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兰萍 徐 梅 钱江南 郭 辉 刘 湘
中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诊断及高危因素分析
魏兰萍1徐 梅1钱江南1郭 辉1刘 湘2
(1 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特诊科,北京100089;2 石家庄飞行学院第三训练旅卫生队,石家庄050000)
目的 对中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诊断及高危因素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2009~2011年在我院就诊的老年患者547例,男342例,女205例;年龄53~75岁,平均年龄65.7岁。将以上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诊断后分析。结果 测试患者547例,218例(40.8%)正常颈动脉,而颈动脉内膜增厚有329例(59.2%);斑块形成183例(36.6%),49例(9.8%)为管腔狭窄。结论 中国中老年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是普遍存在的,同时是与多个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有关联的。
中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诊断;高危因素
随着中国人民生活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冠心病每年都在增加。“冠状动脉心脏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体系研究”是“十一五”国家科学和技术支持计划建立研究课题,其研究目标是要探索和建立中国人口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指数,在心血管疾病的早期临床前检测出病变的系统而找到有效的干预措施。颈动脉形态比较直,与皮肤平行,所以常见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是容易测量,因此颈动脉超声可作为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观察窗[1]。本文采用超声诊断出中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以及分析其高危因素,现将其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09~2011年在我院就诊的老年患者547例,男342例,女205例;年龄53~75岁,平均年龄65.7岁。
1.2 方法 将以上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日立6500及日立6000,10千赫探头进行检测。嘱咐受试者仰卧位,肩部垫薄枕,头偏向检查区对侧。从锁骨内侧端侧颈总动脉起始段开始,然后将探头沿其方向头部运动,通过以双侧颈总动脉,颈外动脉,颈内动脉和分叉部分为标志,可以检查到最高的部分。根据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直径,将局部回声结构突出管腔,厚度1.3 MM,RAM(或伴声影),斑块致管腔直径缩小50%以上,导致血流动力学变化者定为狭窄[2]。
测试患者547例,218例(40.8%)正常颈动脉,而颈动脉内膜增厚有329例(59.2%),斑块形成183例(36.6%),49例(9.8%)为管腔狭窄。
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可以知道,对于动脉粥样硬化而言,老年人口有较高的发病率,并具有导致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一个很大的风险。因此我们得出可能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年龄是可以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在本研究中,除了年龄是重要因素以外,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还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超重、高IMT及斑块等情况者患病率增加,具有统计意义。高IMT及斑块与吸烟实际上增加了患病率,肥胖和正常体重的患病率比低IMT及斑块要高。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和高胆固醇血症颈动脉斑块的患病率增加[3]。
斑块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加是心肌梗死和中风的危险因素,因此我们可以把出现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变化作为早期的指标来反映动脉粥样硬化。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情况,可以判断斑块的大小、性质和稳定性,以确定颈动脉狭窄的程度,可以间接地了解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对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的预测、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价以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另外由于其位置表浅,容易检测,因此对中老年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是非常重要的,加之其简单,经济,无创和易于接受,反复测量和亚临床血管疾病等特点,决定其进行超声诊断的价值性[4]。
本研究不能完全准确反映问题,是由于样本量以及各个因素导致的误差存在,但可以得出中国中老年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是普遍存在的,同时是与多个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有关联的。
[1] Huang, YL, Hsueh, YM, Huang, YK, et al. Urinary arsenic methylation capability and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risk in subjects living in arsenicosis-hyperendemic areas in southwestern Taiwan[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09,407(8):2608-2614.
[2] 邹晓璇,李莹,张红菊.社区中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0,31(4):361-365.
[3] 王薇,武阳丰,赵冬.中老年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6):553-557.
[4] 邹晓璇.社区中老年人群中不同标准定义的代谢综合征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D].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
10.3969/j.issn.1672-2779.2012.18.066
1672-2779(2012)-18-0096-01
2012-07-01)