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小林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中医医院神经内科,广西河池 547000
偏头痛是反复发作的一侧或双侧搏动性头痛,是一种良性发作性的血管性头痛,为神经科常见的特发性头痛。该病间歇发作,时发时止,每次持续数小时或数日,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其病因复杂,患病率高,单用止痛药效果不佳。笔者所在科室2007年2月~2011年6月用通心络胶囊加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患者8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全部为门诊患者,共164例,符合2004 年国际头痛协会制定的偏头痛诊断标准[1]。其中男54例,女110例,平均年龄(31.8±5.1)岁;平均病程(4.2±1.8)年,发作频率2~8次/月。所有患者都经病史、体格检查及有关辅助检查除外耳源性、鼻源性及牙源性头痛;除外头痛型癫痫;除外脑血管疾病、中枢感染、颅内占位、脑外伤后遗症、高血压病、神经官能症、颈椎病等所致的头痛。有出血性疾病、震颤麻痹等病史以及妊娠或者处于消化性溃疡活动期的患者不列为研究对象。符合上述条件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2例和对照组8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组给予口服通心络胶囊(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Z19980015)3 粒/次、每日3次,氟桂利嗪胶囊(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H10930003)每晚10 mg口服;对照组每晚口服氟桂利嗪胶囊10 mg。两组均同时服用谷维素、维生素 B1和维生素B12,两组均以 4周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观察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
参考孙增华等[2]于1995年提出的《偏头痛诊断、疗效评定标准意见》中的计分法,重点观察头痛发作次数、程度、持续时间和伴随症状,逐项进行评分。评分标准为:发作次数以月计算,每月发作5次及以上为6分,3~4次为4分,2次以下为2分;头痛发作时须卧床为6分,发作时影响工作为4分,发作时不影响工作为2分;头痛持续2 d以上为6分,持续12 h~2 d为4分,<12 h为2分;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伴随症状中的三项或以上3分,二项2分,一项1分。积分在8分或以上为轻度头痛,积分在14分或以上为中度头痛,积分在19分或以上为严重头痛,总分分值越高,偏头痛情况越严重。疗效评定包括控制、显效、有效、无效4种。控制:疗程结束时无偏头痛症状,停药观察1个月无复发;显效:治疗后积分减少50%以上;有效:治疗后积分减少20%~50%;无效:治疗后积分减少20%以下。控制、显效、有效例数的总和为总有效例数,比较治疗组、对照组的控制率、总有效率。记录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
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治疗组有5例轻微嗜睡,4例食欲亢进,2例轻微胃部不适;对照组有6例轻微嗜睡,3例食欲亢进,1例便秘。除对症治疗外,未作其他处理,均未影响治疗。两组患者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
目前认为偏头痛与遗传、内分泌、代谢因素及环境因素等有一定关系,其发病机制目前公认的有血管源学说、神经源学说和三叉神经血管学说[1]。有研究[3-4]显示,血小板5-羟色胺的释放代谢在偏头痛发作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偏头痛患者血中5-羟色胺释放因子的浓度增加,导致血小板释放5-羟色胺增多,使脑血管收缩,引起缺血的前驱症状。5-羟色胺的过度消耗,则导致继发性的脑血管扩张,从而产生搏动性头痛[3];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与脑血管收缩关系密切;氟桂利嗪为高选择性钙拮抗剂,能够通过血脑屏障,能选择性抑制5-羟色胺释放,抑制钙离子内流,解除脑动脉痉挛,使颅内血管扩张,脑血流量增加,有效缓解脑组织缺血缺氧状态,保护脑细胞并防止反应性颅内外血管扩张引起的头痛发作[4];同时氟桂利嗪能维持红细胞变形能力,防治血管内皮细胞损害,有利于血流畅通,从而有利于偏头痛的治疗[3]。偏头痛属于中医“头风”、“偏头风”、“内伤头痛”等范畴,是由于正气不足,风、火、痰瘀上扰所致。因为中医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理论,因此活血化瘀、益气通络是目前中医治疗偏头痛较为常用的方法。通心络胶囊由人参、水蛭、全蝎、土鳖虫、蜈蚣、蝉蜕、赤芍、檀香、降香、乳香、酸枣仁、冰片等组成,方中人参益气通络、解痉止痛;全蝎、水蛭、土鳖虫、赤芍、蜈蚣、蝉蜕搜风入络、活血通络;降香、冰片芳香通窍;因此具有祛风化痰、活血化瘀、益气通络等功效,从而对偏头痛发挥治疗作用[5]。
本研究表明,通心络胶囊加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控制率、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因此,通心络胶囊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偏头痛的药物,联合氟桂利嗪胶囊,两药有协同作用,可提高偏头痛的治疗效果,较单用氟桂利嗪胶囊具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1] 贾建平,崔丽英,王伟,等.神经病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9-165.
[2] 孙增华,杨玉金.偏头痛诊断、疗效评定标准意见[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5,12(2):110.
[3] 王会丽,厉秀云.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60例[J].陕西中医,2011,32(2):161.
[4] 孙晋国.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 (10):1295-1296.
[5] 李军亮.通心络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20例临床疗效观察[J].新医学,2009,40(3):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