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淑贞
内尔·诺丁斯关怀理论下的高职教师专业素养
□何淑贞
内尔·诺丁斯(Nel Noddings)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和经验,将宏大的教育哲学思辨转化为回归生命的意义和联接。她独创的关怀理论向人们传递学校教育不是通往上流社会的阶梯,而是通向智慧的道路。而对于高职教师来说,其专业素养的养成必然会离不开教师博大的胸怀。
内尔·诺丁斯;关怀理论;教师专业素养
内尔·诺丁斯(Nel Noddings)是美国斯坦福大学荣誉退休教授,美国教育哲学协会和杜威研究协会前任主席,美国国家教育学会会员,哈佛杰出妇女教育贡献奖和美国教育研究协会终身成就奖的得主。她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和经验,将宏大的教育哲学思辨转化为回归生命的意义和联接。她从关系和能力角度理解关怀,并建立了包括关心自我、他人、动植物、环境、物质工具、知识等全面的道德教育内容,并提出了榜样、对话、实践、认可等道德教育方法。而这些在我们的高等职业教育中,特别是对高等职业教师专业素养的养成方面有着重要的启示。本文旨在通过“关怀理论”来透析高职教师的专业素养。
内尔·诺丁斯(Nel Noddings)认为关心首先意味着一种关系。“它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连续或接触。两个人中,一方付出关心,而另一方则是接受关心。”[1]要维持这种关心的关系,关心者与被关心者都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作为关心者,他的心里状态应该是“专注”和“动机移位”。所谓专注指“关心者对被关心者的那种开放的、不加选择的接受。”而动机移位则指“作为关心者,我特别关注于陌生人的需要,同时我也感受到一种要帮助这个人的愿望。”[2]这种专注不是一种疯狂或痴迷,而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愿意接受对方传达的全部信息。而动机移位实际上是一种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而对于被关心者而言,他所要达到的是“接受、确认和反馈”。[3]这种关怀的关系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作用的。在这种关系中,关怀者可以同时是被关怀者。
从外延上讲,内尔·诺丁斯认为有两种关怀的形式,即自然关怀和伦理性关怀。自然关怀是“一种不需要伦理的参与而激发的关怀形式”。[4]它的产生主要是一种意愿作用的结果,这种意愿指导个人产生“我必须”的感觉。自然关怀发生在关怀双方直接交往的情形中,它以对他人产生的自然感觉来引导,是关怀的根本样态。“伦理性关怀是一种必须激发的关怀,它的建立实际上是为了维护和保存自然关怀。”[5]伦理性关怀的对象是那些与我们在社会地位、文化、物理空间和时间上有一定距离的人。
内尔·诺丁斯以“关怀”为核心提炼出了四种教育方法。笔者认为可以归为两类:
1.榜样和对话。内尔·诺丁斯认为,教师的作用关键在于以身作则。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做,远不如他自己就是如何做的有效。她反对道德灌输,当学生犯错误时,她不主张当头棒呵。她认为,作为关怀者的教师看重的是学生与自己的关系对学生道德态度产生的影响。当教师把自己的行为与所讲的道理融合在一起时,道德教育的效果才能体现出来。没有被关怀的体验,学生只会以冷漠的理性去处理生活中的人与人的关系。[6]内尔·诺丁斯继承了布贝尔的教师与学生的“我—你”关系的观点。但是师生之间进行这种发生在我、你之间的对话。教师既要在意学生说了什么,还要去思考他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教师所做的一切都要有道德意味。故而,这种对话中必须包涵着关怀。教师必须要全心全意地投入,认真地聆听学生的说话和心声。诚然,教师不可能与每一个学生都能保持这种深刻而持久的对话,但是当学生与教师对话时,教师要尽量做到全心投入。
2.实践与认可。内尔·诺丁斯认为学生的关怀实践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在师生这个群体中,他们的关怀状态应该如此。学生最基本的道德实践是保持对教师关怀行为的反应力。这是学生学会关怀与被关怀。事实上,这种反应也是也教师最大的鼓励,是教师从业的永不枯竭的动力。内尔·诺丁斯提出关怀是需要一些基本技能的,学生有必要进行关怀实习。她特别强调指出,关怀能力和知识是一样有价值的,需要为学生提供在广阔社会情境中丰富而真实的关怀实习的机会。但这种实习无需进行等到级评价,事实上这种等级评价本身就不是道德的。正因为教师无疑是学生的重要他人,故而内尔·诺丁斯认为,教师不断对学生做出的反应是其形成自我形象的一个重要影响源,教师应该去赋予学生,与现实相符的和积极的形象,而不应该是将一种主观的期望去强加给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形成积极的道德追求。事实上诺丁斯的认可是一种评价,但这种评价是一种整体性的评价,而且是一种积极的评价。相反则容易使关怀型教师心灰意冷和不知所措。
对于以上的两大类教育方法,我们都知道它们离不开“人”这个主体,在实施“关心”时,我们既要关心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也要关心知识。人类的物质世界也就是各种物品和工具。因为我们的目的是为不同的学生提供因人而异的尽可能最好的教育。
尽管高职教师也是属于教师这个范围内,然而纵观现实,每个事物都会有属于它自己的特色。正如黑格尔所言,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所以笔者认为高等职业教师在其特定生活、工作领域中,都会有其特定和独特的专业素养。近年来,高职教师专业素质研究有了新动向,许多专家立足于探究教师专业素质结构问题。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探讨高职教师专业素养:
专业知识是指一定范围内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知识,而对于从事教育的人来说,自然需要熟悉和掌握本专业的知识体系。高职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普通文化、专业学科、一般教学法、学科教学法和个人实践知识。因为专业知识是教师应当具备的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是教师专业的基础。而对于高职教师来说,则必须拥有扎实的职业知识素养。对于自己所教的这门课,所必备的技术知识都应该掌握透。只有掌握好这些基本的知识,才可以去教书育人,也才可能培养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接班人。
专业能力,包括一般能力和教师专业特殊能力,专业特殊能力包括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教育科研能力。职业能力包括基本认知能力、教育能力和扩展能力。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如果说职业兴趣可能决定一个人的择业方向,或是在该方面所乐于付出努力的程度,那么职业能力则能说明一个人在既定的职业方面是否能够胜任,也能说明一个人在该职业中取得成功的可能性。所以对于高职教师来说,教育的能力是必须要掌握的。而培养这种专业能力,就是要求教师自己要去研究和努力了。利用好一切的内外有利的因素,使自己在专业能力这方面得到很好的提高。
专业精神是指对工作是否执著于专业的规范、要求、品质化程序等。就是在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对工作极其热爱和投入的品质,具有专业精神的人对工作有一种近乎疯狂的热爱,他们在工作的时候能够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对于高职教师来说,其专业精神是就是他们基于自我期许而表现出来的成功信念、高度热情和不懈追求的风范和活力,也是教师专业的动力。我们也知道在政治中就说过“理论指导实践”,精神方面的因素对于我们来说是更为重要的。也知道这种精神动力才是我们能够成功的动力。
教师专业素质结构涵盖以上三大方面,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这些教师的专业素质都是把教师视作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并能够关注教师个体在自身专业素质发展中所起的不可替代的能动作用,强调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动机及由专业素质发展而带来的满足感。所以说高职教师的专业素养也要好好的去养成。
在现实中,很多教师并没有注意到自身的榜样作用,对学生的期望和评价是会有多大的影响作用。有研究揭示教师的“关怀”素养会对学生一生的发展有着延续和复制的重要作用。为了实现高职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提高,一定要注意转换他们的教育理念。因为有了正确的合适的教育理念会更好的促进教育的发展。诚如在教育哲学中所言,理念是上升到了哲学的层面。我们也知道,哲学是其他一切科学的基础,它会引导我们走向成功的道路。故而笔者强调,在谈及高职教师专业素养时,内尔·诺丁斯的“关怀理论”不置可否的起着重要的标识作用。这种教育理念势必会更好的创生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型的教育体系。
“个人素质”对于高职教师来说,是内在的因素。我们知道个人素质也包括专业素养。所以内尔·诺丁斯给我们的教师提出了教育是走向幸福的道路,不是压迫的、奴役人们的教育。故而在提高自身的个人素质时,也不要忘记给学好专业的知识,这些修身的素质,高职教师必须要有,就像教师的职业道德那样,是必须拥有的,而不是可有可无的。只有拥有高的素养,才会让高职教师在教书育人这条道路上走的更顺、更成功。
在教育生活中,除了上述两种的因素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笔者认为“教育模式”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教育模式是一个国家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的最直观的体现和最直接的效应。故而在对高职教师专业素养这个课题中,我们一定要完善科学的教育模式。那么何谓科学的教育模式呢?只有通过国家改变课程的设置来实现。[7]而对于高等职业院校来说,一定要深入发展服务型的教育,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8]我觉得只有做到这样,高职教师专业素养才会得以提高。
除了一系列的内部因素外,我认为外在的监督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建立有效的督导制度时如此的势在必行。当然这种督导制度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的。正像现行的中国所提出的一些号召一样,我们在做任何事都要注意尊重重要的他人。不能为了一己之利,而去损害集体和国家的利益。作为监督系统的主体和被监督的人,都要注意这种权利和义务所赋予的真正含义。只有这样做才会对我们的教育,我们的高职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
当然从内尔·诺丁斯的“关怀理论”来看,高职教师的专业素养势必会有很多很多的方面,上述的只是笔者的心中觉得最重要的。内尔·诺丁斯的教育思想犹如一道光芒,照亮了人们教育探索和理想生活的实现之路;更是在当前理智主义和功利主义至上的时代中,发出的一个温暖柔软、但却是直抵心灵深处的声音,唤醒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之爱,叩响理想教育的大门。所以笔者深信,在内尔·诺丁斯的关怀理论的引导下,高职教师专业素养必然会更快的提高,这样也会为中国的职业教育添砖加瓦的。
[1]侯晶晶.内尔·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述评与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04(17).
[2][3][4][5][6]诺丁斯.于天龙,译.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7](美)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74.
[8]熊惠平.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基于浙江工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探索[J].教育研究,2011(6):107.
何淑贞(1978-),女,浙江义乌人,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政及创业教育。
G715
A
1001-7518(2012)17-0105-03
责任编辑时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