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汉荣
德育为首,这是普遍共识。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1]2009年,《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明确指出,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加强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2]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求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正确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3]2010年,教育部制定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中提出,要遵循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拓展德育途径,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德育载体,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和吸引力。[4]因此,中等职业学校要根据我国制定出台的一系列职业教育政策文件精神,紧密联系学校自身实际,积极开展富有特色、成效显著的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由于职业教育不仅要考虑学生今天的进步,也要着眼学生明天的发展;既要培养他们如何做“好学生”,也要培养他们如何做“好孩子”、“好公民”、“好员工”。由此提出,要开展以“校园文明人”、“社会文明人”、“职业文明人”、“家庭文明人”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文明人培养。为了有效开展现代文明人的培养,要积极采取行动,明确培养目标,优化培养途径,探索培养方法,努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为了培养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需要不断细化、优化现代文明人培养目标,确定现代文明人培养的支柱点和着力点,让现代文明人培养脚踏实地,把现代文明人培养做细做优。因此,要努力构建中等职业学校现代文明人培养的多维目标。
个人品德是学生个人思想道德面貌的基本特征。个人品德的优劣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现在及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因此,要以学生的个人品德培养与提高为基本目标,塑造校园文明人。而且,良好的个人品德也是学生适应职业学校学习、生活的基本要求。如果职业学校的学生没有良好的个人品德,就难以适应在校的学习、生活。而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也无从谈起。
在职业教育过程中,需要以社会公德培养为核心,努力塑造社会文明人。职业学校的学生从本质上讲,是整个社会的一份子。广大学生需要主动履行公民义务,承担公民责任。社会的文明进步离不开每个公民社会公德素养的提升。因此,职业学校的教育要成为提高学生社会公德素养的有力推手。
职业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万计的技能型人才。而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前提。职业道德的培养既需要职业岗位环境的养成性教育,更需要职业教育过程的预设性培养。需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类型及未来职业岗位要求,开展富有针对性、实效性的职业道德养成教育。
职业教育是面向学生的全人教育。职业教育需要面向学生开展以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职业学校开展家庭美德教育,是学生家庭教育途径的有效延伸,家庭教育形式的有效拓展。职业学校有责任、有义务开展以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培养与教育行动。
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现代文明人培养,需要积极构建、优化实施的途径。要立足课堂渗透,开展活动引领,丰富社会实践,积极构建现代文明人培养的立体途径。
职业教育的课堂是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素质的有效载体。因而,可以立足课堂教学,进行有机渗透,努力提高学生的个人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意识。无论是文化课程,还是专业课程,要充分发挥德育的渗透功能,努力实现学生思想道德的“知、情、意、行”的统一。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现代文明人培养,离不开课堂教学的有机渗透。要以课堂教学的有机渗透,奠定现代文明人培养的基础,充分挖掘课堂教学开展现代文明人培养的作用点、着力点、催化点、助燃点、发酵点和提升点。而课堂教学的教师队伍庞大,力量充足,作用强劲。因此,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要立足于自身的课堂实际,牢固树立现代文明人培养的目标意识。
2010年教育部制定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推动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开展艺术节、文化节、技能节、运动会及中华经典诵写讲等活动,促进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围绕现代文明人培养的目标要求,可以广泛开展主题明确、特色明显、成效显著的校园活动内容,不断丰富现代文明人培养的形式。要力争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增强学生解决问题与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校园活动为引领开展现代文明人培养,要充分发挥校园活动的灵活性、针对性和创新性,不断优化传统校园活动项目,开发特色校园活动项目(如“5S”管理理念延伸到教室文化、宿舍文化、实训车间文化建设活动),创新实施校园活动项目(如“我为学校发展献一计”、“我为学校管理献一计”以及“我给校长的一封信”活动)。[5]
在中等职业学校现代文明人培养过程中,要积极开发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适应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实践平台,巩固现代文明人培养的成果。例如,可以组织安排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走基层、访民情”,广泛调查了解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不断增强爱祖国、爱家乡、爱农村的基本道德情感,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奉献社会、服务家乡、回报家庭。社会实践的形式是丰富的,内容是广泛的。可以带领广大学生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培养广大学生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真情实感。特别是可以组织学生进企业顶岗实习,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提升学生的职业文明人素质。
为了全面培养现代文明人,实现中等职业学校现代文明人培养的目标要求,需要积极探索现代文明人培养的方法。
在中等职业学校现代文明人培养过程中,要主动孕育丰富的校园文化,为现代文明人培养提供丰富的精神粮食。孕育丰富的校园文化,要主题鲜明、特色明显、内涵丰富、实效显著。丰富的校园文化是中等职业学校的软实力,无形而有力,有神而无束。因此,职业教育工作者要紧紧围绕现代文明人培养的目标要求,积极构建校园文化、孕育校园文化,以物质层面为基础,以精神层面为引领,形成特色鲜明、影响深远、形式广泛、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为现代文明人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中等职业学校现代文明人培养过程中,要主动对接企业文化,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职业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万计的技能型人才。中等职业学校现代文明人培养离不开用优秀的企业文化来熏陶学生(准职业人)。在中等职业学校现代文明人培养过程中,以学生的目标职业岗位为基础,主动对接优秀的企业文化,让学生尽早接触、了解、熟悉优秀的企业文化,为职业文明人培养奠定基础,提高学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缩短学生将来的岗位适应期、磨合期,甚至实现“无缝对接”。优秀的企业文化内涵丰富、层次明显,要主动从制度层面、管理层面、精神层面及行为层面对接优秀的企业文化。[6]
在中等职业学校现代文明人培养过程中,要积极倡导家庭美德,不断优化家庭文明人的培养。虽然家庭美德局限于学生的家庭生活领域,但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和谐、幸福、美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家庭美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要以学生与家长的互动为载体,不断增进相互理解、信任、支持、关怀、体贴。例如,以感恩教育倡导家庭美德,可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同时,要注重围绕家庭美德教育为主题,创新形式,丰富内涵,彰显成效。
社会公德是现代社会人的基本素养要求。在中等职业学校现代文明人培养过程中,要高度重视社会公德的养成教育。由于社会公德的受益对象是不特定对象,实际为全体社会成员。因此,现代社会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中等职业学校现代文明人培养,要旗帜鲜明的弘扬社会公德,让广大学生在普惠良好的社会公德成果时,以回报、感恩的心态积极参与到社会公德建设过程中,努力为推动社会公德建设添砖加瓦,贡献与奉献自己的光和热。广大学生要在良好的社会公德环境氛围中,不断增强自身的社会公德意识,树立自身的社会公德形象,提升自身的社会公德水平。
中等职业学校现代文明人培养,需要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不断巩固现代文明人培养的成果,提升现代文明人培养的能力。
在中等职业教育过程中,往往注重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的考核评价,并且把德育课程也纳入知识水平的考核评价,从而导致职业教育德育评价的缺失。事实上,要积极探索德育成效的量化评价模式,要建立德育学分制度,将德育学分合格纳入学生升级、升学、毕业的基本条件。德育学分制度既要包括传统德育课程学习的评价,也要积极研究如何细化、量化学生个人品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的评价模式。在实践中,有少数学校已经开展实施的德育学分制度,非常值得借鉴与推广。
在中等职业学校现代文明人培养过程中,要主动搭建活动展示平台,实施典型评价,努力面向全体学生树立榜样,宣传典型,塑造模范,让其他学生有学习的目标,有模仿的对象。校园活动展示的形式是丰富的。例如,宿舍文化评比,书法、绘画、手抄报评比,主题演讲,“十佳礼仪标兵”、“十佳学习标兵”、“十佳形象标兵”评选等一系列活动。
按照当前职业教育的政策、制度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因此,要借助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企业反馈的信息,实施现代文明人的仿真评价。一方面,检验职业学校现代文明人培养的成果;另一方面,提高现代文明人培养考核评价的合理性、完善性、针对性。
在中等职业学校现代文明人培养过程中,要积极开展家校互通式对接评价,让学校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里的表现,让家长及时了解子女在学校里的表现。实践中,要继续发挥好学校召开家长会、教师进行家访等传统方式的作用,实现家校互通式的对接评价。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更为方便、快捷的家校互通方式,如班主任建立学生家长QQ群、班级BBS论坛,开通“家校通信息平台”以及E-mail等方式。通过现代化的信息交流平台,及时进行家校互通式对接评价。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24/info34024.htm/2010-12-10.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EB/OL].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00/info1234920737013100.htm/2009-9-10.
[3]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2010-12-10.
[4]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EB/OL].http://www.moe.gov.cn/ewebeditor/uploadfile/20101228104021232.doc/2010-12-10.
[5]俞华.校本德育活动非课程化的开发与实践[J].交通职业教育,2008(5):31-34.
[6]姜汉荣.文化对接——中职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0: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