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新位
(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人民医院内科,驻马店463300)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咳嗽80例
杨新位
(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人民医院内科,驻马店463300)
目的通过对比中西医方法治疗慢性咳嗽,肯定中医在治疗慢性咳嗽中的有效性。方法临床资料为我院门诊自2009年07月至2010年01月收治的80例慢性咳嗽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结果治疗组中临床控制9例,显效30例,有效1例,无效0例,总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中临床控制0例,显效8例,有效21例,无效11例,总的有效率为72.5%。结论中医在治疗慢性咳嗽中有着显著的疗效,并且具有疗效快、毒副作用小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中医辩证;慢性咳嗽
咳嗽是指因为肺失宣降而出现的以咳吐痰液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咳”是指有痰而无液,而“嗽”是有痰而无声,一般情况下痰声一起出现,故称为咳嗽。本证病位主要在肺系,但是“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任何器官的病变只要累及到肺,都会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即可引起咳嗽。引起咳嗽的主要病因是由于六淫外邪(主要有风寒、风热和燥热等)侵袭于肺,肺气壅遏不宣,肺气上逆,而引起咳嗽,此外,还可能是由于肺阴亏耗、肺气不足、肝气郁结化火、肾气亏虚等引起咳嗽。根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1]:慢性咳嗽是指咳嗽时间超过8周。此类咳嗽的病因相对复杂,其常见病因为:鼻后滴流综合征(PNI)、咳嗽变异性哮喘(CVA)、胃食道反流性咳嗽(GERC)、嗜酸粒细胞支气管炎(EC)等。中医治疗慢性咳嗽就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因此对慢性咳嗽的治疗非常有效。下文是对我院门诊自2009年07月到2010年01月收治的80例慢性咳嗽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中西医治疗方法分别对其治疗后的疗效做出分析讨论,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我院门诊自2009年07月至2010年01月收治的80例慢性咳嗽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治疗组40例中,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在14~46岁之间,平均27岁;病程在8~52周之间,平均28周。对照组40例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16~49岁,平均28岁;病程8~60周,平均30周。2组患者性别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简单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对照分析方法对80例慢性咳嗽患者进行统计研究,在统计过程中无失访病例。
1.2 诊断依据慢性咳嗽起病缓慢,咳嗽症状超过8周,部分患者可以出现乏力、头疼等全身症状,此外还可能出现食欲减退等消化系统疾病,血象检查中白细胞计数一般正常或者轻度降低,体弱多病的人群易感。本研究收集的80例病例均符合流感的诊断标准,并且没有合并其他严重的疾病。
1.3 治疗方法
1.3.1 方法治疗组的患者口服中药治疗,而对照组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
1.3.2 处方中药方剂:加味三叶汤:人参叶、枇杷叶、龙利叶、浙贝母、桔梗、防风、甘草各10g,北杏仁、百部、桑白皮、沙参各15g,紫苑、款冬花、金荞麦、十大功劳叶、前胡各20g;西医常规治疗方案:滴鼻灵滴鼻液及口服酮替芬。以上药物均为合格药品,无质量问题。
1.3.3 用法每包加味三叶汤加水500ml煎至150ml,每早晚各服用一次,饭前服用,每次50~100ml,对于儿童药量要减半;滴鼻灵滴鼻液每日滴一次滴于鼻腔内,酮替芬每晚口服1mg。疗程均为10d,结束后对其疗效进行评估。
2.1 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症候积分减少大于95%者为临床控制;临床症状、体征显著改善,症候积分减少大于70%者为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有所好转,症候积分减少大于30%者为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变甚至加重,症候积分减少小于30%者无效。
2.2 临床疗效治疗组中临床控制9例,显效30例,有效1例,总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中临床控制0例,显效8例,有效21例,无效11例,总的有效率为72.5%。治疗组中的临床控制率、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及总的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治疗组的治疗过程中发现任何不良反应,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较多,表现为乏力、口干等症状。
通过上述的比较研究,证明中医学在治疗慢性咳嗽方面具有其独特的疗效,不仅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控制病情,而且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由此可以看出中医辨证对治疗慢性感冒的疗效显著。药理学研究也证实了这十四味药的功效,其中龙利叶、人参叶、枇杷叶合称为“三叶”,龙利叶清热润肺,止咳化痰,人参叶清肺生津,枇杷叶清肺止渴,这也恰恰符合了“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的原则。尤其在西药占主导地位的今天,我们更要好好利用老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让这些宝贵的中医学知识来解除病人的痛苦,而不是被我们这一代医疗工作者所遗忘。所以说,中医学治疗慢性咳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11)∶6-12.
[2]郑莜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10.3969/j.issn.1672-2779.2012.14.015
:1672-2779(2012)-14-0026-02
:苏玲
2012-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