界的首位,其中,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人数达435万人,约占20%。显然,中国成人高等教育对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然而,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推进,我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的发展就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冲击,面临着愈来愈多的困难与挑战,主要是生源的异化和匮乏问题。由于没有真正从学历补偿教育的误区中走出来,所以,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在解决生源异化和匮乏问题方面始终找不到合适的有效的解决途径。

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主体更由于缺乏自主性和主体性,长期依赖于中央政府给政策的惯性思维,面对种种早已降临的成熟的发展机遇,时常是未能觉察,即使觉察也难以有行动,充分暴露出中国成人高等教育主体在计划经济时代所养成的思维惰性。比如,至今仍未能为适应国家大力推进社区发展对高素质社区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而主动申报“社区成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我国大力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终身教育与社区的关系愈益密切,终身教育的社区化逐渐凸显,表现出社区生活性的特征,即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居民生活的需要,适应社区的发展,实现教育形式的灵活多样化,突出社区居民在教育过程中的自主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未来社区必将融正规与非正规或正式与非正式教育于一体,实现教育活动在时间、空间、设施、资源诸方面的有机融合,形成终身教育的支持和推动系统,满足学习化社会教育的终身性、开放性、整体性、连贯性、全民性、灵活性和生活性,使社区居民有可能获得终身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笔者曾在2008年撰文论证了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申报“社区成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理论依据、政策依据与实践基础,明确指出该专业学位申报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2]。然而,遗憾的是,时至今日,除了少数成人教育理论工作者明确表示支持并有意愿推动之外,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众多决策层主体和实施主体从来没有发出任何行动意愿的信号,更不要说有具体的实施行动计划与行动了。中国社区化的高水平发展乃是中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的社区教育工作者作为社区工作的主力军。中国的社区发展实践急切呼唤与之相应的专业学位教育制度的出台。设立“社区成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国际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合乎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三)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地方特色”未能形成

长期以来,由于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主要致力于甚至热衷于学历补偿教育,以致越来越远离了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这种状况直接导致了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的持续性生源异化和匮乏。这种状况亟待改变,否则,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将无法从根本上摆脱生存与发展的困境。

所谓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服务区域发展的“地方特色”,是指一定区域内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的发展状况与该区域内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相适应的基本属性的一种综合性表征。这种基本属性是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各种政策支持与宏观引导、社会公众与行业企业的积极参与、成人高等继续教育机构的创造性实践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鲜明的地方产业性、文化性和区域性的特有属性。在促进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各成人高等继续教育机构主体应在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根据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发展过程中内部与外部环境与条件的变化,不断调适自身的定位与行为,从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调整其教学内容、办学模式、课程模式、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为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强有力的人才与技术支持。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的“地方特色”是成人高等继续教育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彼此适应的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中国的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的深化,主要面向社会公众的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也必然会走出“象牙塔”,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真正实现其服务社会公众、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的价值。

在市场经济发育和完善的过程中,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对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服务功能会逐渐由潜性到显性、由片面到全面,最终实现与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高度有机结合。在中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的“地方特色”将表现得愈益明显。在我国现阶段,一些地方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已经由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向在职成人职业继续教育与培训的转化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可以预测,成人高等继续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融合将成为一种趋势,这种趋势应有两个方面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全方位进入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最终形成类似于美国的社区学院;另一方面,成人高等继续教育与企业的有机联合。在此过程中,将形成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的特色文化。

成人高等继续教育与社会生产和社会服务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更应突出其实践性、应用性、职业性、技术性和技能性的特征。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的培养目标应是“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以应用性、职业性、技术性和技能性人才为其培养特色。继续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拓宽受教育者知识视野,“以保持他们知识结构的先进性,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技术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帮助他们消化、吸收先进科学技术、现代管理知识和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大学后继续教育的内容应根据不同层次人员的知识基础和实际需要,注重实用性、针对性和先进性”。[3]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应在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其“中国特色”,今天看来,这种“中国特色”还处于形成过程之中。

三、积极培育有中国特色的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的文化学策略

(一)组织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科学研究共同体

科学共同体(或科学研究共同体)是指遵守同一科学规范的科学家所组成的群体,在同一科学规范的约束与自我认同下,科学共同体的成员掌握大体相同的文献并接受大体相同的理论,有着共同的探索目标。科学共同体的任务是建立和发展科学家之间那种为获取可靠知识所必须的最佳关系。科学共同体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可以按照国籍、地区来划分,可以按照学科来划分,也可以其他标准来划分。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科学研究共同体是由具有坚实的理论研究素养、研究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有志于献身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事业的研究者所组成的研究共同体。这样的共同体对于培育有中国特色的成人高等继续教育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二)注重提升富有中国特色的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的研究范式

在文化学研究视域中,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研究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研究范式是该共同体的研究理念与行动的核心文化内涵。该研究共同体的研究范式即该共同体的核心文化,它是研究共同体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所形成的稳定的并为该共同体所共有的研究理念文化中的核心内容。 该共同体的范式主导着共同体的研究理念与行动,具有一般文化所具有的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交融性、传承性、变异性和选择性。可以说,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共同体的研究范式是该研究共同体区别于其他研究共同体的内在的本质的根据。

科学研究共同体的研究范式对共同体成员的研究理念、研究结构和研究模式都具有巨大的形成作用。正如戴安娜·克兰所说:“文化被赋予了一个有影响力的角色,它塑造了特定社会群体的身份,作为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冲突的主要场所而发挥作用。”[4]毋庸置疑,在上述意义上,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研究共同体研究范式已经成为对该共同体成员具有强有力的文化自我约束力和自我认同作用的组织文化。

(三)加强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与现代产业体系的联系

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要走出低谷、步入健康的和可持续的发展之路须臾也离不开中国高等继续教育的文化创新。综观中外一切重大创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模式创新;等等),可以发现:一切创新均可以由“文化创新”来催生。

所谓文化创新,既可以指将既有的文化元素进行选择和重组,也可以指在一定的文化价值观的引领下基于已有的文化基础通过特有的实践来创造一种新文化的过程或成果,其目的在于创造生活、产业和社会价值的新机会。文化创新已经深入到了人的改造活动的最高层次,这种改造活动不仅创造和丰富了文化,而且改造了自身,使自身的思想、语言和行动实践在一种新的文化约束下进行价值活动。文化创新对其他创新构成了强有力的、稳定的、持久的和深远的影响。文化创新促进人们自觉地对自身的思想、语言和行动实践进行反思。文化超越是最有价值的超越,这种超越决定了一定超越中的最终结果。

在今天看来,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的文化创新的契机在于中国成人高等教育文化与中国现代产业体系中的企业文化的选择与重组。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培育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时期。要大力培育与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这一系列战略任务的提出与完成,必将带来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技术的升级换代,淘汰一些旧的就业岗位并带来大量新的就业岗位,带来对技能人才,尤其是高端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在数量、层次、规格和素质方面的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务必按照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现代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规律的要求,调整专业结构、创新培养模式、密切技能人才培养与现代产业体系的联系,为我国现代产业核心竞争力做出应有的贡献。因此,科学发展在职成人职业继续教育已经成为培育与发展我国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条件。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只有与我国的现代产业体系保持密切的联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存与发展问题。

[1]胡斌武,吴杰.试论课程的文化学基础[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05).

[2]南海,刘文全.中国成人高等教育面临的难题与机遇[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04).

[3]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1987.

[4]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93.

责任编辑 王国光

南海(1962-),男,山西运城人,教育学博士,山西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学、成人教育学和教育学原理。

课题项目:山西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成人教育基本理论与学科建设问题研究”(项目编号:0808004),主持人:南海。

G720

A

1001-7518(2012)15-0039-03

猜你喜欢
成人共同体文化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养大成人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成人不自在
谁远谁近?
成人学习能力研究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