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玲玲
(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 无锡 214045)
高职导游专业学生信息素养现状与培养对策
袁玲玲
(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 无锡 214045)
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本文对五年制高职导游专业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就学生信息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对策。
高职;导游专业;信息素养;培养;对策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我国的旅游业面临着全新的发展机遇,世界旅游组织(WTO)认定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首位旅游目的地国家。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者的自主性、参与性增强了,使得传统的导游方式也面临挑战。导游讲解工作的本质是加工和传递信息。为了适应信息社会游客的需要,导游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以便在工作中高质量地加工和传递信息。1997年,纽约州立大学图书馆馆长理事会把信息素养定义为:“能清楚地意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能确定、评价、有效利用信息以及有效利用各种形式交流信息的能力。”“信息素养是由信息知识、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等多种要素构成的。”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可使学习者懂得如何找到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懂得认知和创造,知道如何学习和更新知识、重构知识体系,以适应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
高职旅游教育是保障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面对信息化浪潮,培养和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是推进高职院校导游专业教育信息化进程、促进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关键。
研究对象是无锡市3所高职院校导游专业学生。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查阅、收集了有关教育信息化、信息素养等方面的资料,以此作为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经过相关专家进行信度、效度检验合格后,将设计的问卷进行发放、回收、整理。各年级随机发放学生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47份,问卷回收率为98.8%。在Windows 7的运行环境下,运用Excel电子表格软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数据处理。针对调查的情况进行系统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与建议。
(一)信息意识状况
信息意识是人们捕捉、判断信息并及时抓住有用信息的能力。现代旅游学科知识高度交叉渗透,信息资源非常丰富,涉及的各个领域信息比较分散,如果缺乏强烈的信息意识,则产生不了信息需求,或对信息的捕捉、分析、判断盲目肤浅,从而无法得到有效的信息。因此,处于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高职导游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对学生信息意识状况的调查分析,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学生对采用数字资源(包括各种媒体素材库、教案库、知识库、课件库、网络课程等)进行导游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的态度状况 调查结果表明,有87.9%的学生“希望”通过学校提供的网络学习资源库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不希望”的占2%;“无所谓”的占10.1%。从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对采用数字资源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持积极态度的占多数,持消极态度的学生相对较少,这也说明了部分学生通过网络学习专业知识的意识不强,需要加强引导。导游专业数字资源对于丰富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传授学生信息处理的技术、技巧,强化学生的信息意识,拓展学生的信息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建设数字资源库引导学生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学习非常重要。
学生收集掌握信息对导游专业学习的帮助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认为收集掌握信息对专业学习“非常有帮助”的学生占37.7%;认为“比较有帮助”的占53%;认为“不太有帮助”的占8.9%;认为“没有帮助”的占0.4%。数据表明,大多数学生已经认识到收集掌握信息对专业学习是有帮助的。少部分学生认为收集掌握信息对专业学习没有帮助,说明这部分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可能还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缺少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在专业学习方面还需要教师的督促,个人专业学习的目标不明确,导致学生在学习上没有方向,缺少动力。这也反映出导游专业教学的教学手段落后,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缺乏创新。
学生收集导游专业信息的频度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有21.9%的学生“经常”上网查阅资料;有74.5%的学生表示自己只是“偶尔”才会上网查阅资料;有3.6%的学生“从不”上网查阅资料。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能够主动收集有价值导游专业信息的学生并不多,虽然有少部分学生具备了主动上网获取专业知识进行学习的意识,但绝大部分学生收集专业知识的意识是非常淡薄的。这说明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专业学习上还有一定的惰性,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并且要对学生收集专业信息的意识进行引导,使其能够充分利用方便、快捷的网络手段获取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平时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
学生上网目的的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69.6%的学生上网目的是为了“游戏、聊天”;58.7%的学生上网是为了“浏览新闻、收发邮件”;53.8%的学生上网是为了“网上购物”;上网因为“其他”目的的占39.7%;还有5.3%的学生“基本不上网”。上网“了解导游专业知识”的学生占42.5%。互联网方便、快捷、丰富的数字资源为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忽略了网络资源潜在的巨大的学习价值,多数学生更多地将网络视为娱乐、休闲的途径。因此,教师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上网的引导,使他们对网络的使用效果达到最优化,真正使学生将专业理论信息知识的获取与专业学习能力的发展结合起来。
从以上各项对学生信息意识调查的总体情况看来,学生的信息意识比较淡薄,与信息化时代导游专业教学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缩短差距,实现信息化时代的高职导游专业教学目标,加强学生的信息意识,是首先需要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信息知识状况
信息知识是人们对于信息理论及信息技术了解的程度,通过了解与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巩固和加强人们的信息意识、能力、伦理道德等。了解学生的信息知识情况主要从其对具体技能知识掌握的情况进行调查。调查数据显示,首先,学生已经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的比例为95.9%,这项比例最高;其次为“文字处理等办公软件的使用”,比例为70.4%;掌握“动画制作”的学生占23.1%;掌握 “网页制作”技能的学生占17.8%;懂得“计算机语言”的学生占8.5%。总体看来,大多数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完全可以应对信息的获取、处理,至少不会困难。但仍有1.2%的学生选择了“以上都不具备”,这个比例在以计算机作为基本工具的信息化社会里还是比较高的。虽然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各有高低,但只有掌握基本的操作,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三)信息能力状况
信息能力是指人们有效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生成新信息的能力,是信息素养内容结构的核心部分,是信息素养水平高低的最直接、最明显的外在表现。本次调查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学生获取导游专业信息的途径或方法 调查结果显示,79.8%的学生将“导游专业书籍”作为获取信息的首要途径;其次是“课堂”、“电视”和“报纸杂志及学校内外的宣传栏”,所占比例分别为67.2%、53.4%和49.8%。说明传统的获取信息的方式在学生中仍然占主体地位。学生通过“一般计算机检索”获取信息的比例为63.6%,而通过“高级计算机检索”获得信息的学生仅占6.1%。12.6%的学生通过“听讲座”获得信息,说明学校在开设专业知识讲座方面做的工作较少。还有7.3%的学生通过“其他”途径获得信息。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网络资源的即时、迅速、无界域性等优势已被大多数人了解和认可,但调查数据表明,学生还主要通过传统手段获取专业信息知识,这不得不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深思。通过访谈部分教师和学生了解到,学生很少通过网络手段获取信息,可能有四个方面的原因:(1)教师缺少对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引导;(2)缺少良好的网络平台;(3)学生的上网条件有限;(4)学生本身的信息意识比较淡薄,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不浓。
影响学生获取信息的因素 调查数据显示,影响学生获取信息的最大因素是“缺少必备的数据库”,占61.1%;其余依次为“缺乏信息检索知识”,占32.4%;“不懂数据库检索方法”,占25.9%;“不了解数据库内容”,占24.7%;“缺乏计算机网络知识”,占16.6%;还有22.6%的学生选择了“其他”。通过访谈部分教师和学生了解到,无锡市各高职院校都已经开通了一所或多所数字图书馆,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读秀等。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访问数字图书馆获取想要得到的信息。但是由于受到使用条件的限制,一般学生很少能够使用数字图书馆,而各校都没有开设信息检索课,所以从数据上看,学生的信息来源渠道较少、缺乏信息检索知识是影响学生获取信息的最主要因素。
学生辨别信息的能力 调查结果表明,能够“非常理智地辨别出信息真伪,对虚假信息不予理会”的学生占71.3%;“能够辨别良莠,能提醒周围人们并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的学生占19.8%;“曾经受过骗,以后注意加强防范”的学生占8.9%。由此可见,学生辨别信息的能力状况较好,但是发现虚假信息的举报意识普遍不强。
(四)信息道德状况
信息道德是人们在信息交流活动中应具备的品质。信息技术的负面影响包括信息环境的污染、侵害知识产权、利用计算机进行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等。在信息化时代,高职院校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道德,抵制各种利用信息的不良行为。对学生信息道德状况的调查分别从学生对网络信息知识产权的认识和对非法网络行为的认识两方面进行。在信息时代,网络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同时也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对网络信息知识产权的认识调查表明,有89.1%的学生认为网络上的信息是应该得到知识产权保护的;认为不应该得到保护的比例为6.5%;还有4.5%的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学生对非法网络行为认识的调查表明,有87%的学生认为非法截取他人信息、破坏他人网络或在网上散布谣言和病毒的行为“对社会有危害,应严厉惩罚,并尽力杜绝”;有8.5%的学生认为非法网络行为“技术高超,令人佩服”;还有4.5%的学生持“无所谓”态度。从数据上看,大部分学生对网络信息知识产权的认识、对非法网络行为有正确的认识,总体上看,学生对信息道德的认识还不全面,信息道德意识有待提高。
加强校园网络和信息化资源的建设 各高职院校都已经建立了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校园网,建立了网络中心和多媒体教室,硬件基础已比较完备,但普遍存在网上资源匮乏、资源共享不充分、网络利用率不高等现象。因此,各高职院校应加强校园网络和信息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包括完善校园网络,建设多媒体课件教学库、网络教学资源库、精品网络课程、数字图书馆等信息化资源,使信息平台和信息工具真正作用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专业教学中应融入信息素养教育 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导游专业课程的整合,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教师改革教学模式的工具,为课程提供资源,创设教学环境,使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资源及课程实施等因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融合,使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信息技能,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自主学习、探究、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就会自然地显性或隐性地贯穿在专业教学中。
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 培养具备较高信息素养水平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深化职业教学改革、推进信息素养教育、提升职业教育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教师,会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具备较高信息素养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
发挥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优势,开展信息素养教育 在实施信息素养教育方面,图书馆可以开设各种形式的讲座,教会学生查找、获取和利用各种信息资源,要注重信息处理的完整思想、基本方法和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面对新的学习内容时,能根据信息处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
利用校园文化加强信息道德实践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高职院校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建设价值导向鲜明的校风、学风,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形成清新文明的校园风尚,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针对学生对网络信息关注度较高的现状,应大力加强校园网优秀文化栏目的建设,结合实例,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学经典、高雅艺术作品和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抵制假丑恶、倡导真善美。
[1]陈文勇,杨晓光.国外信息素养的定义和信息素养标准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0(2):19-20.
[2]刘孝文,金胜勇.十年来我国信息素养研究述评——对信息素养研究论文的计量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6(5):132-135.
[3]王吉庆,等.信息素养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4]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5.
[5]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袁玲玲(1975—),女,江苏无锡人,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讲师,主要从事旅游管理教学研究。
G715
A
1672-5727(2012)09-00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