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喜梅 石兴元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血透室,开封475000)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护理体会
李喜梅 石兴元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血透室,开封475000)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 对30例血透患者,每周透析2~3次,每周HD+HP治疗1次。在联合血液灌流前后观察皮肤痛痒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患者皮肤瘙痒症状有不同程度变化,并对疗效做出判定,28例有效,2例无效,有效率90.33%。结论 HD+HP治疗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有良好临床疗效,优良的护理能够保证质量效果。
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尿毒症;皮肤瘙痒;护理
血液净化治疗方法不断完善,治疗手段不断发展,因此透析质量随之提高,从而维持性血透患者的生存期也不断延长。但许多透析相关并发症仍不断出现。其中皮肤瘙痒是一个较突出的临床问题。患者常因皮肤瘙痒影响睡眠、情绪、生活质量[1]。我科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HD+HP),即组合型人工肾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30例规律血透患者,男14例,女16例,年龄28~70岁,其原发症为:慢性肾小球肾炎9例,先天性多囊肾3例,糖尿病肾病10例,肾移植失败重透析3例,高血压肾病5例,均有不同程度皮肤瘙痒。排除其他皮肤科疾病的皮肤瘙痒。使用过内科对症治疗措施,效果欠佳。患者均规律透析每周2~3次,每次4h。
1.2 方法
1.2.1 器材 使用贝朗血液透析机,金宝14L透析器,珠海健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HA130树脂灌流器,碳酸盐透析液(HA130灌流器串联于14L透析器之前)。
1.2.2 具体操作 先用5%葡萄糖500mL开血泵150mL/min预冲血液灌流器,再用2500ml,40mg/L肝素生理盐水预冲灌流器,然后用500mL加100mg肝素盐水冲满血液灌流器及管路,以100 ml/min闭路循环半个小时后,用500ml生理盐水再次预冲血液灌流器及管路,将HA130串联在14L透析器前,用手轻拍灌流器,直至排尽空气,以保证吸附柱充分肝素化。治疗时间共4h,前2个小时为HD+HP,2个小时后去掉灌流器,因为两个小时灌流器吸附颗粒达到饱和。症状较轻的患者每周HD3次,每月HD+HP一次,较重者第一个月每周HD+HP一次,1个月后每两周HD+HP一次,之后每月HD+HP一次,直至症状改善稳定。
30例患者中,14例1次HD+HP治疗后皮肤瘙痒症状明显改善,14例患者2次治疗后瘙痒症状明显减轻,只有2例患者未见明显疗效,有效率90.33%30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发生。
3.1 心理护理 长期透析患者因皮肤瘙痒,导致睡眠质量差,易产生焦躁,易怒,悲观失望等心理问题,同时对灌流不了解,易产生恐惧心理,因此,要先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将HD+HP的治疗原理讲解给患者,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
3.2 病情观察 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并发症,由于透析超滤加血液灌流增加体外循环血量的双重原因,可引起①低血压,因此在接灌流前测患者血压,若血压低,遵医嘱补充生理盐水200~300ml或静脉推注高渗糖维持收缩压在12.0kpa以上,每30min测量记录血压一次。②过敏反应,观察有无寒战、发热、胸闷、呼吸困难等,如患者出现以上情况,遵医嘱给予5mg地塞米松静推,并吸氧,严重者终止治疗。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加强巡视,防止凝血,出血。
3.3 饮食护理 HD+HP组合型人工肾治疗期间,既能清除大量毒素,同时氨基酸丢失量也较大,因此,要嘱患者进食含优质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了限制高磷的摄入,应补充含钙的磷结合剂。
3.4 对症护理 因尿毒症患者长期毒素所致皮肤瘙痒难忍,经常抓破皮肤,嘱患者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以免抓破皮肤导致感染,局部涂湿润滑剂,穿棉质、宽松的衣服。
3.5 宣教 嘱患者多参与社交娱乐活动,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放松心情,分散注意力。
随着维持性血透患者生存期不断延长,皮肤瘙痒成为主要并发症之一,使透析患者异常痛苦,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尿毒症患者脱水皮肤干燥,钙磷代谢异常使其矿物质盐沉着于皮肤,既而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亢进,血浆血氨水平升高等因素有关[2],不同患者原因也不相同,多数学者以为皮肤瘙痒与中大分子毒素在体内蓄积有关,HD对小分子毒素清除效果好,而血液灌流器具有多孔,吸附容量大,吸附速率快,对中大分子有特异性吸附特点,故HD+HP联合可以取长补短,能维持尿毒症患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减轻了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症状,对患者的睡眠、食欲、高血压、皮肤瘙痒有不同程度的改善[3],从而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生活质量,让患者增加了对抗病魔的勇气和信心。
[1] 何长民,张训.肾脏替代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5: 152-154.
[2] 于宗周.血液净化内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07-218.
[3] 梅长林,叶朝阳,赵学智.实用透析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13-223.
10.3969/j.issn.1672-2779.2012.18.093
1672-2779(2012)-18-0133-01
2012-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