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招乎?破绽乎!

2012-01-29 03:11朱前珍
中学语文 2012年4期
关键词:秦伯秦师秦穆公

朱前珍

《烛之武退秦师》记述的是秦、晋两国联盟围攻郑国时烛之武主演的一场外交战。在这场战争中,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他说理透辟,语惊四座,言妙天下,最终力挽狂澜,化解了灭国之灾。烛之武的形象也因此而光耀史册,清人林云铭在《古文析义》中惊叹:“烛之武为国起见,说秦之词,句句悚动,有回天之力。”然而本人在教学之余,掩卷沉思,终觉烛之武退秦师的一番言论,略有破绽:

一、移花接木,张冠李戴

烛之武一句“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勾起了秦伯的心头旧恨,晋君曾经干过背信弃义,过河拆桥的勾当。我们有理由相信正是烛之武此言击中了秦伯旧伤,促使秦伯放弃秦晋同盟。然而,我们来对照一下历史史实:

[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卒,晋陷入内乱。]晋大夫里克弑新君献公庶子夷齐,卓子,又使人迎公子重耳,重耳谢不就。又使人迎献公次子夷吾。夷吾欲往,吕省、郤芮曰:“内犹有公子可立者而外求,难信。计非之秦,辅强国之威以入,恐危。”夷吾从之,乃使郤芮厚贿与秦,许割晋河东地。秦穆公以百里奚将兵纳夷吾,齐桓公亦使使率师会秦师,共立夷吾为君,是为晋惠公。初,夷吾恃强国之力即位。及即位,悔之,使大夫丕郑赴秦,托辞云:“大臣曰:‘地者先君之地,君亡在外,何得以擅许秦者?’寡人争之弗能得,故谢秦。”(《史记·晋世家》)

当年不守承诺的是晋惠公,而此番战争的发动者为晋文公。是否要信守承诺,这并不是国家固有的特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统治者的人格和意志,晋惠公的陈年旧账怎么能算到晋文公头上呢?晋文公在历史上的诚信度是很高的。当年避难在外的重耳路经楚国,楚王以礼相待,重耳曾许诺“即不得已,与君王以兵车会平原广泽,请辟王三舍。”(《史记·晋世家》)后来晋楚交兵,楚国果然退避三舍。烛之武有意移花接木,张冠李戴,难道秦伯和他的智囊团们都集体失忆,任由烛之武忽悠?

二、虚假承诺,空头支票

烛之武一句“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让秦伯立刻尝到了与郑结盟的甜头。然而,我们可以推想,日后郑国占着东道主的位置如何款待秦国贵客还是未知之数。俗语有云,客随主便,郑国是否真能尽心尽力为秦国“共其乏困”,还得看主人的气量和当时的心情吧。哪里比得上一举攻破,占为己有来得痛快、实在。烛之武开出的这一张空头支票,既讨好了秦伯,又保全了郑国,可谓高妙。其态度之真诚让我想起了当年对吴王俯首贴耳的越王勾践。吴越交战,越国灭亡,勾践被俘,据《史记·赵王勾践世家》中记载:勾践乃令大夫种行成于吴,膝行顿首曰:“君王亡臣勾践使陪臣种敢告下执事:勾践请为臣,妻为妾。”吴王将许之。勾践拿出十二分的诚意侍奉吴王,终于取得了回国的自由,也赢得了复仇的机会。结果,最终吴王夫差晕乎乎地就被勾践反将了一军,亡了国。彼处的越国,此处的郑国,是否能信守承诺,安心于做附属国,真诚到永远呢?秦伯何不三思?

三、妄加推断,危言耸听

烛之武一句“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害得秦伯思之毛骨悚然。清人吴楚材分析:“篇中前段写亡郑乃以陪邻,后段写亡郑即以亡秦,中间引晋背秦一证,思之毛骨俱悚。宜乎秦伯之不但去郑,而且戍郑也。”

秦晋这些超级大国想争霸天下,实力自是此消彼长,各国的利益纷争不断,相互制约,相互抗衡,这种局面何需烛之武在此危言耸听,天下人所共知,秦伯难道事先没有考虑过吗?烛之武有意妄加推断,“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把两件没有直接联系的事件紧密相连,也使得秦和郑的利益紧密相连,让秦伯有了唇亡齿寒的危机感,其实秦与郑岂是唇齿相依的关系呢?

如此想来,秦伯不免有愚笨智昏之嫌,然而,秦伯何许人也?春秋五霸之一。

秦原来是一个小国,地处西面,与戎、狄为邻。秦穆公即位后,奋发图强,锐意进取。他广纳贤才,重用百里奚、蹇叔等良臣,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依靠他们修明政治,发展军事,奖励生产,使国家实力大大增强。他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国君,为成霸业,他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在晋国大旱之际给予援助,流传下来赞誉他的故事不胜枚举。略举一例:

初,穆公亡善马,岐下野人共得而食之者三百余人,吏逐得,欲法之。公曰:“君子不以畜产害人。吾闻食善马肉不饮酒,伤人。”乃皆赐酒而赦之。三百人者闻秦击晋,皆求从,从而见穆公窘,亦皆推锋争死,以报食马之德。于是穆公虏晋侯以归。(《史记·秦本纪》)

那么,面对如此贤明的秦穆公,烛之武退秦师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秦与晋围郑,是为了向外扩张的需要,假设当初晋国发出合力攻打郑国的邀请时,秦国拒绝了,那么也就相当于拒绝了利益的瓜分。同样有着争霸天下的野心的秦穆公怎么可能眼睁睁地看着晋文公独食肥肉而无动于衷呢?晋国完全有实力凭借本国的力量独占郑国。

时周襄王十二年,晋兵已休息岁余,文公一日坐朝,谓群臣曰:“郑人不礼之仇未报,今又背晋款楚,吾欲合诸侯问罪何如?”先轸曰:“诸侯屡勤矣,今以郑故,又行征发,非所以靖中国也,况我军行无缺,将士用命,何必外求?”文公曰:“秦君临行有约,必与同事。”先轸对曰:“郑为中国咽喉,故齐桓欲伯天下,每争郑地,今若使秦共伐,秦必争之,不如独用本国之兵。”文公曰:“郑邻晋而远于秦,秦何利焉?”乃使人以兵期告秦,约于九月上旬,同集郑境。(《东周列国志》)

史料记载,晋文公是碍于盟友的面子,才不得已邀请秦国的。秦国当然也想分一杯羹,所以才不惜劳师动众,欣然前往围剿郑国。可是如今烛之武作为郑国的使臣前来示好服软了,并且许诺做秦之“东道主”,要“共其乏困”,如此一来,形势自然大翻盘,原本晋秦攻郑,最大的赢家自然是作为主力军的晋国,如今郑国一旦投靠秦国,实质上便是秦国占据了对郑国的控制权,此刻秦和郑结盟所获得的利益远比当初和晋结盟时所能分到的那杯羹强多了,且不费一兵一卒,何乐而不为呢?秦晋既是盟友,又是劲敌,都想称霸天下,两国的实力也是一个此消彼长的关系,所以当秦伯认识到这样做只会增强晋国的实力,而秦不会获取什么好处时,立即决定与郑盟。这样一来,反而形成了秦、郑围晋的有利形势,对秦国今后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

秦不仅与郑盟,并且还“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这更是棋高一着,既遏制晋国,又敦促郑国兑现诺言,名正言顺地控制郑国。由此看来,秦伯之决策,并非完全是烛之武三寸不烂之舌的功效。春秋无义战,也没有坚固的同盟,一切决定都是为“利”所趋。利益在烛之武出使秦军时,已经悄悄地发生了变化,这才是促使秦伯改变初衷的关键,这才是秦师撤军的根本原因。历史在烛之武作为郑国使臣出使秦军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结局,烛之武只是有幸成了这样一个结局的实践者,也因而有幸成就了自己的光辉形象。

猜你喜欢
秦伯秦师秦穆公
《烛之武退秦师》的辞令艺术赏析
五论救弱国,妙语退秦师——《烛之武退秦师》自主学习导引
爱马说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方法探析
《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劝说艺术浅探
《烛之武退秦师》的烛之武的形象
烛之武何以“退秦师”
浅谈《烛之武退秦师》的说辩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