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轩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濮阳 457000)
关于高职农科类专业非笔试考试模式的新探索
张志轩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濮阳 457000)
非笔试考试是引导学生实践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文章结合园艺技术专业的特点、优势,针对园艺行业岗位要求、农村发展需求、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需要,利用现有教学条件、师资力量及周边的教学资源,根据学生的兴趣、愿望和能力,对该专业核心技能课非笔试考试的基本模式方法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农科类专业非笔试考试的基本特点、基本模式、类型、资源配置要求等。
高职;农科类专业;非笔试考试;模式;类型;特点
高职院校肩负着为各行各业培养和输送合格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重任。现阶段我国农科类院校和高职院校农科类专业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大批适应农业行业岗位要求、农村发展需求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农业是一个实践性、技术性较强的行业,我国农业仍处于初级阶段,经验型农业占农业行业的主导。我国广大农村急需大批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需要有大批专业性强和动手能力强的实用技术人才作支撑。
实践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不是通过书本知识传递和课堂经验讲授能够获得的,而是通过自主地参与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自觉地发现问题、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尝试性地解决问题来得到发展的,是高职教育的核心。因此,高职农科类专业应充分利用现有专业优势、办学条件,注重质量,突出特色,将学生实践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2006年以来,笔者依托我校教学条件、师资力量及周边的教学资源,根据学生的兴趣、愿望和能力,结合园艺技术专业的特点、优势,针对园艺行业岗位要求和、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对该专业核心技能课,包括园艺作物生产技术、园艺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设施园艺、作物育种等课程实行非笔试考试的基本模式、方法、效果进行了探索。
客观性(或直观性) 农科类专业非笔试考试的题干和答案都客观存在的,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或器官,全过程都比较直观,不仅看到过程,而且有直观的结果,主观成分较少,农科类专业非笔试考试也体现了考试的公正、公平与公开。
季节性(或时间性) 农科类专业学生学习的对象是活体植物,是人工栽培的作物,每种植物都有其最适宜的环境,有明显的季节性。开花结果都具有固定的时间。非笔试考试应恰当选择季节性作物种类。
连续性与周期性 作物的生长、病虫发育都有一个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少到多的过程,春花秋实,都有明显的周期性,而且这些变化过程都是连续的。因此,农科类非笔试考试要拟定好具体的实施方案、场景和时间。
主体性与民主性 非笔试考试的主体是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很重要。农科类专业非笔试考试前调查摸底很重要,一切从学生出发,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动性和积极性,针对学生的问题的需要,积极创造条件,适当引导,满足学生需求,保障考试顺利实施。
可行性与指导性 与传统考试方法相比,农科类专业非笔试考试需要有充足的教学资源,如场地、材料、设施、手段等,在充分利用资源的基础上要创造条件,制定保障措施。非笔试考试方案要切实可行,保障措施要落实到位。非笔试考试师生关系也有明显变化,传统考试师生之间是考与监考的关系,而非笔试考试中师生关系除了具有传统考试内涵之外,还有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非笔试考试中教师除了有组织、评价等责任外,还有指导和管理的义务。
综合性 农科类专业非笔试考试实质是一个生产操作过程,有时需要一个生长周期,生产过程是复杂多变的,往往涉及几门课程,需要几位专业教师参与,指导过程不能局限于一个专业教师,有时需要一个团队,因此,非笔试考试过程是对一个专业的评价。综合性比较明显。
反思性与重演性 非笔试考试实质上是一个试验(实验)过程,其过程、结果都按其自身规律发展,因此,学生之间的结果有重演性,上次与下次有重演性;在非笔试考试过程中,如果采用新方法、新手段可能出现新的结果,需要指导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改进方法,进行有益的反思。农科类专业非笔试考试过程、结果与学生学习效果也有关系,其过程、结果也是千差万别的,这就促使教师进行反复实践、反思,不断改进非笔试考试的方式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实用性与有效性 非笔试考试内容多为本专业核心技能课的核心操作技能,农科类考试题干与答案是实物,其结果都有实用性与有效性。因此,非笔试考试选材上要有目的,选用有价值的东西,可与生产、科研、创收相结合。
按非笔试考试的场所、所需资源不同把非笔试考试分为室内验证性非笔试考试和田间生产性非笔试考试两个类型。
室内验证性非笔试考试 其特点是利用音像、图片、标本、模具等教学资源进行一对一或多(教师)对一(学生)以及面对面口试、质询,考核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评价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例题1:昆虫识别与分类
所需资源:昆虫标本或挂图、照片
题干:昆虫种类、虫态识别、分类。隐藏题干:主要危害作物、发生特点、防治方法等。
考核要点:准确度、语言表达能力、应用能力、综合能力等。
例题2:日光温室设计与建造技术
资源:日光温室模具及零部件
题干:组装一个节能型日光温室。隐藏题干:日光温室设计与建造主要技术参数、建造程序及用途等。
考核要点:考核实际操作能力,日光温室设计与建造基本参数、利用等掌握情况。
田间生产性非笔试考试模式 田间生产性非笔试考试方法多样,目的、重点、时间长短具有很大差异,而且过程比较复杂。根据田间生产性非笔试考试目的、过程不同,我们把田间生产性非笔试考试分为结果型、过程型、技巧型、混合型四大类。
(1)结果型。其考核评价重点以最终结果为评判标准,过程作为参考。
例题3:番茄苗培育
资源:每人100粒种子,1m2育苗床。
考核要点:出苗率、成苗率。
评价指标:出苗率高低、成苗率、试验报告。
(2)过程型。过程型非笔试考试重点考核评价学生操作的过程、要领,其结果作为参考。
例题4:苗木嫁接
资源:砧木、接穗若干、嫁接用具。
考核要点:操作过程要领掌握情况。
评价指标:苗木嫁接程序及要领掌握情况。
(3)技巧型(或速度型)。技巧型(或速度型)非笔试考试考核评价重点是操作熟练程度,评价指标是可以量化的。
例题5:茄子苗嫁接技巧
资源:茄苗砧木苗若干,嫁接用具。
考核要点:每0.5小时嫁接株数。
考核指标:单位时间内嫁接数量。
(4)混合型
混合型非笔试考试重点不仅考核评价学生的操作过程,而且还要考核评价结果,其过程、结果同时作为考核评价指标。
例题6:茄子苗嫁接及成活率
资源:茄苗砧木苗若干,嫁接用具,场地(如每人4~5平方育苗床)。
考核要点:嫁接过程、嫁接后管理。
评价指标:嫁接株数、成活率。
组建技能操作室 室内验证性非笔试考试需要搜集积累大量的音像、图片、标本、模具等教学资源;室内验证性非笔试考试需要场地和教具等。结合实际组建技能操作室,用于室内验证性非笔试考试,还可与技能等级鉴定、科研等相结合。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提高技能操作室的社会效益。
建设实训基地 有条件的院校应建设功能齐全、设备完善的校内实训基地,不仅方便实践教学,同时又是教师的科研场所,是服务地方的窗口。
组建技能考核评价队伍,建立完善的非笔试考试考核评价体系 专业教师与行业专家、农村和企业技术领袖相结合,组建技能考核评价队伍,制定考核标准、考核办法,建立完善的非笔试考试考核评价体系。聘请行业专家、农村和企业技术领袖参与非笔试考试,担任指导教师、考评专家,使非笔试考试场景接近实际。建立完善的非笔试考试考核评价体系,应坚持以下几条原则:笔试与非笔试考试相结合,平时成绩与考试相结合,非笔试考试与总结报告相结合,非笔试考试与生产科研相结合。
学生方面 (1)非笔试考试不仅促使学生形成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也促使他们形成了正确的工作、生活方法,对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习惯的形成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2)非笔试考试不仅端正了学生的专业思想,而且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专业学习热情。(3)非笔试考试不仅促进了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和勇于尝试的热情,更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4)非笔试考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知识、技术的浓厚兴趣。(5)非笔试考试不仅促进了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学习、工作交流,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责任意识,对他们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产生深远影响。(6)非笔试考试不仅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且在非笔试考试及平时实践性学习中汲取职业素养,树立劳动观念,提高写作能力、协调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锻炼和检验,对今后工作、学习、生活大有裨益。
教师方面 (1)非笔试考试不仅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而且极大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主动性和积极性。(2)非笔试考试不仅提高了教师的实践应变能力、发现新问题的能力,而且促进了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改进方法。(3)非笔试考试不仅促进教师进行有益的反思,而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还有利于推动教师科研工作的开展。(4)非笔试考试不仅增加了师生间的互动,而且促使和谐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学校方面 (1)非笔试考试不仅提升了农科类院校和高职院校农科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水平,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核心能力的培养,而且提高了办学质量和毕业生素质,彰显了特色,促进了农科类院校和高职院校农科类专业的健康发展。(2)非笔试考试不仅有利于农科类院校和高职院校农科类专业教学资源的积累和资源合理配置,而且加快了农科类院校和高职院校农科类专业的专业建设。(3)非笔试考试不仅促进了农科类院校和高职院校农科类专业产学研结合的层级,而且可以增强教师服务地方经济的意识,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1]沈士德.土建类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1(20).
[2]谈征宇.试析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开放式管理平台的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11(7).
[3]许益成,方颖,金霄翔.高职院校中层干部开放性教育培训体系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20).
[4]董自梅,谷延泽,朱学文,陶令霞.高职高专园艺技术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讨——“PTI工学结合职业素质目标分段培养模式”分析[J].河南农业,2008(20).
[5]王光义.实验教学理念与创新能力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8).
[6]叶枫.深化实验教学改革 不断培养创新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10).
[7]胡议丹.环境艺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思路[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12).
[8]吴云,龚云登.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技能考核体系研究[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9]王彩云.影响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因素及对策[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10]黄炜,逯明辉,李大伟,赵彩平.园艺专业《园田技能训练》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1(13).
[11]周静波,张鑫,罗劲松.对园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安徽林业科技,2011(3).
[12]熊光奎.高职院校果树栽培课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23).
[13]梁淑霞.提高果树栽培学教学效果的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1(15).
[14]贾利元.蔬菜栽培课程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的研究[J].河南农业,2011(16).
[15]吴志红.高职园艺技术专业学生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3).
[16]李峰,潘介春,何新华,黄桂香,于文进.加强果树栽培学的实践教学 提高园艺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构思[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S1).
[17]黄振喜.《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的教学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7).
张志轩(1963—),男,濮阳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与农业经济系副教授,高级农艺师,园艺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为园艺作物育种栽培及教学。
G718
A
1672-5727(2012)09-01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