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
课程的思维与思维的课程
张健
课程思维是围绕课程而展开的思维活动。它是对课程的各个重要环节进行思考的过程。与教学思维相比,课程思维是上位性、根本性的,教学思维是下位性、实操性的。课程是学校教育的载体和内容,它规定学校“教什么”,教学是学校教育的过程与手段,它规定学校“怎么教”;课程是教学的方向或目标,教学是课程实现的手段和方法。传统的教学只有教学思维,没有课程思维。这是因为传统的课程管理体制割裂了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课程成为政府、专家、学者的“专利”,成了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规定好的东西,教师则被排斥在课程之外,只能埋头于教学层面“拉车”。长此以往,只问教学,不问课程,只关心如何教好教材中的知识,或采用何种有效的方法让学生掌握现有的知识。却从不去思考为什么要教这些知识,而不是别的知识?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方式组织教学,而不是别的方式?也不去关心这些课程知识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联,是实用有效的,还是空疏无用的?他们缺乏起码的课程意识和课程的反思能力,只能从教学层面对“怎样教”进行具体的设计和评价,而不是站在更高的课程角度,对“教什么、为什么教、教到什么程度”进行总体思考与设计,只有教学行为,而无课程行为,造成了课程思维的贫困。解决这一问题,一要学习课程论知识,为养成课程意识、进行课程思维打下理论底蕴。二要在具备课程论知识的基础上,勤于并善于反思课程。跳出教学论的思维框架,不要满足停留在“匠”的经验操作层面,而应学会从理论层面对课程问题进行研究与思考。三要养成对课程思维的敏感。所谓敏感,即敏锐地感知。敏锐是对事物的觉知,是一种意识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人们可以更多、更快地感受到课程的意义,从而思考和追问课程问题,使自己成为能自觉地进行课程思维和课程智慧的人。
课程的思维是教师层面的问题,思维的课程则是直接关涉培养目标内涵的问题,与学生能力的培养息息相关。思维的课程是指用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课程。这样的课程对于当下的课程体系来说,还基本上是空白。无论是学科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没有专门的致力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课程。这不能不说是我国现行教育的一个重要缺陷,也是我国青少年创新能力荏弱的一个重要因由。思维课程的缺失,源于三个认识和操作误区:一是认为人的思维是与知识、技能、策略、智力融为一体的,在知识等传授的同时,也就包含了教授思维,不需要专门传授。二是认为“思维不是可以直接由教师传递给学生并由学生完全直接接受的那种东西,它更多的是依靠学生自己在经验中的摸索、体悟和积累,依靠学生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这种摸索和体悟所得进行内化,从而逐渐掌握应该怎样思维。因此,思维更多的是经由学生自我的摸索学会的,不是由教育教会的。”三是从操作层面看,当下的教学多是现成的知识和信息的传递和灌输,这样的教学没有思维情境的设置,只要求学生记忆和存储知识,它轻易地就剥夺了学生思维能力训练的机会和权利,将学生的思考窒息。
人的思维能力能否培养呢?回答是肯定的。思维既构成着教育,也依赖着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思维其实就是一种程序性知识,一种能力和技能,当然是可教的。换句话说,“教会学生思维,就是让学生‘知道怎样思维’,让学生掌握一种‘非言语程序性知识’的思维,而不是把有关思维的定义、概念、特性等陈述性知识教给学生。”(郅庭谨)而培养这样的思维技能恰恰是高职教育的强项,因为它与能力培养的规律是一致的、统一的。
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第一,高职院校一定要针对不同专业,开设一些与专业技能相配套的思维训练课程。这样既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培养学生智力技能,才能使之真正成为高技能(操作)和高智能(思维)的双高人才。第二,要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问题致思法、思行合一法等。什么东西最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无疑是问题。问题是需要加以解决的事物的矛盾或疑难之处。只有问题存在,才能召唤人们去思考,去寻求解决的对策,使人始终保持“在场”的思。思行合一法,讲的是在做中思考。这也是最符合高职能力本位教育特色的。行或做的过程,可以没有理论,但绝对不能没有经验,更不能没有思考。就是说,思与行(做)原本就是伴生的、同在的。行是依靠思来指挥和维持的,思则是以行或做为对象和存在的。这样让学生在应用知识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思维的历练,并发展和提高自身相关的思维能力。第三,还要适当开设一些与思维能力培养相关的哲学、逻辑学课程,如果认为学时紧张,起码也要以能力拓展课或选修课方式开设。
(作者系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