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昆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29)
中国与新加坡职业教育比较研究
徐昆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29)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起步晚但发展快,职业院校学生多次在国际技能大赛上获得金牌,显示出极强的竞争优势。通过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对比研究,可以从办学理念、培养目标、教学体系、师资培养等四个方面分析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的差距和问题。
新加坡;职业教育;南洋理工学院;对比研究
新加坡的教育体系 新加坡常住人口338万人,其中华人占总人口的76.5%;马来人占13.8%;印度人占8.1%;其他人种占1.6%。国民寿命男人为76.8岁,女人为80.6岁。2010年人均GDP为43867美元。在政府开支中,GDP的22%用于教育支出。新加坡现有大学3所,职业技术院校(理工学院)5所,有中学162所,小学175所,从而构成了新加坡的教育体系。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特点 (1)强调学校设施一致。教学硬件实行全国校园标准,规格统一,作为教学软件的师资培训全国一致。(2)与国际接轨程度高。广泛引进全球优秀师资,派送教师前往全球名牌学府升造,使职业教育水平迅速提高。(3)普及奖学金。职业教育类的理工学院学生每人都可获得政府资助的80%~100%的学费,确保学业的顺利完成。(4)面向市场办学。新加坡经济发展局每年发布人才预测,职业院校及时调整专业,将企业的工厂引入学校,建立“教学工厂”,并与企业合作开展“顶岗实习”。这方面做得最有特色的是南洋理工学院。
南洋理工学院简介 NYP原为1961年的经济发展局培训中心,1992年耗资6亿新币成立,目前拥有学生1.5万人,教职员工一千三百多人。学院设有工程系、信息科技系、保健护理科学系、工商管理系、化学与生命科学系、设计系、互动与数码媒体系,是新加坡5所理工学院中发展最快、创新技术最优秀的职业院校。
南洋理工学院学生培养目标 NYP提出的学生培养目标是:(1)良好的品德修养,推崇本身文化,也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并对家庭、社会和国家负责。(2)信仰种族和谐与任人唯贤原则,了解新加坡之局限但也能看到发展之机会。(3)成为优雅社会之一分子。(4)勤奋热爱工作,珍惜与他人之合作。(5)能够独立思考和分析有关信息应付未来挑战,勇敢坦然面对困境。(6)追求知识,学以致用。(7)具备精益求精、终身学习及求知创新精神。(8)放眼世界,扎根新加坡。
职业与竞争能力 NYP为培养学生的职业与竞争能力采取了以下措施:(1)创办“教学工厂”。将具有先进技术的企业生产引入学校,将企业环境引入教学环境,建立“教学工厂”,企业项目作为学校的研发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团队精神、求知能力和自信心。学生在教学工厂实习,同时也为企业生产出可供销售的产品,做到学校培养与企业要求“零距离”。(2)采取电化教学。全校取消教材,建立电子信息库,教师将所学课程内容挂网,并及时更新,学生根据需要上网阅读,网上提交作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终身学习精神。(3)到企业实习。所有学生都安排有为期一年的企业对口实习计划,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为拓展学生视野,实行国际化教学,外派学生到其他国家实习。(4)组织学生参加国际竞赛活动。NYP组织学生团队参加国际技能大赛,使学生找出差距,保持国际领先水平。
办学理念 新加坡国土面积较小,发展受限。新加坡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是科技创新、保持领先。新加坡一直注重对学生危机意识的培养,鼓励科技创新、科技兴国,着重培养学生的超前意识。在校内建立“教学工厂”,获得了校企合作的项目,既培养了教师,又锻炼了学生,更重要的是保证了教学水平与先进科技的一致性。由于有上述理念的支撑,职业学院就有科技创新中心、国际商务中心和教育发展中心等独特的部门设置。相比之下,我国职业技术院校与国外只有高校之间的合作办学,而且合作院校层次不够高,进程较慢。与已经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的企业也缺乏有效的联系机制。办学理念大多针对制造业、服务业,科技含量不高,研发能力欠缺,缺乏长远考虑和素质方面的要求。学生也缺乏危机意识,缺乏发展后劲。
培养目标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准确定位、重专向能力培养。
1.新加坡的职业教育将学生培养目标定位在一般科技人员,而不是技术工人,使得学生有较为宽泛的发展空间,向上可以发展为工程师,具有科技研发能力;向下可以发展为技术工人,具有制作能力。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和兴趣爱好选择发展方向。与新加坡一般本科院校培养的工程师相比,职业院校的学生具有明显的动手能力优势。相比之下,我国大部分职业技术学院将培养目标定位为高级“蓝领”,宽口径培养,理论教学多,能力训练没有针对性,学生普遍缺乏研发创新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而且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与技师学院差别不大,没有拉开档次。
2.新加坡“教学工厂”的建立,使学生以市场为导向,将实习项目与企业项目融合,学院既可利用先进的设备进行校企合作,引领科技,又可提升和保持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研发能力,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一举多得。
3.由于新加坡人口少,便于精细管理。新加坡经济发展局每年都根据国家发展需要确定各专业发展的确切人数,可以有效控制人才过剩和人才紧缺的问题。
教学体系 新加坡的教学体系具有通用知识+专向技能+灵活设置专业的特点。
1.以NYP工商系为例,第一年各系统的教学安排重在基础知识的获得,知识较为宽泛。第一年开设的课程为7门,包括会计、经济、统计、营销、管理、商业沟通、计算机应用,以通用知识为培养目标。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很多较为专业的技术已成为人人都需掌握的技能,如会计、营销、统计、计算机应用、国际商务等,而不再作为专业设置。相比之下,我国职业技术院校的课程数量设置过多,并且基本都安排在8小时内进行,课程安排也不够合理,如体育课等可改为考核学生业余训练时间和项目的学分为主。
2.第二年的教学则重在理解和识别行业环境,了解行业流程,能力培养注重有创意的复制。以NYP工商系银行与金融专业为例,第二年开设的课程为6门,包括公司财务、财务管理、商业法、国民教育、金融服务概要、商业咨询的科技应用。教学工厂训练项目为2门,包括商业流程和商业项目管理及客户服务与个人仪态。而我国的课程之间存在交叉重复,课程大多限制在较窄的专业领域,知识面明显不够宽。
3.第三年的教学则重在使学生具有明确的就业专向技能,了解真实的企业运作方式,大量的校内项目训练和顶岗实习使学生很容易找准目标,保持与市场的接轨,最终完成整个3年的教学流程。以NYP银行与金融专业为例,第三年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为9门,包括金融资本市场和工具、投资学、银行零售业务、普通保险、国际金融和公债、个人财务和人寿保险规划、信用分析和行政管理、个人销售和议价方法、人力资源管理。同时,学生可根据需要选修增值课程3门,包括客户关系管理、国际商务、创业学。专向训练项目包括毕业项目训练12周和企业顶岗实习12周。校内训练项目主要训练学生运用各种金融工具完成日常业务的能力。而我国职业技术院校的课程改革将很多通用知识设为专业,使得只需一门课程就能解决的基本技能要花上3年时间学习,而学生专项技能明显不足,专业方向课学时太少,技术平台课学时太多,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导致专向不专、缺乏特长的局面。
4.为保证学生能够按照市场需求就业,新加坡职业教育开设的专业会随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且反应迅速。而我国职业技术院校的一些专业一办就是十几年,专业设置与其他学院雷同,缺乏竞争力。同时,学院对新专业缺乏扶持,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需求。
5.在课程设置上,NYP以项目为中心灵活设置课程,专业主任有权确定专业课程,主讲教师有权确定课程以何种形式进行教学。专业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市场导向和专业能力负责,这样可以确保学生所学为最新需要的知识。我国高职院校采取的是专业群负责人制,专业群负责人很容易将培养计划和课程按照自己熟悉的专业加以设置,无意中加大了自己熟悉专业的课程设置,忽视了专业群内其他专业的课程设置。
6.在课程教学上,新加坡以主讲教师上大课和其他教师上研讨课的形式进行,以突出重点和难点,鼓励学生提问以加强理解,这是值得学习的。我国虽然建立了精品课程体系,但没有摆脱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仍然没有培养出来。
师资培养 新加坡的职教师资轻学历、重经验和能力、重培养。新加坡职业教育的师资要求具备本科以上学历、有5年以上同业从业经历,具有项目获取和研发能力。教师均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熟知行业和企业文化,具有明显的教学优势。同时重视对师资的培养,大量外派教师到发达国家学习先进技术,及时帮助教师进行转岗和调岗。“教学工厂”的建立不仅可作为学生实训的基地,也可成为提升和培养教师业务水平的有效途径。相比之下,我国的职业教育师资更重视学历,不注重行业从业经历和项目获取与研发能力,对教师的培训也较为松散,缺乏提升教师水平的有效体系和机制。
优秀的办学理念与校园文化,明确的培养目标,有效的教学体系,实用的考评系统,完善的师资培养体系,充足的教育投入,构成了新加坡职业教育的特色,使新加坡保持了科技领先,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与此相比,我国的职业教育有必要结合国情进行必要的改革,如此才能具有发展后劲。
[1]徐昆.中外技工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比较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4,(7).
[2]徐昆.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7,(8).
[3]徐昆.毕业实习教学与顶岗实习合一的研究[J].中国素质教育研究,2008,(6).
[4]闫永.中国与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政策的差异与形成原因[J].教育与职业,2007,(17).
[5]谢南斗.中外职业技术教育比较[J].中国成人教育,2007,(21).
[6]马志青,杨晓丽.中国与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比较[J].民办教育研究,2008,(2).
[7]王陈,蔡宏标,陈艳芳.国内外职业技术教育比较中的思考[J].职业圈,2007,(9).
(本栏责任编辑:王恒)
G719
A
1672-5727(2012)01-0177-02
徐昆(1962—),女,硕士,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和金融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