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语”与“姓专”的理想结合
——论中职语文教学的“学科本位”与“学生发展”

2012-01-29 00:57郭丽丽
职教通讯 2012年9期
关键词:职教中职职业

郭丽丽

“姓语”与“姓专”的理想结合
——论中职语文教学的“学科本位”与“学生发展”

郭丽丽

通过对中职语文教学定位问题的讨论,认识了职教语文课程的深度和宽度问题。并讨论了何为学生近期和远期目标需要,教师又该如何通过三个课堂来发展学生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并总结出中职课改的关键还是在于教师的理念与教学实践。

中职语文;课改;理念与实践

中职语文课改以来,语文课堂的拓展环节的确吸引人的“眼球”,重视跨学科的学习,教学过程中洋溢着“动态生成”的生命力,更能在课堂后半部分营造起“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生生互动”场面。但是,在热闹的背后,是否存在着文本主题尚未理解,文本语言还没挖透等问题呢?在时间进行到某一点时放下书本,抓住文中的一点匆匆进行拓展,形式是有了,但效果如何?语文阅读教学的拓展该以何种方式生存下去?笔者结合自己对《中职语文教学大纲》的理解及新教材的实际,以教师的视角,探讨在职教语文新课改教学中的几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一、中职语文教学的定位

语文的功能定位是基础性、应用性和发展性。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上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依据专业和岗位需要为培养目标。职业教学如何让学生学为所用并与将来的岗位衔接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学中不应该仅限于学科内容的教学,而应更多地结合学生的专业,语文教学同样如此。那么职教语文教学该怎么定位呢?

一个基本的原则是语文能力培养的“专业化”,指的是把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能力训练与专业紧密结合在一起,突出专业性。实践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为专业服务的宗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用能力。必须克服语文教学中“学科本位“模式的束缚,老师要以“应用”为教学目的,并帮助学生扭转“应试”的学习习惯。

语文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与其他学科有许多相通之处,教师可以随机应变,使面向学生生命发展的“素质型”教学模式与面向学生专业发展的“职业型”教学模式“双线并进,互动运行”。根据不同课文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形式与专业课搭桥,让中职学生的语文学习和专业学习相得益彰。比如在教课文《手》时,在分析课文的时候,主人公于仲嘉高尚的医德应该是分析的重点,“于仲嘉端起他的残臂,仔细观察了一会儿。轻轻放下后,从衣袋里掏出一个有些像圆规似的金属小架子,放在手里轻轻摆弄着。”要让学生体会其中的细节描写,同时结合将来学生将要从事的工作的岗位要求、职业素养进行讲解,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可以说,学生语文基本能力提升的过程,是与职业素养提升的过程同步展开的,甚至是合而为一的。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建议”部分还指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要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于是,有人为了迎合所谓的“职教特色”,提出了“专业化的语文”和“语文专业化”的说法。说“学电子的就是电子语文,学导游的就是导游语文”,“机械专业不必读《荷塘月色》、《阿Q正传》”等,出此言者没有真正明白“语文职教特色”的内涵,连语文本身所具有的“工具性”、“人文性”都被他们数典忘祖了,异化了语文,模糊了语文“公共”、“基础”的定位。换言之,职教语文教学说到底.还是姓“语”,主要还得从语文这个本体上增加职教元素。其职教元素无非是说语文教学在“工具性”上定位在什么层级,“人文性”上定位在哪些类型上而已。因此,要切实探索中职语文教学的特色,切忌照搬,否则,就会出现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情况。

二、准确认识语文课程自身宽度和深度的关系

这里有一个问题值得重视:中职语文课向专业课的渗透(融合),在增强语文课程的实用性、应用性、工具性的同时,不能失去语文的本色特征,不能放弃语文课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素养等方面的多维功用的发挥。变革课程的学科体系,不等于取消语文作为一门学科的独立性、特殊性。从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角度,遵循后现代课程观的相关阐述,如何在教学中打破封闭的格局,使师生都能站在一个宏观的开放的视野下看问题,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我们在中职语文课程改革中要处理好知识的宽度和深度的关系。所谓“宽”就是要确立“宽口径、厚基础”的理念;所谓“深”就是要确立“重能力、求创新”的理念,教师不仅向学生展示不同领域的知识图景,而且强调通过严格的专业训练,让学生深入理解不同课程的思想与方法。从知识到素养,从教师到学生,从培养目标到管理制度,走“宽”“深”之路,打破现有的课程体系局限。

三、满足学生近期与远期需要的关系

学校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实现学生人生积累的最基本途径,特别是学校的教学质量决定着学生近期目标的实现,它是学生远期目标或者说人生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和前提。

面对未来的新环境,为了给学生创造将来走进社会以求生存和发展的良好条件,语文课必须使学生具有较坚实的实用知识和能力基础,既满足近期要求,又能满足个体发展的远期需要。为此,在课程体系构建时,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进一步提高中职生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浅易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文学作品欣赏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提高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基础。我们的课程体系要关注中职学生的适岗、应变的就业竞争力。还要充分考虑受教育者的岗位迁移能力,注重针对性和适应性的有机结合。从笔者所在学校学生毕业后的去向来看,绝大多数到了对口的企业就业,也有部分从事了其他行业,还有部分进入了高等院校继续学习。就业单位不同、岗位不同,就要考虑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层次性、实用性和长远性的问题。

在近期目标中,按照用人单位对岗位人才的要求实施教学;课程的设计要有层次感,有难有易,有大有小;设计还要有效,要解决实际的问题;在远期目标中,中职语文课程的设计要有相对的发展性。

四、课内课外结合,三个课堂并举

如果我们将传统教学在教室里学习课本作为第一课堂,学生的课外活动则可称为第二课堂,而社会生活中的语言实践则可称为第三课堂了。只有课内外结合,才能创造出良好的“成绩”。

第一课堂是教师进行语文教学的主要场所,即教室或者实训工厂。使学生系统地学习语文基本知识,初步掌握语言表达规律,只是空间相对封闭、单纯,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

第二课堂则可以更好地展示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学生读书的意志。教师可以组织文学、演讲等各种社团和兴趣爱好小组,以及开展各种比赛活动,为学生提供训练自己能力的场所、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由死啃书本变为活学活用。比如,笔者所在学校这方面就做的比较到位,学校有专门的各种社团:文学社,演讲部,计算机协会,等等,并以学生自主管理为主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既锻炼的组织协调能力,又锻炼了语言沟通能力······

第三课堂则与一定的生活实际相关,是生活交流的场所,生活中的各种交际活动,其他各科的学习等都是在学习语言和实践语言。任课教师还可以与班主任对接,以主题班会等德育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为题材,推荐有一定口语才艺的学生,为他们多提供一些演练机会;还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的把与人交流的录音和感受所得经常说给同学们听,还可以把学生听家长或者其他人的交流简单复述出来,也可以在课堂中多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等等。以上三种课堂形式的有机结合都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与人交际的水平,更能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洞察力。

综上所述,中职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实现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环节。而实现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理念与教学实践。

郭丽丽,女,苏州市相城职业教育中专校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教育。

G712

A

1674-7747(2012)09-0037-02

[责任编辑 晓 潭]

猜你喜欢
职教中职职业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关于构建铁路职教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江苏职教助力国家扶贫攻坚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职业写作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我爱的职业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