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为师,笔随意走——从爱国诗词观两宋文人士大夫心态

2012-01-29 02:28姚艺玲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士大夫陆游爱国

姚艺玲



以心为师,笔随意走——从爱国诗词观两宋文人士大夫心态

姚艺玲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在两宋诗词作品中,作家们以“心”为师,抒写精诚的爱国情致,鼓舞了一代代的文人士大夫为救国图存前仆后继,为两宋社会生存和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以诗词作品来观照作家心理,其“心”是对国家、对民族的忧患和责任意识,是对儒家“内圣外王”哲学的坚守。

以心为师;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内圣外王

诗以言志、词以传情,强调的是为诗词要以心为师,各言其志、各抒其性情。两宋文人士大夫在诗词中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吹响抗击侵略的号角,激励了一辈辈的仁人志士为抵御侵略、恢复故土前仆后继,为两宋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也为后世留下一篇篇壮丽的篇章。纵观两宋爱国诗词,诗词作家们真正做到以心为师,笔随意走;而以诗词来反观作家心态,可见其“心”乃是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沉的忧患和强烈的责任意识,是对儒家“内圣外王”哲学的坚守。

一、以心为师,抒写至真至诚的爱国情志

两宋社会内忧外患、民族斗争连绵不断,国家、民族岌岌可危。目睹国家的灾难,人民的困苦,两宋文人士大夫把满腔的爱国激情诉诸笔端,借诗词表达反对投降、力主抗战的政治主张,杀敌报国、誓清中原的壮志豪情,忠于操守、英勇不屈的民族气节。

1.反对投降、力主抗战的政治主张。

中国历史上的大宋王朝,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都不是当时统一王朝。北宋时,有辽和西夏与之对峙;南宋时,前有金朝雄据淮河、秦岭以北的中国北方,后有元军的虎视眈眈,南宋只能偏安一隅。辽、西夏、金和元不断地对宋朝进行侵扰。两宋朝廷软弱无力,每当外族入侵,其基本上都采取妥协退让政策,以割地赔款求得苟安。面对宋朝廷的软弱腐败、投降派的阴险自私,以天下为己任的诗词作家以堂堂之鼓、阵阵之旗的男子汉英雄气慨、矫首高歌、表达他们反对投降、力主抗战的政治主张。

如李纲《喜迁莺(真宗幸澶渊)》:

边城寒早。恣骄虏、远牧甘泉丰草。铁马嘶风,毡裘凌雪,坐使一方云扰。庙堂折冲无策,欲幸坤维江表。叱群议,赖寇公力挽,亲行天讨。

缥缈。銮辂动,霓旌龙旆,遥指澶渊道。日照金戈,云随黄伞,径渡大河清晓。六军万姓呼舞,箭发狄酋难保。虏情慑,誓书来,从此年年修好。[1]﹞

词中批判了宋朝廷的软弱无能,宋臣的自私懦弱,歌颂了寇准不畏权势、大义凛然和英勇善战。表现出作者反对投降和力主抗战的积极主张。

又如张孝祥《六州歌头》: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鹜,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2]

这是南宋初期爱国词人张孝祥在隆兴元年宋伐金失利、主和派得势的情况下写下的,表达了对议和的激愤。

陆游的“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生逢和亲最可伤,岁辇金絮输胡羌”、“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3]饱含着对恢复大业难以实现的深沉悲愤、对主和派的强烈不满和尖锐谴责。

2.杀敌报国、誓清中原的壮志豪情。

异族强大猖獗,如狼似虎,两宋政权节节败退,俯首称臣,山河破碎,民生涂炭。不堪国家受辱、民族受难的爱国诗词作家们,不愿坐视国破家亡,他们不畏权势,不顾个人的仕途和生命,为国分忧、为民请命,在他们的诗词作品里洋溢的是杀敌报国、誓清中原的壮志和决心。如岳飞《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2]

词中表达了对敌寇的强烈仇恨、报仇雪耻的迫切要求和恢复失地的坚定信念,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不可欺侮、不可抗拒的崇高意识和奋勇抗击强敌的爱国情操。

又如辛弃疾的《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做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2]

辛弃疾驰骋沙场,杀敌复国的决心是何等强烈,梦里犹是抗金战争中的金戈铁马和刀光剑影。

陆游从小就有“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4]的理想,其一生的诗词中,大都表现了铁马金戈、气吞残虏的英雄气慨和抗战到底的坚定信念。八十二岁风烛残年,诗人犹能道出“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4]的豪言壮语。

3.忠于操守、英勇不屈的民族气节。

宋代是民族矛盾极为尖锐,民族战争甚为频繁的时期,涌现出大量的可歌可泣、青史留名的有民族气节的英雄人物,他们在面对当权派的阻挠、投降派的阴谋、敌人的凶残时,表现出忠贞不二的高风亮节和宁死不屈的坚强意志。故在两宋的爱国诗词里忠于操守、英勇不屈的民族气节也有集中地体现。文天祥在抗元斗争中屡历险境,写下“但令身未死,随力报乾坤”[5],从元营逃出时写下“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5],兵败被掳后意识到将永别故国时写道:“从今别却江南日,化作啼鹃带血归!”[5]面对敌人屠刀时犹高唱“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无不体现了文天祥忠于操守、英勇不屈的爱国精神。而“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也成为那一时代民族气节的写照,成为后代爱国志士的行为楷模。陆游一生虽未能实现其杀敌报国的理想,但其诗中高昂的是“战场横尸胜床第”[4]、“死去犹能作鬼雄”[3]的为国捐躯、绝不妥协的民族气节。

二、以心为师,心系忧患与责任

两宋爱国诗词作品是两宋文人的爱国战斗檄文,以作品来观照作家,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可见其“心”是对国家、民族、人民的深沉的忧患与强烈的责任意识。

1.浓厚的忧患意识

两宋时期内忧外患交织、国家动荡不安、民不聊生。作为参政主体的文人,他们对国家社稷安危、民族生死存亡、人民惨遭涂炭有强烈的忧患意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6]写出了这种忧患意识的深沉境界。这种进退皆忧、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社会忧患感,得到宋代文人士大夫的普遍认同,并成为其共同的价值取向。范仲淹上忧国下忧民,“日夜谋虑,兴致太平”[7],终于力排万难,向皇帝提出改革政治主张,实行变法,为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作出积极贡献。王安石是继范仲淹之后的又一位改革家,他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言“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而风俗日以衰坏,四方有志之士,蒽葸然常恐天下之久不安。此其故何也?患在不知法度故也。”[8]分析了当时社会的种种矛盾,披露了他的重重忧虑。基于此,他认真研究时局,提出在当时相对合理、科学的政治改革主张,为北宋王朝作出了积极贡献。两宋社会,有多少的文人士大夫,不计个人的得失安危,上书劝谏、力主抗战,驰骋沙场、冲锋陷阵,身陷敌营、誓死殉国,若不是心怀对国家、民族的强烈的忧患意识,恐难以达到此境界。

2.强烈的责任意识

赵宋王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9]的政治局面,吸收了大批的文人士大夫进入统治集团的核心圈,文人士大夫的政治地位和现实境遇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而宋代科举制度改革为大批出身贫寒、门第卑微的知识分子进入仕途敞开了大门。他们出将入相,真正肩负起治国平天下的历史使命。他们一方面对改变他们人生命运的赵宋王朝感恩戴德、誓死效忠;另一方面,宋代为文人士大夫提供的比较宽松的政治环境和较高的社会地位,也使他们感觉到可以有所作为。因此,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成为宋代文人士大夫阶层共同的价值取向。而宋代内忧外患的局势,又为他们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转化为实践行动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士大夫一改前期“安静”、“姑息”等守陈的政治附属意识[10],把自己视为政治主体,积极主动地参与国事,为国为民谋利。范仲淹自做秀才时便以天下为己任,入仕后“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6],陈亮“复仇自是平生志,勿谓儒臣鬓发苍”[11]辛弃疾“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12]、“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23]、“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12], 苏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3]等,无不体现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的责任意识。

三、以心为师,乃是对儒家“内圣外王”哲学的坚守

两宋诗词作家个体所体现的浓厚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意识,实际上是两宋时期文人士大夫普遍拥有的道德意识,若把此种道德意识和当时的社会主流思想联系起来,不难发现,其精神实质是儒家的积极入世的价值观。“以心为师”实质上是对儒家“内圣外王”哲学坚守。

儒家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文化,是“内圣外王”哲学。“内圣”就是“内求于己”,“外王”就是“外用于世”,即要求士子先正心、修身,然后齐家、治国、平天下,其精神实质即是积极入世的人生价值观。在中国儒家文化的培育下,中国封建士子的安身立命就是“学成文武艺,贷与帝王家”,这一价值取向绵延千年而不绝。两宋文人士大夫继承了儒家的这种价值取向,并将其发扬光大。因此,他们很小就立下强国伟志,并为之积极学习经典古籍,博采众家之长,研究治国安邦之道,练习武艺,并热切盼望能将自己的满腔爱国热情、满怀的宏图大志和满腹的文滔武略实现为经国济世、富国安邦、建功立业的现实,虽九死一生,其犹未悔。

陆游一生志在复国,为此他博览群书、严谨治学,“手自扫除松菊径,身常枕藉老庄书”、“日阅藏经忘岁月,时临阁帖杂真行”、“病中看周易,醉后读离骚”、“终恨无劳糜廪粟,夜窗聊策读书勋”、“天涯怀友月千里,灯下读书鸡一鸣”[4]正是他求学如醉如痴的写照。陆游治学是为了修身进德,为了实际应用,为了取得治国平天下的学识。陆游从古籍里汲取到丰富的营养,为其一生献身于复国大志夯实了思想基础。陆游多次参加科考,期望入仕实现报国的理想,但其科举之路却十分坎坷,终未能如愿;而其为了实现一生报国、北定中原的政治理想,历经坎坷、挫折,但爱国热情却至死不渝。

辛弃疾从小使枪舞剑,研习军书,立下抗金复国、重整河山的夙愿。22岁他就举起抗金义旗,后率军南下归宋,欲为朝廷痛杀贼寇,收复失地,血溅战袍,马革裹尸。他怀着收复中原的愿望,先后向朝廷上《美芹十论》和《九议》,论述抗金大计,提出收复失地的建议,均未得到采纳,但他不言弃,不停地上书,致屡遭打击,甚至被投闲置散20年之久,但仍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极大关切,为抗金复国大业奔走号呼。

正因为儒家积极入世的人生价值观的驱动,两宋文人士大夫才能临大节而不辱、处危变而不惊,始终坚定立场、矢志抗敌复国,表现出入而不返,至死不休的执著精神。

[1] 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98.

[2] 唐圭璋,缪钺,叶嘉莹,周汝昌,宛敏灏.唐宋词鉴赏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

[3] 朱东润选注.陆游选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

[4] 陆游.陆放翁全集[M].北京:中国书店,1986.

[5] 文天祥.文天祥全集[M].北京:中国书店,1985.

[6] 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岳阳楼记(中编第二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7] 吕慧鹃编.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C].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8] 王安石.王安石集 [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

[9]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篇(卷二二一)[M].上海:中华书局,1985.

[10] 诸葛忆兵.宋代士大夫的境遇与士大夫精神[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1):107-112.

[11] 脱脱等.宋史·陈亮传(卷四三六)[M].上海:中华书局,1977.

[12] 辛弃疾.稼轩长短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13] 陶文鹏,郑国编选.苏轼集[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

Heart as Teacher, Writing Everywhere——Attitude of Scholar and Scholar-bureaucrat in Song Dynasty from Patriotic Poems

YAO Yi-ling

(Zhangzhou City University, Zhangzhou, Fujian, 363000,China)

Among the poems of Song Dynasty, regarding the heart as their teacher, poets encouraged scholars and scholar-bureaucrats to strive for survival of their country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through expressing faithful patriotic emotion. Meanwhile, the poets also made a positive contribution to social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in Song Dynasty. In the aspect of the poems, the poets’ hearts are concerned about unexpected development and responsibility as well as the insistence of “inner cultivation and exterior action” from Confucian school.

heart as teacher, awareness of unexpected development, awareness of responsibility, inner cultivation and exterior action

I207.23

A

1673-1417(2012)02-0017-04

2012-08-02

姚艺玲(1980—),女,福建漳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学。

(责任编辑:黄文丽)

猜你喜欢
士大夫陆游爱国
宋韵
——士大夫的精神世界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从宋初笔记看江南士大夫的“故国情怀”——以《南唐近事》《江南别录》等为例
一转身,就是一辈子——陆游和他的《钗头凤》
中山君有感于礼
爱国学·晒佳作
爱国学·晒佳作
除夜雪
初夏绝句
陆游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