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院所专利管理模式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2012-01-29 08:20李永明张颖珍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17期
关键词:科研院所专利申请专利

李永明 杨 翊 张颖珍 佘 义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天津 300192

科研院所专利管理模式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李永明 杨 翊 张颖珍 佘 义▲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天津 300192

科研院所是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领域科研创新的生力军。但由于长期以来知识产权及风险管理意识薄弱、管理机构及专利激励机制不健全和保护投入不足等原因,使得现在科研院所普遍存在成果多专利少、专利成果转化难等问题,这与科研院所的实际科研水平并不相符。本研究从目前科研院所专利管理状况为切入点,深刻分析了我国科研院所专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较为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对科研院所实施专利管理战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科研院所;知识产权;专利管理;专利管理模式

1 背景

1.1 专利管理的意义

专利管理是科研院所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是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增强核心竞争力,谋求稳定、持续和快速发展的重要措施。

1.2 科研院所专利管理的管理模式

科研院所专利管理模式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专利管理实现的总体目标。专利管理的总体目标包括直接目标和战略目标两个组成部分。直接目标是增加专利数量、提高专利质量以及直接提高专利的成果转化率。战略目标是提升专利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专利管理对自主创新的贡献,增加科研院所的竞争能力[1]。科研院所的专利管理模式是由专利申请、专利运营、专利保护三个管理模块组成。其中专利申请是专利管理的第一阶段,是技术创新的固化之实。技术创新是专利申请的源泉。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专利运营是科研院所实现其价值的重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必须通过资本化运作与价值化管理,科学运营,才能发挥专利的资源效益,才能促进专利技术的转化及其价值的实现。专利保护是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增强竞争力的关键环节[2]。上述几个部分系统的结合在一起,相辅相成,构成了科研院所专利的管理模式。

2 科研院所专利管理模式下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风险管理意识

风险管理作为指导和控制某一组织与风险相关问题的一种协调活动日益受到重视。在我国,风险管理的发展及应用相对滞后,科研院所的专利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管理者缺乏风险管理意识[3]。风险存在于专利管理的各个环节当中。在专利申请过程中的主要面临来自新颖性丧失、可申请专利范围选择不当、专利申请文件不完善、未充分利用“优先权原则”、未充分利用“申请在先原则”、专利申请与“在先权利”冲突、不及时申请发明专利实质审查的等诸多方面的法律风险。在专利运营中,主要面临来自专利许可、专利转让等专利市场运作与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在专利侵权保护中,主要面临来自侵权行为认识不全面和侵权救济措施运用中的法律风险[4]。在专利管理过程中,主要面临来自研发阶段专利管理、专利申请管理、专利运营管理、专利信息管理等几个方面的法律风险。上述风险的预防和解决,将有助于降低或控制专利保护中的法律风险。

2.2 管理机构不健全

科研院所中专利管理机构设置基本相似,中科院的专利管理情况最具代表性。采用院所两级的分布式管理模式来管理专利,中科院设有综合计划局成果专利处负责全院科技成果与专利管理,该处仅有3名工作人员(含处长),其主要职能包括组织实施组织国家科技奖的推荐评审,拟定院科技成果奖励的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并负责专利工作的规划与管理,组织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与培训。中科院综合计划局只对专利管理起宏观指导的作用,具体的专利申请与实施管理是下放在各个研究所中。但中科院下属研究所中,只有少数研究所有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其余绝大多数研究所则将专利管理职能划归科技处或科技研发产业处,但是专利管理只占该部门众多职能中的小部分,而且此部分职能也仅仅停留在流程性事务性行政性管理上。科研院所专利管理机构的不健全,直接影响了知识产权的有效管理,使专利的不到妥善的保护。

2.3 激励机制不健全,科研人员流动性大,职务性专利流失严重

专利激励是目前科研院所所面临的一大重要课题,贯穿于专利管理的全过程。科研院所的专利激励机制虽然正在向现代的管理方式转变,但仍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虽然已经开始学习国外先进成熟且行之有效的激励手段,但在实践上还存在不足。科研院所激励手段比较单一,多以薪酬作为手段实施激励,而忽视了科技人才的精神以及发挥其创新才能的一些激励机制,如弹性的工作时间或工作地点等。科研院所激励机制的公平性、公正性有待提高。部分科研院所认为对科技人才进行高程度、大面积的奖赏会鼓励绝大多数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如此机制反而养成了科研人才的惰性,导致有突出业绩的员工不能体现出其在科研院所内的重要作用,压抑人才的发展,最终导致人才的流失[5]。在科研院所中,职务性专利和非职务性专利区分并不明显,有些应属于职务性专利范畴的专利,却被个人利用以个人的名义申请下来或者跟随科技人员转职、跳槽而流失,严重损害了科研院所的经济利益和学术利益[6]。

2.4 专利转化率低

将专利进行产业化、市场化是专利管理的最终目的。我国专利成果转化、推广和产业化历来是一个薄弱环节。2011年《中国有效专利年度报告》数据显示,我国专利技术转让实施率仅为0.29%。造成我国专利转化率低的主要原因有:(1)很多专利技术看上去很“动人”,但缺乏实用性;(2)虽然专利有很好的生产效益,但因为缺乏资金或看不到利益,企业不愿意购买;(3)相关发明人缺乏专利保护意识,对已经实现转化的专利还不知情或者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4)随着国外一些专利投资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国内很多技术创意在未申请专利前,就可能被这些公司截取。虽然这类以经营专利为生的公司并不触犯法律,甚至有些已经与我国高校开展相关合作,但这类公司的存在将直接影响我国专利授权的数量和质量。

3 科研院所专利管理中所遇问题的对策

3.1 普及专利及风险知识,加强专利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科研院所应该把持续提高广大科研人员,特别是科研院所相关领导、产业负责人及专利管理人员的专利意识及风险意识作为专利管理工作的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工作来落实,从而提高专利的申请数量及质量。为此,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对领导层人员以及管理专利工作人员加强专利和风险管理知识的教育,培养专利意识、风险意识,重视专利管理工作,对专利工作人员应加强专利策略培训,有重点、有层次、有针对性地普及专利法及风险管理知识,进一步强化科研工作人员专利意识,提高专利权保护的自觉性,针对性,积极性。同时应加强专利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专利管理人才引进、使用、管理和评价制度,优化专业管理人才发展环境,多与人才教育机构及法律部门展开合作,最终建立一支专业的专利管理人才队伍。

3.2 借鉴国外专利管理经验,完善专利管理机构

我国科研院所要认真学习国外先进成熟且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与经验,充分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努力探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寻求科研院所专利管理的新策略,达到优化管理的目的。科研院所要设置独立的专利管理机构,规范管理体制,制定系统的管理制度,规划专利管理战略方向,加强专利保护,促进成果转化,规避专利管理中的存在的风险等。同时,科研院所还要安排专职人员管理,负责专利的日常事务及行政管理。科研院所除计划培养或引进一批高质量的专利管理人才外,可以委托代理机构代理知识产权业务,为各院所的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工作提供方便、快捷的途径和高质量的服务。专利申请代理费由各科研院所承担或将此项设置成基金项目申请过程中的选项,申请专利中的各项事务性工作均由专利管理部门和代理公司负责。发明人及其项目组不必承担任何支出,为科技人员在申请专利方面提供免费便捷的服务,让其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科技研发中,促进科研院所专利的可持续发展。

3.3 完善专利奖励机制,激发人才研发积极性;提高专利研发人员素质,保护职务性专利

在专利工作中,科研院所多借鉴国外成功的专利管理经验,采取多种激励措施并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鼓励发明创造[7]。科研院所可以设立知识产权专项基金,着重支持专利申请、专利实施、专利技术产业化及市场化。对专利保护与管理做出重要贡献的部门和个人将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并作为工作业绩考评的重要参考。只有在专利管理工作中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才能产出更多更好的专利成果,才能产生更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另一方面,科研院所应恰当权衡,改革工作方式,使工作方式更加的人性化,在工作中以人为本,在精神层面上激励并关心专利研发人员。因此,只有建立一个荣誉、关怀与物质奖励并重的激励机制,才能激发科技人员从事专利研究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促进专利工作的发展[8]。同时,对从事专利开发的研究人员应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职业素质和道德情操,明确职务性专利范围,并依照专利法,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防止职务性专利非职务化使职务性专利得以很好的保护。

3.4 提高专利产业化能力、促进科研院所专利良性循环

专利只有同生产力相结合才能发挥其巨大的生命力,才会更充分的体现其价值。科研院所应利用网络等渠道加强与企业和投资人的联系,了解专利研究的前沿及社会需求,增强专利的产业化能力[9-10]。为了这个目标,科研院所需加强三支队伍的建设:(1)建立专利研发队伍,为专利研发提供技术支持,促进研究成果变成专利,这支队伍主要是科研院所各专业的优秀科研人员;(2)建立专利管理队伍,对技术方案的专利性及市场前景进行分析和论证[11];(3)建立专利转化队伍,科学地组织起具有促进专利转化能力的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然后利用专利奖励政策,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最终达到促进专利转让与实施,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科研院所应采取开放灵活的方式,在保障基本利益的前提下尽可能鼓励科研人员采用知识产权形式转移技术成果[12]。通过专利非排他性许可方式扩散相应的技术创新成果,增加科研院所在国内乃至国际的竞争性,释放蕴含于科研人员的巨大创新能量,将纵向科研项目真正转变为社会科技创新的原始动力,通过科研院所形成技术创新的良性循环增加竞争性。

4 结论

总之,科研院所应当对专利工作从战略上予以高度重视,并将其纳入科研管理的全过程。加强科技人员专利及风险意识培训,借鉴国外先进管理方法,逐步完善专利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模式,完善激励机制,进行人性管理,加强专利人才队伍建设,加快专利转化率,促进专利管理工作良性循环,最终建立起一套适用于科研院所的专利管理体系,对科研院所的专利转化、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陈栋.浅谈知识产权的行政保护[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15):74-75.

[2] 朱莺.浅议知识产权保护在科研管理中的应用与作用[J].学术探讨,2011(5):287-287.

[3] 肖延高,韦永智.知识产权的特有属性及其价值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1,13(5):43-50.

[4] 何铭,王浩,周磊.职业知识产权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新模式探析[J].科技与法律,2009,79(3):36-39.

[5] 王锋.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J].公民与法,2009(11):2-5.

[6] 武善学.健全中国特色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和执法体制[J].法学杂志,2010(4):123-125.

[7] 李玉玲,赵德铸.国外高校技术转移和知识产权保护运行机制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0,55(1):154-157.

[8] 陈锋,杨俊,张静,等.中国主要医药科研院所专利保护分析[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11,6(1):63-65.

[9] 刘寨华,唐丹丽,张华敏.我国传统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策略探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11):1-2.

[10] 张桔,宗妍,王深.知识产权保护与城市创新能力现状分析[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9,7(6):57-60.

[11] 黄生平.企业科研管理工作中的知识产权保护[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1(3):47-49.

[12] 钟立灿,梁西.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再认识[J].经济研究导刊,2009(36):123-124.

Status,isues and strategy on patent management model of institues

LI Yongming YANG Yi ZHANG Yingzhen SHE Yi

Institute of Radiation Medicine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Tianjin 300192,China

The institutes are the new force on the aspect of innovation in basic research and high-tech research field.However,due to the long-term weak awarenes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risk management,imperfect mechanism of management agencies and the patent incentive,and insufficient protection of investment,now all the institutes have the common problems of more results less patents,the conversion of patents is difficult,this does not match the actual scientific researching level of the institutes.Patent management situation of the institutes as the starting point,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problems on patent management of Chinese institutes,and proposed a more reasonable and feasible solutions,it would have a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institutes on patent management.

Research institutes;Intellectual property;Patent management;Patent management mode

R194

C

2095-0616(2012)17-142-03

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高层次科技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研究》(09ZLZLZT03500)。

▲通讯作者

2012-06-05)

猜你喜欢
科研院所专利申请专利
从一件无效宣告请求案谈专利申请过程中的几点启示和建议
专利
航天科研院所“双创”路径研究
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运行管理探索与实践
唑啉草酯中国专利申请分析
专利文摘
科研院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的有效性提升研究
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选择的博弈分析
专利申请三步曲
药品专利申请和保护策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