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军
南京工程学院 江苏南京 211167
高校肩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1]。为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和《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2007年江苏省在全省高等学校中开展了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申报工作。为使省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有效开展,我校全面确定了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申报、遴选推荐、过程管理、组织保障、项目验收、经费管理等相关管理制度和体系。笔者结合我校近几年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工作实践,阐述了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的实践意义、成效和体会。
2007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造条件,组织学生积极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科学研究,进行创新性实验和实践,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2]。江苏省开展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旨在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创业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几年的实践表明,这一举措有效地调动了大学生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也为大学生毕业和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学生课外实践创新工作的组织开展一直是我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取得丰硕成果的一项工作。长期以来,以校团委组织的“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为基础,教务处组织的“学科竞赛”为支撑,我校建立了一个稳定的大学生课外实践创新平台。2007年“省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建立,既是对该平台的拓展,又是基于该平台的纵向发展。我校将大学生课余创新活动工作进行了整合,把省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作为更高层次的资助项目进行遴选和管理。
在保障经费配套、专款专用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加强条件保障,学校要求校内各实验室无偿为各项目组提供研究和训练场所,同时结合实验室建设鼓励专业院系建设大学生实践创新实验室。以创新实验室为核心,各教学单位组建了相对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大学生实践创新小组,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为更好地开展省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工作,我校明确了各部门对该工作的分工与合作。学校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委员会”,对项目的评审、遴选、推荐、排序、验收提供保障;教务处作为职能主管部门,负责制定相关制度和过程管理;各教学单位负责本部门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的组织管理;各项目主持人和导师负责本项目的管理和实施工作。
我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来源不限学科专业,学生根据兴趣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题,选择指导教师。选题范围可以是教师的科研与技术开发(服务)课题中的子项目;开放实验室、实训或实习基地中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与训练项目;发明、创作、设计等制作项目;专业性研究及创新项目,创业计划与职业规划创新项目;社会调查项目以及其他有研究与实践价值的项目。学校鼓励学生跨学校、跨院系、跨专业、跨年级组建创新团队申报项目。
做好过程管理是保障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有效开展的重要部分。每年6月份,学校组织全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申报,经教育厅批准,各项目组根据审批的经费指标填报任务书,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细化。第二年5月份进行中期检查,12月份学校组织验收组对各项目进行结题验收,对于验收合格项目学校给予项目组成员相应的创新学分。
2012年江苏省教育厅在原项目基础上将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分为3类:省级重点项目、省级一般项目、省级指导项目,各项目给予不同的经费资助,项目种类和数量都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为加强创新训练计划的管理,我校使用了“大学生创新训练智能管理系统”, 系统采用B/S系统架构,是一套集高效、安全、交互于一体,基于局域网/互联网环境下的可管理、可扩充、易维护的大学生创新训练信息化管理系统。系统功能贯穿于大学生创新训练的全部流程,包括项目的申报、审核、专家评审、立项发布、任务书提交、进展记录、中期报告、结题报告、成果跟踪及经费管理,项目过程中学生与指导教师可互动交流,院级专家与校级专家可分别评审,数据自动汇总统计和查询,项目进度实时管控。从而真正实现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整套操作管理流程的“网络化、系统化、自动化和组织的扁平化。”[3]
2007~2012年我校共获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173项,其中已验收项目78项,待验收和正在执行项目95项。2007~2010年已验收的78个项目共发表论文79篇,申请专利24项,实物制作118件,软件开发38个。
例如我校2008年获省教育厅立项的“新型环保型人造草坪热塑性橡胶填充颗粒的研制”,项目组2009年4月将研究成果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并于2010年12月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授权(ZL200910029870.0,人造草坪热塑性橡胶填充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以该研究成果为基础开发的系列产品已经在常州瑞弗橡塑材料有限公司顺利投产,产品90%以上销往国外,创造了约2 500万元的销售收入。另外,该项目研究成果还获得了2008年“南京工程学院第九届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2009年度南京市大学生专利展优秀奖,“江苏省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二等奖,并被选送参加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该项目共有3届学生参与其中,项目组成员实践创新、创业的意识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他们的成功就业,使其就业质量居同届同学的前列,该项目主持人周明毕业后被一家知名的台资企业录用,并在企业中获得了较好的发展。
2009年获省教育厅立项的“新型滑轨式高速休闲自行车”,项目组由二、三、四年级学生组成,经过教师指导,在传动原理、结构造型、外观设计方面,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设计,历经了从锥轮摆杆式自行车到摆式自行车、新型滑轨式自行车的3个发展阶段。项目组最终取得了校级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二等奖;省级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二、三等奖各1项;江苏省高校本科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三等奖;中国大学生创业创意大赛总决赛团体三等奖;发表论文1篇等一系列成果。项目主持人喻海飞同学在部队招募中,经过一轮又一轮的筛选,脱颖而出,成为最优秀的选手,被选派到某重要军事基地,从事专业技术研究。考研的周航、王庆亮同学跟着导师持续做了2年,和教师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不光是认真地进行项目研究、设计、实物制作,同时不放松对考研课程的学习,导师对他们的“政策”是,不仅关注项目进展,更加关注他们的课程学习和考研准备;最终他们分别以较高分数考入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这些学生都非常感慨地说:“实践创新训练项目不仅培养了我们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同时也让我们学会了做工程的思维方式、设计方法、工作程序,在市场意识、人际交流、团队协作、语言表述、项目规划等能力方面有了跨越式的进步;不仅在就业招聘、考研中受益,而且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将终身受益,这一段经历我们将终生难忘。”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确实能够以高度的热情、充足的时间投入到项目研究中,并能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个别学生凭一时的兴趣申请课题,立项实施后发现自己没有能力做进一步研究,就随意退出或干脆不做。有些学生到了大四,复习考研,没有足够的精力对项目进行深入的研究,导致项目成果质量不高。
有些指导教师过度帮助学生拟定研究方向和课题,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做,使学生无法发挥创造力。有些教师虽同意指导,但对项目实施和研究过程指导不够,学生得不到有效地指导和帮助。
为进一步提高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质量,我校在立项项目填报任务书前,教务处为项目组成员召开项目解读会,对项目实施、验收、经费使用、奖励等环节进行互动解答,对以往的优秀项目进行介绍。同时在“大学生创新训练智能管理系统”网页上展示历届优秀项目的成果以及项目组成员在就业和进一步深造方面的成功案例。
指导教师的精心指导是项目实施的保证[4],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水平一定程度取决于指导教师指导的水平,因此抓好指导教师的管理至关重要。由于我校新校区离市区较远,给教师指导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因此我们在“大学生创新训练智能管理系统”内增加了指导教师和学生互动的交流平台,使教师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上网指导学生进行项目实施;对于在SCI,EI上发表的论文,作者排名中指导教师可以放在第一位;对于指导省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的教师,同等条件下,在进修、聘级和评优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实践是创新的源泉[5], 实施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是人才培养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和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学生通过这种模式的培养,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增强了团结协作精神;既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培养了大学生今后从事科学研究所必备的独立工作能力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实施中积累的大量经验,对我省乃至全国高校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的改革也是一种探索。
[1]姚文轩,滕召胜.运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培养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33(2):94-96.
[2]邸宝华,康凯.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思考与措施[J].检验医学教育,2008,15(4):8-10.
[3]潘华,魏巍,宋挺,赵璋.高校本科毕业论文全过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09(8):132-133.
[4]宋先亮.指导林产化工学科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5):124-127.
[5]李林,陆灵云,沈明霞,黄桂林.SRT计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2):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