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晓晖
语文是主学科,语文作业具有帮助学生温故知新的作用,不过学生进入高中后,课业负担逐步加重,不少学生认为语文作业过于单一,只是在做教辅资料。而语文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也同样存在困惑:如果布置预习、读书这些“软性作业”,学生不以为然,难以落实;如果购买教辅资料,以单一的练习为主,要求学生按照统一的模式进行,学生抄作业现象严重,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慢慢消褪。
面对学生的诉求,我们语文教师应有积极有效地回应,并把语文作业的改革纳入语文教学整体改革的范畴。为了有效架构语文学习读与写的桥梁,笔者就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进行了“以写促读”作业模式研究,主要探索三种作业设计,以下一一阐述。
在教授新课之前,传统的做法是让学生先自己阅读文章、解决生字词、归纳主旨或者是完成课后习题,这样预习作业的弊端是学生产生无所谓的心态或者是抄作业的行为。而所谓的前置性作业是指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在老师设计的问题指引下的写作,表达自己的见解,以备课堂交流之用。
教师要对课文有深入的研究,设计时要尽可能强调“一课一得”,着力研究学生的兴趣点,找准课堂突破口,然后设计出简单、根本、开放的作业。概括说要做到以下两点:
1.设计的前置性作业要有很强的目的性,教师一定要明白设计的作业是为了解决本课的哪个重点。
2.设计的前置性作业要有挑战性和可操作性,门槛不要太高,既要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话可说,又要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比如莫泊桑的《项链》一课,我将本课的学习目标定位为学会分析人物,于是前置性作业是 “阅读小说后,以《我看玛蒂尔德》为题,谈谈你对这个人物的看法”。学生的习作中,除了一些传统的观点外,更多的是站在人性的角度去分析玛蒂尔德。
所谓课前早准备,上课早交流,学生带着这样的作业参与课堂的讨论,课堂效率自然会得到提高。其实课堂的设计就是问题的设计,以上前置性作业问题看似大但不算难,学习层次较高的学生所说内容会较好,层次较好,层次较低的学生也会有话可说。不过老师自己要准备充分,才能够及时做出点拨和评价。
所以课堂教学的导入,不一定以讲作导,也可以以作业作导,直接进入所要学习的内容。这样的导向可以让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之前,先行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尝试,在写作活动中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发表见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起到导向、定向作用。
粤教版必修教材具有课文内容的经典性和表现形式的示范性的特点,在安排作业的时候可充分利用课文资源并从文本出发,进行各种类型层次的写作训练。作业设计的关键是读写的有机衔接、巩固性作业主要有两种形式:
大凡学画学艺等,起步都是模仿和临摹,写作也如此。在已有初步阅读感悟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直接从所选课文中学习构思谋篇、表达剪裁等,体验作者独具的匠心。如学习《荷塘月色》,不妨布置仿写作业:“熟读课文4、5、6段,学习其中对景物的描写方法,选用不少于两种修辞手法,任选校园中一景,写一段不少于300字的情景交融的文字,题目自拟”。学生在写作时,会留意身边的景致,运用恰当的修辞,抒发真实的情感,层次高的学生可以运用更多的修辞,一般的学生也能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这样由容易到困难,由简单到复杂地设计作业,有的放矢,以仿促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世界的一切,而且是知识的源泉。”我们可以依据课文素材,创造性地启迪想象思维,延伸原作情节,拓展写作空间,对课文进行二次乃至三次创作。
例如必修三《微型小说两篇》中的《差别》,让学生对此进行故事续写或新编。设置的场景为三年后的经济繁荣期或者是三年后的经济萧条期。《巩乃斯的马》的作业设计“周涛《巩乃斯的马》认为马‘奔放有力却不让人畏惧,毫无凶暴之相;它优美柔顺却不任人随意欺凌,并不懦弱。我说它是进取精神的象征,是崇高感情的化身,是力与美的巧妙结合。’如果这世间真的有轮回,我想周涛愿成为巩乃斯的马吧。那么,你呢,你将选择怎样的一个新的生命?是一只盘旋的鹰,一条快乐的鱼,一只轻盈的蝴蝶……还是仍旧做一回现在的你?请展开联想作文”。
这样的作业能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主题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不仅增加了课堂情趣,而且激发了学生写作热情,调动了学生探讨作品意义、参与社会生活思考的积极性。
语文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每个学生都是富有个性的,他们在兴趣、思维、生活经历方面千差万别。因此,设计研究性作业,尊重学生的差异,体现不同的层次和坡度,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学习了课文,理解了相关内容,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延伸性地阅读有关资料,做一些研究,依然是语文学习的内容。这样的个人研究性作业具有深化和提高的功能,目的在于促进知识的形成和能力的发展,它蕴涵了获得知识的过程与方法。
比如,粤教版必修教材的“表达交流活动”是一种作业性的单项学习活动,主要是写作与口语方面的活动,规模小,目标单一,有一定的研究性。比如必修三的“珠联璧合觅佳趣”活动,通过对对联知识的了解,安排学生去摘抄喜欢的对联或者讲述对联故事,然后可以就自己熟悉的校园场所或者是能打动自己的课文拟写对联。这些作业有效拓展了学生的个人阅读和研究,尤其是写作更是成了每次小型学习活动的自然延伸和总结升华,提升了语文能力和素养。
新课程倡导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随着课改不断深入,语文研究性学习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而语文研究性学习不该仅仅限于语文课堂,作业则是语文课堂研究性学习的必要延伸。
粤教版语文必修教材极具特色的是从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经济5个方面,设计了 “认识自我”、“体验情感”、“感悟自然”、“关注社会”、“走近经济”5个活动写作单元。这些单元活动有明确的人文主题,我们一般要求学习小组用两周时间准备,之后进行班级的交流。比如必修四的 “关注社会”,我设计了《关注社会——畅所欲言对对碰》的活动,学生要完成的作业是:
①找话题、定话题:关注社会,捕捉自己认为新鲜而又有社会价值的问题来研究。组长组织分工,将搜集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概括成简洁明了的话题。小组再讨论,确定大家共同关心,但又有不同看法,值得进行辩论而又辩得起来的话题。
②找例子,辩一辩:从现象中提取自己的观点,为自己的观点积累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自由发表意见。
这次研究性作业的实施过程:收集和分析信息资料——确定研究的问题——写成文章,形成个人观点——组内交流——班内展示交流。这样的研究性作业具有自主性和探索性,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研究,深化思考,同时学生可以根据需要,几人一组,合作完成一个研究课题,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使学生的思维在合作中产生碰撞,在互动中得到发展。
语文学科是最不能为了考试而教的一门学科,它涵盖面广,范围宽,牵连的知识多,丰富而厚重的综合性知识基础,才是语文学习的根本。语文成绩的提高,与其他课程有所不同,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积累过程,不能与做题的数量成正比。
因此,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精心设计“课外作业”应该是一个突破口。在研究中,如何利用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布置“以写促读”作业,带给我们很多思考并且获益良多。它充分利用课文资源并从文本出发,进行各种类型层次的写作训练。不是勉强的凑合,而是读写的有机衔接。这种作业能让学生在日常的作业中培养阅读兴趣,循序渐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