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要“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要“珍视个人独特的感受”。
可见作文应是一种充满人性美的最富个性的学习和创造活动。然而现实情况呢?翻翻学生的作文,几乎是假话连篇,空话套话满天飞,虚情假意,千篇一律:一写父爱母爱,就是父母在自己病中照料,或是为自己雨中送伞,自己终于体会到父母的伟大,为以前对父母苦心的不理解而悔恨万分;一写老师,或是老师工作至深夜或是带病授课或是耐心教导,使“顽皮”的我走上“正途”;一写“战胜脆弱”,大批学生便严重残疾;为了表现家庭困难,许多学生都让自己父母“下岗”……许多老师不无感慨的说:“现在学生作文中说真话的越来越少了。”
据了解,大多数学生很反感写作文、怕写作文,认为作文课严重的“缺氧”“贫血”,甚至有的学生对作文更是“深恶痛绝”。究其原因,学生认为一来很多作文的命题离他们的实际生活很远,无法令他们产生兴趣,觉得无话可说;二来为了应付考试,贴近考试标准,得高分,他们往往要投老师所好,以致不敢说真话表真情。
从小学开始,是否积极向上,就成了评价学生作文高下的首要标准。“文以载道”在作文教学思想中被顶礼膜拜,而这个“道”早已被狭隘地定义为某种明确统一的社会道德标准了。因此老师们改作文都是瞪大了眼睛,深怕学生们在作文中流露出与道德准则和思想观念格格不入的东西。而一篇本应抒写真情的文章一旦套上了“道”的枷锁,就很难再自由抒写爱恨情仇、喜怒哀乐了。于是乎,在老师平日的“循循善诱”之下,学生们只好在作文里说假话,抒假情,表假态,传成人口中的“道”了。
进一步的调查发现,学生作文模式化的始作俑者是应试教育,是多年来作文教学中片面的评价标准。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写作带上了功利色彩。各种作文书籍、各种写作辅导班甚至我们老师也在传授着作文速成法。于是,作文有了固定的模式,变成与个性、心灵毫不相干的东西,假话自然随之而来了。
其次,很多老师认为学生作文缺少真情实感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生活的贫乏。的确,“生活是作文之本”。我不否认现今中学生生活圈子太小,活动空间有限,生活内容相对单调,但是他们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世界、自己的喜怒哀乐。这些都是他们写作的素材,他们不是没有真话可说的。因此我认为学生作文缺少真情实感的原因,不是生活的贫乏,而是缺少对生活的观察、感悟和积累。
三是,学生不会思考,没有真情实感,缺乏个性张扬。许多文章立意虽然貌似正确了,但文章的灵性和个性魅力也荡然无存了。我们总认为教师比学生更懂得应该如何生活,如何学习,如何看问题,如何分析事物;我们总把替孩子们安排好一切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于是我们把学生原有的思想清理干净,然后塞进去我们为他们准备的一些“好东西”;把他们个性的棱角打磨掉。我们忘记了作文教学培养的是让学生自己在面对人生和社会、文化和精神等领域的碰撞中去观察和思考,而不是用我们已经形成定势的观察和思考的结果去代替它。
然而,让学生“以我手写我心”,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就这么难吗?面对“新课标”提出的写作要求我们的作文教学要怎样引导学生抒写真情呢?
第一,教师要宽容,要改变旧有观念和评价标准,以新的眼光审视学生作文,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写作空间。
教师在评价学生作文的时候要有宽容的态度,要打破那些条条框框,要明白“真情实感”不是教师所认为的真情实感,而是学生自己的情感。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要理解学生在所谓的“道”的方面的尚不成熟,而不是用成人的眼光去审视孩子笔下的“道”。教师的责任是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然后去放大,鼓励学生按他自己本来的样子去更好的发展。
比如,不久前有个学生在她的文章写到 “早恋”问题,看得出来她完全沉浸于恋爱的喜悦中,抒发的确实是自己的真实感受。她写到:“因为他的出现我的天空都亮了,我的生命开始焕发光彩。……面对来自老师和父母的压力我们的心贴的更近了。……我们共同分享每一个清晨,每一个午后。我的心在你的眼睛里找到了归宿。……”面对这样一篇涉及到情感“禁区”的文章我没有全盘否定,因为我知道这是真情的萌芽,绝不能扼杀。但我也知道对于考试来说写作归根结底是“戴着镣铐跳舞”,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正确抒发真情。于是我在征得作者同意后,一方面在班内肯定和赞扬了这种抒写真情的作法,一方面又为学生读了一篇同样是写情感问题的,题为《我和你牵手在明天》的2005年天津高考满分作文。文中这样写到:“把爱留给明天,只是不愿看它如夜空中盛开的烟花在最绚丽的一刻瞬间零落,而后只能用这转瞬即逝的华丽来纪念我们得不到也不敢求的永恒。把爱留给明天是为了和你走的更远,等到把风景都看透,我要你陪我看细水长流。”这样的感情深沉含蓄但同样炽烈,远胜于泛滥的爱的表白。这样既指导了学生写作,又引导了学生正确的处理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第二,要尊重学生个性,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 “鼓励学生有个性地表达”。学生主体一旦能够得到确认和尊重他的个性就会凸现,他的情感世界就会变的真切感人。同时《语文课程标准》还强调要“珍视个人独特的感受”。这“独特”即个人独有的,也是个性化的。老师要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独一无二性,并乐于表达这种“独特”。这种独特感受来源于哪里呢?也许只是家人的递来的一杯清茶,朋友的一个默契的眼神,老师的一句鼓励的话语,陌生人的一个温暖的笑容……它不一定崇高伟大,但只要曾触动学生的心灵,就同样值得珍视。
例如有学生在话题为“人生的春天”一文中写到:“春天是花的机会。……我曾以为每个人都是花,都会有绽放的那一天。……既然你成不了开放的花,那就坦然欣赏这百花争艳的风景好了。”有学生在介绍自我的文章中写到:“我喜欢自负,喜欢像项羽那般自负,虽然到头来可能会霸业无成,但也不要像刘邦那样虽成霸业,但用的却是心计阴谋。我自负,故我只用正大光明的手段去击败对手,问心无愧于苍天。”这些闪烁着个性光芒、传达着独特感受的文字常常从学生笔端自然的流淌出来,只要教师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与鼓励,每个学生都会给你这样的惊喜和感动。
第三,以我真心换你真情。老师要放下“架子”,首先写真话,抒真情,师生交流,感情沟通,更有利于引导学生写出“真话真情真作文”。
我曾发现有些学生的周记写得生动活泼,充满真情。我甚至在和已毕业的学生通信的时候发现,他们的书信用文学的标准看就是一篇不错的散文 (这其中有的还出自以前写作文很差的学生之手)。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周记本、书信是他们“心声的录音带”,没有人要求他们必须写什么。一个事物,如果它是生活中的必需,做起来就会很自然;反之,就会成为沉重的负担。
这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于是我就充分利用起了周记和书信这两个写作载体。对于在周记中敢于讲真话、抒发自己感情的学生,我在评语中给予极大的肯定和鼓励。例如,有一次一个学生写他崇拜的偶像,我就写了我中学时崇拜偶像的事;有学生写他听一首歌后的感受,我就写我喜欢的朴树的歌,写我的感受;……慢慢的,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在周记中写他们的真实感情。久而久之,这些没有规定题目,没有要求的“随笔”却成了最令人感动的精彩文章。我还曾让学生以书信的形式给父母、给老师、给朋友写一篇文章,说说自己的心里话。结果作文不但100%回收,而且一扫往昔的程式化、老套。内容丰富,情感真挚。通过这些尝试我发现,学生不是不会说真话,只是我们没有给学生说真话的空间。
第四,要重视个性化阅读和积累。
新《大纲》指出:“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注意积累语言材料。”《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阅读是作文的根,只有大量阅读,才能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为写出真情文章奠定基础。阅读也是参与生活的方式,通过阅读,学生可以获得敏锐的眼睛和丰富的心灵。阅读不是为了模仿,而是为了创造。在阅读的同时不能忽视对生活的积累。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感情,引导他们用爱的眼光去看待生活,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让他们从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从司空见惯的人和物中能找出令人心动的东西。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养成随时记录生活、记录感受、记录真情的习惯,防止事过境迁,时过情迁。
在学生作文普遍“真情缺失”的背景下,《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写作的要求无疑为作文教学开拓了一片新的天地。教师只要引导学生关注自我感受,写“我”的自得之见,抒“我”的自然之情,学生的笔端就一定会绽放出绚丽的真情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