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煎煮法的现代研究概况

2012-01-29 08:20郑虎占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17期
关键词:煎药汤剂饮片

杨 蓉 郑虎占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 100029

中药汤剂是我国传统医学中运用最早、应用最广的一种剂型。清代医学家徐大椿说,“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正确掌握中药煎煮法是提高药物疗效的重要环节。本研究将近年来国内对中药煎煮法的现代研究成果做如下综述。

1 煎药器具的现代研究

中药汤剂的质量与选用煎煮器具密切相关。理想的煎具,应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与药物所含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传热快、均匀,价格低廉易得等特点。

1.1 适宜器具

砂锅具备以上特点,这也是其自古沿用至今的原因。但砂锅的缺点是孔隙和纹理多,易吸附各种药物成分而串味。陶瓷、搪瓷器皿、玻璃器皿等化学性质稳定,也较常用。现在应用最为广泛的紫砂药壶,因其表面光滑,结构紧密,透气性强,便于清洗,不会留下药味,更有保鲜功能,加热速度胜于砂锅,而且还保留了砂锅的优点。黄慧芬[1]通过对中药汤剂自煎、代煎器具性能及煎药方法的比较,认为家用电压力锅具备温度、时间自动可控及密闭不蒸发等性能,可以作为煎中药汤剂的一种器具。

1.2 忌用器具

古人就有煎药忌铁之说,李时珍曰,“凡煎药,并忌铜铁器。”蒋忠妙[2]通过对100种常用中药的实验,得出有69种药与FeCl3试液产生沉淀,给古人煎药忌铁之说提供了依据。温剑[3]指出铜器煎药可在煎出液中检出微量铜离子,可能与某些中药成分络合生成碱式碳酸铜有关;银器煎药,虽其化学性质稳定,但价格昂贵,且导热性强、锅底温度高,水蒸发快,不耐高温,中药成分易被破坏,故应用较少;铝锅煎药,因其不耐强酸、强碱,从pH为1~2或10的煎液中可检出铝离子,影响药性。因此铜器、银器、铝锅都不宜用作煎药器具。

2 入药顺序的现代研究

2.1 先煎

李士勇等[4]采用正交试验对珍珠母、石决明等八味先煎中药的煎煮方法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先煎对除石决明外的药物煎出率显著影响,从而为制定先煎中药的规范化煎煮提供试验依据。刘春海等[5]通过对温脾汤中附子的不同煎煮时间所得的煎液,采用HPCE法测定乌头碱的含量,结果表明乌头碱含量随煎煮时间增加而降低、毒性减弱,附子以先煎30 min为宜。林小明等[6]以煎出总量及应用配位滴定法测定石决明煎出液中CaCO3含量,得出石决明粒度在60目以上不必先煎,40目以下的粗粉以先煎为佳。

2.2 后下

赵海峰等[7]采用浸泡煎煮、浸泡后下、直接后下煎煮方法提取中药挥发油,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提取的挥发油进行分析鉴定,结果是浸泡后下5~10 min为最佳提取方法。刘春海等[5]对温脾汤中大黄的不同煎煮时间所得的煎液,采用HPCE法测定其大黄游离蒽醌的含量,结果是随着煎煮时间延长,4种大黄游离蒽醌含量降低,因此大黄应后下,煎煮10 min即可。张晓东等[8]应用RP-HPLC测定牡丹皮中有效成分丹皮酚与芍药苷的含量,其在药液中因煎煮时间不一而不同,强调传统方法煎煮牡丹皮后下是有道理的。

3 煎前浸泡的现代研究

3.1 浸泡机制

中药多是植物根茎、皮叶、花、果实的干燥品,其水分在采收后炮制加工时大部分已蒸发,细胞液干涸。煎煮前浸泡30~60 min,可使细胞重新膨胀,可溶性物质逐渐溶解释放出来。

3.2 浸泡方法

由于中药的某些有效成分是水溶性的,赵凤义[9]提出中药煎煮前不宜水洗,先加水浸泡后再进行煎煮。由于药材与水接触后表面形成一层气膜,影响浸出效果,因此应将药材加水搅拌后再浸泡。苏顺庭[10]通过对茵陈蒿汤和白头翁汤的浸泡与未浸泡的煎液进行比较,得出浸泡后的煎液所含有效成分含量明显高于未浸泡者。

3.3 浸泡时间

赵海峰等[7]采用浸泡煎煮、浸泡后下、直接后下煎煮方法提取中药挥发油,得出需要后下的药物,以浸泡后煎煮5~10 min为最佳提取方法。闵云山[11]提出,为了避免中药中大部分苷类成分被酶解,一般浸泡时间要根据药材性质而定,对花、叶、茎类等药为主的,可浸泡20~30 min;以根、根茎、种子、果实类等为主的药,可浸泡60 min。

3.4 浸泡温度

一般来讲,待煎药物宜用冷水浸泡,但含苷类的药物在冷水中性质不稳定。因而药物浸泡时间及浸泡温度在保持一般原则的前提下,也应考虑到季节及药物成分性质的影响。温剑[3]指出冬季用20~30℃的温水浸泡药材可缩短煎煮时间,不能用开水浸泡,以免某些植物细胞中的蛋白质突然受热凝固、外层形成坚密的包膜,或使部分高分子物质形成胶体不利于有效成分浸出,应予注意。

4 煎煮用水量的现代研究

汤剂的质量与煎煮时的加水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张晓平[12]研究表明:固定加水量,低中高剂量的煎出率依次降低,说明加水量对汤剂质量有显著影响。王抒等[13]通过对不同品种、相同体积和不同品种、相同剂量的中药饮片煎煮实验,研究表明在加水煎药之前,应先查看花草类药与根茎类药及其他药材的比例,掌握亲水性和疏水性强的特殊药材,及药材总重量,体积和煎煮时间等。

常规加水量是依靠经验定的,一般将饮片与水的重量比例控制在1∶6~8倍范围内,也有学者经过研究得出关于煎药加水量的具体计算公式。周左林[14]经研究得出煎煮中药加水量的计算公式:Q=W×K+R+T×V,式中Q为加水量,W为饮片量,K为吸水量,T为煎煮时间,V为单位时间水分蒸发量,R为药液得量,可供参考。

王力智等[15]通过对5大类53种中药的重量、加水量、倒出量、吸蓄量的实验探讨得出相关公式:A=γG+βt+α,B=βt+α。其中A为首煎加水量,B为二煎加水量,γ为吸蓄系数(γ=1.6),G为药物重量,β为蒸发系数(文火β=9,武火β=19),t为煎煮时间,α为预期煎取量。对促进中药煎剂加水量和达到预期煎药量的量化指标,提供了科学实验依据,颇值得探究。

中药煎煮的饮片吸水量也是值得研究的实际问题,单靖珊等[16]等按照汤剂煎煮的一般方法操作,提出测定药材吸水量的方法,进而计算吸水率,其计算方法为:吸水率=吸水量/饮片重量=(煎后总量-饮片重量-得药量)/药材重量。不同医师的处方,总重量各不相同,了解饮片的吸水率,对于煎药时科学的添加水量,是有助益的。

5 火候及温度的现代研究

一般药物煎煮先武火后文火。经不断改进,有直火、水浴、蒸气3种加热方法。一般认为,汤剂以煮沸,即温度100℃为温度标准。李祥林等[17]实验将等量黄连3份分别于强烈沸腾、沸腾、维持微沸3种程度煎煮60 min,其有效成分溶出率依次递增,在层析分离见到强烈沸腾出现新斑点,说明武火可破坏有效成分,提出火候应为“先中后文”,即在药液沸腾前不宜过快加热升温,以免药物中所含蛋白质和淀粉在短时间内凝固,影响其所含有效成分的释出。

6 煎煮时间及次数的现代研究

6.1 煎煮时间

适宜的煎煮时间对提高药物疗效有重要意义,时间过长,则会破坏或散失药物的某些成分,时间过短,某些成分不易溶出。冯惠应[18]通过党参在小鼠耐力实验和大黄对离体兔肠蠕动影响的实验提出质地坚硬与所含成分不易溶于水的药材,应长时间煎煮;质地疏松与含挥发性或易破坏性成分的药材,应短时间煎煮。李祥林等[17]从古文献、现代实验研究等认为辛温解表剂、扶正解表剂应当适当久煎,辛凉解表剂煎煮时间宜短。李芳等[19]通过试验,得到加味甘桔汤中各单味药材的最佳用水量和煎煮时间等煎煮数据,并确定复方中药最佳煎煮方法煎出的有效成分,明显高于传统煎煮法。

6.2 煎煮次数

煎药时药材内外溶液的浓度达到平衡时,有效成分不再继续溶出,这时只有把药液过滤出,重新加水煎煮,有效成分才能继续溶出。通常每剂药煎煮2次,滋补药煎煮3次。头煎煎出率大约30%,二煎40%~50%,而三煎、四煎仅占20%。孙丽荣等[20]通过比较不同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对芍药甘草汤、芍药柴胡汤和芍药汤中芍药苷含量的影响,得出煎煮时间对芍药苷析出量影响不明显,而增加煎煮次数能增加其析出量,为中药煎煮2次的方法提供科学依据。但冯惠应[18]进行的大黄对离体兔肠蠕动影响实验显示,头煎液能保持一定药效,二煎液不仅没有促肠蠕动的作用,还趋于抑制肠蠕动。因此,煎煮次数应根据临床需要与药材性质而定,不能草率使用头煎或二煎。

7 煎煮新设备研究

7.1 煎药机煎煮与传统煎煮的比较

煎药机是近年来常用的煎煮新设备,陈怡和等[21]报道在120℃高温、高压、密闭、10~20 min的煎煮条件下,煎药机与传统煎药方法无显著性差异。马传江等[22]通过单位体积内总浸出物重量、微生物限度两项指标,对直火加热、蒸汽煎煮、GNG中药抽出机煎煮3种汤剂制备方法进行比较,用GNG中药抽出机制备的汤剂质量,明显优于直火加热法和蒸汽煎药法。梁文能等[23]等分别用传统煎煮法和煎药机煎煮黄连解毒汤,结果表明,煎药机煎煮所得药液中黄芩苷的含量高于传统煎煮法。于忠兴等[24]采用煎药机煎煮法与传统煎煮法煎煮白芍汤,得出煎药机制备的浸膏率低于传统方法,而芍药苷的含量两者相近。付静等[25]等用3种方式煎煮“感冒1号方”,结果为煎药机煎煮的固含物量、盐酸麻黄碱含量均明显低于颗粒配方与传统煎剂。可见,一般的药物是可以考虑使用煎药机煎煮的。

7.2 煎药机的煎煮参数研究

李彬[26]对新型煎药机煎药时的加水量进行研究,得出确定煎药机加水量的公式:加水量=吸水系数×药量+蒸发量+所需量(吸收系数=1.15,蒸发量已在他们的实验中测出)。李学林等[27]等在对不同煎药方法对煎药质量的影响研究中,得出常压机煎煮最佳工艺条件:粗颗粒单煎40 min;压力机煎煮的最佳工艺条件:饮片单煎,温度115℃,达到115℃后保持30 min。单靖珊等[16]用压榨法比较22种中药饮片,得到煎煮后压榨饮片,药液量显著增加,因此提出在煎药机煎药应设置压榨饮片的程序。

虽然煎药机的应用能给患者提供便利,但由于煎药机的种类繁多、设备和应用条件各异,这增加了对药液质量控制的难度,较难统一煎煮技术。同时,在煎煮时间、煎煮用水量、入药顺序等关键操作的研究尚不完善,致使人们至今对煎药机仍存在着质疑。

8 小结

中药的煎煮方法与中药的疗效息息相关,现今的研究仍存在着诸多需要完善的环节,如制订中药煎煮的标准化操作规程,制订中药煎液的质量标准,探讨中药煎液储存时间对其药效及安全性的影响等等,都是今后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1] 黄慧芬.家用电压力锅煎煮中药汤剂的可行性探讨[J].中医药导报,2010,12(16):96.

[2] 蒋忠妙.中药煎煮忌铁的实验研究[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2(7):452.

[3] 温剑.再谈中药的正确煎煮方法[J].首都医药,2008,8:18-19.

[4] 李士勇,刘春海,李跃辉,等.珍珠母等八味先煎中药煎煮方法的实验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997,8(4):1.

[5] 刘春海,杨永华,王实强.温脾汤附子先煎、大黄后下的研究[J].中草药,2003,34(6):514-516.

[6] 林小明,刘彦青.石决明用量用法的实验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4,15(2):92-93.

[7] 赵海峰,蔡林,张荣娟,等.不同煎药方法对芳香性中药益智仁中挥发油组分及成分含量影响的研究[J].现代中医药,2011,31(1):60-62.

[8] 张晓东,唐进法,李学林.不同煎煮时间牡丹皮汤液中丹皮酚和芍药苷含量变化分析 [J].中医研究,2009,22(6):18-20.

[9]赵凤义.中药煎煮前宜泡不宜洗[J].河南中医,2006,26(7):50.

[10] 苏顺庭.对天然中药煎煮的科学方法[J].时珍国医研究,1996,7(3):168.

[11] 闵云山.中药煎煮前浸泡时间长短之我见[J].甘肃中医,1995,8(4):42.

[12] 张晓平.大剂量与中、低剂量中药汤剂煎出率比较[J].中国药业,2007,12:58.

[13] 王抒,黄翠.关于中药汤剂煎煮时对水量的要求[J].医院药学,2009,16(1):108.

[14] 周左林.中药汤剂制备的现状和改革[J].中国药房,1997,8:147.

[15] 王力智,刘冰.中药煎剂药量、加水量、火候、煎煮时间和煎取量间关系的实验探讨 [J].中国药房,1997,8(2):94-95.

[16] 单靖珊,张树林,赵可新,等.中药的压榨处理对汤剂质量的影响[J].中医中药,2006,3(8):115.

[17] 李祥林,潘卫峰,范瑞娟,等.解表剂煎煮时间之我见[J].山东中医,2012,28(1):53.

[18] 冯惠应.中药煎煮时间、次数与药效关系的研究[J].药品价,2004,1(5):394-395.

[19] 李芳,王秀杰.复方中药最佳煎煮法的研究[J].黑龙江中医药,2007,1:49-50.

[20] 孙丽荣,严华成,曹雄,等.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对三种芍药汤剂中芍药苷含量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8,8(9):693-695.

[21] 陈怡和,张崇宁.砂仁挥发油提取条件初探[J].中成药,2000,22(5):389.

[22] 马传江,李晓英,杨斌,等.中药汤剂三种不同制备方法的比较[J].山东中医杂志,2004,23(4):237.

[23] 梁文能,李彦.两种煎药方法对黄连解毒汤中黄芩苷含量的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3):72-75.

[24] 于忠兴,唐风雷,范正达.自动煎药与传统煎煮法白芍汤剂质量的影响[J].抗感染药学杂志,2006,3(2):81-82.

[25] 付静,张翠.中药“感冒1号方”不同调剂形式的比较研究[J].北京中医,2007,26(7):439-441.

[26] 李彬.应用新型煎药机煎药时对加水量的实验研究[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4,10(1):68-70.

[27] 李学林,陈天朝,张晓东,等.不同煎药方法对中药煎药质量的影响[J].中医杂志,2004,45(1):71.

猜你喜欢
煎药汤剂饮片
传统中药制剂丸、散、汤剂的研究现状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基于电子舌的白及及其近似饮片的快速辨识研究
智能化煎药中心设计探讨
不同等级白芷饮片HPLC指纹图谱
栀子标准汤剂的量值传递规律
为老父煎药(外三首)
基于中药质量常数的牡丹皮饮片等级划分
机煎药与传统人工煎药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