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朝辉,李小洁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张家口 075000)
《红楼梦》通过塑造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演绎了“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女性悲剧。作为金陵十二钗之一的王熙凤,只是众多不幸女性中的一分子;然而她的形象却不同于其他人物。王熙凤既非宝钗式对礼教的严格遵循者,又非黛玉式的彻底反叛者;而是对封建礼教若即若离、既有叛逆又有皈依的一个人物。本文将对其特征的具体体现、形成原因以及形象意义做以下分析。
性别角色定位,自古就有。即根据性别不同,所扮演的角色、从事的工作不同,于是便有了传统家族中“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原则上的不同。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汉语言文化系教授周思源先生,评价王熙凤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和独立的个性,她希望自己能够像男人那样得以充分表现和施展自己的才干。
贾府的所有内务,小到准备饭食,大到安置日常事务,均由王熙凤一人管理。王熙凤做了很多本该男人们做的事情,以致违背了传统社会对女性所希冀的“女不主外”的原则。从协理宁国府料理秦可卿丧事上,可以看出王熙凤为男人所不能及之处。王熙凤虽然没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个人品德修养也颇可非议,但她的精明能干却使她成为能胜任贾府日常管理的唯一不可取代的人物。
在古往今来的文学作品中,美丽、温柔、和顺、淑静、忠诚、害羞、情谊绵绵、温文尔雅等往往是理想、完美的传统女性形象普遍具备的特征。而与之相反的则是城府很深、粗野难驯、泼辣大胆、狠毒的非传统女性,王熙凤就属于这个类型,她完全将古代社会对女子“贤淑温柔”的要求彻底否定,颇具男人气质,绰号“凤辣子”便是对她准确而精练的概括。
从王熙凤的日常举动中体现出她与古代女子“温柔淑静”截然相反的泼辣、狠毒来。例如,宝玉看见王熙凤蹬着门槛子拿耳挖子剔牙,看着十来个小厮们挪花盆。赵姨娘抱怨短了她的银子,王夫人便盘问凤姐,王熙凤气呼呼的出屋后,把袖子挽了几挽,跐那角门的门槛子,笑道:“这里过门风倒凉快,吹吹再走。”又冷笑道:“我从今以后倒要干几样毒事了,抱怨给太太听,我也不怕,糊涂油蒙了心,烂了舌头,不得好死的下作东西,别做娘的春梦!明一股脑扣的日子还有呢,如今裁了丫头的钱,就抱怨咱们,也不想想是奴儿,也配使两三个丫头!”在这些泼辣无赖的动作和粗俗的语言中伴随着一些放纵,更彰显出她的个性。王熙凤恼怒的时候爱扇人的耳光,又急又狠,在贾母等一班人去清虚观打谯时,剪灯花的小道士撞在凤姐儿的怀里,凤姐便扬手照脸一下,把正在剪灯花的小道士打了“一个筋斗”,把替贾琏望风的丫头们打得“一个趔趄”。
从以上可以看出王熙凤性格中粗狂、张扬的一面,这与古代封建社会对女性角色的规范、要求相对照,确实表现出很大的差异。这是王熙凤这个人物形象能够流传至今的一个重要原因。
《红楼梦》一面世就受到了大家的喜爱,其中的王熙凤这一形象更是因为她的与众不同,而为世人所津津乐道。是什么原因造就了王熙凤这一形象?
首先,这与她的家庭有关。王熙凤出身在显赫的贵族家庭,其祖父身为外交官,掌管各国进贡朝贺的事情,以及闽粤滇浙所有的船运货物,并由家人来接待外国人;叔父王子腾先官至京营节度使,后升为内阁大学士。王熙凤在这个家庭中自幼被当做男孩教养,养成了她许多男孩的秉性。正是在这种相对宽松、开放型的成长环境中,传统儒家思想文化对女性的束缚在她身上没有起到作用。也就是说,她的家庭并没有把传统女性应该奉行的“三从四德”灌输给她,而是赐予了她独立的个性。因此,从潜意识上来说,封建的伦理规范对于她的影响相对较小;性格压抑少反而激发了她的个人潜能,使她获得了当时大多数女性不具备的聪明睿智。王熙凤善于交际、果断好强、机敏干练,这些性格特点为她日后一嫁到荣府,就能以孙媳妇辈的身份登上管家奶奶的地位来主持荣府大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王熙凤身上非传统特征的形成及其形象的成功塑造,应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清代康熙以后城市工商业的发展,猛烈地冲击着传统的道德观念,引起社会风习的变化,人们不再从程朱理学中去寻找归宿,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已日益失去其向心力和外延力,中国社会已经出现了主张个性自由和解放、提倡男女平等的时代呼声,反映在小说创作方面,就是一些反传统小说的出现以及一些个性鲜明的人物的产生。
再次,是个人方面原因。王熙凤不爱读书,识字不多,这就使得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对她的影响减弱,以至于在日常生活中同那些闺中女子显得有所不同。特别是她思想中所具有的超前意识,如作品中称其为“脂粉队里的英雄”、“男人万不及一”,就在于她在掌管家政中看出不能事事“照着老祖宗手里的规矩办”,甚至认为有些规矩非改不可,颇有些与时俱进的观念。再如,她在理家时所展现出的一些新理念也值得关注。她整顿宁国府成功的原因,不单纯靠手段和威严,而是进行制度化的管理。她在掌管家政大权的初期,便颁布了一系列的规矩,职责明确,赏罚分明,而且不讲情面,自己也能做到身体力行。这种管理方法与现代管理理念具有本质上的共同点,在当时是非常超前的。当然还有她自身表现出的反应机敏、口才超群、记忆力惊人等卓越才能,无疑都超越了当时的传统女性。不可忽略的还有凤姐性格之“辣”还有其毒辣的一面。正如前文所述,由于凤姐强烈的控制欲和贪欲,在权、钱上处处不肯放手,使其人性在贪婪中不断异化,非同一本女性的温柔贤惠,超越了封建纲常附加在女性身上的贤德,使得这只“凡鸟”始终不凡。个性的滋长与膨胀造成了王熙凤独特的性格特征,也成就了其非传统女性特征的一面。
王熙凤的形象是比较特殊的。她既不像薛宝钗那样严格的恪守封建伦理道德,也不像林黛玉那样彻底地抵制封建礼教。她是一个既有叛逆又有皈依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