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信息技术推动下闽南文化的产业化

2012-01-29 02:28林若萍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文化圈闽南产业化

林若萍



试论信息技术推动下闽南文化的产业化

林若萍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工程系,福建 漳州 363000)

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闽南文化,将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推动下获得充分的资源挖掘和内容生产、创新与传播,形成产业化发展,在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浪潮下与时俱进,得以继承和弘扬。同时,提出促进闽南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闽南文化;信息技术;产业化

2011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发表重要讲话,其中提到“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教授在《闽南文化圈建设的战略构想》中提到:“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海峡两岸人民‘同根’‘同祖’‘同源’、不可分割的文化见证和桥梁、纽带。”

中国经济史学会副会长陈支平教授在《闽南文化的国际性特征》中也提到:“说‘大中华文化圈’,就不能不首先是‘环闽台海洋经济文化圈’,或者可以更准确地说,是‘环闽南台湾海洋经济文化圈’。因为‘大中华文化圈’是率先由东南沿海的区域经济文化圈特别是‘环闽台海洋经济文化圈’或‘环闽南台湾海洋经济文化圈’等南中国地域向外辐射发展出去的。就中国本土而言,‘环闽台海洋经济文化圈’或‘环闽南台湾海洋经济文化圈’及南中国的广东等地,虽然属于一个边陲地带的经济文化圈,但是从中华文化的对外影响力来考察,则是国内任何一个经济文化圈所不能比拟的……。”

社会主义文化在中共中央的主导和推动下深化改革,大力发展,进一步兴起建设新高潮已是大势所趋。那么作为中华文化中的一个极具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同时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中也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优势的闽南文化将如何顺应潮流,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实现产业化,从而大繁荣大发展呢?

一、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是推动闽南文化产业化的引擎

所谓的信息技术,就是有关数据与信息的应用技术。其内容包括:数据与信息的采集、表示、处理、安全、传输、交换、显现、管理、组织、存储、检索等。

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闽南方言为中国八大方言之一,在保存古汉语的特点方面十分显著,许多古籍里看到的词汇都在闽南方言中继续沿用。由于闽南方言保留下来的古汉语较多,因此被学术界称为“古汉语的活化石”。这些“活化石”,对汉语古音的构拟,古籍的训释,汉语史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1]。

然而,闽南方言尚没有标准的书面文字来记载,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之前,展现闽南文化丰富内涵的各种内容难以记录、制作、传播乃至创新,闽南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因此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科学进步带来互联网深度普及,生产工具日益简化,信息传播进一步多样化、扁平化,这一切使闽南文化的创作生产、改革创新、传播交流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产业化发展成为可能。例如闽南方言尚没有标准的书面文字,但是我们可以把展现闽南文化的信息内容如歌曲、戏剧、民俗活动、宗教活动、特色建筑以及方言等等,以图像、音频、视频的形式记录下来,存贮在电脑上再应用多媒体技术加以处理,然后通过新型信息介质如光盘、磁盘等进行传播和交流,打破以往信息记录、制作和传播的诸多限制;同时,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软硬件技术的提升以及应用的简易化、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人都能成为信息的生产者,以前只有少数专业人士使用专业生产工具才能完成的内容,现在依靠简单的生产工具就能够实现,例如数字音乐、影像、电子杂志等等,于是内容的“生产队伍”增长了成千上万倍,使得可传播的信息极速膨胀,为继承与发展奠定了基础[2]。

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使网络通信渗透到全球各个角落,互联网成为当今世界信息传播的最主要工具,同时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信息获取渠道。承载文化内容的信息通过无处不在的网络,可以实时地、低成本地传播到全球各地。据《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还有,国际电信联盟在网上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互联网用户总数在2011年底的时候达到了21亿,手机用户总数在2011年第二季度达到了56亿,而智能手机用户数为8.35亿。

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让人们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轻易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而不用耗费过多的时间来寻找、甄别、对比和处理,甚至错过重要的信息。例如搜索引擎公司谷歌和百度,通过信息技术集成了众多互联网用户的智慧,对浩瀚如海的信息进行智能加工与分析,让用户在海量信息里快速、准确获取自己需要的内容同时可以和创建者交互,这同时为内容传播的有效性提供了保障,也为内容的多向交互创造了平台。

二、融合信息技术,以内容为核心、传播为重点,为产业化发展打造基础

在科学进步的驱动下,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文化内容的记载、改造、创新、交流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可能和空间,文化内容的传播和交互变得简易、快速、低成本,而且覆盖范围广。通过引入高新技术,以内容建设为核心,渠道传播为重点,发展一批新兴文化产业的实体,形成合理的产业格局。

(一)以信息技术作为生产工具的内容建设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数字音频:歌仔戏、芗剧、闽南语歌曲、闽南四句、闽南讲古、达嘴鼓(注:闽南语相声)、民谣、童谣、福建南音等等以声音为主要传播途径的文化内容,通过录制转化成为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数字信息;

2.数字视频:歌仔戏、芗剧、闽南讲古、提线木偶、布袋木偶、民俗活动(如拍胸舞、骑竹马、舞龙、舞狮、车鼓弄、赛龙舟、搏饼)等等民间文化娱乐活动拍摄转化成为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数字信息;

3.数字档案:地方史志、人物传记、民间故事、宗亲族谱等等纸质介质记录甚至是口授的内容,通过数码设备转化成为计算机可以编辑、管理和检索的数字信息;

4.广播影视制作:

(1)拍摄以闽南文化为题材的电视电影,寓闽南人土风情、历史变迁、人物奋斗精神等等于其中;

(2)拍摄纪录片,介绍闽南的建筑(如民居、祠堂、寺庙、宫观、牌坊)、茶叶(如铁观音)、历史事件(如海上丝绸之路、中原汉民入闽)、艺术作品(如木版年画、剪纸)等等展现闽南文化内涵的事象;

(3)开设人物访谈节目介绍闽南人在全世界各地生活和创业的故事、开辟地方戏剧频道等等;

5.电子杂志、微电影、动漫等多媒体制作:以闽南民间故事为素材,图、文、影、音并茂讲述闽南的故事;

6.网络游戏开发:以闽南的人、物、事为背景,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创作开发网络游戏,融合文化于娱乐之中。

上述创作生产出来的内容,将通过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渠道进行传播。

(二)以信息技术作为传播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渠道:

1.互联网

(1)在互联网上建设交流平台即网站,全面、系统、集中展示闽南文化各种表现形式的同时,全球各地的内容创作生产者可以通过个人电脑、移动互联设备把作品传送到平台上展现,同样来自全球各地的网站访问者通过个人电脑、移动互联设备在平台上可以找到其所需要的信息,而且可以即时交互;

(2)利用互联网上以博客、社交化媒体、维基百科等为代表的内容创建工具,个体内容创作生产者可以轻松、自由地创建个人博客、维护个人网站,从而也把博客、个人网站作为展现、传播其作品或者观点的个人宣传平台。以时下最为流行的微博为例,有组数据可以说明网络渠道传播的惊人速度与效果——一种传播媒体普及到5000万人,收音机用了38年,电视机用了13年,互联网用了4年,而微博只用了14个月[3]。

(3)电信运营商作为移动互联网的通路提供商,同时也是提供内容最直接最有效的渠道,因此文化产品可以通过运营商输送给终端用户,如彩铃、电子期刊等等。

2.数字化新媒体

包括数字杂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数字广播、移动终端、触摸媒体等等,利用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卫星通信网等等把内容推送到各种新媒体展现给各类受众。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大力推进了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文化创意的提升以及文化作品的传播,那么,我们将如何进一步打造文化品牌、传递文化价值,推动闽南文化产业化的发展呢?

三、政府统筹协调,结合信息技术优势,合力促进闽南文化产业大发展

(一)加强政策协调,落实政策扶持闽南文化产业化发展

有关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成立闽南文化产业化发展专门工作小组,切实重视和加强对闽南文化产业化发展的领导;要尽快建立闽南文化产业的知识产权评价制度,探索建立符合闽南文化产业化发展项目的运作模式,建立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同时,政府还要着眼于培育创意、创新、创业的制度环境、法律保障和文化氛围,尽快出台鼓励闽南文化产业化发展的政策体系,建立健全闽南文化产业投资融资体系,鼓励和引导闽南文化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促进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源、技术资源的对接。此外,还应彻底落实国家的相关扶持政策,如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等,使闽南文化从业实体获得持续发展。

(二)促进信息技术与闽南文化产业相融合。

与信息技术相互结合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它一方面将极大地提高文化产业的信息技术含量,创新产业业态和形式,提高文化产业的附加值;另一方面也将使信息技术找到新的应用领域,提升信息技术产品的文化内涵,拓展信息产品的市场空间。将信息技术与闽南文化结合起来,将会使闽南文化产业化发展插上创新的翅膀,推动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

(三)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品牌提升闽南文化产业化效益。

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例如当下发展迅猛的社会化媒体微博、Facebook、Twitter以及社交网站等等,大力实施闽南文化产业的品牌带动战略,通过对闽南文化企业、创意产品和服务既有品牌进行整体规划,充分挖掘其内在价值,提升文化内涵,从而达到增强主导产品知名度,提高闽南文化经济整体竞争力的目的。同时应当重点利用对台交流合作优势,促进闽南文化产业与制造业、服务业的链接融合,积极培育一批具有研发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闽南文化产业企业及闽南文化产品和品牌服务。

(四)发挥整合各方优势,推动闽南文化产业集聚集约发展。

第一,应加快构建闽南文化市场体系,培育个体创作者、经纪、技术等要素市场,健全配套政策,促进以闽南地区为中心的产业集群的形成,发挥集群效应带动相关链条产业的发展。第二,积极招商引资。依托“回归创业工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及各种形式,向在外创业的闽籍商会组织和乡亲介绍闽南文化产业化发展现状、规划与愿景,吸引在外闽商积极投身闽南文化产业。第三,积极吸引对接台湾闽南文化产业。利用闽南与台湾的“五缘”优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与台湾在网游动漫、文化传媒、工业设计、规划设计、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产业对接;借鉴其运营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文化产业化发展的成功经验,提高闽南传统文化产品的附加值、优化闽南文化产业结构、构建闽南文化产业发展链,开创闽南文化产业化发展的新局面。

闽南文化内涵深刻,特色鲜明,广泛渗透在海内外华人中,同时起着对台文化交流的枢纽作用。在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浪潮下,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闽南文化,将借助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逐步实现产业化发展,同时也将让闽南文化与时俱进,得以继承、弘扬和繁荣发展。

[1] 李如龙,姚荣松.闽南方言[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8.

[2] 克里斯,安德森.长尾理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3] 李开复.微博:改变一切[M]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1.

On Industrialization Of The Minnan Culture Under The Impetu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IN Ruo-ping

(Z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e, Zhangzhou, Fujian, 363000, china)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culture, minnan culture will adequate resources mining and content production, innovation and dissemination, and format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under the impetus of high develop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It will keep up with times, be inheritted and carried forward in the wave of the socialist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in china. Meanwhile, this article tries to discuss about the measures to promote Minnan culture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Southern Fujian cultur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ialization

G202

A

1673-1417(2012)02-0021-04

2012-05-02

林若萍(1983—),福建漳州人,学士,助教。

(责任编辑:黄文丽)

猜你喜欢
文化圈闽南产业化
持续接力奋斗 推动山西农谷产业化发展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闽南文化传承
吴松柏的闽南威士忌小镇
魔芋产业化,打开致富新大门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闽南,闽南
圈里事儿
闽南拍胸舞迎来台湾小弟子
打好文化牌,拓展南海“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